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1102节
杨东现在唯一能找到的最高负责人,就是常委副县长陈万军了。
常务副县长贾丰年已经被免职,早就不是庆和县干部。
县长田启立在北春市养伤,不宜贸然打扰。
数来数去,只能找分管工业建筑的副县长陈万军。
不到一分钟,陈万军出现在杨东的办公室门口,然后敲门。
“进来吧,万军县长。”
杨东的办公室,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里面,都是不关门的,一直敞开着。
有人汇报工作,一眼就能看到。
陈万军走了进来,心里很是忐忑。
杨东喊他过来时候,语气可不太好。
难道又发现什么问题了?
这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主管副县长,真的挺难缠的。
“万军县长,大地工程,华盛建筑,他们的建筑类资质证书,已经过期了三个月的时间。”
“我想问问你,这可不仅仅是审批手续出现疏忽的问题,更不是人为的操作不当。”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杨东敲了敲桌子,脸色难看。
陈万军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望着杨东,然后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
“这…=怎么可能?”
陈万军额头滋滋冒冷汗,如果这两家建筑公司真的资质过期了,那事情可就闹大了。
两家没有建筑资质的建筑公司,竟然可以承包建筑工程,还被当地政府批准了。
他这个主管工建的副县长,首先就得被拿下。
“不可能啊,当时我审批的时候,这两家公司的资质证书没有过期啊。”
“哦,对了,当时两家公司资质还在最后的有效期,但他们表示说,公司已经接受新的资质证书考核,到时候会无缝衔接,不会有任何风险。”
“两家公司都是成立十几年的老建筑公司了,经验丰富,很多建筑工程都是他们接手的。”
“再加上这些工程都不是政府投资的工程,都是投资企业间的行为,所以我也就疏忽警惕了。”
“我觉得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就没有过问。”
“刻板认定害死人啊。”
陈万军叹了口气,整个人都透着一股颓废。
他真不想干了。
杨东阴沉着脸,前两天自己还劝陈万军抖擞精神,但现在他算是看出来了,陈万军才是烂泥扶不上墙的那个。
短短几年时间,犯了多少次错误了?
现在连这么最基本的错误,都能犯。
他留下做常委副县长,真的会耽误庆和县的经济发展。
原本杨东想稳住陈万军,也想挽救陈万军。
但现在看出来,陈万军没有挽救的余地。
“没事,万军县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你先回去吧。”
杨东安抚着陈万军,笑着拍了拍陈万军的肩膀。
陈万军抬起眼皮看了眼杨东,也笑了,是那种释然的笑。
如果杨东此刻选择破口大骂自己,说明自己还有未来。
而现在杨东笑着安抚自己,却说明杨东心里已经有了选择。
这样也好,自己…真的累了。
一次次处分,一次次问责,一次次失误,他累了。
第1164章 引蛇出洞!
分管工建交的副县长,住建局,城规局,国土资源局,城管局。
杨东算了一下,四个正科级,一个副处级副县长,都要换掉。
四个正科级,自己可以跟县委书记商量,选出后续人选。
哦,还有招商局,这也是自己的想法,以后招商局专门负责招商引资工作,所以招商局也需要一个正科级的局长。
这样的话,就是五个正科级,四个局需要更换,一个局需要成立。
副处级的副县长,就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了,需要跟市委市政府汇报,让市里安排人选。
不过县里的意见,还是很重要的。
而且基本上就是从庆和县内部选择了。
陈万军耷拉着脑袋离开,有些英雄迟暮的意味。
但陈万军也算不上英雄,只能说在他主持下的工作,都没有做好。
庆和县以前经济发展不起来,是有原因的,领导干部自身的能力问题,以及混日子的心态,还没有改变。
这样的心态不改变,怎么能应对快速发展的庆和县?
所以陈万军,也要换掉了。
换谁?暂且不说。
现在杨东首要做的事情就是对这两个建筑公司处于极拳。
在庆和县的地界上面,还不按照庆和县的规矩做事,那就不行了。
不过杨东打算处理两个建筑公司之前,先跟几个投资的集团董事长商量一下,以免他们误会,庆和县针对的可不是他们,针对的只是承包商。
第一个就是信宁时代的董事长曾敏君。
北春大地工程,负责搭建信宁时代的办公大楼和锂电池厂,还有北车交通集团的办公楼和设施厂。
杨东看了眼时间,差不多中午了,这个时候给曾敏君打电话,他应该能接到。
说句实话,一个副处级的干部和一位国内外出名的企业家,本身就是地位不对等的。
要不是杨东靠自己的规划和庆和县能拿出的诚意,打动了曾敏君。
信宁时代,也绝对不会在东北偏僻小城投资。
但信宁时代的投资,实在是太重要了。
因为信宁时代投资庆和县,明年甚至后年,以后的招商引资工作,不至于很艰难。
其他企业看到庆和县,也不会再怀疑这个县能不能投资。
你怀疑这个县?去看看信宁时代,人家就投资了。
所以有些时候明星企业的带动效应,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信宁时代在庆和县投资,成功的话,更是一块铁名片,以后庆和县更不会缺少投资了。
那个时候就不再是庆和县求爷爷告奶奶一般的拉投资,而是投资找庆和县,庆和县还得反过来挑挑拣拣。
“喂,曾董,我是庆和县杨东。”
杨东给曾敏君打电话,曾敏君接通之后,他立马开口介绍自己。
“哈哈,是杨县长啊。”
曾敏君很显然还记得杨东。
不记得也不行啊,实在是杨东带给他的印象太深了。
吉江省招商引资大会,杨东给他一个小小的震撼,杨东规划的场景,让他心花怒放,前景期待值满满。
之后庆和县召开企业论坛会,结果杨东当众暴打岛国企业代表,给他带来深深的震撼,让他这辈子都忘不掉。
后来全国铺天盖地的宣传谴责杨东,他甚至担心杨东扛不住舆论风波。
那段时间,信宁集团内部也出现一些不和谐声音,有高层建议信宁集团撤销对庆和县的投资。
这样的一个摆在风口浪尖的县,不适合信宁集团投资。
但曾敏君没有开口,继续观望。
最终杨东不负众望,还是赢了那场惊天的舆论战,那么多省的书记都号召,那么多媒体都声援力挺,尤其是百姓日报。
那个时候曾敏君很庆幸没有撤资。
“曾董,有一件事要通知你一下,以免我们之间出现误会误解。”
“负责承建你们信宁时代在庆和县子公司办公楼和两个工厂的建筑公司,出现问题了。”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