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1086节
贾丰年点头笑了,他现在经历这么多,他承认,他不懂老百姓,所以做出决策之后选择才有问题。
其实他做的事情,跟杨东做的事情,都一样。
他要拆除十二栋筒子楼,杨东也是要拆除十二栋筒子楼。
他要拆除筒子楼盖新房子,建商品楼,杨东也是一样。
他要求住在十二栋筒子楼的老百姓尽快搬出去,杨东也同样要求。
杨东也认可他的决策,也认可他的想法。
但是,两个人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如何安抚群众,如何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以及如何肯花费心思解决老百姓想要的结果。
杨东就有这样的想法和能耐,他就可以当着几千名老百姓的面,做出坚决承诺,并且用尽全力执行。
老百姓要搬走,但杨东会给保障,会给保证,会给后路依靠。
但是他自己完全是从政府层面考虑问题,人走了之后,这里怎么招标,怎么建楼,怎么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土地等等。
他考虑的因素里面,没有老百姓。
老百姓在他眼里,只是人,也仅仅是人,一个‘自由’的人,仅此而已。
“我们党靠的人民打天下,靠的是工农群众革命取得成功,我们依靠的也是人民。”
“你不解决老百姓所需的事情,你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你想让老百姓配合你,那你首先得让老百姓信任你吧?”
“信任是相互的,尊重也是相互的,而不是因为你是官,你说话就好使。”
“唐太宗说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道理都是一样的,老祖宗几千年的时间里面,不断的重复着历史的怪圈,核心问题就是人和土地。”
“你不把人当人,你不为老百姓考虑,就会失民心。”
“但失民心,不代表会失去江山,这两者中间有个缓冲期。”
“而缓冲期是由土地决定的,土地一旦从老百姓手里失去,那么就会加速爆炸的速度,最终江山倾覆,老百姓遭殃,旧贵族同样倒霉。”
“我们为什么搞土地革命?为什么要让人民拥有土地,就是为了打破这个怪圈。”
“从古至今,只有我们真正的做到了土地归于人民,其他的不管是井田制,均田制,封田制,私田制,当权者考虑的永远都是贵族和地主的利益。”
“就像你把十二栋楼的人限期赶走,道理是一样的,你在夺他们的命根子,人家不跟你急都怪了。”
“当然,他们的房是公有制发房,是当初国企工厂发房,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但因为历史的原因,国企工厂破产了,可这个代价不应该由老百姓来承担,他们承担不起。”
“因为他们本就一无所有,你让他们的限期搬走,只能是雪上加霜。”
杨东一边喝酒,一边撸串,一边跟贾丰年聊天。
两个人就像是初出茅庐的两个公务员一样,在这里探讨大事。
贾丰年不说话,只是一边跟杨东碰杯喝酒,一边撸串。
但他的确在仔细的听取杨东的观点。
第1148章 各有反思!
“所以你如此生硬和粗暴的执政,自然会失败。”
“如果你不改掉这个想法,不改掉这个根本核心的认知,以后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你也不想第二次被老百姓赶到树上吧?”
杨东说着说着,忍不住笑了。
当时贾丰年窜到树上顶端,死死的抱着树干,样子要多滑稽有多滑稽。
但滑稽的背后,是贾丰年的执政观造成的,也怨不得别人。
“对,你说的没毛病。”
贾丰年听了杨东的分析之后,缓缓点头,他接受杨东的观点,但也只是一部分。
“但是杨东,老百姓是不识逗的,不经惯的,你对他们过于好之后,政府一旦执行什么政策,不符合他们心意,他们还会闹。”
“这是人性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你现在因为他们闹事,你承诺了这么多。”
“下次他们就会有样学样,还会闹,因为闹了之后,杨书记,杨县长会给他们好处啊。”
“庆和县是不是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是不是要投资?是不是要修桥建路?”
“修桥占了农民的地,是不是要补助?你给多少人家都觉得吃亏。”
“修路也会占地吧?是不是也要补助?”
“还有其他的一些政策问题,只要和利益沾边的,老百姓是不是都会要的更多?”
“合理的也要,不合理的也会坚持,时间久了,你杨东会惯出多少钉子户啊?”
“你说的老百姓是一个集体,这里面有好的,也有坏的,有的满脑子都是小心思,有的满脑子都是阴损主意,有的满脑子都是算计。”
“人就是人,群众只是个名词,一个群众好,不代表每个群众都好。”
“你能承受这样的执政代价吗?”
贾丰年也是喝的有些尽兴了,所以说话也就没有遮拦。
但他说的是实话,也是真话。
杨东沉默了。
贾丰年继续疯狂输出。
“比如你这次给的承诺,政府要拿出多少钱?以前的国企破产,跟咱们有什么关系?以前经营不好,是不是该找当时的国企领导?”
“他们的错,结果我们要承担?咱们政府财政不富裕啊,几百上千万拿出去了?”
“行,就这么一次可以,不出现群体流血事件,算烧高香了。”
“第二次那?第三次那?以后无穷无尽的挑衅政府的底线,挑衅政府的权威性,你怎么办?”
“你能一次解决,你能次次解决吗?”
“掏出你的兜,看一看,有多少钱?”
贾丰年说的兴致起,朝着杨东一喝,指着杨东的口袋。
这口袋自然不是杨东的口袋,而是政府的财政。
“仁政不是软政,对人民好不是无限制对人民百依百顺。”
“这年头欺负老实人还少吗?”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政府也一样。”
“是个人就能挑衅政府的权威,你还做什么事?”
贾丰年说到这里,又起开一瓶,吨吨吨的喝下去。
两个人不知不觉,已经撸了不下百串,喝了两打酒(十二瓶老雪花)
两个人都有些上头,但还能保持清醒。
杨东被贾丰年反问的不吱声了,因为这个问题的确很现实的问题。
现实也经常发生,就有这样的人仗着国家照顾穷人给补贴,然后就无节制的占国家便宜,骗取国家补助,等国家发现这个问题了,停了这个补助之后,他就闹事。
实际上,补助都没有发到真正穷人的手上,全都被这些装穷的人骗走了。
他们的行为可取吗?是不是很恶劣?可他们也是老百姓,也是杨东嘴里的人民。
就比如这次群体闹事,里面有很多膀大腰圆,凶神恶煞的大汉,像是混混一样,实际上他们也是老百姓。
这次被公安局抓住了,教训了一顿。
下次,他们还敢。
人性这个东西,是骨子里带来的。
好的人性,当然能够为人增添光彩。
但坏的人性,却无法预估他的道德底线。
“包括你这次给他们置换新房,你信不信绝对有一部分老百姓,会动歪心思?给基层工作人员好处费,让基层工作人员把他们家面积往大一点报?然后占便宜?分更大面积的房子?”
“原本筒子楼只有20平的面积,他都敢往上报34甚至40.”
“你这个百忙的县纪委书记,副县长,有时间一个个比对吗?”
“你仔细比对,底下的干部也会对你不满,觉得你不信任他们,觉得你多管闲事。”
“可你一旦按照他们上报的执行,他们就钻空子成功,就占了便宜。”
“这次成功了,下次还会照做,因为这样做,他们得到了好处。”
“基层工作人员拿到了好处,老百姓也得好处了,亏的还是我们政府。”
“杨东,你要明白一个基本逻辑,秩序的崩坏从不是单方面的改变。”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