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1013节
所以修建机场,是不是有必要性?
修建轻轨,是不是必要性?
修建机场,可以加强内外联通,域内域外联合,沟通发展经济。
修建轻轨,加快庆和县经济发展速度,方便人民出行。
杨东身为庆和县的父母官之一,为庆和县老百姓考虑,有什么不对的?有什么不行的?
做实事为什么就这么难?
上面领导不支持,下面老百姓骂声一片。
继续这样下去,谁还选择做实事?
到时候全国各地都是扒皮干部,你们就开心了,是吧?
“二选一吧,机场和轻轨,不可能同时进行,你们庆和县不符合这个标准,太小了,太穷了。”
陈新沉默很久之后,考虑一下可能性以及可行性之后,给出这样的一个答案。
二选一,不可能什么好处都让杨东拿去。
杨东脸上露出遗憾之色,心里却乐开花。
二选一,这就说明陈新这个常务副省长,已经愿意让庆和县拥有机场或者轻轨了。
虽然还是有些遗憾,但能够努力其中一个,也算是杨东对庆和县四十万人民的交代。
“机场吧。”
杨东坚定的选择机场。
轻轨虽然也很重要,但并不是不可代替的,庆和县只要多修路,也可以弥补运力不足的问题,也可以加快老百姓的出行方便。
而且不超过十年,庆和县就可以有高速公路过境,也会有高铁站。
但是机场如果现在不申请一下,以后更没机会了。
现在国家立项机场还没有那么困难,真过了几年,十几年,只会越来越难了。
甚至2012年就是个分界线,2012年之前申请的项目还不算难,都能够通过。
但2012年之后申请大项目,真的是难上加难。
甚至有些省市已经被叫停基建立项了。
所以趁着这个窗口期,赶快立项通过,然后迅速建起来。
“庆和县自己拥有机场?太浪费了。”
陈新想了想,还是打算折中。
“这样吧,为灵云市申请机场,灵云市经济发展这么好,没有自己的机场说不过去。”
“我们可以在选址的时候,侧向于庆和县,尽可能距离庆和县近一些,如何?”
陈新开口,询问杨东的意见。
庆和县自己拥有机场,太奢侈。
以灵云市这个地级市的名义申请机场,由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磨嘴皮子,争取早点落实下来。
大不了到时候就四方出资,民航集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四方出资。
如此更容易通过立项。
只要把钱的问题解决,那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2012年3月15日之后,国家确定机场的建设费用由民航发展基金保管取代。
但2012年3月之前,更多的还是靠国家与地方财政,共同修建。
这也是为什么机场申请变难的原因了。
“行吧。”
杨东本以为庆和县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场,但省里考虑的更多,从大局观入手,为灵云市争取一个机场,也无可厚非。
“灵云市机场距离庆和县,不能超过40公里,不然便利性就没有了。”
杨东开口,提出要求。
这是底线,不能变了。
“灵云市机场,不能距离灵云市本市太远,又不能距离你们庆和县辖区40公里以上。”
“那就只能放在云北区的小仓镇了。”
陈新打开具体地图,看了一下,满足这样那样的要求,地址只能放在云北区小仓镇。
杨东:???
苏沐芸:???
云北区:怎么突然还有这好事?
云北区小仓镇,就是当时杨东和田启立出车祸起争执的地方。
第1065章 杨东心急什么?
“谢谢陈叔叔,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苏沐芸带着杨东,拜谢常务副省长陈新之后,两人穿上自己鞋子,离开了省委常委4号楼。
陈新送到了客厅口,让保姆代替他送出外面。
不管怎么说,两人都是小辈,还不值得让他亲自送到门外。
如果是苏玉良来了,那就另当别论。
两人上了车,苏沐芸开车,继续往常委大院里面走去。
“下面拜访省委组织部的科部长。”
按照级别和政治地位,常务副省长下面就是组织部长。
“好!”
杨东点了点头,然后随即继续沉默。
苏沐芸感受到杨东的沉默,别有深意。
但她同时感觉到杨东似乎有些太着急了,一个县城,人口不过四十多万,经济GDP也不过20亿元而已,哪怕今年招了一百多亿投资,似乎也没必要这么急吧?
又是电轨,又是公路,又是机场的,似乎有些太急。
大概也只有自己能问出杨东的心里想法,别人是问不出来的。
别人问了,杨东最多一句为了经济发展,为了人民。
所以,这东西只有自己能问,也避免杨东被人误会。
“老公,你为什么这么着急对庆和县开展基建?又是机场,又是有轨电车,太心急了吧?”
苏沐芸一边开车,一边问杨东。
“你想听实话吗?”
杨东抬起头,盯着苏沐芸问。
苏沐芸点头:“想。”
“实话就是心急,也不得不急。”
“电轨,也就是有轨电车的建设标准,在国家政务院在2003年出台的81号文件里有明确规定。”
“咱们省发改委也有相关规定,综合起来就是,修建电轨的硬标准是,当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50亿元以上,GDP要达到5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不少于50万。”
“我既然知道这个81号文件的硬规,却还是把电轨作为规划,强行在县里通过,甚至不惜压制其他常委的意见,是因为以后发展好的庆和县,有可能达到这个标准。”
“但是…”
杨东说了但是之后,就沉默了。
可看似沉默,心里却告诉了苏沐芸答案。
2018年之后,国家政务院新出台的52号文件,明确指出修建电轨的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至少达到120亿元,GDP要达到12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至少100万。
如果是按照2018年出台的52号文件所规定的那般,庆和县就算是发展到极限,也是没可能有电轨了。
庆和县的蛋糕就那么大,盘子就那么大,再怎么发展也不可能达到每年GDP不少于1200亿元的。
如果杨东不在前面这几年,努力的实现81号标准的各项数据,让庆和县通电轨铁路的话,以后绝无半点可能性。
发展几年后的庆和县,最起码还能尝试一下81号文件的规定,符合就可以申请。
可是2018年之后,没这个机会了。
至于为什么现在要和国家申请修电轨,当然是为了尽快挂号。
这东西就像是排队叫号一样,先到先得,至少先把位置占住,硬指标不达标没关系,继续发展就是了。
只要叫号叫的早,早晚能排到庆和县修轻轨。
可如果现在不形成统一的意见,不形成合力,不在省里以及国家有关部门排队,等庆和县数据真的符合那一天,再去叫号,那就太迟了。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