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捡个小兕子公主 第373节
郑玄昶眼睛一亮:“这就对了!如今谁不知出海能发大财?海船成了聚宝盆,就算郡公悬赏重金,也难寻到海船。郡公若想自己造,没个五年十年不成,不如与我家荥阳郑家合作,如何?”
靳言笑着应下:“好啊!”
话音刚落,满厅寂静。李丽质、郑丽婉、郑玄昶都愣住了。
郑玄昶本已备好苦口婆心的说辞,却不想靳言应得如此爽快,这也太痛快了!莫不是他姐姐的魅力竟至于此?
郑丽婉又惊又喜,自是盼着靳言与郑家合作;李丽质却有些迷茫,哥哥方才还说要在海贸中占大头,怎的突然要和郑家合作?难道是因为郑丽婉?
郑玄昶惊喜得不敢置信,强压激动:“当真?郡公真要与我家合作?”
靳言笑:“天下熙攘皆为利往,若利益相合,有何不可?不过,荥阳郑家可有让我满意的诚意?”
有得谈便好,郑玄昶怕靳言直接拒绝,忙问:“郡公要何种诚意?”
靳言微笑:“我要六成份子。”
郑玄昶呆若木鸡,怀疑自己听错,六成份子?光动动嘴皮就要六成?当玩笑么?
他干笑:“郡公真会开玩笑!”
靳言正色:“我是认真的。”
郑玄昶笑声戛然而止,像被掐住脖子的鸭子:“认真的?六成?”
他险些脱口而出“你疯了”,终是忍住。
靳言笑而不语,郑玄昶深吸一口气强作平静:“郡公无需出船出人,只需指点一二,便要六成,太多了!”
靳言挑眉:“那你觉得该给几成?”
郑玄昶沉声道:“半成。”
靳言再也忍不住笑出声。
郑玄昶脸一黑,方才你要六成我都忍了,你倒笑出声?他本想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自己便落地还钱,故开口半成。
“抱歉,没忍住。”靳言收了笑。
郑玄昶正色:“半成已不少,你想啊,下次你船出海,还能保住香料岛的秘密么?你只有一条船,到那时连半成都得不到了。”
靳言摇头:“你错了。”
郑玄昶疑惑:“哪里错了?”
靳言道:“那船是虬髯客的,他不会再去香料岛,要去环球航行。”
郑玄昶急了:“那你更得跟我合作,没船怎么去香料岛?”
“没船便不去。”靳言似笑非笑。
郑玄昶快抓狂:“不去?香料烂了怎么办?”
靳言耸肩:“烂就烂了,岛上的香料都烂了几百年,不差这几年。”
郑玄昶急道:“那可是成船的珍贵香料!”靳言怎如此不上心?
“你心疼?”靳言反问,“要不五姓七望每家送几条海船?”
郑玄昶差点吐血,每家送几条?你当这是什么?荥阳郑家自个都未必凑得出几条!
“哪有这么好的事?”他无语。
靳言摊手:“那便没办法了。”
无耻!太无耻了!郑玄昶转念一想,虽每家送几条不可能,但几家凑一条倒不是不行。
“给你船你就出海?”
靳言点头:“有船自然要出海,不然留着何用?”
郑玄昶险些问出口“不怕香料岛位置泄露”,终是咽了回去。
一旁的郑丽婉听得无语,不是谈合作么?怎的聊到送船上了?她如何看不透郑玄昶的心思?
“郡公,六成份子确实太高,两成倒还能商量。”郑丽婉开口。
靳言摇头:“六成一点都不多。你们只看到香料岛,我却看得更远。比如倭国,那里有座银矿,产银量比大唐所有银矿加起来还多!”
郑玄昶眼睛骤亮,倭国产银?一座银矿比大唐全境产银还多?
更让他激动的是,靳言竟直接说了出来!香料岛位置隐秘无人知,倭国在海图上却标得清楚。
靳言见他两眼放光,淡淡一笑,倭国那么大,你知道银矿在哪?就算知道,你征服得了倭国?
论财力,五姓七望不差,但论打仗,差远了,这正是靳言瞧不上他们的地方。
郑丽婉沉吟:“两成我能做主谈,六成实在不行,我回去与老爷子商量。”
靳言笑道:“其实,我与你们合作的可能性不大。”.
第716章 郡公当街卖香料
“为何?”郑丽婉问。
“因我们胃口都大。”靳言笑。
郑丽婉黯然,她虽受宠,却无多少话语权,尤其涉及重大利益时。
刚离开靳府的郑玄昶便愤愤吐槽:“竟开口要六成份子,亏他说得出口!”
郑丽婉白他一眼:“六成虽多,倒不算离谱。靳言对海外了如指掌,他不说,你知道倭国产银?”
郑玄昶得意:“可我现在知道了,是他说的!”
郑丽婉摇头:“他不傻,怎会平白无故说?既说了,便不怕人抢。我问你,你知道倭国多大?知道银矿在哪?就算找到,你能争得过倭国人?”
“倭国人愚钝,能有什么本事?”此刻郑玄昶只觉香料没那么香了,毕竟银子更实在.
但倭国确实不小,找银矿也不容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肯下功夫总能找到。
送走郑玄昶兄妹,李丽质仍气鼓鼓:“开口就是半成,亏他说得出口,气死我了!”
靳言宽慰:“不必动气,郑玄昶以为我漫天要价,故落地还钱,本就没打算给半成,大概就打算给一两成。”
“那二十车香料备好了么?我去东市卖了!”靳言振作精神。
李丽质不舍:“哥哥,真要卖?”
靳言苦笑:“当然,再放几年,大唐也就不稀罕了。”
李丽质无奈:“那好吧。”
二十辆马车缓缓驶离靳家庄,数十护卫分散簇拥,个个警惕,生怕被人抢了似的,这可是二十车香料!
靳言慵懒坐于马上,有这二十车香料,想快也快不了,走慢些也好,轰动更大。
满城早传着几十车香料的事,却哪有靳言拉二十车去东市摆卖的阵仗大?
二十辆马车行至城门,行人纷纷避让,议论纷纷。
一见这阵仗,众人立时想到长安正传的几十车香料,这二十车里莫不是全是香料?
城门守卫迎上恭谨见礼:“见过公爷,您这许多马车装的可是香料?”
按例,入城需查验。靳言笑道:“正是香料,查验吧。”
“小的遵命!”守卫涌上查验。
“大人,是香料!”
“这一车也是!”
靳言笑道:“家中香料太多,堆着占地方,久了怕烂,索性拉二十车去东市处理。”
守卫与百姓听了,皆羡慕得吞口水,家中香料多到这份上,也就武安郡公能说!
想想几十车香料,得多少库房?二十车留着自己用,用到猴年马月?若烂了多心疼?都觉的该拉去处理。
有人壮着胆子问:“公爷,海外真有遍地香料的香料岛?”
靳言笑答:“自然有,还不止一座。只是大海茫茫,寻岛不易。其实出海发财,最稳妥的还是海贸。大唐的陶瓷、茶叶、布匹运到海外都是紧俏货,能翻十倍不止。”
什么?连茶叶、陶瓷、布匹运到海外都能翻十倍?
围观的百姓倒抽一口凉气,运一船布出去都能发大财?这可比运香料一本万利简单多了!
满街的人这才反应过来:海外怕不是真遍地黄金?
二十辆马车驶入长安城,虽天寒地冻,长街依旧人来人往。众人瞧见这浩浩荡荡的车队,都愣住了,怎的突然冒出这么多车?
车上堆的满是货物,鼓囊囊的。再细看,马上坐着的不是武安郡公么?这是武安郡公的马车?
联想到近日满城传的“几十车香料”,众人脑子嗡的一声:莫不是这些车上全是香料?
更有人凑近些闻,果然有股混杂的香氛飘来。
不少人跟着马车走,想瞧个究竟,郡公拉这么多香料,到底要干什么?
车队缓缓挪向东市,人越围越多,靳言摆摆手:“不走了,摆摊!把牌匾立起来!”
护卫们面面相觑:“公爷,真要摆摊?”
“废话!牌匾都写好了,还能假?快支摊!”靳言兴致勃勃。
护卫们欲哭无泪,哪有郡公当街摆摊的?传出去朝廷体面往哪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