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捡个小兕子公主 第364节
靳言他们这几个下地干活就是帮倒忙,其实就是玩耍的性质。
这还没有干一天呢,就感觉累的不行,第二天靳言也没有让她们再去大棚那里,就带着她们准备去一个温泉池子玩。
要说温泉池子,当然得数几个古都,靳言也没有去别的地方,就是去了京城北面的温泉庄园.
要是以前从老家到京城,他们还得开车做做样子,现在直接说回大唐了,靳胜利和韩秀莲两口子已经习惯了。
靳言开车带着她们四个过来了,来之前已经打过电话,这里给他们留了一个单独的小院。
小公主高兴坏了,还是上次去水库玩了一次水,很长时间没有再玩水了,可把她给憋坏了。
靳言从包里拿出一些水果和饮料,还有一瓶果酒。果酒是用空间水果酿成的,只是他们家里人喝过,外面的人谁也没喝过。
“哥哥,还是上次那种酒吗,你就不能多拿点啊?”城阳还想着上次她一时没有忍住,把李丽质和豫章酒杯里的酒都喝了,本来她还以为会醉的,可没有想到,不但没有醉,喝完之后还全身都十分的舒服,这个时候看到靳言拿出果酒,就让他多拿点儿。
“呵呵,没问题,咱家多的是。”
城阳和小公主这下可高兴了,跑到温泉池边一下子就跳了下去,吓得豫章赶紧跟着下水了,李丽质也下到水里,围着两个小家伙。
靳言从空间里又拿出两瓶,还拿了几个杯子,把草莓、香蕉几样水果和点心、饮料放到池子边上,等玩饿的时候,直接在这里拿就行了。
靳言把酒倒在杯子里,每个杯子都倒了三两的酒,这酒不醉人,连小公主这个小屁孩都能喝完,也不担心这几个会喝不完浪费掉,靳言可是知道这些都不够她们喝的。
城阳在靳言倒酒的时候就数了一下,一共七杯,这里一共也就五个人,就知道姐夫哥哥给自己和小兕子准备了两杯,于是她朝靳言笑了笑,直接端起一杯酒就灌倒肚子里去了。
“你悠着点儿,想喝回家让你喝个够,一会儿泡温泉的时候你就知道了。”靳言看着这个小馋猫的样子,笑了笑说道。
“二姐,你肿么自己喝了,也不等我。”小公主的眼睛很尖的,一点儿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小眼睛。
“那你要不要喝点儿?”城阳故意逗她。
小公主哪会怕这个,她自己喝一瓶都没问题,如果不是怕李丽质打她,她还真敢这么干。
“你没有搞错吧,这么小的孩子你给她倒那么多酒,你不怕她醉倒啊。”豫章跟着小公主过来了,看到城阳递给小公主的酒杯,嗔怪道。
“那你也太小看她俩了,这两满杯够不够还是两回事呢。”靳言说道。
“这么小就这么能喝,长大了还得了。”豫章看着喝酒的小公主笑道。
靳言才不去管她们斗嘴呢,自己也跳了下去,直接拿起一个杯子就喝了起来,李丽质也过来了,和靳言一人拿起一个杯子喝起酒来。
“介酒真好喝,锅锅,介是从哪儿弄来的,这么好喝的酒,怎么喝也喝不够。”小公主说道。
“你吃红烧肉的时候,还问厨子是从哪里学的本事吗?有你喝的就不错了,你就是知道了从哪儿弄的又能怎样,你还要亲自动手做吗?”靳言笑道。
“才不系呢,我要天天喝你的,天天都喝饱。”小公主笑道。
“我是没意见,你还是问问你阿姐吧。”靳言喝了两口,举着酒杯笑道。
“我没意见,咱家里还没有不喝酒的,就是高阳都被传染的爱喝酒了,不知道她对象能不能受得了。”李丽质也说道。
“可别这么说,高阳喝不喝酒,跟我们没有关系,就是没有我们,她也照样喝酒。”
大唐的女人喝酒是常事,就三勒浆那个度数,女人喝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
城阳和小公主只喝了两杯就不让喝了,剩下只能去喝饮料了,剩下的酒被三个大人给分了,还是李丽质和豫章喝得多一些,靳言倒是没喝多少。
这酒对于缓解疲劳很有用,况且在温泉池里泡一下,酒精都从皮肤渗出去了,所以不会醉人。而且在温泉中喝这酒的效果最好,这个大温泉池的温度还是很高的,泡一会就会打开全身的毛孔向外排毒。
所以这酒喝下去就只留下那些精华,而酒精什么的就排了出来,就像打铁炼钢一样,不停的排出身体中的杂质。
喝完酒之后,大家又开始在水里玩耍,靳言游到池子的一边,看着水里的四个姐妹在打闹。
过了一会儿,城阳带着小兕子去玩玩具了,李丽质和豫章也游到了他身边,靳言就拉着她们两人坐在台阶上,而水刚好没到脖子的位置。
靳言坐在中间,一手搂着一个,聊着天,李丽质和豫章在这里,比在大唐自在多了。
要是在大唐,豫章还得时刻注意身份,因为他们身边的人,可能就有李世民或者长孙皇后的探子,不是为了监视他们,而是有什么事,也能快速传递消息。
“等这个草莓过去之后,就是咱们挣大钱的时候,大唐的那些铜钱就不要了,还是换成金子。
“以后除了出售水果,还可以加工成罐头,酿成果酒,那时才算是真正的靠水果赚钱的日子。”靳言说道。
“你说得我都有点儿迫不及待了,是不是果酒出来跟咱们喝的这个差不多?”
李丽质也很向往那满树挂果,而自己则游走在树下,不时的上去摘几颗下了,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抚摸,一边享受着果实的香甜,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她想想都让人陶醉。
“肯定不如咱家的好喝。”靳言左拥右抱的在这里泡着温泉。
一开始,他的手还只是在她们的背上游走着,李丽质和豫章两人也没有说什么。
她们还在畅想着庄子里的果实成熟后,大家在一起喝酒嬉戏的美妙之处呢.
第702章 尔等先学站队
靳言的红烧肉、红烧排骨方子,以惊人速度在长安传开,然而猪肉却一斤难求。
因为这美味猪肉,唯有城南皇庄公主府有,别的地方也有零星的,但是养猪的方法不对,根本就不能吃。
虽然靳言早就让庄子里扩了养猪规模,却难供全城的百姓。
正当众人对红烧肉好奇之际,长安城里一家酒楼开张了——靳记酒楼.
“靳”乃靳言之姓,故一开业便轰动长安。靳言本就是块金字招牌,闻风而来的食客见招牌菜正是红烧肉、红烧排骨,谁不想尝鲜?
尝过之人无不赞叹:“妙哉!猪肉果然美味!”口碑立起,座无虚席。
来都来了没吃到红烧肉?楼上还有火锅!冲着靳言的金字招牌,众人便上楼一试。
于是火锅火了,红烧肉火了,靳记酒楼火了,名动长安!好事者称其为“长安第一美味”。
李丽质回来听说了,大为高兴,自他们大婚之后,她就接手府中事务,尤其家里的几项生意已全盘接手,财源滚滚。
而这个靳记酒楼是她亲手经营的买卖,心中更是欢喜,便急不可耐寻靳言邀功。
靳言笑着夸了几句便匆匆离去,今天他有要事。
至于酒楼之事,他本来就是陪着公主玩闹的,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靳记如此火爆,开几家分号于富贵人家而言,亦是极大进项。然于靳言而言,不过是小打小闹。
但到底是李丽质头回亲自做事,他还是好好夸了番,权当给她赚些首饰胭脂钱。
送靳言乘马出府,长乐公主方回至上房。她斜倚着软榻,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锦垫流苏,方才因酒楼新张而腾起的雀跃,此刻已如退潮的海水般消弭殆尽。
玉竹捧着茶盏趋前,见她眉峰微蹙,轻声道:“公主方才还笑逐颜开,怎的这会子倒蔫了?”
武媚娘捧着妆奁立在廊下,歪头笑道:“莫不是公爷前脚刚走,公主后脚就念起他来了?”
李丽质闭了闭眼,再睁眼时已带了几分倦意:“哪是念他?不过是突然觉得,方才那股子欢喜,原是自己虚耗的。”
她支起身子,茶盏搁在案上,青瓷映着烛火:“你当这酒楼是顶要紧的?便是陪嫁的那些铺子庄子,哪一年的租子银钱,不比这酒楼多十倍?”
玉竹与武媚娘面面相觑。她们原只道公主因亲手操持的产业火了而欢喜,此刻听来,倒似自己白激动了一场。
“可……可公爷为了这酒楼,费了不少心思啊?”武媚娘嗫嚅道。
李丽质嗤笑一声,指尖点了点案头账册:“你以为那方子是天上掉的?哥哥熬了多少夜,试了多少回火候,才熬出那锅红烧肉?如今倒好,酒楼火了,可这功劳,到底是哥哥的。”
她望着窗外渐沉的暮色,声音轻得像飘在风里:“再者说了,茶叶、酿酒、琉璃……哪样不是哥哥的手笔?那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这酒楼不过是块小糖霜,甜是甜,可离了糖霜,日子照样过。”
玉竹与武媚娘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自己肤浅了,长安城里多少人挤破头想要的方子,可公主倒看得通透——再火的酒楼,哪及得上那些能销往番邦、赚得真金白银的营生?
“公主说的是。”玉竹捧了茶盏,“到底是咱们眼界窄了。”
李丽质摇了摇头,指尖抚过案头那方靳言新赠的墨玉镇纸,眼底浮起几分温柔:“你们不懂……我原不是为酒楼欢喜,是见哥哥为了我,连这些俗务都亲力亲为……”
话未说完,窗外传来鹦鹉学舌的叫声:“公爷回来了!公爷回来了!”
三人皆是一怔,却见院门外空无一人,原是那鹦鹉又闹脾气了。
李丽质被逗得笑出声,方才的愁绪倒散了大半。
靳言离了公主府,径往神机营去。
李世民拨的两千骑兵已到,正聚在校场东侧。这些兵卒多是各营抽调而来,甲胄新旧不一,马鬃上还沾着草屑,显然未经过整训。
他们望着校场西侧那列如松的火枪营,个个瞪圆了眼——那方阵列齐整如刀削,枪尖在夕阳下泛着冷光,连咳嗽声都听不见。
“都给我听好了!”一声断喝震得校场尘土飞扬。
靳言跨赤兔马立于高台,玄色披风被风卷起,露出腰间鎏金虎符。
他扫过台下东倒西歪的骑兵,声如洪钟:“本督姓靳名言,神机营统领,今日尔等入我营中,便是同一条船上的人。记住八个字:生死与共,荣辱与共!”
底下传来稀稀拉拉的应和,几个刺头骑兵交头接耳:“不过是些火器营的兵,至于摆这么大的谱?”
靳言突然抽出腰间佩剑,剑锋挑起一面令旗:“看见那面‘神机’旗没?当年在高昌城下,这旗子插在哪里,哪里便是鬼门关!尔等以为骑兵只需骑得快、射得准?错!战场上最要紧的,是令行禁止!”
他猛地将令旗插在台上,剑指东侧骑兵:“今日起,尔等先学站队!排头兵踩线,后排对齐,抬头、挺胸、收腹——跟我喊:‘杀!’”
“杀——”火枪营的兵卒应声而吼,声震四野。
骑兵们面面相觑,几个性子烈的刚要开口反驳,却见靳言身后转出十名火枪手,枪口齐刷刷对准他们。
“觉得骑射比队列要紧的,现在便滚回原营当大爷!”靳言抚了抚剑柄,“但本督丑话说在前头,出了这营门,谁要是敢说神机营的兵连队列都站不齐,我便剥了他的皮!”
校场霎时静得能听见马蹄声。
入夜,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
靳言端坐在虎皮毯上,面前跪着五名年轻将领。为首的李云生得浓眉大眼,正是那天在赛马会上拔得头等的人物。
“公爷,末将是李云。”李云抱拳道,声音里还带着几分少年人的清傲。
靳言抬眼扫过众人:“李云、姜霁山、冯顺、周立川、郑全义——陛下说你们是‘可造之材’,本督倒要看看,这‘材’是如何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