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捡个小兕子公主 第245节
李丽质目瞪口呆,小声说道:“葳蕤姐说的果然没错,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没想到哥哥也会骗人……”
李丽质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靳言用手堵住了那叭叭叭的小嘴巴。
“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咱们做人得讲良心,要不是为了你能进到前面,我至于哄骗人家吗?不过我也没有说错,这家伙还真是忘记吃饭了。”靳言笑着说道。
他决定回到现代之后,要找陆葳蕤好好谈谈,不要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信息传给李丽质,她也算是名门闺秀,世家之女了,不能就这点教养。
以前还觉得陆葳蕤就是那种顶流之家的女子,肯定是很要教养的,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家,哪怕威风不在了,架子不能倒,那些世家做派还是显得高高在上的。
可是传给李丽质这些信息,就打破了顶流大小姐在靳言心目中的位置了,好像跟农村那些端着碗串门拉闲话的妇女没有什么区别啊?
李丽质掰开靳言的手,嘴里嘀嘀咕咕:“我说的都是实话啊,谁让你谎话张口就来……”
对上靳言那不善的眼神,李丽质的声音越来越弱,直到闭上了嘴巴。
“哈哈哈……阿姐,你不要怕他,我站在你这一边。”豫章笑着说道。
靳言很满意,如法炮制,又瞪了豫章一眼,直到豫章也不说话了。
靳言就用刚才的理由,骗走了前面不少人,也有吃完饭出来玩的人,他就说是认错人了。
如此这般,终于挤到了第一排,不过人家玩杂耍的不喷火了,此时双臂展开,枪尖扎在喉咙处,周围的人鸦雀无声,生怕打扰了他。
靳言只在电视上见过,现在在这里见到玩真的,也觉得惊奇。
他小时候听父亲说过,他父亲小时候,村里每隔两三年都有这种流动的手艺人经过。
之后又表演了胸口碎大石,头顶缸等杂耍,得到所有人好评。
班主笑呵呵的对大家拱拱手:“各位郎君,各位娘子,若是觉得小人们演的精彩,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小老儿在此拜谢诸位,祝诸位今年事事如意!”
然后还真像电视上演的那样,端着托盘绕场一周,大家你一钱,我一钱,发出叮叮当当铜板碰撞的声音。
听到他的话,即便表演还没结束,有不少人离开,当然这白嫖的人什么时代都有,还很不少。李丽质和豫章对视一眼,两人同时摇了摇头,然后回头看向靳言。
“你们看我干什么,是不是没有带钱?我也没有带钱的习惯,更别说是大唐的铜钱了,我根本就没有见过。”
开什么玩笑,跟现代的年轻人要现金,他们自己都没有见过现金是什么样子的,现在过年都是手机红包了,更不用现金了。
大唐的钱又比较重,一贯钱就重八十斤,他腰缠万贯,把自己累死都扛不动。
再说大唐的铜钱放到后世也不怎么值钱,放的多了,人家都以为是假的呢。
很多古董的价格,都是一帮人炒上去的,就像房子一样,有专门的炒房团,黄金也是一样,很多都是炒上去的。
靳言可没有这方面的能耐,还是老老实实用那些东西换取财富吧,再说那些东西很容易出手,总比这烂铜钱方便多了。
再说大唐也是缺铜的,李世民不可能让他把铜钱都给带走的,那大唐的经济就要崩溃了。
靳言在口袋里摸了摸,什么也没有,空间里倒是有不少钱,都是金子,真要赏给他们,一来是给自己等人惹麻烦,二来也给他们这些人惹麻烦,看来少不得要白嫖一下了。
“公子,我这里有一些,足够赏他们了。”
薛仁贵不知道从哪里跟过来了,可能看出他们三个为难了,主动把自己身上那三十来个铜钱递给了靳言。
“仁贵?行,回去再还你。”
靳言知道薛仁贵应该是担心他们的安危,一直在身后跟着来的,要不是自己三人遇到了这种场面,或许他还不会现身呢。
“还是我来还吧,不过我还给薛大娘,就不给你了。”李丽质直接从靳言手上拿走了那些钱。
“不用,不用。”薛仁贵摸着脑袋憨笑道,哪里能让公主和侯爷还钱呢。不过公主说要还给他娘,这让薛仁贵也没办法推辞。
靳言笑着拍了拍薛仁贵的肩膀,低声把有人刺杀的事情跟他说了,让他小心留意。
“公子放心。”薛仁贵平淡地说道,看样子是心有成竹。
班主把托盘伸到他们面前的时候,李丽质得意的将三十多枚铜板扔到托盘里。
“哎呀,谢谢小郎君,谢谢各位小郎君,愿你们以后顺风顺水,一切都顺!”
班主是老江湖,吉祥话张口就来,不夸张的说,若是银钱给的足,说一天都不带重样的。
大家看完杂耍,人群渐渐散开,蹲在墙角的小乞丐们迈着小短腿围了上来,他们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蓬头垢面,没有穿鞋,看上去七八岁的年纪。
他们专门找那些衣着华丽的人围着,还苦苦哀求道:“好心人,我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求求您赏口吃的吧!”
“郎君、娘子,求求您们赏口吃的吧,我实在是太饿了!”
李丽质直接停下了脚步,她的心脏像是受到猛烈的撞击一样,一抽一抽的,很是疼痛,脸上的笑容顿时落了下来。
“哥哥,让他去把这个玉佩当了吧,然后买几个胡饼!”李丽质知道他们身上都没有现钱,回去拿钱有点不太现实,就把自己身上的压衣摆的玉佩解下来了.
第461章 遇到一群小乞丐
薛仁贵的心情也不是很好,看到他们,仿佛看到了他自己跟母亲和妹妹逃难的时候,也是吃不饱穿不暖,三天两头挨饿。
不过到了侯爷的庄上,他们一家也算是苦尽甘来,去了太子的东宫之后,他觉得自己未来的前程渐渐明晰了。
他的日子好了,但是大家现在的日子都不好过,真正拿钱给乞丐的人并不多,一番央求也不过讨来买两个胡饼的钱,而他们却有七八个孩子.
李丽质紧紧抿着嘴角,抬头看向靳言:“哥哥……”
“玉佩就不要当了,回到刺史府去找高明说一下,马周会想办法解决的。看到他们这样,是不是心里很难受?”
“嗯!”李丽质闷闷的嗯了一声,情绪低落,眼下是渐渐到夏天了,只是饿肚子,身上的衣服倒是无所谓,要是到了冬天,没有御寒的衣物,他们很难熬得过去。
大唐十道一千多个县,像他们这样的乞丐,不知道有多少,大唐还经常赶上灾荒年,不是这里,就是那里,弄出来的乞丐更多了。
“大唐长乐慈善的事情已经迫在眉睫了,早一天成立,就能让她们早一天过上温饱的日子。不过,善心不是那么好做的,收留他们之前,一定得调查清楚!”靳言说道。
李丽质、豫章和薛仁贵都露出狐疑的目光,他们有点不理解为什么要调查,这乞丐哪里用得着调查,家里有吃的,谁愿意当乞丐啊。
“哥哥,这是何意?”豫章问道。
其实这些都是靳言从电视上看的,他们都不懂人心的复杂,常言说虎毒不食子,但人什么事都能干的出来,抛妻弃子的人多了去了。
“有的乞丐不一定是真的乞丐,你们要收留的是那些真正无路可走的人,做慈善就是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可不是白白给别人养孩子的。”靳言说道。
这时候的人心思还不是很复杂,但是谁能保证里面没有出现占便宜的人呢?只要与官方扯上关系,就没人敢闹事了,这也是让李丽质挑大梁的主要原因。
知道大唐长乐慈善是谁的的吗?是大唐嫡公主长乐公主的,就是用她的封号命名的,谁敢占她的便宜,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命很硬,还很长了?
靳言可没有做好事不留名的想法,正能量的事就得大肆宣扬,最好得到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到时候自有愿意做慈善的人出来募捐。
那些世家权贵都爱面子,看到别人家都捐了,他不得捐点?要不大家都说,就他这种没善心的人,以后谁还敢跟他玩啊?
靳言都已经想好了,等大唐长乐慈善成立后,就多开几次募捐大会,就是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别人,俗称道德绑架。
李丽质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根本就不知道普通百姓的艰苦,更不知道有些禽兽不如的父母,为了省口粮做出卖儿卖女的事情,长孙皇后或许知道,但是绝对不会告诉她的。
靳言掰开了、揉碎了给她们讲道理,就算一时想不明白,看的多了也就明白了。
“嗯,哥哥,我知道了,等阿耶找到管事的人,我会跟他说的。”李丽质说道。
“哦?”靳言笑了起来,都忘了管事的人了,李丽质是公主,挂个名就好,自然不会亲自去操持这些事情的。
不过他说的这些,也是让李丽质、豫章和薛仁贵三人明白,以后做事的时候,心里有底,要不被人偏了,都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受骗呢。
就算是李丽质不亲自管事,该明白的东西,都得明白,就好比自己开了一家公司,不知道生产流程,不懂得人员管理,那公司早晚得黄。
如果有幸聘到一个高级管理人才,也不能当撒手掌柜,要是不懂这些,被别人骗了,都还在给别人数钱呢。
手下有人做事是好事,但也不能盲目的就去相信他,就像这个大唐干慈善事业,除了靳言之外,他不觉得有人比他懂得还多。
那些人认为的慈善,就是有了难民,以他们家族的名义开设粥棚施粥,觉得这样就能让难民吃饱肚子,过了一段时间,觉得家里的粮食浪费的多了,就把粥棚给撤了。
至于难民有没有度过难关,以后会怎么样,那是朝廷的事情,反正他们的善名已经有了,其他的就不管了,这就是这个时候的慈善。
“你们心里有数就成了,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
“郎君,求求您们给口吃的吧。”靳言跟他们说话的时间,这些小乞丐们都围了过来,打断了他们之间的对话。
靳言下意识的把李丽质和豫章护在身后,淡淡的看着他们,同情之心他有,但是防范之心也不可少。
不管换成谁,看到一群脏兮兮、臭烘烘的小乞丐确实够吓人的,他们脸上、脖子上都是泥,指甲都是黑黑的。
靳言虽然不嫌弃他们,只是不让他们靠近李丽质和豫章,嘴角含笑,温和地说道:“要不你们跟着我们去一趟,到时候给你们买胡饼吃。”
小乞丐们一听到胡饼,下意识咽了口唾沫,原本无神的眼神瞬间就亮了起来。
“郎君,为什么现在不能,要不您给我们几个钱,我们自己去买就行。”一个年纪大点的孩子说道。
“我们身上的钱,刚才都打赏给演戏法的了,身上没有钱了,要回家拿钱啊,我们住的并不远,一会儿就到了。”靳言笑着说道。
小乞丐们都犹豫了,相互对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谁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在骗自己的。
“你们跟着我们走吧,要不是正好身上没有钱了,肯定会让人去买胡饼给你们吃的。”李丽质也说道。
或许是漂亮女人的话,比靳言这个男人更好使,也或者他们觉得女人是不会骗人的,就相信了李丽质的话。
其实这些小乞丐也在心里想,他们要是敢骗他们,那以后就天天堵在他们家门口,看他们以后还出门不出门了.
第462章 急招他们回长安
“大哥,这事刺史府吧?”一个小乞丐看着那个刺史府的大门问道。
“废话,当然是刺史府了,没看到门上那些人吗?”年纪大点的小乞丐说道。
“那他们是不是在骗我们啊,把我们骗到刺史府,他们偷跑了?”
“我们看着他们进去的,他们能往哪里跑,没想到他们是刺史府的人,会不会是那个姓郑的儿子呢?”.
就是这几个小乞丐,都对这个刺史没有好感,或许他们觉得,自己的苦难,都是郑家造成的吧,要是大人,肯定不会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