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捡个小兕子公主 第214节
“今天我们没有办法赶路了,上午快递有东西要送过来,我们要去家里别墅一趟。”靳言对两个小公主说道。
“好的,锅锅,你买的系什么东西啊?”小公主好奇地问道。
“是兕子和金山喜欢的,说不定你那么多姐姐也会很喜欢的。”
他们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回到了别墅,游乐场设施已经运到了,等他们卸完货,靳言也没有在这里过多停留,就带着两个小公主穿回大唐。
靳言除了带着游乐场的设备过来,还带来了不少的花卉,除了在公主府种植一些,还准备带到城南王庄,在那里也种植一些,现在没有用处,以后就有了。
“哥哥,为什么不把花卉放在空间,然后直接送到皇庄呢?”李丽质疑惑地问道。
“我怕有些人看到了,心里会有其他想法,再说把这些花放在皇宫里,也是想要借助皇家的威望,给这些鲜花增值一下。”
“什么系增值?”两个小奶娃的公主更是听不明白了。
靳言也没有说话,只不过让人把一些东西抬到了外面。
公主们的注意力还是在花上,让花卉过下穿越门,即使那种能把仙人掌养死的选手,都可以轻松驾驭。
“哥哥,府上的花咱们回来再弄,还是先把城外的花送过去吧,长好可以让管事他们继续种下去,将来肯定会越来越离不开这种花卉了。”李丽质说道。
这样也好,也不用靳言费力往皇庄运,让空间农了一遍,就更好养了。
“锅锅,我要和你一起去皇庄!”
“兕子,等哥哥到了皇庄后,你再过去不就行了?”李丽质说道。
“我就不,我要和锅锅一起去!”小公主摸了摸自己的小包包,想到纸条在包里,面对李丽质,现在底气那是相当的足。
“让她一起去吧,金山,你也和我一起去啊!”靳言笑着说道。
“玉竹,你也跟着一起去。”李丽质是怕了这两小的了,玉竹带着两小只上了车,靳言开上自己的坦克,车就在空间,随用随有。
“锅锅,肿么不开小房测呀?”小公主好奇地问道。
“我们今天不住那里,今天为了你们两个去的哦!”
“锅锅,我想坐小房测测了。”小公主说了,这也不是个事啊,只能下车换房车!
“兕子,你知道我们要去干什么吗?”上房车的时候,靳言问道。
“嗯呐,我几道呀,咱们系去总发发的,我总活你能听懂吗,我们要去看着她们种花了,前提是不损害没有的光机礼拜天东方废种发烧,窝不摘发发哒!”
“表哥,我们去哪?”豫章过来的时候,还把李治也给带过来了,靳言本来是没有心思折磨他,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看你激动的样子,怎么?这些天我没过来,你们这收益闲的受不了了?”靳言笑着问道。“表哥,可不是咋的,一天到晚没有事干,还挺无聊的。”李治高兴地说道。
“锅锅,走,去层男皇庄!”姜浩摇头笑了笑,等他们长大了,或许会怀念这段无聊的时光。
“锅锅,放歌呀!”小公主用手台和靳言联系着。
“好,音乐走起!”
“小囊君,木有喜羊羊吖?”
“没有哦!”这里又没有网络,还是车里保存的音乐。
“灰太狼呢?光头强呢?”小公主开始想那个项目里面是什么东西。
“这个也没有啊。”靳言也不知道木箱里所照的什么.
第398章 现代理念建皇庄
“这是个好地方,就是这么多年来,大家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改善黄土的方法,要是能把这里改造好,绝对是西北的鱼米之乡啊。”靳言看着周围的境况说道。
“还鱼米之乡呢,现在都快断炊了,无米之乡还差不多。这里的一石水里有六斗泥,什么鱼也受不了这个环境啊。”李承乾叹了一口气。
“所以啊,人们在向大自然索取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还要补充大自然的能量,要是咱们现在把这里的树木都给砍伐光了,以后呢,后辈子孙承受了这种恶果。我们要大力的种植果树,不仅是为了它的经济效益,也是在植树造林啊。”
“这个就不用了吧,这里的树也不少,可是这黄土实在是太多了,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你说那个江南水乡呢?”李承乾的气息还没有平复,他也是知道靳言过来后,着急忙慌赶过来的。
“一步一步来吧,每天都在做,终会实现梦想的,只是做出了规划,不去行动,那等于什么也没说,就是一个空想,到时黄土可能比现在还要肆虐,这里就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了。”
“你看,他们还在那种植果树呢?”李丽质看到了一个山梁上,有一群人还在种植果树苗。
“这就是希望,慢慢改善吧。”
主家带着粮食回来了,这个消息有一个人知道了,很快全村的人都会知道,这消息传播的速度比风刮得还快。
李勇拿出一个小木头板子,上面记录着每家每户的信息,靳言也看不明白,只要李承乾觉得没有问题就行了,他也懒得过问。
这是一种希望,又不是一锤子买卖,很多人都恨不得现在就回家去做,全家老少齐上阵,吃吃主家带来的粮食有什么不一样.
所以有时候拿福利当面发给他们,比讲大道理更能刺激他们的积极性。
现在都不用李勇在后面催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已经吊起来了,就会主动把这件事做好。
靳言这次跟李勇的是以村里的名义,成立一个粉条加工厂,等洋芋和红薯收获了之后,可以安排人手进行加工,最后统一送给城里的超市。
李勇把靳言说的话记到心上,心里也算计着种植多少果树,到时候是一种什么收获。
果树苗是靳言出资购买的,所以就是有了收获,也会截留一大部分交给主家,这个大家都知道,能让他们得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交出几个金蛋也是值得的。
像那些老式思想的人,就认为有果树和粉条这两项已经足够了,大家忙活完地里的活,在家里弄点粉条,等着果树长大,就已经超过大唐很多农村人了。
可是李勇那些个年轻力壮的不这么想,他们觉得村里这么大的地方,能种粮食的人不多,所以有很多地方在那里荒着也是浪费,还不如多弄点其他产业,庄稼人最不怕出力气,就怕没有好的想法。
现在主家这么年轻,肯定不会像那些老顽固一样思想保守,绝对会领着他们这些人闯出一条光明大道来。
在靳言说完,李勇就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路子,正好可以一起走,现在地里农活还不忙,要是再过两三月,抢收夏粮的时候就顾不上了。
靳言笑着说,他来时就想到了两个项目,一个是种植葡萄,不再像种植果树那样,是属于村里的,而是组成小队的产业,建立一个葡萄园,归属某个小队,地方是小队承租村里的地方,有了收益后,除了交给他的,还要交给村里一份租金。
还有一个适合这种模式的是养猪,成立一个养猪场,那些洋芋、红薯、野菜都可以喂猪。
李承乾对这里的人比靳言熟悉,跟李勇商议了一下,直接就任命了两个小队长。
这两个也是年轻人,胆子肯定是比上岁数的人大一些,其他人一算成本就被吓坏了,万一养到最后没有收益,那不是白忙活了吗。
所以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有好的想法,可就是不敢付诸实践呢,就是只想到了失败的可能性,不敢畅想成功的可能性,还把失败无限的放大,自己都被自己给吓着了,怎么可能成功。
其实成功的人都是胆子大的,不害怕失败的,大不了重新来过,不敢付诸行动,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最后这两个小队长跟李承乾和李勇商量了一下,两人很快就确定了,一个小队种植葡萄,另一个小队进行养猪。
不过养猪需要小猪仔,一来这小猪仔不好找,也可能找不了那么多,二来需要的钱也多,不像是树苗,不行就砍个树枝也能种活。
靳言笑着说,这个他已经派人出去联系了,小猪仔的事情不用他们担心,到时会把小猪仔送过来,当然,购买小猪仔的钱,可以先由村里来出,等有了收益之后,要先还了村里的账。
李丽质和豫章一直在靳言身边,不是记录就是端茶倒水,眼光更是没有离开过他,这让李承乾松了一口气,心里又是兴奋了不少。
“哥哥,要是都没有做好呢……”豫章不安地问道。
“这次没有做好,就总结经验教训,下次做好了就行。大家放心好了,有我给你们兜着,就是有问题,也是我的损失,还找不到你们头上。”靳言说道。
这下大家都放心了,有这么好的主家,真是他们烧高香都烧不来的,大家心里都觉得好。
只不过李丽质和豫章却担心起来,不自觉地一边一个抓住了靳言的手。
靳言一看就明白了,对她们两个笑了笑,还抽出手后,一个一个拍了拍她们的小手,示意她们没有问题的。
“阿娘,我回来了。”薛仁贵的母亲在屋里忙活,外面传来一声女孩子的惊叫声,原来是薛小妹从外面跑进来了。
“丫头,你能不能稳当一些,都成大姑娘了,过不了两年,你就该嫁人了。”薛仁贵母亲正在教育薛小妹.
第399章 偶遇应梦贤臣
“我才不嫁人呢,对了,阿娘,今天侯爷来庄上了,还带着不少人呢,大家都说侯爷专门给他们送好处来了。”薛小妹笑着把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她母亲.
“侯爷来了?就是这个地方的主家,好像是蓝田侯吧?你这个丫头,怎么不早说,咱们也去迎接一下侯爷。”
她是带着孩子逃难过来的,别的地方可不敢收留难民,那是在他们自己碗里强食物,他们可负担不起。
不过这个城南皇庄的长乐村是个例外,很早蓝田侯、长乐公主和太子都交代过,不管是哪里来的难民,全部接受,没有粮食,就去东宫找太子。
所以薛家逃难过来的时候,李勇就直接收留了他们,五万亩的土地,他是需要很多人的。
“侯爷,您就放心吧,咱们庄上的人种地都是好手,绝对不会辜负侯爷的期望,还请侯爷不要担心。”李勇一听就急了,这五万亩他觉得都能拿的下来,不就是出力气吗,庄稼人就不怕的就是出力气。
靳言都被他给逗乐了,笑道:“不是不让你们种,而是我要种别的东西,干活还是你们来干的。”
“侯爷想要种什么?”李勇小心地问道。
“种一些吃的东西,你看看你那样子,不就是一些地吗,这么多地方你们种的玩吗?算了,我回去也看看一些东西,要是能带过来,那效率就大多了。
“侯爷是要用西边那个荒塬?侯爷,那可不行啊,那地方太高,这水都送不上去,根本就种不出庄稼来的。”李勇急忙说道。
“不是装了水车吗?也许能种出来的,不用担心。”靳言笑道,也没说用那些荒地到底要种什么。
不用担心才怪,因为侯爷就长着一张让人担心的脸,这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个贵公子哥,根本就没下过地,哪里知道庄稼的事,李勇心里担忧极了。
村里也有许多人正在忙碌,有肩挑的,有合伙抬着的,还有牵驴牵牛拉着的,突然靳言的目光一凝,那是一个人正在推高高的独轮车?
那是一个虎背熊腰的年轻人,正弓着身子推着独轮车往前走,要是光是这个,还不足以引起靳言的重视。
关键是那独轮车装的东西太多了,就是一般的牛拉着都费劲,这个年轻人推起来很轻松,一看就是个当兵的好料子。
“这年轻人是个好后生,有一把子好力气,干起活来特别麻利,就是这个饭量太大了!”李贵见侯爷盯着那个年轻人,就赶紧介绍。
“饭量大点怕什么,只要能干活,还能吃穷了不成?”李承乾笑着说道,“我怎么不认识这个人?”
“回殿下,回侯爷,他家里还真穷,他不是本地人,听说是河东那边的,早年丧父,说是又遇到了灾害,带着寡母幼妹逃难到了这里。
“人也能干,人品也好,是个好后生,就是这饭量实在太大了,本来还有几家想着把女儿嫁给他,结果知道这件事,谁家也禁不住他这么吃啊。”李贵苦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