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唐:开局捡个小兕子公主

大唐:开局捡个小兕子公主 第176节

  靳言和大家互相问好见礼之后,就坐到了会客区的沙发上,长孙无忌还专门坐在了他身边,也算是这个便宜舅舅无形的在为他站台吧。

  其实房玄龄倒是知道靳言,蓝田侯的任命诏书还是他让人颁布的,只不过没有跟靳言接触过。

  靳言对于大唐的官员来说是陌生的,蓝田侯可不陌生,皇宫里出来的很多新奇的玩意,据说都是这个蓝田侯弄的。

  连长乐公主和长孙冲的婚事,都是蓝田侯给搅黄的,这两家不仅没有怨恨他,还支持长乐公主和蓝田侯的婚事.

  就是长孙冲和长乐公主再见面都没有什么尴尬,长孙冲还在超市旁边的兑换点干的有声有色。

  这种工作其他官宦人家都想让自家子弟也加入进去,毕竟皇帝都亲眼看着,只要有成绩,升官进爵不在话下。

  虽然长孙冲注定是要接长孙无忌的爵位,但是不影响他给妻子谋福利,这个功劳就算是不能给他的国公更进一步,也可以赏赐到他妻子或者孩子身上。

  当然这个孩子不是嫡长子,嫡长子还是世袭爵位的,嫡次子、三子或者庶子都是可以的,像长孙无忌就有十二个儿子,他可以敞开了立功,不怕李世民没有封赏的机会。

  只不过古代不是那么好立功的,谁也不会像那些穿越客一样,提前就知道了历史的进程,还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和知识,随便露出一点,就是一件奇功。

  其实靳言的功劳完全可以进封郡王了,只不过他自己不在意这点,讨价还价之后,才同意要一个侯爵,李世民过意不去,把从不轻易分封的京畿道的辖地分给了靳言,也算是对他功劳的一种殊荣。

  小公主倒是很不见我,还很有礼貌的给每人发了一个棒棒糖,然后就乖乖的依偎在靳言身前,自己也拨开一颗棒棒糖,含在嘴里,旁听大唐的军政大事。

  靳言看着这一幕,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按说李世民应该让人把小公主送回立政殿或者公主院,最起码也是交给长孙皇后,让一个小孩子参政,是不是有些儿戏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即使是李靖,都是面色如常。

  这也让靳言想起来,历史的资料上显示,李世民亲自带大的小公主,当时很多重要场合,小公主都在场的。

  甚至李世民对大臣发火,小公主还能劝住李世民,听上去是很不可思议,但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间,长孙皇后还好好的,以后也不会出现什么意外,这些大臣……

  靳言看了一下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这两个重臣都没有什么表示,还时不时的舔一下棒棒糖,那老脸上还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靳言就坐在这里,感觉真的是很奇妙,这完全就不像是在商议军国大事,而是几个关系不错的邻居在唠闲嗑。

  “慎行,朕准备要对高昌用兵,剿灭高昌,解决掉西突厥,大唐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就掉头征讨高句丽,你觉得如何?”李世民直接问道。

  靳言一愣,他是蓝田侯不假,可是这个蓝田侯是怎么来的,他们大唐君臣心里就没有点数吗?

  他可不是凭借军功封侯的,问他带兵打仗的事情,那让李靖和侯君集情何以堪啊?

  就算侯君集的能力一般,但是能消灭高昌,灭一国之战,哪怕高昌确实不咋地,也不是说灭就能灭的。

  再说这家伙还跟着李靖学过一点兵法,领兵打仗已经足够用了,还有个高深莫测的军神李靖,李世民不问这两人,也不问一直给他出谋划策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而是专门来问他这个什么也不懂的蓝田侯……

  靳言有点明白了,李世民肯定是想从他这里得到什么,大唐的兵器虽然靳言看不上眼,但是对于周边国家来说,还是很先进的。

  他边上这个长孙无忌就是钢铁大亨,盐铁生意可不是一般的赚钱,世家门阀几乎都垄断了盐生意,要不是靳言突然出现,大唐最后还是会灭在私盐贩子手里。

  钢铁生意靳言也不是没有规划,只不过有长孙皇后在,他也不想把长孙无忌的生意给冲垮了,让长孙皇后为难。

  真要领先一个时代,就是用宋朝的武器都已经足够了,更别说什么火绳枪,燧发枪了,就是给他们一个艾可四七,他们也得能造出来啊。

  中间省了那么多环节,在技术上就衔接不上,他们就算是理解了又能怎样,又那个制造条件吗?没有制造条件,就跟存在脑袋里的一个想法没什么区别。

  既然不是因为兵器,那么就是因为粮草了。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古代用兵的常识。

  李世民刚让李承乾主持赈灾的事情,李承乾还没有亲自押运粮食去灾区呢,他这边就让李承乾监国。

  时间也不会很久,有可能是一天,也有可能是三五天,李世民不会长时间让太子监国的,在这点上,他确实不如朱元璋。

  朱元璋对待太子朱标,那就是他的亲儿子,哪怕是朱标造反,老朱都会在朱标身后摇旗呐喊。

  其他皇帝跟太子大多数都是仇人,总觉得太子会顶替他这个皇帝的位置,也不知道他当初立太子是不是吃饱了撑的。

  历史证明,不管是立太子,还是不立太子,只要儿子多了,都会有争权夺利的事情发生。

  儿子少了也不行,万一出点什么事,皇位就是别人的了,像大明的正德皇帝,就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还是比较恩爱的,皇帝一生就爱一个人。

  最后正德年纪轻轻就死了,便宜了那个嘉靖皇帝,这玩意一上位,就要追封他爹当皇帝,所以皇帝不是自己后代继承的,都是鬣狗。

  现在李承乾应该去赈灾的,这是大事,可是大唐的政务,靳言从来不插手,他就是个宠娃的半商人,做点投机取巧的生意。

  现在猜到李世民是为了粮食,但是他不能先提出来,这可不是他个人求购的,这是大唐求购的,走的是国库,跟赈灾的不一样.

第323章 都是为了生意

  李世民要是走内帑,靳言也不怕他赖账,因为还有长孙皇后和几个公主在呢。

  但是走国库的话,靳言就没有把握了,大唐的国库也不是很富裕。

  别看他和公主的生意做的很红火,那是他们的财富,有一部分可以送进李世民的内帑,至于他会不会拿内帑支持国库,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但是他们的财富是自己的,不是大唐的,这个时候,特权阶层也没有什么税收,相反,朝廷还会把他们的税收给免了。

  最有钱的人不收税,专找没钱的收税,又能收上来多少税呢?.

  大唐的国库,以及其他朝代的国库不富裕,就是因为霸占社会财富百分之八十的人是不用交税的,只有那百分之十几的人才交税。

  不管哪个皇帝都喊着轻徭薄赋,本质都是从农民手里搜刮财富,特权阶层永远都是特权阶层。

  别看靳言现在在大唐也是特权阶层,但是他心里还是对这个阶层充满怨恨的,他在另一个世界是农民子弟,享受的什么待遇,想必看官老爷都能感同身受。

  一言难尽,光头佬说,不可说!

  “慎行,陛下问你意见呢?”长孙无忌不知道靳言胡思乱想了这么多,在一旁提醒道。

  “我觉得必须打下来,大唐虽然出现了羽绒服这样的御寒衣物,但是整个长安城才有多少?别说老百姓了,就是各府的管家也算是一号人物了,他们能够穿得上吗?

  “这些外物是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的,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的,还是大唐自己能够拥有的。

  “现在大唐的御寒衣物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效果也都不一样,但是高昌国的那个棉花,弹好之后,可以做棉衣,缝制棉被,有了这个,老百姓过冬再也不害怕了,也不会因为过冬就损失很多人口。”

  “陛下,臣同意蓝田侯的说法,这个棉花对我大唐太重要了,高昌国必须拿下。”李靖跟着说道。

  “还有一点,就是虽然大唐的土地也能种植棉花,但是明显是比不过高昌国的,那里的气候和环境更适合棉花的生长,高昌国的国王爱跑哪儿跑哪儿,土地必须是大唐的。”

  “陛下,臣同意蓝田侯的说法,土地必须是大唐的。”房玄龄也说道,长孙无忌和侯君集都支持。

  大唐的文臣武将跟其他朝代都不一样,这两帮人都不惧怕战争,都心心念念想着战争,只要条件许可,都会支持大唐对外作战的。

  不像其他朝代,文臣总是害怕武将压他们一头,不管什么战争,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丝毫不顾及什么国家利益,长远利益,他们只是在乎自己的利益。

  “朕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刚集积的一批粮食,还得用来赈灾,咱们自己的灾民,也是重要的事情,慎行,你看……”

  靳言觉得他不想看,那批粮食还没有给结账呢,这次又开始要了。

  有时候太容易得到的,他们反倒不会珍惜,还有可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社会上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这件事对于靳言来说,就是一件小事,他都不用在后世购买粮食,光是他空间里的粮食就用不完了。

  但是这件事不能答应的这么爽快,必须表示出很为难的样子,让他们君臣知道,这件事真的不好办,这粮食来之不易,他们才能明白其中的价值。

  “小姨父,我回去问问吧,上次以后买了不少,那些小仓库都被我给拉光了,我回去找人商议一下,做生意嘛,只要有钱赚,他们还是很乐意的。”

  对于大唐君臣来说,这是他们为国为民之战,对于靳言来说,就是生意,其实战争就是生意。

  罗斯和小乌的战争迟迟不能结束,明显两方都不想打了,还有人不同意他们停战,让他们必须打下去。

  因为只有战争持续下去,那些军火商才能赚钱,不管是枪支弹药,还是粮食药品,都是挣钱的生意。

  没有钱不害怕,拿他们的国有资源来换,小乌就算是战争结束了,国家已经不再是他们自己的国家了,早特么的卖给那些军火商了。

  国家跟国家的战争,其实也是为了生意!

  “玄龄,国库能够拿出多少?”李世民明白了,看来回去得找长孙皇后问问,那批赈灾粮该结账了,要不以后的粮食不好弄啊。

  “陛下,这个……”房玄龄有些为难了,国库历来就没有富裕过,要是没有财政赤字,对于国库来说就是很富裕了。

  “其实也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来换,像玉石、金丝楠木、紫檀木、沉香木、黄花梨木这些的,是不是啊,慎行?”李世民想到了,靳言好像不要大唐的铜钱。

  “蓝田侯,真是这样的吗?”房玄龄眼睛一亮,要是用这个,那就好说了。

  “嗯……我小姨父都这么说了,那就可以吧。”靳言心里乐坏了,嘴上还答应的不情不愿的。

  “好,真是太好了,蓝田侯,此战你是首功啊!”房玄龄开心地说道,根本就不顾及李靖和兵部尚书侯君集的面子,直接给靳言定首功。

  李靖也跟着点了点头,古代打仗没有粮草,都没有人跟着你去,当兵吃饷那是正常的,谁会饿着肚子跟你打仗,还没有被敌人杀死,自己先饿死了。

  侯君集阴沉着脸不说话,也不做任何表示,他堂堂的兵部尚书,竟然不能带兵打仗,这么大的功劳,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能高兴才怪了。

  另一个就是他恨不得李靖现在就死去,在他面前有李靖这么一座大山,轮到他真正出人头地,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

  对于这个靳言,他是不敢得罪的,他一直跟在李世民身边,自然对李世民很是了解,靳言在他面前说话,那随意的劲儿,连李承乾都没有,可想而知他们的关系了。

  更别说还有个长孙阴人在边上看着,那可是人家的舅舅,阴人这个称号岂是那么容易获得的?历史上有几个被称为阴人的?.

第324章 提议靳言去监军

  很多人都会被称为奸臣,而不是阴人,长孙无忌可不是奸臣,充其量就是一个权力欲望有点大的权臣。

  侯君集知道自己斗不过这个家伙,也就对靳言没有什么感觉,只不过是把怨气都发泄到李靖身上,实际上又对李靖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侯君集在李世民面前举报李靖谋反,李世民根本就不相信,自己手下的马仔是什么德性,李世民还是很清楚的。

  李世民确实是个好老板,哪怕侯君集都这样了,李世民还是对侯君集像往常一样,没有什么其他看法。

  这几个人里面,房玄龄是听从李世民的吩咐,长孙无忌是跟随李世民的脚步,还会为他扫清前面的障碍。

  李靖并不想再立功劳了,消灭东突厥,已经让他功成名就,武将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了,现在在家里都要紧闭府门,不敢招待来客.

  要是再灭了高昌国,他都不知道该如何自处了,功劳太大也不是好事,功高震主,真的不是说的玩的,尤其是皇帝年老的时候,猜忌心一起,那玩意不是要命,是要灭族的!

  只有侯君集年轻不懂事,还傻乎乎的要抢功劳,就算是把所有功劳都给他,李靖也是愿意的,就怕他有命要,没有命来享受。

首节 上一节 176/3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华娱:最强练习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