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大亨:从互联网开始布局 第26节
现在横店还没有机场,想坐飞机只能从北平飞杭城,再从杭城包车到横店,那正好可以先在杭城玩两天,领略下西湖盛景,再去横店。
先给江田田去条短信,请她明日帮自己定2张机票,现在一些生活上的琐事宋词都请江田田帮忙处理。
接着查了下杭城和横店最好的酒店,生活上宋词从不亏待自己,赶紧电话联系客服,情况还好,国内旅游现在还没有未来那么火爆,客房很充足。
两件赶时间的事情办妥,宋词也就不在担心,剩下的就是慢慢制定游玩计划,和诗爷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海蝶公司,一家主营音乐唱片的娱乐公司,旗下拥有林军杰、阿杜等诸多知名签约歌手,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公司之一。
二号上午,宋词选择录制《起风了》的录音棚就是海蝶名下的,这间录音棚在京城很有名气,有许多专业歌手都会在这里录制专辑。
“我是录音棚的负责人老莫,你们就是王总介绍来录歌的人?”
老莫打量着眼前的这对年轻男女,男生俊朗飘逸,身着一件黑色体恤,下身深色牛仔裤,头发似乎没有认真梳理,凌乱中带着一丝破碎狂放,整个人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挽着男生手臂的姑娘,五官精致,柔和自然,头戴一顶黑色小帽,长发披肩,白衣红裙,气质婉约,清丽淡雅中却带着一丝火焰般的热烈,诉说着女性的优雅与浪漫。
宋词点点头,对面前四十多岁的清瘦男子回道:“你好老莫,是我录歌,今天要麻烦你。”
“不客气,既然是王总介绍的,我肯定帮你把歌录好。”老莫摆摆手,对宋词客气的说道。
“来吧,我先带你们俩在录音棚转转,小伙子和姑娘怎么称呼?”
“大叔好,我叫刘师师,这位是宋词。”诗爷欢快的介绍道。
老莫把两人领进录音棚,一边介绍着海蝶音乐,一边随口问道:“你们是哪家影视公司准备新出道的艺人,腾达文化的吗?”
刘师师笑嘻嘻的问道:“大叔,你觉得我们像明星嘛?”
“你俩光看外形条件确实很出众,有当明星大火的潜质。”
老莫算是半个娱乐圈人,见过许多的演员、歌手,眼前这对外貌颜值确实是出类拔萃、平生仅见。
宋词淡然一笑,从小到大,他和诗爷一起,这样夸赞他们的话,他和师师已经听过无数次次。
他关心的是刚刚老莫提到自家公司,于是打听道:“老莫,你也知道腾达文化?”
老莫表情奇怪的瞥了眼宋词,“我认识王总,知道腾达文化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嘛。再说腾达这段时间动作不断,又是招艺人,又是找导演的,在圈内动静可不小。”
宋词恍然,娱乐圈也就是个小圈子,腾达文化成立以来一系列动作,很难不被同业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前面那些布局渐渐会凸显腾达文化在娱乐圈的地位,关注的人会越来越多。
“我们不是艺人,只是单纯的音乐爱好者,想录首歌做纪念。”宋词答道。
老莫不再言语,领着两人进录音棚参观,海蝶不愧是国内一流的音乐公司,财大气粗,各种录音器材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最先进的设备。
“录音设备会使吗,要不要先试录一遍?”老莫向宋词问道。
宋词点点头,自信的回道:“会用,直接录吧。”
说完拿出一张磁盘递给老莫,“伴奏和曲谱都在里面。”
《起风了》的伴奏,宋词在上次文艺晚会前就已经完成了配乐工作。
老莫很专业,录歌前吩咐道:“呦,准备的挺充分,那你先进录音室酝酿下。等我这边调试好就开始。
录音室内,宋词先是试了下麦,音色纯正清澈,深呼吸一口气,戴上耳机,静静的等待开始。
第50章 录歌
老莫和一个工作人员调试片刻,一切准备就绪,隔着玻璃对录音室内的宋词做了个ok的手势,示意他准备开始录制。
刘师师也冲宋词摇了摇小拳头,给他鼓励加油。
宋词精神一震,全神贯注,十几秒后,熟悉的伴奏在耳中响起,全身心的投入纵情高歌。
录音台前,老莫也戴着耳机,仔细倾听着宋词的歌唱。
他的心情从平淡到震惊,这首歌节奏轻快鲜明,歌词优美动人,意境高远悠长,演唱者技巧合格,更是融入了真情实感,真的是一首难得的金曲。
5分钟后,宋词一曲唱完,空灵的脑海意识回归,喘了口气,平复心情。
刚刚他一气呵成,真的是用尽全力,回神之后摘下耳机走出录音室。
老莫有点怀疑人生,现在业余爱好者水平这么高嘛,“小哥,你真的不是准备出道的歌手?”
宋词摇摇头问道:“真不是,我录的怎么样?”
老莫竖起大拇指赞赏道:“我听着很好,一遍过,你真的很有演唱天赋,这首歌完全可以上今年的金曲榜。你自己来听听效果吧。”
“我也要听。”刘师师连忙说道。
宋词和刘师师戴上耳机,检验着录歌的成果。
宋词听了一遍,很满意,让他再唱一次可能都没有这种效果。
清晰明亮的至臻版《起风了》新鲜出炉,比起前天晚会上更加让人迷醉,刘师师听后久久不能回神,呓语呢喃动情的自语道:“一一,你唱的真好听,以爱之名,你还愿意嘛!”
负责录音的工作人员也很喜欢这首歌,开口向宋词问道:“真的很优美,似乎是首新歌,小哥,这首歌歌名叫什么,是哪位大家编曲作词?”
老莫也期待的看着宋词,搞音乐的,遇到一首能够流传于世的名歌,总想知道它的创作者。
刘师师钦慕的盯着身边的宋词,自豪的说道:“歌名叫《起风了》,它是宋词写给我的,词曲都是他原创。”
刘师师一直以为《起风了》是宋词写给她的,宋词也没有解释,就让这个美丽的误会一直延续下去。
老莫没有怀疑刘师师话语的真实性,他对宋词心悦诚服的赞美道:“宋小哥大才!你要不要考虑进乐坛成为一名歌手,凭你的外形、嗓音条件只要签约海蝶,我有信心公司能把你打造成一代天王。”
宋词想都没想就拒绝道:“不用了,谢谢你的美意,音乐只是我的爱好,以后也许我还会写几首歌,做职业歌手就算了。”
《起风了》这首单曲就能让宋词大火,能够如此天胡开局,宋词居然不想当歌手。
老莫不死心的继续劝道:“宋小哥,要不再考虑考虑,我让公司负责人和你谈,条件都可以商量!”
能编曲、作词、唱歌这么全能就算了,关键是还长得这么帅,乐坛十几年都不一定能出一个,简直就是老天爷赏饭吃,老莫真的不想宋词浪费了他的天赋。
“录这首歌的费用是多少?”宋词不想在和老莫纠缠这个话题,开口问道。
老莫叹了口气,“不要钱,但是我有个不情之请,希望《起风了》发布时,录音工程可以署上我海蝶录音室的名字。”
老莫已经预感到《起风了》必将大火,混一个录音工程署名,可以为录音棚带来巨大的名气。
宋词也没有矫情,承诺道:“没问题,这本就是事实,《起风了》就是在这里录制的,署名海蝶也是应有之义。”
老莫又灵机一动的建议道:“小哥,有没有想过录制单曲mv,你和刘小姐一起,真的是天作之合。”
宋词看了看刘师师,见诗爷对自己摇头,便笑着和老莫说道:“如果大家喜欢,《起风了》能够广为传唱我就心满意足,mv就不必了。”
老莫惋惜道:“那真是可惜了,歌已经拷贝到你的磁盘里,如果后期想要修音,可以再来找我。”
见宋词接过磁盘,刘师师拉了他他的手臂,开心的说道:“一一,我们快点回去吧。”
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把《起风了》发布到网上,让大家一起欣赏宋词写给她的这首歌。
录影棚外,老莫将宋词和刘师师送至门外,临别前诚恳的对宋词承诺道:“宋小哥,如果你哪天回心转意可以来找我,海蝶音乐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多谢!有缘再会,老莫。”
宋词感受到他的真诚,心中感叹老莫确实是位纯粹的音乐人,未来腾达必然会进军数字音乐领域,倒是可以把他招至麾下。
望着宋词和刘师师渐渐远去的背影,老莫拿出手机打给某人,数秒等待后顺利接通。
“王总,你介绍录歌的人刚刚来过了。”原来老莫联系的人是王静。
电话那头的王静笑着问道:“歌录的怎么样?”
《起风了》优美的旋律还在脑海中回荡,老莫赞叹道:“很有天赋小伙子,歌也是一首难得的金曲。我想招他进海蝶,可惜被他一口回绝,王总你要是和他熟悉,可以帮我劝劝。”
王静心情大好,以为老板是听从自己意见去录歌,一首热门歌曲光彩铃就能带来上千万的收入。
口中不禁调侃道:“老莫你建议的很好,但是下次不要建议了,你们海蝶庙太小,容不下那尊大神。”
“是京城哪家的公子吗?”老莫有些惊疑,回想下刚刚应该没得罪宋词,有些二代、三代可是很跋扈的。
他是老北平人,知道这偌大的四九城里藏龙卧虎,宋词的谈吐、气质,确实不像是普通人家能培养出来的,也不知是哪家的贵公子。
“你就别乱打听了。上次我和你说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要不要来我们腾达文化,只要你肯跳槽,过来就是公司的音乐总监,比你在海蝶管间录音棚可强多了。”王静诱惑道。
老莫苦笑道:“王总,您就别拿我开涮了,我了解过了,你们腾达文化就不涉及音乐业务,歌手、音乐设备什么都没有,我过去能干什么!”
本书明天上第2轮推荐,感谢各位群友、读者和作者朋友们的支持!感谢我的运营官雨過就天晴!
第51章 作?
“我可是认真的,歌手可以招,设备也会陆续采购,甚至前期过渡可以租用别家公司的录音棚,但有些事我需要你这样的专业人士来办。”
王静可是对火爆的彩铃业务眼馋不已,多少音乐公司单靠一项彩铃就赚的盆满钵满。
但隔行如隔山,腾达文化的影视、特效、院线全都是宋词拿钱砸出来的。
可现在宋词的精力和资金全都在向腾达科技倾斜,她想让腾达文化进军乐坛,只能靠自己,所以需要一个懂行的专业人才领着,避免走错路花冤枉钱。
王静看重老莫,一是两人很早就认识,用熟不用生,二是老莫为人忠厚、做事可靠,这才动了挖人的心思。
听王静说的很慎重,老莫严肃的回道:“王总,容我考虑考虑,三天之内给您答复。”
结束通话前,王静意味深长的提点一句。
“老莫,今天录歌的帅哥曾今和我说过,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处于何处,而是所朝的方向,我期待你的选择。”
挂断电话,老莫心潮澎湃,想到自己前半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喃喃自语:“所朝的方向嘛!”
那边宋词和刘师师准备回去,因为司机王山被宋词派去取旅行的机票,两人只得自行打车。
临近中午两人坐车来到小区附近的小吃胡同,准备先解决午饭。
上一篇:魅魔噬主?反手养成十二翼天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