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暴徒:我出演的反派必须优雅 第314节
“严世蕃!”
饰演严世蕃的张志间老师听到这一声喊,情急之下,也不管朝堂还是家中,直接应道:“爹……”
(说过多少遍了,工作的时候称职务。育良书记,你自己说的话咋还忘了呢。)
果不其然,严世蕃一声爹,立马挨了亲爹严嵩一顿教训。
语气也重了起来。
“这里没有什么爹,只有我大明的臣子。”
提醒严世蕃注意点,大明是朱家的大明,而不是咱们严家的。
吕芳也适时候插话。
面色如常,言语却是无比凌厉。
“议事就是议事,不要动不动就扯什么罢官撤职。谁能干,谁不能干,这杆秤都在皇上手里……”
家奴的威严显露无疑。
说吕芳狐假虎威也好,说他忠心护主也罢。
究其根本,司礼监便是皇上的白手套,吕芳得明白嘉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有些话嘉靖不能说,全得靠他的嘴说出来。
吕芳这个老祖宗,与首辅严嵩一样,揣摩圣意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嘉靖一撅腚,就知道他拉稀拉干。那是基操。
连他拉几坨,心里都得门清。
这点,清流一派远不及吕芳严嵩,自然朝堂之上处处被严嵩压制。
五位内阁大臣清流还能有三,徐阶几人真得谢谢嘉靖这皇帝脑子活络,权谋制衡玩得出神入化。
摆明了就防止严党一家独大,用清流一派加以遏制。
帝王心术,嘉靖帝驾驭得炉火纯青。
以他的聪明才智,本应该是大明中兴之主,奈何无限摆烂,一心求道,以天下之财供其一己之私,导致大明民不聊生,大明覆灭可谓是始于嘉靖一朝。
朝堂上。
户部侍郎高拱开始跟小阁老严世蕃对账。
“去年年初各项预算为两,去年全部税银共为两,可户部昨日所收账单共计为。收支相抵,去年共计亏空两。”
“一句话。去年实际支出跟预算出入的1400万两全是吏部跟工部的亏空。”
“江省的白茆河,吴淞江。浙省的新安江。修河公款超出近两倍的耗银……”
说完,高拱狠狠瞪了严世蕃一眼。
一副你从中中饱私囊的轻蔑面容。
严世蕃冷冷一笑,开口解释道:“江浙乃赋税重地,修河多出的公款,河道衙门都有详细账目可查。再说,河道监管可都是宫里派去的公公。你们不签字,怕不只是对我们工部来的吧?”
严世蕃这一手四两拨千斤,直接将清流刺向自己的锐剑对准了司礼监。
贪,我严世蕃肯定贪了。
但,你们要想想,是我严世蕃一人贪了吗?账,我报的,事,可是司礼监的人办的。
一瞬间,司礼监一掌印太监,四位秉笔太监,脸色为之一变。
自己在旁边看热闹看得好好的,怎么大动脉突然挨了一刀。
两党相争,太监遭殃。
吕芳压下心头不快,眉目不抬,古井不波,语气幽然道:“还有哪些账目对不上的?”
高拱继续说道:“还有宫中修缮宫殿。年初报上来的预算是三百万两,年底报上来的实际支出是七百万两。亏空竟达四百万两……”
高拱神色激动,满脸委屈,仿佛下一刻便要哭出来。
国库亏空,户部难做,他这个侍郎是真的憋屈。
严世蕃闻言,呵呵一笑,仿佛早已料到户部会拿修缮宫殿的款项来说事。
仿佛拿住了清流一派的死穴,凝眉冷视道:“我就知道。你们算来算去就只会算到皇上头上。”
“年初是报预算本想着从云贵大山里拉木料过来。可过去了才发现没有路,木料下不了山。才逼不得已从南洋海面上拉来木料。这一来一去,时间耽搁了,成本也上去了。可工期将至,我们工部日夜赶办,连大船都翻了好几艘,总算赶在年底前,把宫殿修缮好了。”
字字泣血,有苦难言。
严世蕃眼角泛着泪花,咬着牙,恨恨道:“为了皇上,我们什么苦都可以受。但我就不明白,都是干着朝廷的事。为什么谁干的多,谁受的委屈就越大。这多花的银子……你们怎么就揪住不放呢?”
好一个张志间。
台词功底简直神了。
这一大段台词,可谓是抑扬顿挫,声泪俱下。
倘若不是看了剧本,陈平还真被张志间的表演给蒙过去了。
这哪是奸臣权相,这tNd的分明是大明朝的肱股之臣,国之栋梁啊!
我为皇上分忧,呕心沥血,却在朝堂之上被你们污蔑至此。小阁老委屈,小阁老大才,小阁老当娶九房姨太太压压惊!
便是张黎看到张志间的表演,也忍不住笑出来。
这张志间,只是让他演出严世蕃的奸滑狡诈,偏偏又抢了风头,那悲愤欲绝的眉眼口吻,配合他大明第一贪的身份,二者反差,足以令人笑出声来。
人物形象瞬间就饱满了起来。
陈平,这点,你得跟张志间老师学学。人物的塑造如同跟文似看山不喜平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物太过平面,自然让观众留不下太深印象。
你出演的反派角色确实惊艳,但在一些人物情绪,微表情变化,心理活动几个方面还得细细雕琢一番。
有时候,一帧镜头,可能就是神来之笔。
第351章 改稻为桑
朝堂上。
高拱和严世蕃越骂越狠,得亏二人手中没刀,不然非得白的进红的出。
严世蕃骂高拱奸臣。
高拱冷哼一声,“奸字,女干为奸。小阁老昨天才娶了第九房姨太太,到底谁奸?”
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这里哪个不是位高权重的权臣重臣!高拱你拿这事放台面上说,那干脆大家都撕破脸好了!
眼见二人越骂越离谱,躲在幕后的嘉靖终于听不下去了。
出了鸾帐,缓缓向堂前走来。
一身青色道袍,端得是潇洒清逸。
不似君王,更似散仙。
嘴中念念有声道:“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大明第一修道士,第一谜语人,飞元真君,开化伏魔忠孝皇帝,太上大罗天仙万寿帝君——嘉靖帝登场。
只闻其声,大殿内十人面露惶恐之色,齐齐跪了一地。
口称圣上。
嘉靖一派仙风道骨,往龙椅上一坐,不怒而自威。
还得是陈保国老师的演绎,有那种道君可,帝君亦可的味道。
陈道名老师欠缺一缕风流,唐郭强则多一丝威严。
张黎导演选角的眼光是真tmd的毒。
嘉靖帝坐在龙椅上,难得为众臣讲解起诗句来。
“云在青天水在瓶,你们有些是云,有些是水。无非是做的事情各不相同,都是忠臣。”
轻飘飘一句话,揭过了高拱和严世蕃,清流与严党的剑拔弩张。
谁忠谁奸,嘉靖这个大明聪慧能排的上前三的“昏君”能不清楚?
无官不贪,无非就是贪多贪少。
严嵩巨贪,可他也会挣钱啊!
你们清流贪的少,可真轮到你们当权,收上来的税银可能还比不上严嵩一党呢。
其中利弊,嘉靖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直响。
为了避免严党专政,嘉靖肯定要培育另一方势力与严党水火不容。
可这方势力也不能太过强势,不能让严党为自己搜刮民脂民膏进程受阻。
其中火候,也就嘉靖帝能把握了。
整部剧,就看着嘉靖把严党,清流,司礼监,连着自己儿子甩得团团转。
最后却也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