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第347节

  两天后,青海,柴旦镇外,红崖火星地貌区片场。

  吴宸把手绘的梦境层级图递给了克里斯蒂安·贝尔。

  当然这个图不可能和《盗梦空间》的一模一样,他做了部分调整,但对于现在的诺兰以及剧本进度而言,绝对是跨越式的。

  克里斯蒂安·贝尔接过那张结构复杂的手稿,眼底难掩欣喜,郑重地将其折叠收好,笑道:“我回去就交给他。”

  他没想到过来客串几天还能收到一个惊喜。

  虽然不知道对于诺兰有没有用,但至少对于两人的关系是一次很好的递进,而且吴宸给的手稿有用呢,他这算是帮忙牵线搭桥了。

  两个天才导演的友谊绝对是弥足珍贵的。

  在好莱坞有太多这样的案例了,有些演员暂时并不出众或者说因为某些原因跌到了生涯谷底,但是因为一些导演愿意提携一下,只需要一个机会就能彻底站起来了。

  谁也不知道未来和意外哪个先来。

  到了告别的时刻,五位客串演员的戏份终于全部结束。

  “下次再见!”

  “嗯!”

  贝尔和博斯曼两人和吴宸拥抱了一下,斯嘉丽·约翰逊则握着吴宸的手:“吴,很荣幸能再一次与你合作。”

  随即又与刘伊菲抱了抱,亲切地叮嘱着:“Crystal,记得一定要来参加我的订婚宴!”

  刘伊菲笑着微微颔首。

  “吴导,伊菲,我们就先走了。”巩利笑着挥了挥手。

  “麻烦巩利姐了。”

  巩利摆摆手,望着姜闻感慨道:“不辛苦,倒是挺怀念和姜闻搭戏的日子,我们可是真好多年没合作过了。”

  姜闻点了点头,沉声补了一句:“可不是嘛,这就二十年了。”

  两人眼眸里都带着一丝追忆。

  众人各自告别,踏上了返回的旅程。

  刘伊菲仍旧留下,但整个剧组此刻却忽然安静了许多,只剩下姜闻一个主演。

  一时间姜闻还有点不适应。

  望着片场上围绕自己的百余名工作人员,姜闻顿时觉得有些不自在,嘟囔了一句:“他娘的,怎么感觉自己跟个特号犯人似的,百来号人盯着我一个.”

  “哈哈哈!”

  此话一出,现场哄笑声顿时响成一片。

  翌日清晨,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入境通道。

  四月初的京城早已经没了寒意,只是比起夏日,清凉了许多。

  入境通道远远望去,人群在接机口前聚散往来,一如往日。

  但在一处不显眼的位置,几名眼尖的娱记早已守候多时,手里抱着长焦镜头,眼神警觉,随时等待着新的娱乐物料。

  就在此时,三名人员映入几人眼帘。

  “咦,瞅瞅,是不是克里斯蒂安·贝尔几人”

  “你别说,还真是,旁边那个矮矮的不就是斯嘉丽·约翰逊嘛,看起来真是挺丰满的。”

  “他们是不是已经拍完了?你看他们的表情都挺轻松的。”

  “肯定是了,客串需要多久时间.”

  “.”

  三人步伐不急不缓,动作自然熟练,快速消失在记者的视线中。

  当天中午,京城部分娱乐媒体已率先登刊。

  头条画面赫然是三人走进机场的模糊图片,标题五花八门、但统一聚焦“杀青”和“客串”:

  【《火星救援》三大好莱坞演员现身京城机场,疑似客串戏份正式杀青.】

  【贝尔、斯嘉丽、博斯曼低调离京,国际阵容再引热议,《火星救援》进度迅猛?】

  【剧组动静不断,吴宸《火星救援》国际卡司“秘密”拍摄引猜测】

  【.】

第361章 致敬世界名画:《雾海上的旅人》

  四月初,柴旦镇的春天来得尤为迟缓。

  午后的阳光勉强洒落,虽稍稍带来几丝温暖,但只要夜幕降临,寒风便迅速接管了这片戈壁荒原,沙砾随风四散,风声凛冽穿过山丘,仿佛要把人拽回冬日。

  红崖火星地貌区内,剧组正在紧张而顺利地推进着拍摄工作,片场不时响起阵阵笑声,飘荡在空旷天地间。

  “我他妈彻底完蛋了。这是我考虑再三后的结论。完蛋!”

  “醒了后发现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栖息舱没事(耶!),返回舱不见了(呜)。”

  不得不说,姜闻对于这些台词的把控能力确实与生俱来,自带着一种让人忍俊不禁的戏剧效果。

  加之其夸张的肢体动作,整个剧组时常笑得前仰后合。

  拍摄和姜闻合作,总体是愉快的,但吴宸也察觉,这种愉快并非没有代价。

  因为姜闻有着超乎常人的表达欲望——虽然被他有意压制,但只要一收工,这位便热情不减,时不时拉着他爬上小山丘,一边看着落日,一边海阔天空地聊着新剧本和艺术人生。

  柴旦的黄昏来得极早。

  五点多钟,太阳便已悄然西沉,余晖把戈壁染上一层奇异的赤金色,天地似乎都被裹上了一层风沙与时间织成的滤镜。

  “吴导,我站在这儿再拄着个拐杖,你看像不像一幅世界名画,就是从地球搬到了火星上的那种?”

  姜闻凝望着远处夕阳下的荒凉地貌,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吴宸闻言,微微一笑。

  姜闻脑海里藏着很多杂学,总能随时扯到各种奇妙的东西。

  但恰巧,世界名画对摄影系出身的他而言,本就是熟稔的事物。

  “你是说《雾海上的旅人》?”

  “靠,可以啊,这你都猜到了?”姜闻转头,神情里满是惊讶。

  吴宸凝视着姜闻站在红色沙丘上的身影,目光渐渐专注起来:“其实你这一提,还真有一点意思,这个意境其实还挺契合的.”

  因为他没记错,《雾海上的旅人》,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经典作品,讲述的正是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孤独与精神崇高。

  而《火星救援》的核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场人类在火星上孤独而崇高的精神求索。

  姜闻饰演的主人公,孤独地伫立于火星的苍茫之中,种下那株绿色植物的举动,何尝不是一次对文明与生命意义的追问?

  不是局限于个人求生,而是“孤独的人”对文明火种的坚守与凝望,就如画中旅人站在悬崖之巅,眺望远方的雾海——

  孤独,却心怀天地。

  “哈?你该不会真想结合一下拍出这么个画面吧?”姜闻见吴宸陷入沉思,不由得好奇地问道。

  吴宸收回思绪,轻轻点了点头,语气渐渐兴奋::

  “我觉得很可行,刚好后面你有一场独自驾驶火星车外出的剧情,我们可以选一个红色沙丘,拍出一组类似的镜头。

  设想一下,火星荒原上一片苍茫,漫天黄沙卷起,风暴即将来袭,天空呈现一种暗红色调,你穿着宇航服,孤单地站在山脊上,背影挺拔,这场景本身就自带情绪张力”

  他此时确实想借助“世界名画”来达成视觉与情绪的双重超越。

  “还真给你想通了?”

  姜闻一愣,继而神情也亮了起来。

  电影中,借助世界名画来致敬和再创造,是极其有效的视觉叙事手法,拍出了不少影史电影经典画面。

  主要是因为这些名画经得起时间考验,往往构图精妙,情绪精准。

  而电影是一门视觉艺术,借用名画的构图,可以立刻达到构图美感与叙事张力的双重统一,用“静态文化图腾”丰富“动态影像语言”.

  当电影引用它,观众哪怕不明说,也会下意识感受到这层文化深度与精神象征,这会迅速在情感上制造冲击,比如孤独、崇高、虔敬、悲壮等强烈情绪。

  夜幕低垂,酒店内灯光明亮。

  姜闻再次死皮赖脸地凑了过来。

  吴宸正坐在桌前,埋头撰写新增加的分镜脚本,稿纸上已密密麻麻地标注了一系列拍摄细节。

  毕竟名画是静态的,但是变成电影是动态的,这就不是说一个拍一个简单画面就能解决的事。

  姜闻凑近一瞧,眉头微挑,诧异道:“七个镜头?”

  只见纸上写着镜头一的主要意图就是建立场景尺度感,体现个体之渺小与火星之浩渺。

  而后面则是:

  镜头编号:002。

  机位:中景平拍·背后略仰角。

  构图:宇航员居中背对镜头,身影挺拔。

首节 上一节 347/3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港片:开局润女特工,爆兵就变强

下一篇:西装暴徒:我出演的反派必须优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