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第1271节

  小刘的观点和周讯一样,林云其实是在救赎自己,即便手段是如此的极端。

  众人争论不休,最后只有看向导演路宽。

  后者没有直接给出答案,面露微笑道:“大家通过这个问题,应当能理解我的用意吧?”

  “仅仅从刚刚的回答中,陈光、林云、丁仪三个角色的核心形象跃然纸上——”

  “陈博士的创伤性执念,林云的极端理性,丁仪的冷酷神性,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给观众贴的标签,是他们对人物最基础的认知。”

  在正式开拍前,路宽努力向对科幻还没有什么经验的演员们做着表演引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钢铁侠》这类漫威电影,在这种电影中,正反两派泾渭分明,角色只有一个标签。”

  “但在科幻电影中,我们不能这么简单地赋予人物单薄的形象,那就太扁平了。”

  “大家要知道,每个角色都是构建科幻世界观的一部分,你们不但是自己,还要承担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

  对电影的解构阐述到这里,包括李幼兵在内的演员们已经非常沉浸了,却也充满疑惑。

  在大部分演员看来,拿到角色,分析行动链条、逻辑心理,然后设计细节,完成表演就可以了。

  怎么现在感觉拍电影是这么一件玄之又玄的事情了?

  可从今天进门开始仔细回想起来,面前这位享誉中外的导演在做什么?

  他似乎一直在把所有人往这个《球状闪电》的世界里推,校准、对齐。

  把大家当成拼图一样,慢慢地凑出这个科幻世界的真相。

  路宽知道这一点比较难理解,于是举了个例子:

  “所谓人物不能扁平化,简单体现就是矛盾冲突。”

  “刚刚让大家参与角色审判,基于自己人物的立场互相‘攻讦’,目的就是体现冲突。”

  “比如陈光和林云的价值观冲突,林峰父女的决策冲突。”

  “而在这些冲突之中,最大的冲突就是林云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

  “林云是军事科学家,她是军人,也是科学家,她最后选择了同归于尽的方式,不惜可能带来的巨大伤害,完成了对敌人的战略威慑。”

  路宽看着大家沉声道:“军人,是用秩序来对抗混沌。”

  “科学,是把混沌锻造成秩序。”

  他突然转向周讯:“所以我要求你演出来的林云是什么?当你自我量化的时候,演员要在特效、科幻世界观的配合下,给观众传递至少几重情感——”

  “你声线平稳地报坐标,那是科学家的冷静。”

  “你毅然决然地自我牺牲,那是中国式军人的决绝。”

  “在此之外,你还是一个遭遇童年创伤的女儿,是一个担负‘漠视儿童生命’的刽子手。”

  “这里面有我们东方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也有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对人文理想的终极思考。”

  “观众们、特别是西方观众,从你身上看到的是存在主义的悲剧,是人类在宇宙规则前的永恒孤独,这是最能触动人心的。”

  随着他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一副悲怆、冷峻、理性,最后又带着人文主义的温暖画卷,悄然在大家眼前铺陈。

  这是远比他们从剧本和原著里,能够获取得多得多的理解和深思。

  路宽又讲了几句题外话:“大家最近应当都听过《阿凡达》的名头了,问界和他们有合作,我也看过一部分电影素材。”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将要席卷全世界的巨作,不但是商业,更是价值观。”

  “我们今天关起门来讲,《阿凡达》的价值观是什么?”

  “是白人领袖接管文明改造权,是用科技完成文化殖民,是基督教救世主框架,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李幼兵是少将编制,参加过大大小小的会议,对于文化价值观这一块尤为敏感。

  他沉声道:“这已经是普遍的文化现象了,从《泰坦尼克号》就开始,可惜全球没有哪个市场能抵抗。”

  路宽正色道:“这么说可能有些阴谋论,但在拿到这部小说时,在改编这部剧本时,我一直在问自己,我心中的目标是什么?”

  “我们的功夫片曾经通行全球,侠义仁义是内核,但在科幻电影这一块,如果照搬西方的思想内核,中国科幻也许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因为从技术上来讲,想要在十年内同他们齐头并进,几乎不可能!”

  “所以,作为导演,我想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创作理念——”

  “我认为,中国科幻的独特使命,就是在钢铁苍穹下播种人文根系,通过电影把东方智慧包装成普世的价值观,避免沦落在技术追赶的无力感中。”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这番话如果给后世的小生、小花们讲,应该说是对牛弹琴。

  他们连基本的表演都完成不了,遑论对于自己的角色、电影更深层次的探究。

  但今天路宽从角色基本形象、深刻内涵开始,一直引导、挖掘、升华到整部电影的核心思想,对于现场的李幼兵等人来说,很是振聋发聩。

  毕竟国内有能力、有勇气,还有思路去拍摄科幻的,这位还是独一份。

  上一世的《流浪地球》之所以成功,成为中国科幻电影的代表作,因为它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科幻的价值观:

  与好莱坞科幻片中宣扬个人英雄主义不同,《流浪地球》中人类成立了联合政府,以中国人为代表的全人类团结在一起共谋解决方案。

  《流浪地球》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体现了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

  这种范式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传承了由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所代表的保卫自身家园的传统。

  《球状闪电》亦然。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路宽在为这部电影创造了所有便利条件、前置条件后,所要做的就是植入文化、“妥善包装”,然后推向世界。

  《阿凡达》来了,我便带着《球状闪电》去了。

  包括让饺子去构思中国神话体系,用奈飞潜移默化地影响西方观众,连同这一次的科幻巨作一同,都是穿越者的“阴谋”。

  电影出海,文化输出。

  当然,在未来的营销推广中还要妥善处理各种细节,才能润物细无声。

  “角色审判会”继续进行。

  从最复杂的林云开始,所有演员都在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角色本质的定位。

  科幻逻辑,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情感转化,由演员们领会,再传递给观众。

  。。。

  所谓的惩罚“被审判者”只是个噱头,晚上还是在问界的豪华食堂开了个小灶,主演们的第一次碰头会就此结束。

  一天下来,包括李幼兵在内的所有演员都感触良多。

  他们还是第一次以这种程度参与到影片的创作中来,深度参与方式让演员们获得了突破性的专业成长。

  这就是和顶级导演合作的魅力。

  仅从对演员的调教来说,路宽这位公认的未来电影大师,已经具有相当的宗师气度。

  匠人导演只能手把手地教演员去模仿,但大师往往能够成为演员的精神镜像:

  革新创作流程,构建表演体系,塑造演员文化认知的全面能力。

  以致于晚上回到家再书房里,小刘还是闷闷不乐。

  “很不甘心啊!林云这个角色太有意思了,遗憾错过。”

  少女无奈地抚摸着自己日益隆起的腹部,俄尔笑道:“还有你讲的中国科幻承载的使命和内涵,听你那么一鼓吹,就感觉不是在拍电影,而是在向西方搞反文化殖民呢!”

  路老板玩笑道:“骗骗他们也就算了,你还真信啊!还不是为了压一压片酬。”

  “这部电影投资太高,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

  小刘莞尔:“一整天都是正面胎教,被你一句话毁了,宝宝又要长心眼子了。”

  “其实,现在做的一切也都是尝试罢了。”路宽沉吟道:“要顾及电影的商品属性,也要关注艺术性,还要考虑文化价值和意义。”

  “只是能够同时满足这几点的题材很少,可遇而不可求。”

  刘伊妃思忖道:“武侠功夫片算一个,不过已经拍烂了。你跟杨宇说的用动画电影完善中国神话体系算一个吧?”

  “算,例如拍个《封神》系列,动画还是真人电影都可以,但首先要成体系,对导演的立场和艺术造诣要求也高。”

  “科幻也算一种,就是《球状闪电》里嵌套的思想意识部分。”少女抬头看着他:“还有什么?”

  “战争片,而且是古代战争,近代战争意识形态倾向严重,无法在西方传播。”路宽笑道。

  刘伊妃突然想起什么:“今年不是有一部陈昆和赵微的《花木兰》上映吗,这其实是个好题材,我以前还看过迪士尼的《花木兰》呢。”

  迪士尼动画版《花木兰》在1998年上映时,全球票房超3亿美元,是90年代最卖座的动画电影之一,衍生品长期热销。

  这部动画首次将中国民间故事改编为好莱坞主流动画,主题曲《Reflection》成为经典,木兰形象被纳入迪士尼公主系列,影响了一代西方观众对“中国英雄”的认知。

  这也是之前路宽讲动画片更容易传播的例证之一。

  但迪士尼的花木兰,也有很多诸如价值观西化、符号化中国和历史失真的问题,这难以避免。

  而我们国内这一版由香江导演马楚成拍摄的雁子版《花木兰》更是不堪入目——

  战争场面依赖人海战术,特效水平停留在90年代电视剧水准,跟老《三国》有的一拼。

  再加上香江导演在历史题材影片上历来的随意和戏说,马楚成致力于把历史正剧、木兰和文泰的爱情、胡君饰演的反派单于的武侠风格三个元素杂糅,最终成为一泡臭不可闻的答辩。

  小刘很可爱地拿手指头偷偷戳了戳洗衣机,声音带着几分俏皮:“实不相瞒,在下有一个外号叫小花木兰,你晓得伐?”

  “晓得,骑马挺厉害的,骑得我胯疼。”

首节 上一节 1271/1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刚被甩,和高冷校花领证了

下一篇:神级道士:1级1个传说宝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