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第416节
此时。
在张国利的家中。
“这个人是真的有点嚣张,撺掇自己同年级的人来和自己胡闹。”
“那如果你儿子有这个号召力并且能这么干的话,你会支持我吗?”
“那当然会了!”
“那你看你这不是双重标准吗。”
“那能一样吗!”
此时的张国利和王纲就在聊天,这两位京圈的老演员,就在讨论着最近发生的事情。
这件事是瞒不住的,在圈子里,要调度一个剧组,还是北电这么大的单位,国内最顶尖的演艺圈院校之一,要做这种事情,要想人不知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以业内的态度来看的话。
基本和看疯子没什么区别。
疯子制片人,狂妄的导演,还有一群乳臭未干的小娃娃,他们能拍出的作品大概就和灾难差不多。
这就是一次.胡闹。
一次野心和狂妄膨胀起来的胡闹。
但张国利却是另一个态度,如果说这个人生自己的儿子的话。
那肯定是十分的自豪啊
毕竟如果说是自己的儿子有这种级别的号召力,他笑都来不及啊。
那肯定是相当的自豪。
可惜的是,这件事,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那感觉当然就不一样的了.
“所以说,角度不一样嘛,我觉得,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他能做到这种级别的号召力,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体现.”王纲此时就微微感慨:“他能够得到来自同学的‘信赖’这种事情.不要把现在的年轻人当傻的,他们都成年了,知道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李轩能够号召他们,就是一种号召力,一种人格魅力和才能显现所综合得出的号召力。”
所以说,不管能不能成,这一次的《恰同学少年》的企划,王纲都十分的欣赏李轩。
有勇气去撺这剧本,还有号召力,去包揽下这件事。
真的可以说很厉害了.
勇气,智慧,才能,作为一个年轻人而言,就绝对非常的优秀,但北电的校长跟着胡闹这件事.也让人觉得非常的整蛊就是了。
同样的事情,两个不同的立场,能够得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和导向。
总体而言还是看笑话的情绪了。
因为没有人相信。
一个人能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能够导一场大戏。
“北电的事情听说了吗。”
“当然听说了,这件事在圈内也算无人不知了,毕竟这可是王凤升跟着一起胡闹.”
“当然.这是业内的评价。”
“那韩总,这不是你的评价吗?”
“我不觉得这是完全意义上的胡闹,你可以说他赌性大,但不能说没来由,其中隐含的理由和道理,至少是能够说服我的,换我是相同的位置,我可能也会考虑一下,去支持李轩的事业。”
此时的韩平就微微笑,饶有兴趣的聊着这件事。
娱乐圈每天都有很多的新闻,韩平就对于那些八卦消息没什么兴趣,只是这些八卦消息,就占据了八成的版面。
这也是大多数人觉得娱乐圈的印象。
那就是够俗。
而正儿八经的消息又太无聊,无非是京圈的作品,又在攻城掠地,无非是京圈的导演,他们的门徒,他们的后代获得什么样的成果。
有一种无趣的味道。
毕竟他可是知道的,一些所谓的新锐导演,他们的背后披着的是不是他们父辈的马甲,谁又知道呢?
可能是因为父子的关系吧,他们的作品风格达到九成的相似也很合理吧.大概。
而就在这么些无聊的新闻里,出了一个李轩。
一个要和北电做疯狂事情的李轩。
他总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比如这一次,他要撺掇起全班的毕业大戏,不是歌剧不是话剧,不是莎士比亚也不是老舍鲁迅,而是原创剧本,原创导演。
北电来担任制片发行方。
很纯粹的北电血脉。
“这李轩所图不小呀。”
“其实我倒觉得他和我成为导演的理由是一样的。”此时的江文就淡淡的说道,回望起自己成为导演的契机和理由。
大概就是当时市场的作品已经满足不了他饕餮般的表达欲。
剧本不够格。
已经满足不了他。
“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他和我是同一类人,也知道他必定会走到这一步,因为当我们的阈值一步一步的提高之后,就会对拍摄的剧本和角色,产生不满.不再满足同样的剧情和角色,只会向更高级的东西索取,而当市场没有这个东西的时候,那就我们自己创造。”
对此韩平也不置可否。
江文肯定是懂的。
在李轩还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群演时,江文就对这年轻人青睐有加。
因为相似的底色。
让他能理解对方的灵魂。
能够理解对方的所求所欲。
江文在骨子里还是一个演员,他的剧本是为表达欲服务的,是为自己作为演员的表达欲望服务。
“因为市面上没有了好剧本,所以我只能亲自去做企划,多么傲慢的说法”
韩平就觉得这很傲慢。
但也很合理。
这是对于天才来说,无可避免的傲慢。
骨子里是演员。
无论导演还是制片,亦或者编剧,都是手段而非目的。
不过也就只有天才才能理解天才吧,特别是这些天才中的怪胎。
就结果而言,韩平就并不看坏《恰同学少年》。
而江文则是更加乐观。
他算谨慎乐观看好李轩的作品。
第一部作品肯定是略有青涩和不足的,但处女作的好坏,从0~1的距离。
总是有些困难的。
特别是这套班子还是全学生,全员学生的班底,能做出什么样的结果也真不好说。
此时此刻。
李轩就对外边的轩然大波,倒也是觉得平常。
“我就不来了。”
此时此刻的刘亦妃就看着李轩,并不是因为她不想,而是看了剧本之后做的决定。
想要靠近憧憬的对象,并不是一味的靠前。
而是克制。
当发现题材和角色都不适合自己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劲的贴上去。
刘亦妃就哭笑不得,如果是一年前的自己的话,那肯定就奋不顾身,热血上涌的往前凑了。
但不适合就是不适合,这和她在美利坚接受的教育有关,虽然来到华夏已经归乡归俗,但还是离不开从小呆着的地方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她知道自己无法完全代入其中,正因为知道自己没办法做好这件事,才选择沉默,没有回应。
“我理解的。”
李轩顿了顿说道:“每个人的生存生活环境都不一样,所带来的代入感也不一样,这一点我是明白的。”
此时此刻。
刘亦妃就笑容灿烂。
那种能被理解的感觉。
就当真不错。
上一篇: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下一篇:盘点金曲榜,pdd疯狂仰卧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