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95节

  “要不这样吧,你我各带一台机器,你在洼地挖,我在那香鼎那挖,怎么样嘛阿达西?”

  “我看行,我就不信老天爷真帮忙。”

  刘江说着,朝一台挖机摆摆手,很快履带开动,朝那片洼地而去。

  卡布提则带着另一台挖掘机来到苏阳指向的位置。“巴郎子,这里是有货的嘛?”

  苏阳咧嘴一笑:“阿达西,这就不好说了嘛,我又不是神仙。”

  “算了,开挖。”

  挖掘机轰鸣,伸展出巨大的机械臂,开始刮去上面的浮土,将一勺勺鹅卵石从坑里挖了出来。石头比较生硬,挖的时候很考验功夫,需要不断地将勺子进行轻微抖动,慢慢的将锯齿向下渗透,最后慢慢往里收缩抬起。

  钩机将石头高高铲起后,调转车头,将料子直接倒在履带上。

  履带连接的是过筛机,在履带上会先进行一次洒水,一是去除浮尘,二是清洗石头方便辨认。

  在过筛机旁边会坐着几个人,进行一二三道的检测,碰到有价值的石头就会直接扔出来,剩下的就是落下去的废料,本来是要进行回填,但是鲜有人这么做。

  钩机一勺子下去就将近一米的深度,很快就挖到两米的位置,卡布提在坑边上站着,紧盯着里面的情况,这次看似是意见不合,但实际上关系着刘江和卡布提以后谁在这掌握主动权的问题。

  一连挖了两米,卡布提都没有看到什么东西出来,忍不住看向苏阳:“巴郎子,现在已经两米了嘛。”

  吴亮在一旁看着越挖越深的石坑,心里逐渐松了一口气。

  苏阳在一旁研究着过筛机履带,听到卡布提叫他,走了过来:“不要急嘛,难免有误差,可以再往下挖一米看看。”

  卡布提挥挥手,示意钩机继续下挖,将最后一勺子石头抬了出来,送到了过筛机上。

  就在这时,另一边的过筛机上传来了消息。刘江高兴的拿着一块青白色的石头走了过来:“老伙计,你看这是什么?”

  大家转身看去,刘江手里拿着一块青色混黄的青黄玉,玉质浑厚,有几道裂,但好在体型够大,分割切的话也有价值。

  吴亮看到这块玉石,也瞬间提了底气,没想到随便说说,就真的挖到了东西,“老叔,我就说嘛,封建迷信不可取。”

  “老伙计,还是听我的吧,把这台钩机也开过去吧,别再瞎耽误时间了。”

  卡布提皱眉,回头看了眼深坑,“急什么嘛,不是还有两个点没有挖的嘛。”

  吴亮来到卡布提身边:“老叔,要是三个点都挖了没有货,到时候更难看,要不咱们就先挪过去,毕竟能挖到货才是真的嘛。”

  卡布提皱眉,看了眼一脸淡定的苏阳,兴许是.....

  “出货了!”

  就在这时,过筛机上传出了一道声音。

  一般来说,捡到碎石都会就地扔出来,碰到大货才会大喊一声,也是老传统了,给大家提气鼓励的意思。

  卡布提听到声音,立刻快步走了过去。

  工人手拿一块湿漉漉的石头,厚厚的枣红沁色,这是红皮白肉?

  卡布提立刻爬上了过筛机,用水壶喷了几下,沁色浓重,握在手里油润度十足,“哎呀,可以嘛。”

  卡布提都是坐在家里收货,第一次下坑就挖到了红皮白肉,对他来说意义非常,虽然个头不大,但是比那块青黄玉值钱多了。

  “巴郎子,既然出了肉,那其他两个点,是不是也有大货嘛。”卡布提看向刘江:“老刘,不如把你那台机器挪过来,咱们一起把剩下的两个点给挖了吧,也别耽误时间了。”

  刘江皱着眉,将手里的东西扔到了一旁,不情愿的朝后一挥手,后面的机器就开了过来。

  苏阳也没有想到,第一个坑就出肉,原想着有块青玉就不错了,只能说黄金位置还是名不虚传的。

  卡不提笑呵呵的来到苏阳身旁,“巴郎子,古丽这丫头也闲不住,这里嘛,是跟人合伙,她不方便插手。所以我在下游又包了一段三级河床,给古丽练练手,你有时间多帮帮她。”

  不得不说,卡布提心思还挺活络的,用古丽的名头,苏阳就不好拒绝了。

  “行,我有空就去那边看看。”苏阳说完,想起那批货的事:“对了,那批从喀什过来的料子,昨晚上碰到贼了,好在没出什么事,就是少了两公斤,我用钱补上,你看行不行?”

  吴亮听说少了两公斤,立刻提高了三分音量:“这不是补不补的问题,这样缺斤少两的,怎么还敢把活让给你干?”

  对此,苏阳也没什么好辩解的,毕竟自己看护不力,少了人家的东西。

  “不好意思,我们这边也会多注意的,现在已经组织大伙开始看夜了。”苏阳一脸歉意。

  “你这...”

  吴亮没说完,卡布提摆摆手:“行了,不是什么大事,两公斤也不多,我看就出五百块补上好了,你阿塔那边我跟他电话说一声。”

  吴亮看卡布提发话了,也没再多说什么。

  五百块钱就当是出钱买个教训了,里外忙活半天,净拾一身事了,还往里搭了米面粮油。

  不过苏阳现在改变了一些初衷,现在玉石鉴定的需求越来越大,基本上都是由公家和玉石协会牵头完成。如果能接来一些外包生意,成立一个玉石鉴定所,往后就能一本万利了。

  “阿达西,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那边还有一摊子事。”

  “行嘛,你先回去吧,那批货好了之后给我说一声,我找人拉到文化局出证。”卡布提看了眼吴亮:“巴郎子,你也回去吧。”

  苏阳来到自己的河段上,时间还早,河床上风沙大,想带苏老汉回去。苏老汉打完井执意要留下,晚上要跟大家一起睡帐篷。

  老头子性子犟,苏阳只能由着他了。

  苏阳来到工地上看着大家干活,大家已经形成了一种工作习惯,分工也很明确。尤其是六子,最近在河床上表现还不错,以前那副懒散劲儿,改掉了不少。

  苏阳顺便将挖出来的料子整理一下,把这些料子分为两类,一种是值钱的好货,比如羊脂玉,红皮白肉,乌鸦皮。另一种是通俗的货,像鸡骨白,窜青花,糖沁玉等。

  等天黑的时候去一趟玛丽艳新村,把这些好货卖给老郑,再去镇上焊一台过筛机,构造也比较简单,有的铁匠铺里已经有仿造的了,履带加上三角铁,三两天就能搭起来。再买一台柴油机挂上履带就可以工作,算下来能省几百块钱。

  算算日子,苏阳从玛丽艳河床测量下来,就没有去过文化局。第二阶段的测量也快开始了,接下来是叶尔羌河,那里出货率比较低,但是盛产墨玉和碧玉,虽然没羊脂玉值钱,但总体价值好过玛丽艳。

  后面继续让哈孜克跟着测量,顺便跟韩明学一些测量技术,以后也好有个营生。

  苏阳在兜里掏出了五十块钱,朝哈孜克招招手,看到一个大块头大步跑了过来,“阳哥,咋啦?”

  “上回你在测量队的工钱,一共五天,你数数。”

  哈孜克也没有推辞,反正也推辞不过,他憨憨的接过钱,直接揣进了兜里,“嘿嘿,阳哥,谢谢你。”

  “谢啥,多矫情,对了,过段时间叶尔羌测量工作开始,你去跟韩明再去跑跑腿,应该七八天就能跑完了。”

  “行,到时候我就去。”

  但是到了后面,其他的河床并没有放开外包,因为玛丽艳河床的出货情况不理想,赔钱的比赚钱的多,大家并没有承包的意愿。加上叶尔羌河流地势比较陡峭,不适合带大型机械作业,政府就开始在叶尔羌流域开展放牧和养殖。

  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是枯水期,红柳和贝母生长的格外旺盛,所以就统一割柳子、采集贝母,放牛和放羊,做成肉制品运往内地。

  尤其是叶尔羌的牦牛干,在现在也很受欢迎。

  哈孜克走后,苏阳起身带着料子骑上了摩托车,直接去了玛丽艳新村。

  刚进大门,就看到里面热闹许多,大街两旁摆摊的人多了,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玉石交易市场,不过都是一些通货,好货都会留到晚上在鬼市出售。

  苏阳轻车熟路,来到了老郑的院子,院门敞开着,老郑在里面正忙活着收拾东西,有些东西都已经装进了箱子,好像是要出远门。

第118章 嫂子找我拉帮套

  “阿达西,忙着呢?”苏阳进门打了声招呼。

  老郑抬头看到苏阳,放下手里的袋子,迎了两步:“哎呦,上次在竞标会上碰到你,后面有事走的早,咋样,有没有捡到漏?”

  “下游包了三百亩三级河床,这不是出了点货,想找你看看嘛。”苏阳拎了拎手里的尿素袋子,看着挺重的。

  “三级河床能出这么多料子?”老郑一脸疑惑,伸手掂了一下,“了不起嘛!”

  “那地方埋得深,不好挖啊,算上成本,也赚不了多少钱。”苏阳谦虚了一下。

  说着,两个人走到屋里,泡了一杯茶,苏阳将袋子的料子倒在桌子上,叮叮哐哐的从袋子里撒出来,老郑的脸瞬间呆住了:“哎呦,这么大块的红皮白肉,可是好多年没有见过了嘛!”

  “这得有三四公斤了吧,按照这种沁色,两千块打底了,要是卖到海外华侨手上,五千不愁卖。”

  随后又看了看其他两块,一块十公斤重的乌鸦皮,还有一块红枣大小的羊脂玉,羊脂玉嘛,可以卖一千块,这么大的乌鸦皮也能值个一千。

  加起来四千块了。

  价格都比较透明,老郑伸出四根手指晃了晃,苏阳一口应下:“可以的嘛。”

  随后,老郑就直接从抽屉里开始数钱,将一摞钞票递给苏阳:“阳子,以后做大生意,不能老用现金嘛,回头你去城里办个银行卡,现在流行刷卡了嘛。”

  苏阳呵呵一笑:“行。”

  他看了眼屋里,有些东西已经打包收拾好了,问道:“老郑,你这是要搬家了吗?”

  老郑放下手里的料子,顿了顿:“是的嘛,不过要搬去准葛尔了,现在和田的生意不好做,好料子都去玉器厂了,我们也不好收了嘛。”

  准葛尔?

  苏阳想到的就是地理书上的准葛尔盆地,在阿尔泰地区和天山之间,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盆地,从清朝乾隆时期就平定了准葛尔,后来就一直往准葛尔地区迁移汉人用来驻守和屯田。

  所以现在的准葛尔地区,基本上汉人占大半,少部分的瓦剌人和蒙古人,以农业种植和放牧为主。那里也是产玉大区,只是和其他地区不同,交通不方便,外界的流通量较少。

  所以准葛尔的玉石独成一个体系。

  那里主要有雅丹玉,玛纳斯碧玉,天山碧玉,准葛尔玉和金丝玉等。后面交通建设完善之后,不光是玉石,包括准葛尔地区独特的硅化木(木化石)和大漠石,一些造型较好的,也能卖上好的价钱。

  “老郑,那你走了,我这料子可就没人收了嘛。”

  “说起来还真有点舍不得,你每次过来都有一些稀罕货,不过,老郭暂时在这替我收货,上次你见过,人也比较好说话。”

  提起老郭,苏阳问道:“老郭他人忙什么呢?”

  “刚谈了个大单子,一百公斤的青玉,二十公斤的羊脂白,出口日本子那边的,这会在城里忙着寄东西。”

  这会快递物流不发达,寄东西都是找专门跑车的人,专物专送。先把东西运到吐尔尕特口岸,再乘铁路到宁波,从宁波转货轮到日本。

  这一来二去都要一个月的时间。

首节 上一节 95/1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