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87节

  平时也算是热闹,现在卖的人少了,但是收货的人却多了起来。

  根据报纸上的消息,现在全国各地的和田玉都在涨价,市面上的货少了,价格上涨也是理所当然。

  加上商家的饥饿营销炒作,最近半个月来和田的收货人比以往更多。

  苏阳在摊位之间转悠,摊位老板招呼着生意。苏阳随便问了一句,平时八十一块的窜青花,现在都是一百起步。

  苏阳来到一个摊位上,一个戴着八角帽的中年男人招呼着。

  “老板,看下货嘛?”

  “好嘛,有货拿出来看看嘛。”

  苏阳从兜里掏出一把石头,一共五块。其中最贵的就是一块糖沁玉,其他的裂比较多,成色不算好。

  中年男人拿灯照了照,喷了点水,也没有细算,就伸出五个手指:“五百嘛。”

  苏阳知道这人没出实在价,或者看苏阳是泥腿子,想中间切一刀。

  “这些石头要是放在以前,恐怕都不止五百吧,而且现在价格都在涨,我也是看新闻的嘛。”

  说着,苏阳就要走。

  看来,还是大胡子最实在。

  “等下巴郎子,五百五嘛。”

  “六百,少一个子不卖。”

  “行行行,六百就六百。”

  那人好像自己吃亏似的,但要是转手卖,那块糖沁玉在大胡子那里最少卖四百,加上其他的四个,最低六百五。

  老板在掏钱的功夫,苏阳注意到了摊位上的一个原石,碗口大小,裹着厚厚的石皮子,但是这石皮子比较细,像细沙一样,摸起来又有些有些顺滑。

  苏阳疑惑了片刻,起码在和田,没有见过这种石皮子。

  系统也根据意识及时显示出原石的信息。

  【种类:青海青/绿调/一细】

  【特点:肉带色、半透明、裂纹多】

  【价值:650】

  苏阳收回视线,摸着下巴思索了一阵,居然在这里碰到青海青,也是长见识了。

  青海青的产地就是青海的高原地区,也俗称青海料。这是一种有色的玉石,颜色比较丰富,颜色最好的是蓝调,其次是绿调,当然还有一些泛灰、泛黑、泛白的料子。

  每一种色调也有深浅之分,在蓝调中价值最高的当属湖水蓝,叫蓝调青海青,细度好一些的也媲美羊脂玉。

  而这块绿调价值稍低,但是贵在细度较好,除了特细之外,最好的就是一细,其次分为二细和三细。所以衡量青海青的价值的因素很多,相比和田料更容易让人栽坑。

  老板掏出钱递过来,看着苏阳盯着那块原石,绕有兴致的问道:“巴郎子,来块原石嘛,刚收上来的玛丽艳水料,正经的和田白玉嘛。”

第110章 开工大吉

  苏阳撇了一眼老板,还真把自己当傻白甜了。

  把青海青料当和田料卖,也就坑一些外地的小白行。不过看样子,老板也不知道里面能开出什么,但总体来说,青海料的价值比和田料低多了,能赚一个是一个,也没想着要什么回头客。

  苏阳拿起石头看了看,问道:“老板,这块石头多少钱?”

  “四百块嘛,保证切出来能翻一番。”

  苏阳捂嘴一笑,这些玉石贩子说的话,他连一个字都不能信,比卖保健品的都能忽悠。

  “我觉得不错,价格嘛,有点高了,两百出的话我就顺带手拿走。”苏阳压了下价,起码还能压一半,普通的青海料也就这个价。

  老板故做为难,咬咬牙:“行嘛,给你开个张。”

  苏阳又从手里掏出去两百,拿起了那块石头,看到了三轮车上的小型切割机,问道:“老板,你这里能不能切?”

  老板犹豫了一会,刚说的是黄玉,要是现场切出来青海料,那就有些尴尬了。

  “放心,买定离手,是赚是赔都算我的。”

  “行,这可是你说的,切出啥样就啥样。”

  老板拿出一个水壶往石头上喷了几下,用粉笔在石头中间划了一道线,固定在切割机下面。

  碰到有人切料子,旁边几个摊位的人就围了过来,图个新鲜看个热闹。

  老板连上三轮车的发电机,摁下开关,切片疯狂转动,一点点的切磨着石料,水珠四溅。

  十几分钟后,两块石头忽然裂开,露出一片纯净的绿色,一道鲜艳的色彩出现在眼前,大体看上去只有几道细微的绵,外面的那道裂冰没有渗透进去,算是比较好的情况了。

  顺过灯光打下去,肉质也是非常细腻,达到一级细的程度。

  老板忽然皱起了眉头,暗道一声失算了,这他妈虽然没赔本,但却让人给捡了漏,心里不得劲啊。

  苏阳得意的拿起料子,仔细看了看青海料,肉质有种啤酒瓶玻璃的质感,这种细度,用来雕刻完全没问题。

  “哎呦,这巴郎子运气好嘛,两百块开了个一细的青海料。”

  “是的嘛,最起码能翻两番。”

  这时已经有人看上了这块料子,凑上来问道:“巴郎子,这料子六百出不出嘛?”

  苏阳也没犹豫,点了点头,本来就是觉得老板这人不实在,想给他盘盘道而已。

  “出嘛。”

  那人高兴的掏出六张,从苏阳手里接过两半料子,加上之前的六百,正好到手一千块。

  苏阳笑着,看向脸色发绿的老板:“谢了老板。”

  苏阳拎着袋子走出巷子,随即听到系统的一声提示,脑海中浮现出系统的画面。

  【系统现在为您升级,探测感应能力提升为lv3,可探测距离为方圆三十米,深度可达五米。】

  【鉴宝之眼能力为您提升为lv3,可识别直径约50厘米的石类。】

  苏阳收到信息提示后,内心忽然一喜。现在系统升级的正好,明天河床上开工就可以派上用场。

  不过这三百亩的河床,顺利的话,恐怕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全部挖完,到时候这河床就废了,只能在两旁种上一些果树,两年就能成果,到时候也是一笔收入。

  苏阳骑车来到了五金店里,碰到了上次卖发动机的大叔。上次买过发动机,回到家被苏老汉说了一顿,说价格高了,还说认识这个老板,提他名字能便宜一些。

  苏阳倒是不知道苏老汉还有这层关系,但是想着能省点钱,多问一嘴也无所谓。

  坐在店门口抽烟的大叔看到苏阳骑着摩托车过来,觉得有些熟悉,捻灭了手里的烟头,笑着迎了过来:“巴郎子,要买点什么嘛。”

  “阿达西,你家发动机不错嘛,上次买过一台,我家老头来前还嘱咐我,要在你这买哩。”

  “你家老头是哪个嘛?”

  “乔木村苏瘸子嘛,还说跟你认识,”

  老板一听苏瘸子,心里有谱了,以前苏瘸子腿好的时候,他们一起干过活,给别人打井的。苏瘸子打井的手艺不错,以前空闲的时候,也是乡里来回跑,后面苏瘸子出了事,他就开了个五金店,卖压水井的零件和水管子之类的。

  “哎呦,你就是阳子吧,还真没见过嘞,早说我就给你便宜了点嘛。”

  “都是小本生意,都不容易嘛。”苏阳扔了一根烟:“叔,我想买十把铁锨,十把镐头,十把铲子,你看多少钱嘛。”

  “拿什么钱嘛,拿去用得了。”老板从屋里拿出十把铁锨头,还有铲子和镐头,用一根绳子穿起来,拎起来叮叮咣咣的:“那铁锨杠子还要不要?”

  “铁锨的就拿着吧,铲子和镐头回去按一个就行了。”苏阳笑着从兜里掏出五十块钱:“叔,你拿钱留。”

  老板推辞着接过钱,从兜里找了十块钱过去,“就留你四十好了,没有外人。”

  苏阳笑着接过,确实没有多留,看来苏老汉这层关系还有点用,帮自己省了二十块钱。苏阳来到墙根挑了十个直溜的杠子,绑在摩托车的一侧,将铁锨头挂在了前面的保险杠上。

  买完了工具,就来到了另一家的工具铺子里,问了问帐篷的价格,大通铺的帐篷并不便宜,五个人的要三百块钱,苏阳买了两个,大家挤一挤也能住得下,那娜扎嫂子和六子晚上睡在面包车里,也省了点空。

  要是碰到狼崽子过来,大家聚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不过现在的狼都比较怕人,如果不落单的话,一般不会有什么危险。

  另外又买了两个火炉子,晚上睡觉离不开这个,大西北的天气干冷的很,火炉子就是命根子。

  买完东西,苏阳的摩托车就已经被五花大绑超载了,保险杠上挂了各种东西,两个火炉子摞在后座上,用绳子绑了好几道,小心翼翼的往家里开去。

  第二天一早,院子就站满了人,也没好意思催苏阳起床,都在外面跺着脚等着。娜扎嫂子坐在面包车上哈着手,车厢里也已经装满了开伙用的米面粮油。

  苏阳迷瞪着眼睛,看着大家,这一个个的员工比老板都积极,这公司想赔钱都难。

  苏老娘做好了疙瘩汤端了过来,苏阳洗把脸,漱了下口,端着碗在院里喝着,跟大家说着话。

  “阳子,那地方远不远,咱们怎么去啊。”于冬子拎着一大包行李,还背着一把猎枪。

  这话倒是问到了,苏阳什么都想到了,把这第一步给忘记了。赶到事儿上,苏阳也是顾头不顾腚,想不过来。

  苏老汉从屋里出来:“要不就开三轮车吧,十个人挤一挤一辆就够了。”

  这些人中,也只有于冬子家里有辆破三轮车,苏阳看向冬子:“二冬,你看能不能用你家车,来回油钱我出。”

  二冬子也是点头答应:“行,我这就回去开。”

  没过多久,一辆三轮车就开了过来,大家纷纷上了车,把行李垫在屁股下面,几个人挤挤也暖和。苏阳坐在前头带路,六子和娜扎嫂子带着锅碗瓢盆跟在后面,张富贵开着拉钩机的三轮车,还有铲子铁锨等工具跟在最后面。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开往玛丽艳河床的35号坐标。

  家里的事就交给了张军和刘小成,并嘱咐刘小成去乡里买一个摄像头装在院里,最好是带夜视功能的,这年头还没有摄像头的概念,但是很多路口也开始普及了。

  以后苏阳不经常来院里,装上摄像头就是上了一道保险。

  35号河床距离他们常去的25号位置,还要远一些,三轮车也开了将近一个小时,大家在车里昏昏欲睡。直到车停后,大家才恍然醒过来。

首节 上一节 87/1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