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351节

  .....

  抱石轩。

  苏阳和古丽拎着大包小包的回到家里,已经累的手抽筋了,来到百货商店后,他们是看到什么都想买,苏阳也不差钱,用到的,用不到的,看见就买了回来。

  休息了一会,就开始布置家里。

  红色绸缎铺在桌面上,水果筐,撒子篮上系上红条子,屋里处处洋溢着喜庆。

  忙活到晚上。

  卡布提推门来到家里,还带着大胡子,准备带他们去外面吃下了馆子,商量下具体的日子,这事本来应该交给媒人去说的。

  但是她们这种自由恋爱,也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了。大胡子两面都是朋友,能说会道,这个角色就让大胡子当了。

  至于彩礼,人家也不要,毕竟建设路的一套门面套房,价值就是几十万。苏阳直接写了人家闺女的名字,已经够诚意了。

  “巴郎子,卡布提就这一个闺女嘛,你妈,你的诚意我们都看在眼里嘛,只要结婚的时候能风风光光的,我们都没啥意见嘛!”

  卡布提是玉石协会的老人,人脉也很宽,各行各业的都认识一些朋友,物质上不讲究什么东西,但是面子上总要讲究个排场。

  “放心吧,我一定会让古丽风光进门的,我跟你们保证,以后有什么事情,我都听古丽的,她人美心善,做事细心,我一定是积了八辈子的德。”

  苏阳说着,古丽脸都红了。

  “行了苏阳,你说的这还是我嘛!”

  卡布提笑了笑,自顾的喝了杯酒:“对了巴郎子,我这边呢,准备等你们结婚后,把这铺子交给你打理,你看怎么样?”

  苏阳听着这话,连连摆手拒绝。

  “您还是饶了我吧,我现在连自家店都看不过来了,您还是自家看着吧,还能挣个养老钱嘛!”

  大胡子听着这话,笑的胡子都翘起来了。

  这么值钱的门店生意,居然送都送不送出,不过也难怪嘛,现在苏阳有多少钱,恐怕他自己都数不清了。

  吃过饭,喝了点酒。

  古丽扶着卡布提回家了,苏阳又跟着大胡子来到名族街,去鉴定所看了看。

  喝的晕晕乎乎的,大胡子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回到屋里就倒头睡了。

  苏阳从厨屋拿了两个馕饼,丢给墙角两个看门的黑狗。

  今晚上要辛苦它们了。

  ....

  第二天天刚亮,苏阳和大胡子就被外头的动静吵醒了。

  院子里已经来了十几个赶早来上工的人,还有两个负责做饭打扫的后勤。晨光里,大伙儿三三两两地蹲在墙根底下啃着馕,见苏阳出来,都笑着打招呼。

  苏阳来到院里,当初招人的时候跟大家见过一面,大家也都认识。尤其是王春生的好大儿王华,看见苏阳就笑着过来,递上了一根烟。

  “老板,好些天没见你来了嘛。”

  “叫啥子老板嘛,咱们差不齐,比你长两岁,叫我阳哥就行了。”

  “行阳哥,对了,我爹知道我在你这干活,他同意了,没再逼我学玉雕了,说在您这儿干正经。”

  “好好干,“苏阳拍拍他肩膀,“赶明儿让你爹也脸上有光。”

  “嘿嘿,行。”

  没多久,大家就陆续回到工作间继续干活去了。

  正说着,大胡子端着搪瓷缸子晃过来,胡子茬上还沾着水珠:“昨儿个本想跟你合计事儿,这岁数不中用喽,让半斤伊力特给放倒了。“

  他咕咚灌了口酽茶:“巴郎子,我跟你说件事情嘛,我想申请买一套印刷的设备,我算了一笔账,现在咱们印发证件,在外面一月就要花上两千块嘛。咱们这里空房子多,要是能买一套设备,一个月能省一半的印刷费。”

  这事苏阳也想过,自从有了印发证件的权利之后,他们的印刷成本就要自己搞定了。

  再加上北大窑的出货量,加起来一个月都要五千了。

  要是有了设备,一个月节省成本起码两千,再招两个印刷工,撑死也就一千。

  一年就能节省上万,长期来看,是划算的。

  苏阳点点头:“行嘛,这事能行,找个靠谱的买台印刷设备,到时候乔木村的也能一并印了,要是能顺便升级下印刷技术,做点防伪的工艺就好了,我听说WLMQ有家厂子能做变色油墨。”

  现在的设刷设备可不便宜,小型胶印机就要三四万的价格。

  如果做些工艺的话,就要用到凸版印刷机和铅印机,一套下来就要十万左右。

  “我觉得用油墨变色的技术给咱们证书加上防伪,那在全国可就是独一份了,要是这样,让那些卖家给咱们报报价,看看是实际效果再定。”

  “巴郎子,我觉得成!”

第282章 大喜之日

  张罗完厂子里的事,苏阳就骑车去了前面的建设路,跟古丽打了声招呼,随后就一路向东,沿着国道回了乔木村。

  刚推开院门,眼前猛地一亮。院子拾掇得干干净净,别说鸡屎了,连根鸡毛都寻不见,锄头铁锨倚在墙根,码得齐齐整整。后院的菜架子先前塌了两处,这会儿也被人重新支棱起来了,看着格外舒坦利落。

  “妈,家里怎么这么干净,都是你给收拾的?”

  苏老娘嘴巴乐的合不拢嘴:“菩萨保佑,是咱们村的人,你婶子大娘的昨天听说你要结婚了,就赶忙过来帮帮忙。”

  “妈,家里咋这么干净?都是你拾掇的?”苏阳边放车边问。

  苏老娘笑得合不拢嘴:“菩萨保佑哟!是咱村的人!你婶子大娘们,昨个听说你要办喜事了,都紧赶着来搭把手。”

  说着,她拉着苏阳进了堂屋,转身从里屋抱出个包袱。解开包袱皮,露出两床簇新的被子,通体大红色,上头绣着一对栩栩如生的戏水鸳鸯。

  “阳子你看,这可是大伙儿给你套的新被子!多喜庆!赶明儿铺床就用它,软和着呢!”

  看着这大红配鸳鸯,苏阳心里暖呼呼的,又觉着几分好笑——虽说是有点老套的“俗”,但办喜事嘛,要的就是这份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劲儿。

  “妈,你这收拾的够快啊,这才一天的功夫,就把家里收拾好了,被子都给准备齐全了。”

  他撩开门帘正要再打量下院子,院门口人影一晃,书记张军和刘小成跨步走了进来。

  苏阳忙招呼两人坐下,转身到厨房切了个沙瓤西瓜。

  红瓤黑籽,甜汁直淌。

  张军啃了口瓜,用下巴点了点整理一新的院子:

  “阳子,日子敲定了没?差啥言语一声,村里好给你张罗。”

  张军也是村里红白喜事的主心骨。

  “还没呢,”苏阳也拿起一块瓜,“想着等东西都齐备了,就这几天吧。”

  刘小成一边嚼着瓜瓤,一边笑道:“要不请陈二掐算个好?他那本事你知道,早年给生产队算骡子啥时候下驹,一算一个准!”

  “害,日子好定,”

  苏阳放下瓜皮,声音响亮了点。

  “我这回打算风光大办!包上几辆锃亮的小轿车,车头都挂上大红绸花,直接到城里接回来!咱乔木村老老少少,有一个算一个,只要乐意来,都坐上桌,咋样?”

  张军心里飞快地盘算开了:全村男女老少,拢共五百来口。

  一桌坐十人?少说也得一百桌!村里讲面子的人家,席面上必是“双鸡双鱼”,凑上十菜一汤或十二菜双汤。

  烟酒更不能含糊——喜烟怎么也得两块一盒那种硬盒的,一桌得放两包;酒得管够,图的就是让老少爷们喝个痛快!

  虽说西北人不兴划拳灌酒那一套,但那酒量底子可不浅,俩汉子整光两瓶那是常有的事。

  他在乔木村张罗过的喜事不少,可这阵仗还真没见识过。这事要是真办成了,那可是在四里八乡都得轰动好些年的稀罕事!以后谁家再办喜事,都得拿这个当标杆照着来了。

  虽说张罗这铺天盖地的大小事项,比操心拍卖会还累人费神,其实也没什么钱,末了主家送上两条烟两箱酒,瓜子糖块之类的。

  可张军心底也悄然涌起一股干劲!往后村里谁家有大事,红白喜事添丁进口,准得请他主事,主要上承个好,落个好名声。村长嘛,要的就是一个威望。

  “张叔,家里俩老人年纪大,走路也不方便,我也不懂里面的弯弯绕绕,这事就辛苦你操操心。”

  “哎呀,阳子说这话就外套了。”

  “是啊阳子,都不是外人,另外让你嫂子再找几个大姑娘,到时候咱去接人也好看点。”

  苏阳点点头,这些东西他都没想到。

  还是人多力量大。

  到了下午的时候,苏阳来到羊圈套了骡车,带着哈孜克去了乡里的巴扎上。

  农村办婚礼的那些东西,巴扎上都有,布置布置也像模像样。

  哈孜克“驾驾驾”的赶着马车,从街头开始扫货。

  红绸子、喜字窗花、待客用的瓜子花生糖果、待宰的大公鸡……一件件往骡车上装。

  采买利索了,苏阳和哈孜克又顺道拐进了巴扎深处老杨的家。院门一推,一股勾人的浓郁肉香就直往鼻子里钻,院里大灶上白汽腾腾,锅盖沿儿缝儿里“嗤嗤”地往外冒着热气,好几层高的蒸笼摞在那。

  苏阳隔着蒸笼一闻,就知道这是蒸肉,那种香味是浓郁的,闻着就咽口水。

  老杨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厨师,谁家有事就请他过去做个饭。最重要的是,老杨做的是北方菜,老家是沂蒙山那边的,苏阳找他做菜,一是山东菜实惠,二是让大家换个口味。

  他熟门熟路地往里走,顺手递了根烟过去,自己拉了个小马扎坐下,笑着招呼:“老杨,忙活着呐!”

  灶台边忙得满脸油汗的老杨一扭头,见是苏阳,脸上的褶子立刻笑开了花:“哟!阳子嘛!正说呢,乔木村那边都传开了,说你小子要办大事了!我就琢磨着,你肯定得来我这包几桌席面!”

  老杨也是时常往乔木村跑,他婆娘的娘家人就外村东头,跟村里人熟。

首节 上一节 351/3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