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20节

  上了面包车,苏阳则一路上摸着自己鼓囊囊的布兜,乐的合不拢嘴,虽然在前世月薪一万多,但是没握在手里,不知道钱的分量。

  对面两个邻村的人,看着苏阳满满当当的东西,又是衣服又是肉的,绷着的眼神瞅了一路,也没瞅出个什么花来。

  晚上十一点,面包车停在了乔木村门口。

  灯火熄灭,引来两声狗叫。

  苏阳拎着大包小包的回到家里,听着外面的脚步声,屋里亮起了灯,去老娘拎着手电筒打开房门看看。

  “阳子,是你回来了吗?”

  “妈,是我,今天去城里买了点东西。”

  苏阳拎着包从外面走进来。

  “又乱花钱,买这么多东西干啥,你留那五百块钱够你花几天的。”苏老娘看着东西就唠叨两句。

  苏阳讪笑着,将东西从尿素袋子里取出来,“我这不是去交货了吗?昨天那块山料子,还有今天出的货,一共一千八。”

  苏阳将钞票放在桌子上,厚厚一摞。

  苏老汉咳嗽两声,披着衣服从里屋走了出来:“多少?一千八!”他拉出一张椅子坐下来,眼神盯着苏阳,“那山料能卖这么贵?”

  “都差不多,今天在河滩又出了块白玉,还有一块金抱石,熔了三克多,凑在一起才这么多。”

  苏阳边说边取出那件军大衣,抓着领子扯开,在自己身上比了比,说道:“爸,这是给你买的军大衣,刘德华同款的!”

  “哎呀我有衣服,花那钱做啥,留着给你娶媳妇多好!”苏老汉拿过军大衣,嘴角偷偷往上咧了咧,“再说了,人家德华穿这破衣服?”

  苏阳笑了笑,知道苏老汉喜欢,嘴硬,心里软,怎么凑活都是一辈子。

  苏老汉看着军大衣,面色严肃,不由的紧了紧身上的军大衣,“阳子,咱没做什么违法的事吧?”

  在他印象里,很少有人连续两天出货,还能卖几千块的。

  “我看您是老糊涂了吧,你儿子就是懒,但是不浑啊!”苏阳又取出碎花布递给苏老娘,“妈,这是给你的,你想做啥衣服就做啥衣服。”

  苏老娘接过布,慌忙来到菩萨面前,划着洋火,点燃了一柱香。

  “菩萨保佑,我儿子知道孝顺了!”

  “还有这块肉,我给挂外面绳上,明天给他炖了,多下点白菜,提前吃个杀猪菜。”

  苏阳拎着一只十来斤的后腿,穿上绳子挂在了院里,为了防止野猫来叼,特意挂的高高的。

  又来到水井旁,压了几下,洗了把脸。

  “我明天在家待着不出坑了,准备找人把咱屋子翻修一下,眼瞅着入冬了,屋顶冒风也不是个事。”

  苏阳说完就回自己屋了,火坑烧的热乎乎的,一屁股坐下去,整个人都舒展了。

  屋外的二老看着厚厚的一摞钱,默不作声,知道自己儿子长大了。

第24章 碰瓷

  眼下时节,已经快要入冬了。

  夜里格外清冷,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野猫在猪肉下面蹦跶,发出喵呜喵呜的声音。

  早晨八点钟,天刚蒙蒙亮。

  院里就飘来了饭菜的清香,苏老娘做的鸡蛋汤,炖了点大白菜炖粉条,没舍得下猪肉。

  “阳子,起来吃饭了。”

  苏阳揉揉眼睛从床上爬起来,穿上一件皮皮夹克,踩上纯手工棉鞋。饭菜已经端到了屋里,苏老汉他们端着碗,拿着馒头去了外边。

  他们吃饭的时候习惯端着碗筷坐在门口,几家邻居聊着天吃着饭,好不热闹。

  “老汉,你家阳子可真是出息了,这几天下来,没有八千也有一万了吧!”

  “阳子藏的真够深的,以前这懒汉的名声,我可能就是装的吧。”

  “没有没有,也就挣个零花钱。”

  苏老汉放下碗筷,弹了弹军大衣上的灰尘,一脸苦笑,说真的他们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突然之间变化这么大。

  以前说起自家儿子脸上火辣辣的,现在说起自家儿子脸上也火辣辣的。

  苏阳吃过饭,在院子里来回踱步,扯绳子量尺寸。本来苏阳想等过年盖新房的,可眼下入冬在即,最冷的时候零下二十多度,根本没法施工,只能暂时将屋顶给翻盖一下,还有这火坑也该修缮了。

  在和田都是以黄土房为主,还带着一处院子,两间配房,一间厨房,一间柴房。门楼子是用木头架起来当门梁,好一点的用的是水泥楼板。

  所以总体翻新下来,花不了两千块钱。

  苏阳量好了尺寸,从柴房推出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上了链条,骑车出了门。

  “爸妈,我去二猴家一趟,看看他们这班水泥匠这几天有没有空。”苏阳骑车溜过门前,对着附近几家邻居打了声招呼,“吃着呢,对对,我吃过了,出去一趟....”

  苏阳刚走,隔壁邻居看着他的背影,啧啧道:“老汉,你家找水泥班子干啥,难不成要盖小楼了?”

  苏老汉叹了口气,拿起旁边的拐杖:“这不嘛,阳子非要把家里捯饬捯饬,要我说花那钱干嘛,有那钱还不如留着娶媳妇呢。”

  “对了,说起娶媳妇,我能帮阳子物色一个,我二姐家的侄女儿,长得可俊了,屁股比肩宽,能生又能干!”

  说起媳妇儿,苏老汉眼睛亮了。

  “那行,他大娘你多费点心,回头我跟阳子说顺,让他去看看。”

  “放心吧,保准能成。”

  中午时分。

  乔木村的村口,一群孩子围在那里叽叽喳喳,嘴里叫唤着:

  “蛤蟆车来了,蛤蟆车来了!”

  蛤蟆车是90年代的一种大货车,因为车头像蛤蟆,车厢大,能拉货,被大家叫做蛤蟆车。在孩子眼里,蛤蟆车比尼桑更招人稀罕。

  蛤蟆车刚停在村口,一群孩子就蜂拥而至,在车斗爬上爬下。

  “这谁家的孩子,等会把砖头扒拉下来,砸到可不负责?”司机从车上跳下来,张罗着双手赶着孩子。

  “谁知道苏阳家在哪?”

  司机冲那群孩子问道。

  “俺们不知道,不在俺们村。”一个小女孩摇摇头说道。

  另一个孩子从车上蹦下来,指着村里的一个方向,“我知道,那是西懒家,就在那边直走就到了。”

  司机兜里拿出几颗糖果分给他们,随即打开车门,跳上车。

  “起来起来,当心车....”

  蛤蟆车一路往村里开去,后面跟着七八个孩子背着顺口溜。

  “蛤蟆车,拉蛤蟆,蛤蟆开会要出发。

  穿过田野和山洼,一到马路笑哈哈。

  车斗里面满是蛙,叽叽喳喳吹喇叭…”

  街里的邻居看到这满满一大车的红砖头,还有那锅盖大的红砖瓦,纷纷围了过来。

  “哎呦,这是往谁家拉的,要盖大瓦房了?”

  “还能谁家,西懒家呗,听说他家要盖房子了。”

  “前几天人家还是西懒,现在跟孙猴子似的,一下变成大老爷了!”

  路过的街坊邻居,看到这大蛤蟆车,也有了今天的聊天话题。

  王赖子在旁边打牌,听到苏阳家要盖房子,撇嘴动了动嘴唇子,撂下手里的牌,顺着蛤蟆车的方向,骑车就撵了过去。

  .....

  没过多久,苏阳骑车从外面回来,哈孜克在村口就拦住了他。

  “阳哥阳哥,你家里出事了!”

  苏阳一脸茫然,立刻驱动人力脚刹停了下来,这前脚刚看到蛤蟆车进村,后脚怎么就出事了呢。

  “怎么了哈孜,出啥事了?”

  “蛤蟆车是给你家送砖的吧?路过街里的时候,王赖子不知从哪窜出来的,一下子钻到车底下去了,说要你赔钱,张口就要一千,不给钱就不出来!”

  苏阳听了,立刻火大了,这分明就是碰瓷来了。没想到这老手艺的传承从这里就开始了。

  “阳哥,他这就是想讹人哩,你说咋办?”

  哈孜克撸起袖子,露出粗壮的胳膊,上次卖鱼给了他五十块,心里还念着苏阳的情,只要他一声令下,哈孜磕这就敢冲上去一顿揍。

  “特娘的,这王赖子真不是东西,以前就没少占我便宜,现在还想碰瓷,真当老子好欺负!”

  苏阳蹬起自行车,直接朝家骑去,哈孜克撸着袖子在后面跑着,“阳哥,等等我!”

  苏阳骑到街里的时候,蛤蟆车旁边围满了人,大家叽叽喳喳的看热闹,司机师傅挂着愁容蹲在地上哄王赖子出来。

  王赖子什么人品,乡亲们心知肚明,就等着看笑话呢。加上苏阳这几天风头正盛,赚了不少钱,不眼红那是假的,今天西懒和南赖碰到一起,算是有热闹看了。

  苏老汉拄着拐出来,也不想把事闹大,连哄带诓的:

  “赖子,你先出来,要是身上有伤,咱们就去医院看看,多少钱俺们赔。”

  乡亲们也附和道:“是啊,你猫在车底下算个什么事?”

首节 上一节 20/1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