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18节
就在这时,刘愣子站起身来,将铲子丢出坑去,直接爬了出去。
“不行,老子也去跟着,我就不信喝不到汤。”
刘愣子拎着铲子小跑了过去,身后的一些人也是蠢蠢欲动,自己在这叮咣了一个小时,啥也没有,六子跟着屁股后面一会就出货了,这特么找谁说理去。
“不行,我也跟着去!”二虎也直接拿着小马扎跑了过去。
二婶子看到有人出头了,自己也憋不住劲儿了,索性也跟了上去。
“唉,你们怎么都走了?”刘小成边说边走,跟在二婶子身后。
苏阳在附近溜达了片刻,等待着系统的提示,走了几十步,回头一看,顿时炸了一跳。
身后居然跟着四五个人,他们时而排成“一”字,时而排成“人”字,看到苏阳停下来,他们也停下来。
六子倒是有些不高兴了,这好不容易跟着苏阳喝点汤,突然多了这些人,谁受得了。
“你们几个人不是有坑吗,老跟着我干嘛?”
二婶子白了他一眼,“谁跟你了,你能不能要点逼脸?这河床又不是你家的,我们想去哪就去哪。”
“对啊,就兴你跟着阳子,还不让我们跟着,臭不要脸似的!”
“行行行,你们就跟着吧!反正老子也已经挖到东西了!”六子得意的谝了谝自己的收获,怀里揣着一个圆鼓鼓的大石头,看着就馋人。
“乖乖,还真让你给喝到汤了?”刘小成本来不想跟过来的,但是看到六子身上圆鼓鼓的石头,开始改变想法了。
六子看大家一脸的羡慕,从怀里掏了出来,在众人眼前晃了晃。
看到这表面嶙峋的石头,大家纷纷皱起了眉头,显然都没有见过这种东西,要说是石包玉吧,但表面也不光滑,根本就不像。
要说不是吧,但这金光灿灿的样子,明眼人都知道这不是普通的石头。他们挖了十来年也没碰到过类似的东西。
“六子,这是什么玉啊?咋从来没见过呢?”
“稀罕啊,我也没见过。”
六子得意的擦了擦石头表皮,指着上面的金光说道:“你们可都看走眼了哈,这就不是玉石,这是一块金矿石,没看到这一层金子吗?”
听到金矿石,大家眼神一热。
这表面金光闪闪,不是金子又是什么?
只是大家第一想到的是玉石,压根没往这上面想。
“我的乖乖,六子你运气也忒好了吧,这么大块的金子,得值老鼻子钱了吧!”二婶子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没错,像金子,我老丈家里就有一块这么大的金块,还卖了四千多块呢,像这么大个的得值多少钱啊!”刘小成伸手比划了一个花生米大的东西,激动的说道。
这一说不要紧,六子感觉人都快飘了,这要是卖了钱,先把那辆面包车给换了。
第21章 菩萨托梦点化
苏阳在一旁听的摇摇头,一脸无奈。
“我说大家伙就别跟着我了,这样一来,大家谁都挖不到东西,这不是瞎耽误功夫吗?”
苏阳在他们说着的时候,已经在附近找到了一个新的目标,那是一棵胡杨木下面,靠近树根的地方,不太好收拾。
苏阳往树下一坐,喝了口水,随即沿着那棵胡杨木画了一个三米的圈,左右看看没人跟上来,这才拿着铲子开挖。
周围的人看到苏阳动了,也纷纷在他的周围找地就开挖。一时间尘土飞扬,咣咣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
附近的人看到这一幕,也是有些疑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围圈刨坟呢。
胡杨木根系发达,可以深扎地下几十米,是戈壁滩上的百树之王,要想在这开挖,得费一番功夫。
好在这棵胡杨下面的根部已经开始腐烂,发黑。用铁铲子可以直接铲断,掏空胡须根下的沙土,一点点往下挖。
往下挖到一米的距离,地下的烂根都快掏空了,还是什么都没有挖到,苏阳只好叹了口气,继续往另一侧挖去。
坑位越挖越大,根系暴露在外面,就像玉米杆的须根一般,被架空在周围。
“这特么藏的也太深了!”苏阳几乎要把直径三米的圈都快挖遍了,还是什么都没有。
最终在一块烂根下面找到了一块白玉,心满意足的站起身来,累的腰间盘都快突出了。
这块白玉有沁色,品质还不错,现在不用系统提示,苏阳也能看个大差不差了。
苏阳把玉装进网兜里,开始寻找下一个地方。
而其他人什么也没有挖到,按理说这胡杨木下本身就不是产玉的地方,他们还是坚持刨了半个小时,纯属是耽误时间。
现在他们看到苏阳离开了坑位,也不甘心的跟在身后,刘小成觉得不靠谱,率先回头返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没过多久,苏阳又寻到一个地方,先是在附近随便挖了一会,打了几个马虎眼,最后又回到出货点开挖。
大家伙也是跟着左一铲子,又一镐头的,弄的像无头苍蝇一样,也不知挖哪里好了。
没过多久,苏阳又从坑里掏出一枚小小的黄玉,大家伙备受打击,只好垂头丧气的这折返回去,还不如自己挖呢。
苏阳将白玉装进网兜里,身后只有六子一个人,由于先前刨到了一块铜矿石,得到了好处,所以他死活都要跟着。
一直到中午,大家伙聚在胡杨木下吃饭。
几个人把心情挂在脸上,各自吃着自己带来的饭食,大馕卷葱叶,蘸着自家酿的豆掰酱,那吃起来抗饿抗饱。
苏阳依旧冲开了一包泡面,拆开一包火腿肠,取了两根丢进碗里,剩下的递给大家:“二婶子,肠吃不吃?”
二婶子本来脸上还带着怨气,看到火腿肠的时候,怨气消散,取而代之被窃喜笼罩。
“给大伙分了吧。”苏阳也不是那小气的人,伸出让大家来拿。
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二婶子看向苏阳,“阳子,你说我们跟在你旁边大半天了,你默不作响的挖了好几块,我们连个屁都没闻着,你就跟婶子交个底,你到底有没有秘诀?”
“是啊,都乡里乡亲的。”
几个人嘴里嚼着东西,竖起耳朵听着。
“婶儿,我哪有什么秘诀,要有的话,我家早就万元户了!”苏阳知道,这样说他们不信,咬了口肠继续说道:“说来也怪,俺家老娘不是天天烧香拜菩萨吗?烧了这些年也没啥用,日子越过越差,这个你们也都知道吧?”
提起苏阳家,村里有口皆碑,印象中就有一个字“穷”。苏老汉早年挖玉砸断了腿,苏阳又是远近闻名的懒汉,家里重活累活全托付给了一个女人,家里没有劳力,自然是贫寒。
那些和保媒说亲的人,路过苏阳家都绕着走,虽然能把狗屎说出话来,但也不能把姑娘往火堆里推不是。
“后来呢?”二婶子问道。
“后来,有天晚上我老娘做了个梦,你们猜梦到什么了?”苏阳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
“梦到啥了,你倒是快说啊。”大家就跟听板书似的。
“菩萨给俺老娘托梦了,就把那个风水秘术传给了俺们家,还点化了我,让我去挖玉....”
“乖乖,那不是菩萨显灵了?”刘小成是村里的高知识分子,上过初中,虽然嘴上常说打击封建迷信,但这事他信的真真的。
大家伙一听,在外面传的那些借口中,唯独这个还靠点谱,谁特么敢怀疑菩萨。
“苏老娘这真是给儿孙积德了,这个咱不服不行!”二婶子撇着嘴,啧啧道。
林同看大家将信将疑,继续道:“你们可别小看这风水,老话说玉养人,人养玉,玉石它有灵性,讲究个天人合一,史书说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你不信不行。”
大家听的一愣一愣的,握着大馕馒头张着嘴巴,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高知识分子刘小成。
“成,这啥意思啊?”
刘小成轻咳了两声,清清嗓子:“说的那啥,说玉有灵性,就跟天麻老山参一样,天麻会有,种下没有。它藏在地底下,它想让你挖,它就让你挖到,不想让你挖,你挖一辈子也挖不到。”
“哦....”大家听的入神,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说白了,挖玉讲运气,也讲缘分。
既然如此,大家看向苏阳的眼神更加羡慕了,这特么是菩萨托梦,他们这样跟着也没用。
“所以,大家伙以后就各挖各的,也别跟着我了。”苏阳掀开方便袋,一股浓香飘了出来,端起碗筷吃了起来,看着大家的表情。
吃过饭后,大家躺在原地休息了一会。
等到下午两点的时候,大家陆续下了老坑,也不再跟着苏阳屁股后面了。
六子一下午都呆在车里,抱着石头睡觉。要真是快金矿石,那下半辈子就发达了。还吭哧吭哧的挖个什么劲儿。
第22章 城里交货
边疆的日落比中原要晚几个小时,虽然日落西山,但是时间却已经到了晚上八点。
大家陆续从坑里出来,结束了当日的劳动。有些人就地露营,撑开了自己的帐篷,坐在凳子上抽着烟,望向河床上的戈壁滩,眼里充满了奔头。
“城里交货的有没有?五块五块,来人发车喽!”六子坐在驾驶位上,探出脑袋拍了拍车门,冲大家喊道。
陆续有两三个人走了过来,也有隔壁村的人,凑车一起去交货。二婶子他们没挖出什么东西,也省的搭这个路费,就在胡杨木下搭起了帐篷。
刘小成要去城里给热巴买东西,也上了车。
“出发了!”刘愣子发动机器,发出“嗡嗡”的轰鸣,向后喊了一声:
“阳子,帮我把路费收一哈!”
隔壁村的胖丫和约克西上了车,掏出路费递给了苏阳。
“你就是苏阳啊,乖乖,十里八村都听说你了,每次下坑都出货,羡慕死个人!”胖丫双眸盯着苏阳,一副花痴模样。
“阿达西太棒了,太厉害了朋友!”约克西操着不熟练的普通话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