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144节
老爷子听说明天要去乡里开报告会,骨子里一种骄傲,就是村长也没去乡里做过报告。
没多久,刘村长披着衣服来到老院里,一进门就给老爷子放下一袋鸡蛋,“苏老爷子现在身子骨可以啊,这些鸡蛋都是自家鸡下的,多补补。”
随后看向苏阳:“阳子,我刚才接到上头通知了,明天去乡里开会,要听你小子的报告会,你现在可以嘛,老子从公社干到现在,可都没在乡里发过言嘞。”
苏阳嘿嘿笑着:“害,我这正想找您请教请教呢...”
随后苏阳就拉着刘村长坐下,在屋里读了一遍稿子,有哪些是犯忌讳的,又重新润色了一下,在这个经济浪潮的新时代,总归是有一些不该说的。
第二天一大早,村长就早早的来到家里等苏阳了,准备搭个顺风车一道去乡里。
路程不远,车子开了二十分钟就来到了乡政府机关大院,刚进门,大军穿着中山装就已经等猴多时了。
“阳子,今天乡里的领导都来了,都要听你的报告,等会可不要紧张,好好说哈,等结束了以后我带你去见见领导,黄河故道的事我已经通过气了,你再给好好说道说道,准成。”
苏阳走进大院,围墙上挂着“招商引资的”的红色条幅,这两年乡里大力发展经济,无论是明面还是暗面,公家都使了不少劲儿。凡是能带动乡镇经济的,公家都会大力扶持。
一进到会议室,屋子里已经坐了百十个人,里面充斥着浓烈的烟味。
在大军的引导下,他们坐在了最前排的位置上,听完他们前期的民生规划安置报告,随后话锋一转,看向苏阳:“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咱们花园行政村田洼村的苏阳小同志,他们是最早一批到西北的迁移户,从一穷二白到风生水起....”
“从一个人人嫌弃的农村巴郎子,到承包百亩河床,再都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玉雕大师,他究竟是如何发家致富的,我们有请苏阳小同志上台给我们做报告,大家掌声呱唧呱唧....”
大军使劲的拍着手,推了推苏阳的胳膊:“阳子,到你了!”
苏阳缓过神来,长呼了一口气,大步的走向演讲台,台下百十双眼睛齐刷刷的看了过来,有些人开始引论纷纷。
看着苏阳的年纪,对着他刚才的名头,大家还是有些不信任。
苏阳简单的做了下自我介绍,将为什么迁到和田,如何落地生根,以及如何挖玉致富的事情说了一遍。
苏阳并没有添油加醋,而是实事求是的叙述,大家听的津津有味,尽管听到和田的气候环境,以及异乡的情节时,多少有些感慨。
但大家更在乎的是那里一年四季都能挣到钱的门路,大山里的山货和野猪;农田里的果园和棉花;还有昆仑山下的河流,水里的鱼获;玛丽艳河床的玉石料子....
大家听的格外认真,生活在中原的人,是无比向往大山和河流的,感觉有了山水,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末了,苏阳不忘提醒一句:“其实无论到哪里,都要依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勤劳方能致富。”
顿时,大家掌声热烈,会场上响起持续的掌声。
苏阳来到台下,长吐了一口气,大军竖起了大拇指:“哎呦我草,阳子你可以啊,讲的真他妈的好啊!”
后面的一个环节,是领导公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如果各个行政村的困难户,有意向去迁户口的,乡里都给开绿灯,甚至还给报销火车票。
会议结束后,苏阳就被请进了领导的办公室,乡长就热情握住了苏阳的手:“小苏同志,你的发言给我们一个很积极的反馈啊,现在我准备将你的发言稿打印出来,发到各个行政村传阅,这就是最好的解释。”
苏阳不好意思的笑笑,打量着陈乡长,年纪五十左右,将军肚,带着黑边眼镜,说话总是笑嘻嘻的。
“我就是实事求是,把我的经历给大家说了一遍。”
陈乡长看起来也没什么架子,给苏阳在饮水机上接了一杯水,“对了,我听大军说,你想承包海沧村那边的黄河故道,想要开发玉矿?”
“是啊陈乡长,根据我的考察,那边兴许能出玉,虽然比不上莱芜县的产玉规模,但是至少能占三分之一。”
话说至此,陈乡长若有所思。
如果真像苏阳所说,乡里能有一座玉矿,不单单是提升经济的问题了,更重要的是打响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投资兴商,逐渐形成一个玉石产业链。
这三分之一的产量,足够一个小乡镇消化了。
“小苏同志,乡里对此是支持的,只不过这空说无凭,我也不能仅凭你一句话,就把那么多地批给你,你说是吧?”
陈乡长眼镜眯着缝,着实是一个笑面虎,又说道:
“不如这样,你和其他的承包商一样,跟政府签一个对赌协议,每年向乡里纳税五万,并带动一百人就业,你看怎么样?”
旁边的大军一听,内心忽然惊了一下,这五万的缴税额不是一个小数目,起码年利润要超过十八万,除非是一些农化工产业,否则很难完成。
苏阳心里直接骂娘了,那些荒地原本就是废弃沙地,批下来也就是一句话的事,现在看到有人盯着它了,就要搞什么对赌协议。
他敢打赌,如果苏阳不签,乡里转眼就会把黄河故道有玉的事公布出去,并对外公开招商投标。
只能说,他们才不会干吃亏的事。
苏阳早就预料到诸如此类的问题,越是小地方,拦路虎越多。
不过,通过苏阳的走访和扫描后,那片地方的玉石料子倒也丰富,完成这些缴税额其实不难,再加上庞师傅的玉器厂加工,以及牛建设分布全国的销售渠道,信心还是有的。
苏阳喝一杯水故作为难,思索道:“陈乡长,对赌协议可以签,不过,我想要加一个条件。”
“哦?什么条件?”陈乡长心中一喜,原以为苏阳会讨价还价,没想到会直接答应。
“我想以政府名义担保,申请在银行贷十万的款,毕竟前期需要一定的投入资金。”
“阳子,你疯了?”大军低声在苏阳身边嘀咕了一声,先不说这对赌协议能不能完成,就是这十万的贷款,光是一年的利息就是一万二。
到时候就算完不成五万纳税额,但是很多企业都会暗箱操作,一次性交齐五万,算是完成任务。
这一年就要交上六万二,还不算其他的成本。
到时候拿什么还?
“年轻人还是有魄力的嘛。”陈乡长笑了笑:“贷款的事倒是不难,只是其他企业都会进行资产抵押贷款,但是这名义担保,我也不确定银行能不能通过,你倒是可以去试试嘛。”
“行,谢谢陈乡长。”
信用贷款现在还不流行,但是大城市里已经出现了,如果银行的业务员想要这十万的贷款业绩,肯定是可以操作的。
“等会让大军给你打个担保条子,你拿着去银行看看,其余的事情就让大军给你说吧,我等下还有会要开,要不就先到这了?”
“行陈乡长,那我这就回去了。”
苏阳和大军走出办公室,大军就拉着苏阳说了一通。
“阳子,这对赌协议你也不想想,说签就签了,其实这里头还是有谈判空间的,这万一没挖料子,你到时候拿什么赔?”
“三姨夫,这事不能等,越早签越好,那是一块香饽饽,高就高吧,省的夜长梦多。”
大军叹口气,回头想想还真是,保不齐明天就会出什么事,这些人拿有什么简单的。
随后苏阳跟着大军开了一个担保证明,盖上了乡里的公章,就准备离开了。
村长在车里都快睡着了,听说苏阳要签对赌协议,光是缴税额就是五万,还要贷款十万,这些钱队自己来说就是天文数字。
看着苏阳的样子,不仅感叹道:“这小子现在真是出息了。”
得亏在他大伯的事情上站对了立场,要不然凭借他现在跟乡里的关系,他一个小小的村长能镇不住了。
开车来到县里,一进县城的北大门,105国道上高挂标语,处处张扬着招商引资的巨大条幅。
不光单城县如此,莱芜县如此,金乡县如此,整个全国县乡都是如此,改革的春风又绿全国两岸。
农商银行的大门敞开着,比和田的信用社气派多了,光是那保安,就年轻多了。
能在银行里当保安,传出去相亲都好相。
业务员一听苏阳要贷款十万,察觉事情比较重大,立刻上报了业务经理,单独请他到小隔间喝茶。
现在存钱的事孙子,借钱的就是大爷。
苏阳也不啰嗦,掏出乡政府的担保信,往业务员前面一推。
“你好,我要信用贷款十万,乡政府做担保。”
业务经理小张看了眼苏阳,就知道是外地来的,只有城里人花样才多,庄稼汉谁知道信用贷。更何况也是在大城市刚刚时兴。
小张闻言有些为难,毕竟县城还没有类似先例,需要向上级审批,上级还要向市里审批,这层层审批下来,至少需要一个月。
这特么到时候要春种了。
苏阳直接把条件开了出来,“贷款十万,年利率12.3%,我再返你0.3个点,你去操作一下,成了就放款,不行我就去其他家看看。”
小张顿时瞳孔放大,这才见面没几分钟,就开始谈返点,这实在没有拒绝的理由,而且有了十万贷款,这个月的业绩就超额完成。
再说了有政府担保,就算以后还不起,直接找政府要,白纸黑字,公家总不会抵赖吧。
苏阳内心窃喜,感觉有戏。
趁乡里还没反应过来,得赶紧把款给贷下来。
他们也不知道这信用贷,就是借他们的名义贷款,以后无力偿还,他们就是还款人。苏阳被他们用对赌协议牵着鼻子,再借他们担保来贷款,苏阳里外里不吃亏啊!
“这样吧苏老板,你先回去等两天,最迟后天就给你准信。”
“行,那先这样。”
苏阳得意的从银行走出门,来到车里哼着小曲,总体来说还算顺利。
“刘叔,等会路过单城羊肉汤馆,我请你下馆子,好多年没吃过家乡的味道了,怪馋的。”
“阳子,花那钱干啥,一顿饭得好几块!”
刘村长嘴上不去,心里乐开了花,单城的羊肉馆子那才是人间美味,大骨头加羊油熬了一条的白骨汤,在外面最想这一口了。
来到羊肉馆,往座位上一坐,就闻到浓郁的香气,门口大铁锅里咕嘟咕嘟的白汤,看着就饿了,苏阳点了两碗羊肉汤,爬上一把香菜,外加五张白饼馍。
两个人操起筷子大口吃了起来,白饼往汤里一泡,又入味又筋道。
胡吃海塞的喝完一碗汤,见吃的差不多了,才撑着肚皮开车回去。
一路上苏阳打听了下当地的用工成本,张乡里的煤球厂,罐头厂,都是一天十块,一个月三百。
这成本算是很低了。
不过苏阳并不打算用村里的熟人,跟乔木村不一样,那边的人都认干,不偷懒。而且都是天南地北迁来的人,都是半熟,管理起来也方便。
而这边的人,骂一声娘,都牵出来好几个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