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142节
大家对苏阳打哈熊的事情很好奇,便让苏阳把打熊的过程讲了一遍。
“阳子,你们那还没禁枪?”大军好奇问道。
“没有,可能过两年才禁,反正小口径是不禁,靠山吃山,得留个在家防身的。”
“那你们政策还怪好嘞,不种地的时候还能跑个山挖个玉,比咱们这强多了,单一的农业经济难发展啊。”
老爷子抽着烟听着话,坐着摇椅上问道:“对了,那你承包的几百亩河床,挖了多少玉啊?怎么挖的啊?”
“以前都是人工用铲子挖,现在用挖机,一挖都是四五米深,再从土里分拣出来,拿到市场上去卖,不好的论斤称,好的一块就能卖几千,全凭运气.....”
提起这事,苏阳想海沧村那边的黄河故道,便问道:“三姨夫,咱们乡里对玉石行业有扶持吗?”
“玉石行业?玉矿?”大军皱眉想了想:“阳子,隔壁莱芜县才产玉,咱们镇上哪有什么玉石嘛。”
“我是说万一有呢,乡里给不给政策关照?”
大军皱眉快速思索了下,要是本乡镇能出现玉石料,往小了说,能带动本镇的经济发展。往大了说,这就是乡里的第二产业,是可以拿到台面上说的政绩。隔壁莱芜县不就是这样,凭借一个玉石矿,都快把自己打造成百强县了。
“阳子,三姨夫给你撂句话,要是真有玉石料子,乡里必须全力大力扶持!”
“行,那我心里就有数了。”苏阳点点头。
苏阳之所以问这事,是因为昨晚上思来想去,还是不舍得放弃莱芜玉这块香饽饽,虽然现在没有什么知名度,但是再等几年,就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到时候就能打入国际市场。
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力股。
而且现在的莱芜玉矿只有莱芜南山坡一家,像黄河故道那种地方,根本没人发掘,就算是有人发现,大家也基本不认识,土里挖出石头没什么稀奇的。
到时候先把黄河故道给承包下来,拿到镇上的开发批文,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开采,成为第二个莱芜玉矿!
第149章 签合同干生意
几个大男人在厨屋里,围着锅灶聊了一个小时,锅里的肉也快炖好了,熊肉的香味顺着锅口的缝飘出来,大家也没人吃过熊肉,只觉得很香,屋里聊天的女人闻到味道,也出来帮忙洗碗盛饭了。
一直到下午三点,吃过饭没什么事,坐了一会也该回去了,苏老娘本想在这多住几天,但是家里的事比较多,加上苏老汉行动不便,只好随车回家了。
临走时三姨夫又拉着苏阳的胳膊到一边抽了根烟,嘱咐他做报告的事别忘了,这对于大军来说,是一个在领导面前露脸的好机会。
回到家里,苏阳就听说大壮发烧了,躺在床上哼哼唧唧的,过去看他的时候,还说是被脏东西附身了。
苏阳从和田带了一些急用药,给大壮吃了片安乃近,没过多久就出了一身汗,身上也轻松多了。
“壮子,你他妈就是挖坑的时候光膀子,晾着汗了,发发汗就没事了。”
“没事就行,我还以为要见我太奶了。”
傍黑的时候,大壮就已经生龙活虎了,还跟顺子过来喊苏阳去打麻将,可实在是没啥兴趣,几个人合计一下,去了村后林子打咕咕了。
转悠了一圈,林子里也没什么收获,只打了两只,可能是过年的时候村里家家放炮,动静太大,把鸟都给惊走了。
到了凌晨十二点,大家才悠悠散去,回到家里看了会小说话本便睡了。
到了第二天上午,苏阳吃过饭便来到了村长家里,把怀里的一条雪莲放到桌子上,把种地的事说了一遍,想让大队给做个公证,以后这地就租给村里种苹果树,后面每年的租金都交给老爷子。
村长是外姓人,姓刘,原本这事先由本族的大家长处理,实在不行再由村长出面,各家各户也都给个面子。
可苏阳的情况,他也清楚,再上这出手阔绰,另外苏阳把租金降了一成,村长自然乐得其成,反正也就做个见证,这事就应下了。
这一年下来,租金也有五六百块的收入,足够老爷子看病吃药了。
随后苏阳便带着村长来到了苏明生家里,直接拎着铁锨堵门。
苏明生正拎着提包准备走亲戚,还以为这小子只是吓唬吓唬,谁曾想叫来了村长。
“你这混小子,大过年的你想干嘛?”
“要账!五千一份不能少,今天要是不给,咱就让公家来处理,侵占他人财物可是要进局子的!”
苏阳扬了扬手机,苏明生嘴上硬,心里也在打鼓,农家人最怕经公,打心底里害怕。
“明生啊,要我说还是把钱给人家吧,你家种了这么多年的地,收成也不少了,给个租金也是应该的。”
刘村长抽着烟,中间搭了句话。
“是啊,再说了,人家阳子也不是自己要,给你们老的看病吃药零花,你这也没给外人啊。”
看热闹的人一大早也被惊了过来,跟着说和道。
苏明生站在门口也是骑虎难下了,这要是不给钱,就他妈是不孝!到时候在村里都被人戳脊梁骨。
关键是苏亮还没有成家,这以后相亲都不好听啊!
“这龟孙子,啥时候长这么多心眼!”
话是如此,但是那钱也都花了,家里满打满算也就五千,犹豫了半天,叹了口气,回到屋里把钱数了数交给了村长。
“给你这个龟孙!”苏明生剜了一眼苏阳,想刀一个人的心是藏不住的。
苏阳拿过钱,数了数正好,“谢谢村长,我现在就把钱给老爷子,就先回去了。”
苏阳回到老院,老爷子正在端碗吃饭,苏阳把厚厚一扎钱放到了桌子上:“爷爷,这是俺家这几年的地钱,我给大伯要回来了,这钱你留着慢慢花。”
儿孙事,老爷子也是有心无力。
推辞了几遍,拗不过苏阳,便收起来放到枕头底下了。
本来以为苏明生是个硬茬子,结果没报警就解决了,看来做人不能太弱势,尤其是在农村,你越弱,别人越欺负你。
虽然没麻烦到大军,但是答应人家的事还是要做,作报告这种事就是一个场面活,把话说好听就行。
苏阳拿起纸笔,把和田的生活简单写了一下,听大军的意思要带美颜滤镜,好听的话领导才爱听,老百姓才能信。
不过这种诓骗事苏阳干不来,做人就是要实事就是。和田的生活好处也有,坏处也不少,大家心里有了判断才能选择。
又过两天,大家便又闲了下来。
今年打春也早,荒地里已经有人在耙地了,把去年荒地里的杂草搂一块,再把地打上垄,种春玉米。
家里的地包给村里,等清明的时候就能种上苹果树,下一年就能结果了。
苏阳打响车子,准备去一趟莱芜玉器厂,把料子给交了,顺便再去一趟乡里打听打听情况,上次嘱咐大军的事,或许有了着落。
车子来到顺子家里,在门口摁了两下喇叭,顺子丢下碗筷就上了车。
“阳子,咱交完货,下午要不要再去挖一会?”顺子一脸兴奋,现在做梦都是挖玉。
“行啊,要是来得及就叫上大壮他们。”
路上有人聊天,没多大功夫就来到玉器厂。
工厂刚开工,门口的崭新红对联格外喜庆,一进门,保安往里看了看,就把门给推开。
苏阳下了车,车间的一些师傅都已经认识了,看到苏阳就伸手打了个招呼。
有人去车间办公室赶紧去叫庞师傅,因为上次苏阳示范了“蟾酥雕技”,厂里的破损率提升了许多,另外,用这个方法还将玉狮子的雕刻水准提升了一个档次,比如狮子嘴里的圆球,原来是上下连在一起的,现在可以分开活动了。
狮子整体更具有灵性。
离得老远就看到庞师傅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人,正是牛建设。
“庞师傅,牛哥,你们怎么都在这里?”苏阳一脸好奇的看着他们。
“我跟庞师傅是老朋友了,刚才正好提到你了,正准备去家里找你呢,没想到你居然过来了。”牛建设掏出烟,给苏阳顺子让了一根。
“庞师傅,我们是来交货的,有几块石头您给看看。”顺子敞开了化肥袋子。
两个人凑着往里看了一眼,顿时就被那块黄玉吸引了。
“阳子,你居然还有块黄玉,真是太了不起了!”牛建设捞起来看了看,满眼喜欢,要不是在玉器厂里不好刨活,就想截胡了。
“现在嘛,除了莱芜的南山坡玉矿,已经很少在其他地方见到黄玉了。”
庞师傅冲对面的王师傅招招手:“王师傅,你帮忙去看看价,按照工厂价给他们。”
王师傅幽怨的看了眼他们,带着顺子去车间量价去了。
苏阳随后跟他们去了车间办公室。
办公室里摆放着一些雕刻摆件,都是庞师傅的得意之作,一面巨大的书柜上摆放着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龙生九子,每一座作品都威武霸气,自带神威,七分神似,三分入画,栩栩如生。
苏阳看到这些神兽图腾,才忽然领悟了莱芜料的美。
浑厚的色采,不显娇气,有一种天地自然所生的底蕴。搭配怒目圆睁的造型,颇为震撼。
看来庞师傅擅长的并非是人物雕刻,而是神兽图腾。虽然同属玉雕一行,但是品类之分,也犹如是隔行如隔山,能掌握其中一个门类,足以算得上是大师了。
“庞师傅,上次在你面前班门弄斧了,这些玉雕作品绝对称得上一声大师。”
庞师傅坐下,沏上一杯茶,笑了笑:“你可没有班门弄斧哦,小小年纪就有作品入选人民大会堂,我们是望尘莫及喽。”
“我说两位大师,你们就别互吹了,咱还是说正事吧。”牛建设是个急脾气,喝着茶,有些急不可待了。
“哈哈,说正事。”庞师傅笑了笑。
牛建设从提包里掏出几张图纸,给他们看了下,是用铅笔手绘的薄胎玉碗和荷花金丝台。上面标注着详细的尺寸,以及不同角度的展示。
“阳子,我这次本来是去找你的,中途路过玉器厂,顺便来问问庞师傅,玉器厂能不能帮忙加工这些东西,到时候我负责出售,肯定可以大卖!”
庞师傅拿着纸头左右看了看,眼神流露一抹震惊,随后啧啧摇头,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实物的图纸,不禁有些惊诧。
“0.5毫米的碗壁薄度,当今玉雕界恐怕没有人能做出来吧,还有这玉石嵌丝工艺,我最多能模仿型,做不出这么传神了。”
庞师傅放下纸张,下意识看向苏阳,这简直是玉雕界的天才。
“庞师傅,其实也不用那么像,0.5毫米就算了,反正大差不差就行,还有那金丝荷花台,嵌丝打浅一些,后期用打磨机抛光,形似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