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127节
“我不松!”
“老三,你特娘的拉偏架是吧?”
“咱是帮理不帮人。”
“哎,我说老三,你咋向着他说话了,你前两天不是还说等他们来了,打断他们的腿吗?”
“大哥,你瞎胡咧咧啥呢。”苏老三双手拦在前面:“今天谁要是敢动阳子一根毫毛,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苏阳自己也没想到,这三叔啥时候对自己这么好了。
苏老娘拉住了苏阳的手:“阳子,咱可不兴冲动啊。”
苏阳笑笑:“妈,我不冲动,咱是用拳头讲道理的人。”
随后看向那爷俩,“你俩来的正好,我正有事找你们,我家那六亩地在走之前说的留给我爷,让他租给村里,每年能拿个养老钱,凭啥让你家给霸占种了这些年,你说说这账咋算?”
说起这事,苏老三心里也不服气,当初他家也想种,可没争过老大,心里也憋着一口气。
“你这一走就是多少年,家都不要了,那地自然也是归家里,咱爹年纪大了,我就是家里老大,家里的地我做主,咋啦?”
“大哥,你说这话害臊不,那我家的地,你咋不做主呢。”苏老三撇着嘴,以前在老大面前不敢吱声,现在有钱的苏阳来了,底气自然就足了。
苏阳笑了笑:“我咋听说,你跟村里说是我们让你收回的,要不咱找村长对质一下,看看是哪个王八犊子编瞎话!”
大家听到这话,这才明白过来,感情这六亩地是诓骗过来的。
“今天咱就把这账给算清楚,按照市场价六亩地一年七百二,你家种了七八年,抹个零算你五千。”苏阳算着账:“地里的收成就不给你们要了,租金一分不能少,而且这租金我一分也不要,全给我爷,他年纪大了吃药看病,让老人家自己留着花。”
村里人听到这话,觉得没毛病,霸占人家的地,给人家租金那是天经地义,而且人家也不往自己口袋里装,给家里的老人花,这就没人挑理了。
于情于理,这苏明生作为家里老大,做的确实不地道。
苏老大脸上一绿,有话卡在嗓子眼说不出来,当着村里这么多人,脸上有些挂不住。
“你他娘穷疯了是吧...要钱没有,要地我他娘的也不给!我上了几年的肥,说给就给,门都没有!”苏明生直接一横,爱咋咋地。
“那行,那咱就报警,侵占别人财物霸占人家的地,这是事实,咱村里人都能作证,我看你们过年就到局子里吃饺子吧。”
一听这话,农家人多少都害怕。
这事经了公,自己就彻底没理了。
“我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年前没工夫给你们掰扯这事,时间到了不拿钱,咱就去派出所说理去。”
苏阳说完,来到人群后面,打开了后备箱,拎了几箱子牛奶和八宝粥,还有一条烟,两瓶酒。
苏祥捂着肚子爬起来,扯了车苏明生的袖子:“爸,这小子咋开小汽车来的?”
一旁的顺子嘚瑟道:“那还用说,现在的阳子可有钱了,人家在XJ承包河床挖玉,一天就能赚好几千呦。”
一天好几千?
苏明生顿时一愣,看着格外积极的苏老三,这才反应过来,这家伙一向是无利不起早。
这会看着人家有钱了,就卖脸往上贴。
“呸,不要脸。”
“三叔,这牛奶、八宝粥、烟、酒,都是给你带的,别嫌少了。”苏阳又从袋子里拎出一扇子熊肉:“这是熊肉,过年炖着吃,给你尝尝。”
苏老三看着这几大箱的东西,还有沉甸甸的熊肉,脸上乐开了花。
周围的人羡慕的啧啧摇头,别说吃熊肉了,就是熊长啥样都没人见过。
这些东西都是稀罕物,走亲戚谁舍得买牛奶啊,就算是买,也是两盒两盒的拆着卖。
“哎呀,还是我侄子好啊,那三叔就不客气了。”苏老三揣起烟酒就往怀里塞,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拎。
大家看着也是满眼羡慕,苏阳又拆了盒烟,又挨个打了一圈。
轮到苏明生爷俩的时候直接跳过,那家伙脸上一阵黑一阵绿的。
“走,亮子咱回家!”
苏老大气呼呼的回到家里,把门一关,朝厨屋喊了一声:“炖肉,把俩公鸡都给炖了,他娘的!”
回到家里怎么也想不通,刚听说在外面被人给蹬了要死要活的,咋忽然就发财了呢。现在指着鼻子来要租金,这不给还真说不过去,这给的话,这一年的香料算是白卖了。
第140章 撵兔子
大家伙散了之后,家里算是清净了。
现在院子也基本上收拾的差不多了,等明天找人把房顶修一下,小住上半个月没什么问题。
苏阳刚才出了口气,心里舒坦多了,压了一口凉水井,咕嘟喝了几口。这没有污染的井水真好喝,不像现在农村的自来水里总是油腻腻的,漂浮一股子消毒水味。
“阳子,等会咱去你爷那边看看。”苏老娘手里拎着肉,还有泡的熊胆酒,“你帮忙拿着牛奶鸡蛋,小心点别碰坏了。”
老爷子现在住在老院里,平时老大和老三每家一个月轮流照顾,其实就是每次做好饭往老院端一碗,也没什么好菜好肉,有时候还是吃剩下的。
在这一点上,苏老汉很愧疚。
要不是的当年在家里老是受他们欺负,走路都抬不起头来,也不至于迁移到那边去,山东人觉得不在眼前尽孝就是最大的罪过。
三婶子此时正在老院子送饭,把阳子回来的事给老爷子一说,这就要拄着拐杖来找。
这些孙子孙女中,老爷子最疼的人还是苏阳,隔三差五的问他们,阳子他们有没有来信。
眼瞅着老爷子就要往外走,苏阳他们来到家里,老爷子睁开浑浊的眼睛看着苏阳,紧紧的拉着手:“阳子,是你回来了不?”
“爷爷,我是阳子,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老爷子拉着手不松开,来到外面看着苏老汉他们,一见面,苏老汉就跪下磕头。
“爹,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赶紧起来吧,恁在外面过的好就行。”
苏阳从屋里搬了一个凳子,放在院里,暖乎乎的晒着太阳,老爷子也精神多了,中午连喝了两碗玉米糊涂,还吃了一个鸡蛋饼。
三婶子看着苏阳他们来,今天中午才摊了一个鸡蛋饼,好讨个孝顺的名头。
平时谁家舍得吃鸡蛋饼,还连放了两个鸡蛋,平日里放一个心都在滴血,不过相比苏阳给的那些礼,这算不了什么。
下午的时候,苏阳陪老头子聊了会天,二老蹲在院里哪都没去,把这几年在和田的事,事无巨细的说了一遍。
老爷子听说苏阳出息了,乐的合不拢嘴,最让他高兴的是苏阳去了文化局上班,甭管什么局,老人家认为就是当官了。
“当官好啊,咱们家也算是祖坟冒青烟了。”
果然,山东人对公务员仕途这条路,有一种天生的执着。
下午的时候,顺子拉着苏阳在村里溜达,小时候一起玩的地方,现在都推平了,树林子也少了许多,都分摊成粮地了。
还有村后面的那条北大河,有几个人蹲在那里钓鱼,都是一些鲫鱼,草鱼之类的。
这里的鱼不像西北那样好逮,因为水少,水里也没什么水草,鱼本来就长不大,蹲一天能钓一条大的就不错了。
所以苏阳对钓鱼没什么兴趣,除了耗费时间,也没什么耐心等待。
还不如在麦地里撵兔子比较好玩,这边头几年的时候就已经把枪给上缴了,没有枪的话,只能用弹弓子在晚上打咕咕鸟,或者白天带着狗在地里撵兔子。
两个人在村后头溜达,踢着脚下的雪,闲的没劲。
“阳子,西北真有熊啊?那家伙是不是长的跟老虎一样,你咋打到的啊?”
顺子一脸好奇,一辈子没出过大平原,自然对山里的动物一无所知。
苏阳伸手比划了一下,高过头顶:“站起来差不多这么高。”
“乖乖,这么大!”顺子倒吸一口凉气:“那你咋打的,用枪?”
苏阳笑笑,“当然得用枪,那玩意一爪子就能把人给拍死。”
顺子摇摇头有些可惜:“可惜了咱这没有山,也不让玩枪,一眼望去跟俺媳妇的身材一样,从头到尾都是平的,真特么没劲啊!”
“害,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咱这虽然没有山,但是能撵兔子。”苏阳沿着路边来到了麦地里,上面覆盖的蹙一层雪,路边还有一些兔子的脚印。
“顺子,你家有兔网吗?”
“没有,我叔家有!”顺子咧嘴一笑,“我这就去拿,晚上就当咱们得下酒菜,喝点!”
顺子顺着大马路就往家里跑去,苏阳站在地头上往里看,刮着西北风,冻的手也伸不出来。
田垄之间的麦梗微微凸起,层叠的积雪宛如给麦田覆盖一床柔软的棉被,偶尔有几缕阳光穿透云层,投射在雪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驱散着地面一层朦胧的雾气,
这种儿时久违的感觉,现在终于回来了。
“阳子,啥前回来的?这么冷的天,在这干啥呢?”村里的三大爷扛着柴火路过,身后跟着一条大狼狗,看到苏阳摇着尾巴自来熟。
“三大爷,这不准备撵兔子呢,回头晚上来喝点啊。”
三大爷咧嘴露出大黄牙:“回头咱们再喝,晚上家族聚会,得去那边。”
“行嘞,三大爷少喝点,注意身体。”
“唉唉,这小子啥时候这么会拉呱了。”
入乡随俗,山东的家族观念比较浓厚,每到过年的时候,男人在家里总闲不住,有事就聚在一起喝点,没事就找点事喝点。
山东鲁西南这边的村子,一般就几个姓氏,个个沾亲带故的,而且村连着村,人口很密集,到处都是大爷大娘叔叔婶子的,老规矩也多,嘴甜不吃亏。
没过多久,顺子在地上拖着网跑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条大狼狗,应该是刚松开绳,明显比较撒欢,在地里到处跑,狗鼻子拱的都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