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104节

  “六子,你在车里看着吧,要是醒了就给喝点热水,我们就先下去了。”

  苏阳灌了两个热水瓶子,放在了那人的身上热一热,就准备要下去继续干活了。

  六子看着那人,也不像坏人,只能答应下来。

  大家挥着铲子,议论着刚才那人,八成是喝醉酒,栽倒了路边上,被人给翻了包,扔到了这雪窝里。

  “现在的人啊,就喝那点猴尿,这老婆孩子在家得多着急。”

  “可不是嘛,这大过年的,真是没辙。”

  “哎哎....”二婶子忽然叫了起来:“你们看,这是不是块墨玉?”

  二婶子掏出一块小石块,体型很小,大拇指一般,最多能做几个戒面,但是成色不错,卖三十五块不要紧。

  “二婶子可以啊,这一会功夫挖俩了,这比玛丽艳收的还多。”

  “这咱可不敢居功,要不是人家阳子给指个方向,咱现在还在坑里撅腚呢。”

  “要说也是哈,阳子是属土地爷的吧,感觉底下的情况门清啊。”

  “对了,阳子呢?”

  大家循声望去,四处空荡荡的,远远的看到一个微弱的光点在堤坝上若隐若现,好像走远了。

  苏阳在附近扫描了一圈,发现确实有一些遗漏,浅层的上次已经挖过了,现有的埋的较深,大半夜的也不好挖,不挖的话还有些可惜。

  只能选择那些明亮的光点挖一下,一个点就要挖上一个小时,还要来回翻找,很废功夫。

  等到凌晨两点的时候,苏阳兜里揣了三块料子,其中两块阳绿,一块粉青。值个三百块钱,普通工人大半个月的工资,也不少了。

  现在也该准备回去了,要是不一晚上不睡觉,明天一天就昏昏沉沉的,什么事都干不成。

  苏阳回到面包车的时候,大家也都陆续回来了,开始显摆自己的的收成,其中挖的最多的是二婶子,一块墨玉,两块瓷白,能卖百十块钱。

  大家看到苏阳便一脸感激。

  “阳子,我跟你说,你指那个方向老多货了,我跟大家伙都没空手,你看看,够换几斤肉了吧。”

  六子在车上听着这话从车上下来:“阳子,你给我指个方向呗,我也去挖挖。”

  “挖个屁,我就是随手一指,顶多算运气好。”

  六子在工地上见识过苏阳的本事,那掐指一算,画个圈就能出大货,这下不依不饶了,拉着苏阳非得给指个道。

  “阳子,这又不是在玛丽艳,你就给我指一指呗。”

  “行行行。”苏阳无奈,随手往附近的坑里一指:“在那,去挖吧。”

  六子一乐,拿着手电筒就跳了下去,撅着腚就开始挖。大家伙开始扒拉苏阳的兜子,掏出了两块阳绿,都傻眼了。

  “看吧看吧,我就知道,准比咱们的料子好!”

  “这他妈就是天生挖料子的货,闭着眼都能出货,也不知道我大娘天天烧的什么香,拜的什么菩萨。”

  苏阳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了,这是在晚上,要是大白天,没人管的情况下,最起码两千打底。到时侯根本没法解释。

  就在这时,坑里的六子忽然叫唤起来:“妈呀,出货了!”

  “真出了?”苏阳纳闷,自己就是随便一指,还真给他碰着了。

  一块鸡蛋黄大小的糖玉,带一些红色玉沁,看起来成色还不错,卖五十块钱不要紧。

  “你别说,真让你小子捡到漏了!”

  六子得意的从坑里跳出来,回去起码跟娜扎嫂子有交代了,不用挨骂了。

  “行了,赶紧回去吧,车上还有个病号。”

  苏阳已经钻进了车里,给那人换了瓶热水,身上逐渐有了体温,就是还在昏迷中,

  大家也相继进了车里,六子也得意的跳上车,发动了车子,吭哧吭哧的沿着回家的路行驶。

  回到家里已经凌晨三点半,大家拎着工具回家睡觉,小有收获,也过了把瘾。病号就留在了北大窑,苏阳跟哈孜克他们在一起睡,也算有个照应。

  第二天,一直睡到了中午十一点,苏阳睡到了自然醒悠悠醒来,哈孜克和那个病号已经不在了。苏阳四处找了一圈,只看到了哈孜克正在门口打井。

  正用打井的工具一铲铲的下挖,铲子已经接了好几股,往下挖了六七米,到中午的时候,应该就能出水了。

  “哈孜,那人呢?”

  “一大早就走了,拦不住,走之前还说大恩不言谢,等过两天再好好来答谢咱。”

  “害~谢啥呀,也就是举手之劳。”

  救人一命,感觉自己也做了一件伟大的事,心里暖洋洋的。苏阳点了根烟,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在窑洞里转了一圈,基本上都收拾的差不多了。

  锅台也支了一个,水井也快打好了,窑洞里的桌椅板凳也都齐活了,就等料子进场了。

  “哈孜,你先忙着,我回家一趟,午饭的时候到家里来吃,别晚了。”

  “行,阳哥,你先去忙吧,我这边打好就去。”

第124章 救命之恩涌泉相报

  苏阳回到家里,张军没过多久就端着碗走了过来,说上午来了两趟,看人不在家,就没去北大窑。

  “阳子,现在人也找的差不多了,按照你的意思,在原来的基础上多找了五个人,现在一共十六个人,这是名单你看下。”

  张军从兜里掏出一张铺平的烟纸盒子,上面用铅笔写着两排名字。

  苏阳看也没看,就对折一叠放进了兜里:“张叔,你找的人我还不放心吧,你看人比我准多了。”

  “那是。”张军笑了笑:“年纪大了,也就这点好处了,不过你放心,这些人都比较有经验,经验不够只要认学,干起来也不难。”

  “只要不偷奸耍滑,经验可以学嘛,谢谢张叔了。”

  “一个村的客气啥。”

  张军最近这段时间也是洋洋得意,去乡里开会的时候,被乡长着重表扬了一番,现在大城市都在搞市场经济,农村也需要带头嘛,现在整个洛甫乡不能全依靠石料子,要发展其他农业经济,争取把农民生活水平提上去。

  乔木村虽然是外来村,但是现在又是包河床,又是干鉴定的,大家伙有了收入心里高兴。张军也是谦虚的回应,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嘛,这不就对了嘛。

  “对了阳子,乡里嘛,最近也要搞农村自由经济了,要推选乡镇亚克西青年了,我嘛,就把你给报上去了。”

  苏阳感觉有些受不起,其实也没干什么事,就是想多赚点钱而已,“害~张叔就不要给我贴金了,我哪是什么亚克西嘛。”

  “巴郎子,谦虚个啥嘛,这成不成还不一定呢,行了,我先回去了。”

  张军走后,听着“亚克西青年”这话,心里还热热的。亚克西就是最优秀最棒的意思,大概就相当于后世的杰出青年吧。

  苏阳来到陈大明超市,跟古丽打了个电话,两个人经过上回的亲密接触,感觉关系更近了一步,说起话来也没那么小心翼翼了。

  偶尔开几个荤段子,古丽也不生气,反而有些娇嗔。苏阳磕着瓜子,靠在柜台上,跟古丽腻歪了半个小时。

  这才想起了正事。

  “对了古丽,那个申请文化局开证明的事,你爸有没有说进展。”

  古丽也是被爱情冲昏了脑子,刚想起来:“对了苏阳,阿塔找人已经问过了,局里也没有开鉴定机构的先例,说先让协会给开个证明,然后拿到局里审批,最后你再去工商局注册个名字就可以了。”

  前面的都好理解,毕竟鉴定机构是文化局赋予的权利,协会相当于是一个担保单位,不过到工商局注册就有点想不通了,这一来二去的,最起码要拖到年后了。

  后来苏阳想了想,大概就是责任划分吧,机构作为独立单位运营,以后出了什么问题,就跟文化局没有关系,顶多是个监管不力。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归是要有点勇气的,等苏阳把机构建立起来,赚了钱,那后续就有很多人跟风了。

  “行吧,反正现在也不是很急,先把这一批料子给做了就行了。后续再去局里盖章,去工商局注册个名字就行了。”

  “苏阳,阿塔会帮你问问的。”

  “古丽,替我谢谢你爸,我先挂了,等过两天我去买部电话,再跟你好好聊。”

  “好,那你先去忙吧。”

  挂完电话,苏阳扔下了五块钱,现在短途一毛二,长途三毛,顺便从柜台上拿了一盒宏图,“大明,拿盒宏图总行吧?”

  “行行行,你说你一大老板,天天跑我这小卖部占便宜。”

  陈大明在屋里搓着衣服,一副怨妇样。

  苏阳得意的回到家里,把雀鹰从箱子里拿出来,在屋里放飞,又用食物引过来,现在经过几天的练习,两个小家伙已经开始认主了。每次抛出去,在屋里环绕一圈,就会落在自己的肩膀上。

  看来再养个把月,就能带出去溜鹰了,顺便抓几只兔子。

  清闲下来之后,苏阳翻起了买来的武侠书《一剑平江湖》,一连看了几章,外面响起了苏老娘喊吃饭的声音。

  哈孜克不多时也回到家里,弄得全身都是泥。

  “阳哥,水井打出水了,把管子也续进去了,接上井头就可以用了。”

  “行啊哈孜,没想到跟着老汉打了一遍就学会了,以后你是饿不死了。”苏阳得意的打趣道:“快去屋里换身衣服吃饭。”

  “嘿嘿,我这还差的远呢。”

  今天做的是鱼汤,把刘小成送的那条厚唇子给杀了,炖的鱼汤发白,闻起来很鲜香,哈孜克泡了满满一碗馕饼,吃的肚子饱饱的。

  下午,苏阳找了一块木板,在上面用毛笔写下了几个大字。

  “乔木村玉石鉴定所”。

  “阳哥,以后北大窑就要改名了,咱以后就叫这个了?”哈孜克看着这些字,已经能念出来了,看来这些天跟着刘小成也没少识字。

  “以后改名叫鉴定所,正儿八经的工作,绝对比工厂的待遇好,主要离家也近,都拖家带口的,方便照顾老人小孩。”

  苏阳拿起刻刀,在上面一笔一划的刻了起来,并用红色的油漆给描了一个边,这就显得气派多了。

首节 上一节 104/1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