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第76节

  “行吧,能搞点钱总是好的。”

  夫妻俩心里都有一种想法,儿子是彻底成熟了,今天能自己出去把路子蹚出来,就比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强。

  吃完饭,秦大河开始调制鲫鱼饵料。

  冬天没事的时候,钓大板鲫还是可以搞的,就是冷。

  这时候,老娘喊了他一句。

  “阿宝,你电话。”

  “来了。”

  秦大河过去一听,才知道是扎花厂那边的电话,要他后天带人去去扎花厂上工。

  他满口答应,上工可不能耽误,他一天八十块钱呢。

  收货可以让爸妈去,老娘身体跟牛一样,帮老爸忙还是可以的。

  至于田里的事,拢共就那么点地,回头加个班就干完了。

  回去继续调制鲫鱼料,也就是后世以腥味为主的商品饵。

  主料是玉米面、虾粉、蚯蚓粉和糯米粉,糯米粉是增粘的,又加了点磨碎的味精和盐。

  这玩意就和做饭一样,得鱼喜欢吃才行。

  味型确定好之后,再加拉丝粉和雪花粉,雪花粉要磨碎,让饵料膨胀,拉丝粉主要是让饵料拉出一小坨松散的饵料出来,而不是搓饵。

  

  纯粹的小黄面撮饵其实也能钓鱼,但效果嘛,只能说差强人意。

  等饵料吸水完成,他试了一下拉饵的效果,不行。

  再加拉丝粉,来回调整了好几遍,才做出一个雾化合格的鲫鱼饵料。

  闻着味道很冲,鲫鱼应该是喜欢的。

  不过现在还没法用,等给二虎他们多实验一下,争取做出一款有吸引力的饵料。

  眼看着时间都八点多了,他伸了个懒腰,又是充实的一天哦。

  第二天一早,秦大河继续去跑车,这可不能停,家里现在赚钱的主力都在三轮车上面了。

  哪怕生意再差,一天都能搞个三十来块,生意好一天七八十块呢。

  第二趟回来还顺便买了个喇叭,这是秦父特意要求的。

  “爸,是不是要放个喇叭喊,怎么录?”

  “就喊收玉米、收大豆,声音调最大,吐字清楚一点。”

  “好,嘿嘿,不知道今天能赚多少钱?”

  “第一天干,不亏本就行,咱俩争取把路子搞出来。”

  第一站直奔凤凰桥那边,从陈湾下去,陈湾是上千人的大村子,这边的人种植的比较杂。

  不像他们村子,清一色的棉花,只有少部分的田地种一些玉米自己家吃。

  “收玉米嘞、收大豆子!”

  “收玉米嘞、收大豆子!”

  大喇叭的声音一直循环着,电流声音很大,但能听出来什么意思。

  有些人伸头看了一下,知道是收货的三轮车就回去了。

  沿着村子一直跑,这边土路又颠簸,震的两人腰椎都受不了。

  “停一下,这边是陈湾老早的场基,还有小卖部,在这里喊就行。”老男人有点受不了。

  再这样癫下去,他又得贴膏药了。

  “哦。”秦大河连忙停下,熄火。

  他也受不了了,原来收货这么辛苦啊,还没开张就累个半死。

  不一会儿,就有人过来问玉米和米糠怎么收。

  早上已经和厂里联系过了,今天玉米的价格是五毛二,但米糠不知道收不收。

  秦大河拿着手机开始询问,那边得知之后表示米糠也要,一毛四的价格。

  他撇了撇嘴,一毛四的价格他要收多少才够运费,少了人家肯定不卖,喂鸡喂鸭都比卖了划算。

  一斤赚一分钱的话,一千斤才十块,三轮车顶天就运个三四千斤,搞个毛啊。

  “大姐,我们收只收玉米和大豆子,玉米五毛哩。”老男人怕儿子第一次收货搞砸了,主动和对方攀谈。

  饲料厂收是五毛二加五分钱,他们要把运费减去,开价五毛算很公道了。

  “不收米糠啊。”中年妇女明显有点失望,随即开口:“我这儿600斤玉米,你们把车子开过来收了吧。”

  既然种玉米,肯定是知道行情的,大姐也是个干脆人,懒得去磨一分半分了,反正就六百斤。

  老男人点点头,让秦大河在这边等着人,他去收货。

  “我俩一起,不知道这些道道以后我怎么收啊?”

  老男人想了想,确实是这样,儿子得跟着一起去才行。

  而且称货也得两个人,大勾秤要两个人抬着才行。

  去了地方,父子俩在主人的指挥下,把杂物房的十袋子玉米搬了出来。

  秦父不辞辛苦的一袋又一袋检查,用抽检粮食的取样杆插进去,然后查看玉米干不干。

  正常来说,肯定是晒干的,晒不干容易发霉,就是农村路滑,得防一手才行。

  而且每袋玉米都要颠很多下,再捏底部,看有没有夹带石头。

  最后才是称重,父子俩把大勾秤扛起来,一袋又一袋的过秤。

  接着用笔记下重量,让主人家确认无误。

  “635斤,大姐,总共317块五毛,我第一次收货,按三百二算,你看哈照?”

  “中,就按这个价格来。”大姐一听很满意。

  把钱付了,父子俩开始装车,一袋六十多斤,要装瓷实了,今天争取把车子装满。

  把这边忙完都花了二十多分钟,那边又有人找过来了。

  这家玉米、大豆都有,而且卖粮食的大姐太能墨迹了。

  “粮站都五毛三、五毛四了,你们才五毛收,准备一车赚几千啊。”女人的声音很大,把周围人都吸引过来了。

  “大姐,你这话讲滴就不合适了吧,做生意你情我愿,不卖就算了。”

  “今天粮站的价格是五毛二,我们一斤赚两分,装满了才三千斤,能赚几个钱。”秦父毫不示弱的讲了回去。

  对方女人撸起袖子,又是上前一步。

  “你说五毛二就五毛二,再给我加一分钱就行。”

  “那不行,你不卖就算了。”

  “一分钱又不会受穷,我们老实种地的都被你们害死了。”女人又准备往前踏步,准备让老男人难堪了。

  “滚滚滚,不打听一下我秦大是什么人,敢跟我耍泼。”老男人拿着秤竿丝毫不让。

  再往前他就揍人了,大不了去大队部一趟,就不信这个村子不讲理。

  真不讲理,以后收货的都不会来了。

  “儿子,开车,我们换个村子,什么叼东西。”看着对方没有继续往前,老男人说了一句就把东西收好。

  心里也十分不满,要不是法治社会,刚刚早就一棍子下去了,策。

第96章 收获颇丰

  “误会,秦大兄弟等会的,我家老婆脑子坏掉了,先别(败)走。”这时候,一个身高一米六不到的男人走了出来。

  好说歹说才把老男人的怒气抚平,还派了两支烟。

  父子俩点上烟也只是冷眼看着,什么叼势子,准备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吗?

  都是人精,这点小把戏两人早就看穿了。

  随后,男人再次表示,只要加一分钱就行,不要多,家里两千多斤玉米,还有四百斤大豆都能卖给他们。

  这么多玉米,七分钱的差价改成六分钱也有一百多块差价了,可是他们丝毫不为所动,只是冷冷的看着对方表演。

  父子俩都是人精,秦父横行乡里的时候秦大河还没出世呢,而秦大河上辈子做过的生意更多,两人哪里会放开口子。

  这个口子只要一放,以后不用来陈湾收粮食了,前面那一家也会不依不饶的。

  “老弟,买卖不成仁义在,以后去寨子口找我玩,别(bai)在这找不痛快。”老男人把烟头一扔,就没理对方了。

  心里对儿子也很满意,这种场合丝毫不慌,全程都在冷静的观察着他们对话。

  两人上车,拧油门,对方突然冲到车子前面。

  秦大河心里一突,但只是点刹一下才猛踩刹车,把对方撞的往后一倒。

首节 上一节 76/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华娱及时雨,她们逼我做顶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