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第49节
“妈,晚上把螃蟹蒸了,终于能开荤了。”回到家,他第一时间找到老娘。
“滚滚滚,前两天还给你买卤鸭子呢,搞的跟我亏待你似得。”接过螃蟹,老娘再次开口:“你五爷送的?上门买东西了吧?”
“买了,烟酒都有,其中六个完整的我给老木匠了,剩下的品相不咋地。”这点必须要说。
不然让夫妻俩误会他五爷只会送一些残蟹,那就丢面子了。
“呦呵,不是说不娶艳艳嘛,怎么又去人家家里了,刚刚一路风风火火的去村子里,是不是送艳艳下班呢?”刚刚三轮车路过的时候她看了一眼,就知道是自家车子。
不过当时在厨房,只能隐隐看到车子里有个人。
秦大河没有接这个话题,来回讲这个很烦哎。
“爸那边怎么样?”
“老东西拽的跟特么二五八万似得,钓了几条鱼还让我去送一壶开水。”下午雨停了她过去看了一眼就被使唤上了。
虽然老娘一脸的嫌弃,不过看她说话的语气就知道还是心疼自家男人。
“我去看看,顺便帮忙把东西收收。”
“嗯,正好回来吃饭。”老娘挥手示意他滚蛋,看到就烦。
不就是烧一天素菜嘛,左一个右一个嫌弃的,谁家天天吃肉啊,日子还过不过了。
秦大河到了秦父这边,正看到他在拉鱼呢,连忙把抄网拿上。
“爸,下午怎么样?”
“又给了好几口,搞上来三条草鱼,加上这条就是四条了。”秦父满意的说道。
除非是钓鲢鳙,钓草鱼、鲤鱼和青鱼这些大鱼的时候,一天给一两口甚至一口不给都正常,今天已经算是爆护了。
很多人野钓大鱼的时候,鱼竿特别容易被拉下水也是这个道理。
一天一口你能全程盯着?玩玩手机点个烟的功夫,鱼竿就被拉下水了。
老男人溜鱼的功夫,还装逼的点上一根香烟,看的他无语。
“窝草特么的,大红鲤。”秦大河瞪大眼睛。
一个红色身影一闪而逝,不过父子俩都是经验丰富的钓鱼佬,自然一眼就知道是什么鱼。
“运气好,嘿嘿,今天一条青鱼一个大红鲤,够了。”秦父喜滋滋的开始收力。
野生大红鲤很少,因为颜色太显眼了,容易引起其他掠食性鱼类的捕食,很难长大。
今天这个大红鲤只要被人知道,晚上准得有人来买,绝对过不了夜。
草鱼三四块一斤,五条草鱼估摸着三十斤样子,也有个百来块了,而且青鱼和大红鲤绝对够价。
“你来收拾,我冻一天了回家缓缓。”说着,老家伙叼着烟就跑了,连鱼护都不管。
秦大河:“.”
特么的,自己忙活一天了,还得收这么多东西?
鱼护里面的鱼也有四五十斤,加上东西他一个人得搞半天。
郁闷的开始干活,谁让自己是儿子呢,策特么的。
不一会儿,老娘骂骂嘞嘞的来了。
“老比养的,就知道欺负自己儿子。”
看到老娘骂的狠,他这才舒服一些,老家伙做事真差。
把东西收拾好,秦大河让老娘先把渔具送回家,他拖着鱼去后面的鲫鱼塘。
至于钓台,就不拆了,这地方以后自己有空过来搞搞挺好的。
五爷说鲫鱼塘可以放鱼了,他就把家门口的两个鱼护转到自己的小塘。
里面的鲫瓜子也倒进去了,还特意用笔记了一下,45尾鲫鱼,可惜死了不少。
剩下的小鲢鳙仔和八斤的青鱼都放里面了,都是必要的辅助鱼。
这么点鱼他也懒得喂,后面一起喂就是了,反正鱼能饿很久。
吃饭的时候他看着老爸一脸不爽,哪有这么干事的。
“老五说能放鱼了吧?”老男人无视的眼神,儿子帮父亲干活不是天经地义嘛。
“嗯,晚上咱俩去放点地笼,搞些鲫瓜子放放吧。”
“自己去,我钓一天累死了。”
“老东西还要不要脸了。我跟你讲啊,再嘚瑟就特么滚一边去,钓了几条鱼又开始时(嘚瑟)起来,哪有这么坑儿子的?”
老娘重重的拍了拍桌子,今天老家伙做事真不地道,她都看不下去了。
“这不是前两天钓鲢鳙胳膊疼嘛,我今天都是等死口的。”老男人讪讪的解释了一下。
“胳膊疼就早点说,搞得儿子有怨气了,老了没人养你看你怎么办?”秦母瞪了他一眼。
死要面子活受罪,再说胳膊疼今天还去钓鱼,下雨天在家休息多好。
秦大河也是无奈,今天早上收虾笼的时候老家伙动作慢了一点,他还以为是累了呢。
“那我等会自己去下吧。”
“嗯,吃完饭去黎医生那里要点止疼片和虎贴膏。”老娘知道老男人要脸,还不知道多疼呢。
黎医生的诊所就在他家和利民超市中间的大坡下面,上次钓黑鱼就在诊所后面搞了两条。
秦大河吃完饭去诊所拿药,回家之后没有急着下网,而是去把小伙伴都集齐了。
“你们家里有多少小地笼?”
“五条。”
“七条。”
“十九。”
三人一脸震惊的看着憨娃儿,谁家搞这么多地笼啊?
十九个地笼加铅坠,都五六十斤了,下网都没法全部带出去。
而且周边手欠的人不少,下这么多很容易被偷。
“我自己做做做.的。”憨娃儿看大家都盯着他,略微有点紧张。
“晚上帮我搞一些地笼抓鲫瓜子,全部下在我家和二舅那边,沿着边一路下过去吧,除了鲫瓜子其他全给你们分。”
他自己家就三条小地笼,大地笼倒是有六七个,但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地方下。
秦父就是冬天的时候去玉溪河偷摸搞两波,运气能搞到一些斤鱼和螃蟹之类的。
河虾和白鳝这些东西是别想了,大地笼由于网孔比较大,一钻就走了。
其他三人也没异议,兄弟伙在一起就是要互相帮忙嘛。
三人去憨娃儿家把地笼都拿了过来,他这几天下了五条在水里,剩下的十四条都拿过来了。
加上这边的十五条地笼,凑了二十九条,算是大手笔。
第66章 等人
“大河,这么多说不定要被偷的?”这么大动静可是不少人看到了。
“没事,你们放你们的,早上让我妈早点起来出来巡逻。”
现在农村人多,放地笼的人也多,同行早上看到其他人的地笼倒货太正常了,但大半夜偷地笼的就少了。
秦大河回去把剩下的鲢鳙饵料拿了一些出来,用碎布裹成一个个小包,一个地笼里面扔几个,这样能诱惑鱼虾进去。
去玉溪河搞虾笼的时候也得这么干,不过放的不是鲢鳙饵料,而是那些动物内脏、蚯蚓和鸡骨架。
四人从他家门口开始放地笼,隔二十米放一条,动作快得很。
不少人都看到了,但是大家见这个阵势也没去偷网的心思,小地笼东西不值钱,而且秦大河不是憨娃儿,他家可不好惹。
外河这边真想搞大鱼的话,还得去荷叶聚集或者树木倒伏的地方,这些地方不容易下网。
实在是下地笼的人多,秦父那种打电的人也有几个,资源哪能跟玉溪河比。
2000年的农村野河资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大家现在都很少去外河搞大网就是挣不到钱,顶多夏天的时候抓点黄鳝什么的。
“搞这么多地笼干什么?”二舅看到四人在忙活,过来看看热闹。
“二舅,我这搞点鲫瓜子养呢,不是把塘承包了嘛。”他拿起香烟递给二舅一根。
“有那功夫还不如去买苗,又没几个钱。”
“嘿嘿,苗也定了,混养一下。”他没有说五爷让他冒充的事,这确实不光彩。
此时下到二舅家水跳这边基本就下完了,其他三人也过来分烟抽。
“你们几个,真是从小到大都一块玩。”二舅笑呵呵的说了一句就回去了。
他们四人相视一笑,肯定要一起玩啊,一个人出去赚钱多无聊。
憨娃儿是有个奶奶,没办法出去闯荡。
上一篇:华娱及时雨,她们逼我做顶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