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第454节

  抽完还得抓鱼,抓鱼估计还要好几天,到时候鱼塘就和三爷无关了。

  “这次我们家边上的湖底改深一些,以后直接在这边抽水,多方便。”

  老男人闻言皱着眉头,“这边的大埂这么长,大泵根本抽不了啊?”

  “库塘直接埋水泥管道通到外河,然后水往库塘里面抽就行了。”一切他都考虑好了。

  “下午顺便去中学那里让人做点管子送过来,反正挖机就在边上。”

  上中学的时候边上就有个作坊专门做水泥管子的,自己弄太麻烦了,反正水泥管子便宜。

  到时候所有的塘用水泥管子联通起来,一层铁丝罩网一层橡皮阀门。

  换水的时候一个塘往库塘抽水,四个塘的水一起换多方便,养鲫鱼一年换个三到四次就差不多了。

  夏天的时候,白天互相抽水就当打氧机用。

  三个鲫鱼塘一年搞个一两万问题不大,加上平时用网具在大湖里面捞点儿鱼卖,塘租和日常花销肯定能弄出来的。

  这样就不用五年抽一次大湖了,在他的设想里,大湖以后就不清塘了,直接作为一个饵料实验基地,顺便多喂养一些青鱼放里面。

  这些青鱼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值大,也越来越值钱。

  下午,老丈人一家子又过来了。

  老俩口在家实在是坐不住,正好木匠活又干完了,接下来就是给女婿准备木板,一有空马上就过来看看两个外孙。

  秦大河打过招呼,开车去了镇上。

  先去定了水泥管道,让人做好了直接送到家里,然后开始买石灰。

  这次直接要了十包,用陆巡拉回来,这越野车跟了他确实受老罪了,啥都往车上装。

  大湖肯定要用石灰消毒一次,把水质彻底净化了,以后洗衣服什么的就不用跑到大堤对面,太受罪了。

  鲢鳙苗肯定要放的,就是不知道定鱼苗是个什么章程,还得问问五爷。

  随后又跑了一趟,买了大量的柴油和黄油,挖机比他这油老虎都厉害呢,一万块钱的油也不知道够不够用。

  接下来就是等,等大湖抽干了再作业。

  这几天他的日子极为快活,两个小孩儿没有想象中的闹腾,还腾出手来把剩下的航母战斗编队做出来了。。

  而且照顾小孩儿的主力是老娘和艳艳,阿婶白天也在,根本不用他上手的。

  现在的婆娘是真好,丫头坐月子,晚上小孩儿醒了还轻手轻脚的给孩子喂奶换尿片,争取不打扰他睡觉,除非两个小家伙同时醒。

  白天有两个阿妈带着,她也能好好休息一下。

  就是不能睡整觉,小宝宝饿的太快了,三个小时就要喝奶。

  二虎也在婆娘生产完了之后,带着人回来了。

  他能放下活计专心在医院守了五六天,比现在的大部分男人都强许多。

  现在还有很多农村妇女在家生产呢,他这种做派阿梅其实心里已经很满意了,比不上秦大河,比一般人总是好些。

  眼见湖边水位已经退到中心位置,他俩也要开始干活儿了。

  二虎对于这次清淤可谓是期待已久,而且更令人振奋的时候,马上扎花厂挖地基的活儿也是他的挖机干。

  村里已经在筹备股份了,开会的时候二虎和秦大河都被叫过去了。

  会上村里不少有钱的人家都在,种蘑菇的一家、张大猪、豆腐坊老板以及二舅等等,但凡只要做买卖都没落下。

  二虎手上另外一块金子也被换成了钱,手上现金有好几十万呢。

  秦大河这边现金也不少,虽然花销大,但今年饵料都卖了大几万块,拿个十万块还是有的。

  那两块金子他也准备去金陵卖掉,二虎是一点点分散卖,麻烦死了,他可不愿意这么弄,去金陵跑一趟就搞定了。

  不过本村扎花厂没有李厂长这种厉害人物在,他俩的投资意愿并不强烈,只是说剩的不多就补上。

第358章 大湖改造

  下午,冬日的阳光黄橙橙的,照在人身上极为舒服。

  可惜就是有点北风,风一吹,冻得人缩手缩脚的。

  上午三爷已经把这边的鱼抓完了,现在正在湖中心那里用电泵抽水。

  湖中心八米多深,在徐村那里根本抽不到,只能用大功率电泵接上长长的套皮管抽。

  秦大河正带着人插木板,憨娃儿、秦父、老丈人和二舅都来了。

  二虎正在边上修路,修一条能容纳两辆三轮通过的土路,沿着湖边一直从他们村子修到徐村。

  一方面是接下来摩托三轮运泥巴,再一个方便巡塘。

  养了大湖,经常肯定要巡视的,不看着点人家直接放地笼你都不知道。

  土路占的是大湖的面积,等修好了他还得打点路桩下去。

  不然时间久了,这土路肯定要变成薄薄的一条。

  秦父就是这么弄的,他家田靠近砖窑,硬生生的多挖了一拢地出来,每次铲一点点,时间久了地就出来了。

  要是继续种下去,再过两年另外一拢地也快了。

  不过马上村里开扎花厂,估计租他家地的是没机会挖的。

  把木板插好,内侧打上桩子,二虎这边简单的土路也修好了。

  这条路他准备留一半,往后还得挖掉一半,不然人家水泵给地里浇水不方便不说,还会有大车子跑。

  跑时间久了,这条路可就是公家的了,那他多吃亏啊。

  一半的路能让小型摩托三轮和踏板来回跑就行,他巡塘总不至于开陆巡,油费都不够造的。

  “二虎,先挖淤泥,别陷进来啊。”他不放心的说道。

  大湖从来都没清过淤,抽完水之后最底下厚厚的一层,起码一米深。

  “好嘞,看我的。”二虎兴奋的开始作业。

  二舅他们有摩托三轮的都来了,总共是八个摩托三轮,还有个大拖拉机,人家是自己来的,谈好了一拖拉机淤泥十块钱。

  土路边上,只要是家里有地的,人也都拿着锹等在田头。

  五块钱一车淤泥,还送到田头,这种好事儿哪里找哦,秦大河他们焊接的车斗都很高,一车起码一吨淤泥是有的。

  挖机速度极快,两铲子就把摩托三轮装满了,然后到拖拉机。

  这种老塘淤泥比化肥好用,还不会烧苗,大家都热火朝天的干着。

  这仗势,比三爷那边抓鱼的十来个人都热闹。

  一直到晚上五点,也就勉强把小塘的底子给清了出来,更厚的淤泥还在中间呢。

  期间淤泥里面也是惊喜不断。

  这么点大的地方都搞出来三条甲鱼,好几条黑鱼、鲫鱼出来了。

  大湖太大,靠三爷那十来个人想全部抓完根本不可能,只能说把大鱼都抓完。

  鱼默认就是秦大河自己的,谁让上午已经抓过一遍呢。

  不过秦大河还是很客气的把一只甲鱼和黑鱼这些送了过去,剩下的留在家里打牙祭。

  叫二舅他们干活儿,自然是要招待人家的。

  晚上大伙儿集合在一起吃吃喝喝,第二天继续干着。

  一夜过去,淤泥坑里面都冻硬实了,可想而知晚上有多冷。

  三爷那边抓鱼也快到尾声了,秦大河甚至都看到四十来斤的青鱼,一条就是小一千块。

  这种级别的青鱼养殖和野生区别不大,鱼石比鱼肉还值钱呢。

  好像是上次清塘没清干净,中心水没抽完留下的,这次因为转租的事儿,肯定是要抽完才行。

  上午二虎的工作就是修塘埂,下午才是清淤的时候。

  这大冷天的,秦大河也不想出去,在家稀罕闺女儿和儿子不香嘛。

  可惜,偏偏就他要忙活。

  要协调去挖一些硬土回来,塘埂总不能用淤泥搭建吧,掺和着压实才行。

  他还得和二虎一起商量着怎么把塘埂修好,时不时他还上车干一会儿,让二虎下去休息。

  秦大河也不是老手,只能说修个不倒塌的塘埂就算成功了,比二虎强不到哪里去。

  此时,他嘴里叼着黑松,时不时吐出一些烟雾,双手控制着大臂堆塘埂。

  今天水泥管子也到了,二虎在下面用绳子挂好,然后用挖机运到留好的凹槽里面。

  “往左歪一点。”“再歪一点,好嘞。”

  随着一个水泥管放好,二虎上前把绳子解开,然后重新去挂另外一个水泥管,到另外一边塘埂上面安装好。

  “你来,坐着腰疼。”他冲下面喊了一声。

  开挖机挺有意思的,但偶尔玩一下就行了,老是坐上面他也受不住。

  “来了。”二虎立刻换班。

首节 上一节 454/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华娱及时雨,她们逼我做顶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