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第447节
秦父、阿爷和憨娃儿都在一块吃饭了,家里没人做饭,只能辛苦宝儿。
憨娃儿小夫妻俩倒是挺乐呵的,两家都不是外人,正好孝敬一下,天天买好菜。
秦大河中午也过去吃饭,不过晚上去市里吃,反正他开车来回跑快得很。
二虎家可能是因为阿梅怀的是女孩儿的原因,就在运漕那边生,这样要方便一点。
他们那边两家都有不少活儿要干呢,哪能围着孕妇做事。
秦父自己也要摘果子,现在还剩最后一遍了,摘完就要打杆子上来。
父子俩还要忙活着收棉花,这种轻松赚钱的机会自然不能放弃。
这天上午八点,他们开着船去了陈湾。
因为在陈湾闹过两次矛盾的原因,爷俩反而来劲了,不管是收粮食还是收棉花都喜欢往这里跑。
大村子粮食和棉花都有不少,本身是个大回水湾,除去中间的几户人家,家家户户都临水。
开船收棉花还真是方便,顶多就是过两个坝的事儿。
下了船,秦大河搓了搓手,真几把冷啊,都能哈出来白气。
地上的草木也挂霜了,今年估计要比去年冷。
先点上黑松抽了一口,这才舒服些。
因为已经提前联系好了一家,老男人开着大船过去装棉,秦大河拿着大喇叭溜达一圈再说,看能不能多收两户。
这种大村子,收棉的人可是不少的,凤凰桥也有个扎花厂呢。
路过上次大陈书记让他们收粮食的一家子,看到男主人拄着个拐棍,他还打了声招呼。
这家人当初做事不地道,卖粮食掺石头不说,辛辛苦苦把人送到县里还诋毁他们。
后来被陈书记压着上门道歉了一次这事儿才算完。
看到他路过,阿爷尴尬的笑了笑,拿出一包烟递了过来。
“国庆叔,你自己抽。”秦大河连忙摆摆手。
这就是在县城受伤的男人,没钱看病,自己家过来收粮食给人筹钱的。
“上次那事儿别放心里去啊,家里婆娘我也打了,以后肯定不能乱说。”
“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哦,早就忘了。”他笑呵呵的说道。
男人还是讲道理的,家里姑娘也不错,就是婆娘一张嘴专门惹事儿。
上次那件事也算是丢了村子的脸,一家人估计要被人蛐蛐挺久的。
陈湾这种上千户的村子,有一些五二三管的人太正常了,秦大河也没放在心上。
“阿叔,我去忙了啊。”
“行。”
看到人走了,国庆叔这才松了口气,人家好心帮自己家还被倒打一耙,唉,这两年是抬不起来头了。
前面小竹林刚转弯,就看到不少小朋友在玩耍,没想到还遇到熟人了。
“阿哥。”
“娜娜,放假了啊?”上前招呼了一声,“艳儿还想着你呢,说生完孩子找你玩。”
“我晓得,我们一直有联系的。”娜娜点了点头,“你这是收棉吧?”
“嗯。”
“我家正好有一千五百斤,我去问问阿爸。”说着,她就去后面屋子里了。
和陈国庆家离的也不远,上次被人倒打一耙还是她通知的。
过了一会儿娜娜和一个阿爷走了出来,商量了一下收棉的事。
哪怕是熟人秦大河也没多给钱,不然收了娜娜一家,其他家也要这个价就扯淡了。
不过谈好价格之后,他把身上的一包黑松塞到男人的口袋里。
“阿爷你抽烟,我先去我爸那里把棉花称了再过来收你的。”
“那多不好意思哦。”阿爷的脸上浮现着喜意,一包烟就二十来块了。
收棉花能赚多少钱他们心里也有数,现在的行情就在这里。
等他走了阿爷转头看向娜娜,“姑娘,要不让这个秦大河给你介绍个好一些的对象?”
女儿心气儿高,眼看着都二十二了
看这秦家小子抽烟的档次就不低,混的好哦。
“我知道了。”娜娜有点烦躁,哪来这么多条件好还没结婚的啊。
学校里面倒是有追求她的,但那一股子穷酸样,以后日子怎么过?
以往倒还好,现在艳艳又是进编制,又是去市里生孩子,家里有钱的不行,她眼光自然也提高了。
另一边,父子俩正在忙着搬运棉花呢。
这次带了个拖车过来,比他们自己扛要好。
一车能拖七八包,带到河边直接装船,别提多省力了。
今天这一家卖了三千斤棉,一万多块钱进账。
现在种棉花是真赚钱,别人在外打工一年都挣不到这么多。
最后一车拖完,两人坐在船上靠着棉花休息了一下,点了根香烟。
天又冷,还得干活儿,身上起汗之后人都打个激灵。
还好他俩干活的时候把衣服脱了,现在穿上刚刚好。
“艳艳那个小同学家里还有一千五百斤是吧?”
“嗯。”秦大河点点头,“咱家这个礼拜的额度还差2500斤了。”
“真特么操蛋,看着钱挣不到。”
他家大船运个七八千斤都行,没招啊,收这么多棉没地儿卖。
“等明年吧,明年扎花厂多了,估计要开始抢棉,谁都能收。”到时候肯定要放开限制的。
哪怕收棉的人多了,利润降低,他家大船照样比别人挣得多。
“只能这样了。”深吸一口香烟,把烟头扔到水里,大船开始掉头往娜娜家那里去。
秦大河拖着个喇叭在岸上走过去,还差个千把斤额度呢,看又没人卖。
现在棉花的价格已经稳定下来,二等棉还是三块四毛五,观望的人很少了。
路上只有一些人问了下价格,知道没卖亏,高兴的离开了,也没说卖棉的事儿。
到了娜娜家里,秦父已经在叉棉,他跟着一起动手。
熟人归熟人,生意归生意,该有的流程还是要走一遍。
随后父子俩开始装棉,一千五百斤干起来快的很。
十来分钟把棉全部过完,秦父开始从腰包里面数钱给人家。
眼下时间都十一点了,对方也乘势邀请他俩吃饭,但是秦大河以贩棉为理由推辞了。
等他去搬棉的时候,国庆叔和老男人聊了起来,谈到了自家女儿的婚姻话题。
“兄弟唉,我家这姑娘可是个老大难了哦,你家要是认识合适的人选能介绍一下。”
“大学生,不是好找的很蛮。”
“就是大学生才不好找,小丫头眼光高着呢,我们都是农民,也不认识什么好人家。”
看到对方苦口婆心的样子,秦父大乐,自家现在混的这么好了,都开始给大学生介绍对象。
“行,回头我让大河问问,他那些喜欢钓鱼的朋友不少都是体制内的,说不定能凑上一个呢。”他满口答应了,大学生介绍出去也有光。
情况还真是如此,那些个钓鱼佬好几个都是退休在家或者半退休的。
比如老陈就是,家里儿子二十五了还没结婚,他是退休状态,老伴儿被返聘到高中了,一家子都在编呢。
就是不知道他儿子是做什么的,回头问问就行。
听到秦父这么说,娜娜的父亲立刻就高兴了,连忙把女儿拉过来。
“给你阿爷说说什么要求,回头人家好介绍。”
这给小丫头羞的,差点把脸埋地里,两个老男人做事是真没谱,不应该是让阿妈去跑两趟问问嘛。
秦大河正好过来呢,看到情况连忙解围。
“回头让她和艳艳打电话说,我给问问就行。”他笑着说道,“娜娜,现在就去给艳艳说说,她在医院正无聊呢。”
“好。”娜娜连忙跑掉了,遇到这么个活爹她也没招。
第352章 车珠子
上一篇:华娱及时雨,她们逼我做顶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