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第419节
“你骑不骑?”秦大河开口问道。
“不骑,等上班了我骑踏板。”她才不乐意骑自行车呢,多累啊。“听站长讲我的那辆是女士的,没有大梁,要不给彬彬骑。”
小胖子听到有人喊他,茫然的抬起头,脸边都是米饭。
这孩子最省心的就是吃饭,不用人喂,自己搞个小板凳呼哧呼哧的吃了起来。
“他就算了,等再大一点吧。”大姐赶紧摆摆手,这孩子才三岁多,骑自行车还得好几年呢。
“算了,先放家里吧。”到时候看谁要就拿过去。
一顿饭吃完,大姐夫先回去了。
因为彬彬晚上要当童子给憨娃儿压床,所以大姐在家呆一晚,反正家里地方够睡的。
阿婶和老娘都到憨娃儿的院子开始忙活。
现在的院子收拾的板板正正的,红纸下午也要贴上,还要提前烧荤菜。
秦大河再次返回外公家里,带两万块现金过去。
把大爹也叫过去了,两万块的帐转到他头上。
虽然说一切都是捕风捉影,但外公难得的离开农村生活,大舅宁愿花点钱收尾也不想耽误。
实在是每年回老家太受罪了,真要到合肥,住个大酒店,来回开车子多方便。
回小郭圩连路都没有,还得开个船。
到大姐家车子也能直接开过来,住的也宽敞,怎么都比老家好。
“大爹,这两万的债转我头上啊,家(ga)爹马上要去市里养老了。”
“老二有福气哦。”大爹心里的羡慕简直无语言表。
两个儿子出息,闺女儿也心疼老爷子,两万说拿就拿了。
外公心里就更高兴了,债转到女儿家也不心疼,大不了废点时间,肯定能收回来的。
当然,要是知道钱是大儿子出的,说不定还得闹幺蛾子呢。
“大舅知道你愿意搬去市里,马上就琢磨买房的事了。”秦大河笑吟吟的说道,“去市里享福多好。”
外婆也是喜形于色,能去市里和儿子一起住多好,看能看到孙子。
把欠条转到他头上,这事儿也就落定了,大舅花了点钱把老人接到市里,起码办了一件心事。
老头儿在乡下和大姐离的也远,还不如去和小弟一起住呢。
大不了到时候多补贴点,现在他是真不缺钱。
秦大河掏出黑松,给大爹递了一根,自己抽出来一支,剩下的全给外公了。
先帮外公点上,自己这才开始吸烟。
“大爹,仓头扎花厂那边现在怎么样?”
“开工了,不过棉花收的少,昨天听祥子讲,就收了一万斤,机器都没开呢。”
一条生产线,一万斤棉半天功夫就轧完了,肯定不能开机器。
“那就好,你家准备什么时候收棉?”
“过几天吧,等这一波果子剥出来,今年棉花出的有点迟。”
“确实是迟了。”都国庆节了,棉花才上来一点点,往年甚至都摘完烧杆子。
“到时候我来小郭圩收,你来咱们村子?”他笑着说道。
收棉一般不在本村收,麻烦事儿太多了,一斤赚一分钱都要被人讲。
“哈哈,行。”大爹还在畅想着赚钱的事儿呢。
扎花厂有工资有分红,加上收棉花了,总能赚到的。
新坝那边的扎花厂还没开始,因为是小厂,李厂长准备压着生产节奏,要等棉花价格稳定下来。
账上钱不多,可承受不了很长的账期,万一棉花降价,囤货太多一不小心就破产了。
必须得精打细算,好像收棉花的车子也有要求,到现在都没通知他过去呢。
一般正式收棉之前都会喊他们司机开个会,一方面定价格,再一个安排各自的收棉区域和份额。
不然秦大河家一条大船一天跑两趟,一个人收人家四五个人的。
从外公家回来,他又去了憨娃儿家里。
二虎他们也过来了,由于憨娃儿结婚摆的酒席比较少,就没请大师傅,秦母她们自己烧就行。
下午还在处理食材呢。
肉食下午就要烧好,蔬菜这些也得清洗干净,明天直接炒。
娃儿手足无措的站在院子里,他也不知道干啥,谁喊他就去帮忙。
秦大河笑呵呵的把人拉走,兄弟四个去电焊作坊那里,反正都帮不上忙。
二虎他们也就看个热闹,电焊作坊这里开始忙了,有一点点时间都得干活儿。
憨娃儿和秦大河坐在边上抽烟闲聊。
“娃儿,地笼还下吗?”
“过几天。”马上结婚了,只能抽空去下。
“鲫瓜子给我留着啊,鱼塘里面都空了。”十二条鲤鱼短时间内就卖完了。
九十月份鲤鱼不愁卖,都是人家上门买的,国庆办事儿的特别多,还给娃儿留了两条。
“嗯,肯定有。”娃儿脸上浮现出笑容,只要能帮大哥忙就好。
“水质好的地方,有大板鲫给我留着啊,我妈说要攒三十条呢。”他有点发愁。
去菜市场买能买到纯野生的,但是大部分都是臭水沟出来的货,皮毛很难分辨。
除非当场煮熟了才知道。
“给我也留点儿。”二虎舔着脸说道,“我妈也让我弄呢。”
“啊。”娃儿傻眼了。“我也不知道,能有多少?”
大板鲫都是三两以上的,他平时下地笼搞到一二两的都稀罕呢。
“你要自己去钓去。”秦大河嫌弃的看了二虎一眼,这货居然跟他抢鱼。
“帮忙一起干啊,给你算工钱。”铁蛋哀叹一声,干不完啊,晚上又要加班。
中秋的蚊子歹毒的很,一口一个大红包。
“滚蛋,不稀罕这个钱。”他嘿嘿一笑,转头拉着憨娃儿研究钓大板鲫去了。
二虎也想凑上去,不过看到这么多活儿只能作罢。
马上收棉花了,憨娃儿这木匠活儿也忙,肯定是没工夫去钓鱼的。
两人商量了一下,准备偷摸在外河放点大地笼。
“等你结完婚了咱俩放点大地笼吧。”
“嗯,大板鲫给艳艳吃。”娃儿重重的点头。
水质好的大板鲫在乡下都算稀罕物,城里人想吃根本吃不到,只能搞点养殖鲫鱼尝尝味儿。
聊了一会儿,秦大河就回去了,家里就艳艳一个人,他不放心。
老爸吃完饭就下地了,现在要开始摘果子,这个就轻松一些。
把果子摘回家再剥,然后晒晒就能卖了。
到了家里,艳艳正在客厅坐着,家里没人她要看家的。
院子里还停了一辆崭新的公爵王,沪A的牌照,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在打电话。
这时候他手机响了,嘴角挂着笑意,接通了。
“喂,大河老师,我到你这儿了,你老婆说你不在家。”
“刚到家呢。”
“没看到啊。”说着说着,他感觉不对劲儿,怎么有回音。
转头一看,小夫妻乐呵的看着他。
“浪费我一块钱电话费哦。”
“哈哈,开个玩笑。”秦大河上前伸出右手,两人握了一下。“大刘,叫我大河就行,带个老师总觉得怪怪的。”
“你饵料好用嘛,哈哈,这次特意过来找你学习的。”上次邀请赛他拿了第二名,算是出尽了风头。
甚至在论坛上面还火了一把,把他饵料都带火了,这可是实打实捧出来一个亚军。
人家在论坛上直接讲了,从饵料到鱼竿,都是根据秦大河的指点配置的。
拿个板凳给人坐下,秦大河抽出黑松递了过去。
“中午吃饭没?没吃饭让婆娘做两个菜。”
上一篇:华娱及时雨,她们逼我做顶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