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第41节
憨娃儿一直没说话,在旁边嘿嘿傻笑,这么大的鱼都让他钓上来了,心里可是美的很。
秦大河开始算计鱼获,上午搞了四条,下午九条,总共三百四十多斤的鱼获了。
主要是今天的鱼都是大鱼,没什么小鲢鳙崽子。
先是把转运盒装满水,然后艰难的把两个鱼护拎上去。
这边的坡度又大,路还不好走,再加上鱼儿挣扎,短短的一个上坡,把三人折腾的够呛。
鱼儿收拾好之后,他们才开始收拾渔具,此时都五点半了,天微微有点黑,估计再过二十分钟就彻底黑了。
三人刚刚起鱼护的时候身上都湿了,此时风一吹还有点冷。
“爸,明天估计要下雨,难钓了。”
“嗯,这风吹得,得降温。”秦父点点头,风一起,今年的温度马上就开始下降。
花鲢是喜高温的鱼类,刚开始降温的时候,只有上层水温会有一些变化,这些鱼就会来到水底。
此时若是继续打浮的话,钓鲢鳙肯定也会有,但是鱼口就不可能像今天这么密。
“娃,等会我把你送回去,明天要是下雨就不出来了。”
“好。”
等父子俩到家的时候,堂屋的饭菜香的很,今天老娘心情好,加餐了哦。
“炒面,先去玩吧。”他把狗子放下车,马上一溜烟的跑到屋里朝着女主人摇尾巴,想讨些吃食。
今天下午秦大河就没舍得让炒面吃饵料了,鱼口频繁用饵料都快一些。
先把鱼下护,老娘也过来看热闹,见到巨大的白鲢眼里都惊喜的很。
“比昨天的青鱼都大,真厉害。”
“娃儿钓上来的,差点被拉进水里呢。”
“能搞上来就好,这鱼估计得二三百了。”秦母喜滋滋的说道。
今天的花鲢要少一些,但是总体重量在这里呢,起码又是两千块进账。
昨天是青鱼值钱,不然根本卖不到3000块。
今天的桌子上除了烧鱼以外,还有一锅鸡汤,直接连着锅端上桌的。
“昨晚你不是哼哼胳膊疼嘛,今天特意杀了一只老鸡。”
“我什么时候说过胳膊疼,就是有点不利索而已。”老男人瞪了自家老婆一眼,哪有在孩子面前揭短的。
秦大河偷笑,第一次玩这种高强度抛竿方式疼一下很正常,估计上午秦父也是干的辅助工作。
又不是早早地停口,怎么可能一上午就搞四条鱼。
还有卤鸭子,这是加餐必备,今天的是白皮盐水鸭,直接在村口买的,看鸭肉的光泽就知道好吃。
卖鸭子的还是他家的一个族叔,关系远,但是有来往。
今天可是有口福了,桌上三道荤菜,他回来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受到老娘这么豪横的款待呢。
“爸,您多吃点儿,这两天辛苦了。”
“我辛苦个叼毛,赚到钱不都是给你嘛,等我们干不动了你就要自己做事喽。”
秦大河闻言撇了撇嘴,这种话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讲过,而且觉得子女因为这样,就该顺从自己。
“骨头扔给炒面啊,他这两天跟你们出去也辛苦的。”秦母笑着说道。
“哒,它哪里辛苦。”老男人扔了一根骨头过去:“两天吃了半斤饵料,昨天差点被涨死了。”
“哈哈,炒面是好玩,还吃饵料。”她还真不知道炒面吃饵料呢。
秦母一面吃饭一面心想着,儿子回来了。一家三口吃饭,再加上炒面,家里倒是比以往好多了。
饭吃的差不多了,秦大河把碗筷都放下。
“妈,给我300块钱,把娃儿的工钱结一下吧。”
“行,你爸都顶不住,憨娃儿这两天肯定是出大力了,是该多给点。”
夫妻俩都没异议,两天起码搞了五千块,一天150不算多。
秦大河拿着钱,又带了一些东西,先去了超市买了一包盛唐,然后拆开拿出一根点上。
现在差不多七点出头的样子,估计奶奶还没睡,钱送过去给奶奶收好。
此时,北风已经刮了一个多小时了,穿着薄外套都能感觉到一丝明显的冷意。
路边的树木也被风吹得哗哗作响,让人不由自主的加快脚步。
“娃儿?”秦大河哭笑不得的看着一身黑衣的憨娃儿,又要去下地笼啊。
“哥,地笼”憨娃儿举起手里的地笼嘿嘿傻笑。
“行,你去下网吧,我把工钱结给奶奶。”
“嗯。”憨娃儿拎着网小心的出发了,这会儿风大,外面人少,他下网可以下远一些。
求月票、求盟主。
第55章 讲亲
“阿奶,我是大河。”
昏暗的房间里,奶奶正在厨房烤火呢。现在这个天气一降温,她就冷的有点受不了。
“门没锁,进来吧。”
到了屋子里,秦大河拿出三百块钱让奶奶收好。
“阿奶,是不是冷啊?”
“有点儿,今年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呢。”奶奶豁达的说道。
自家孙子都这么大了,她走了也安心,再活下去,可就真的成拖累了。
秦大河闻言叹了口气,把香烟拿出来递给奶奶。
“嘿,大河,帮我照顾好憨娃儿就行,不用给我带东西了。”奶奶看着他手上的东西有些不悦。
“小时候和憨娃儿玩的那会儿,经常一身泥巴来这里洗,现在送两包烟怎么了,这东西是给娃儿的,您管不着。嘿!”
那时候家里农村人都忙着搞钱奔小康,几个小家伙在外面疯跑也没人管,一到傍晚的时候,身上几乎都是泥巴。
像二虎,能挨住揍的就直接回家,他们三个还得过来洗洗。
虽然衣服湿了也是一顿打,但是比一身泥巴要好一些,奶奶怕他们着凉,还会拿干毛巾帮他们擦身子。
“娃儿现在地笼能搞到多少货吗?”他把话题一转,没有纠结生老病死的问题。
“有的,他手脚勤快,白天再忙晚上也会弄一些。”奶奶讲到自己的孙子,面容要好许多。
“昨天搞了不少大板鲫,我在村口卖了二十五块钱呢。”奶奶脸上洋溢着笑容:“娃儿也会搞鱼的。”
“把烟点上,咱俩多聊聊嘛。”秦大河帮奶奶把烟刁好,两人一起在这充满烟火气的厨房里闲聊着。
另一边,某位木匠的家里。
“艳艳,大河挺不错的,是大专生不说,还能踏实挣钱。”老木匠正在和自家女儿谈婚事。
今年女儿回家后,就有好几拨上门求亲的,他都拒绝了,要么太远,要么家里人的风评差。
他一点都不想自家姑娘嫁到镇上或者更远,老两口就一个女儿,就靠女儿女婿养老哩。
“不嫁,其他谁都行,就秦大河不可以。”艳艳一脸倔强的说道。
她知道自己父亲的心思,但是昨晚听到三兄弟的话语,整个人都气坏了。
还学问越大屁事儿越多,自己还看不上一个肄业的大专生呢。
“周围现在条件最好的就属他家,别看没有楼房,三个壮劳力还有大三轮,赚钱不是很轻松。”
“我自己有工资,不用别人养。”
老夫妻俩黑着脸瞪着自家女儿,早知道就不让读这么多书了,策那。
“那你小时候还帮他拿我墨斗和木料?”
某位小美女:“.”
那时候她天天跟着秦大河一起玩,给人家拿这个很正常啊,都十来年过去了。
“爸,要不,再等两年?”
“屁,你都这么大了,估计有不少人心思放你身上,再不嫁人,出事儿了咋办?”
还好闺女回家的线路是县道,路上车子多,晚上下班回来也安全,不然怎么也不能让人去外面上班。
他现在就想把闺女在村子周围找个靠谱的嫁了,自己还有存款,再有个女婿支应晚年就舒坦了。
要儿女养老,图的不是钱,而是有个后辈在,老了没人欺负。
“爸,那你说说有几个,我好好选选。”她有这个自信,一定是她挑选别人。
“除了秦大河他们四个,还有徐村的小项,不过那个叼东西不是好人,从小就偷鸡摸狗的。”顿了一下,老木匠再次开口:“还有一个是秦三的儿子,不过他说要年底再回来,也不知道在外面是个什么情况。”
上一篇:华娱及时雨,她们逼我做顶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