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第356节

  看着二虎他俩兴高采烈的回家,秦大河摇了摇头。

  点上一根香烟,他深吸一口缓缓吐出烟柱。

  “娃儿,你把摩托三轮开回去,小木船和螺蛳也带上。”

  “哦。”憨娃儿还以为是方便他明天打窝呢。

  “车子开回去就不用送了,算是给你的结婚礼物。”

  “啊?”

  “啊什么啊,给你就拿着,大哥送你还能不收啊。”秦大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太贵了。”

  “不给面子啊?”他故意板着脸。“我都和艳艳商量过了。”

  “哦。”憨娃儿本来就嘴笨,还特别听他话,这会儿只能收下。

  不过对他而言,大哥的恩情多加一笔也还不完,这辈子就跟大哥了。

  “哈哈,行了,回去吧,我也要去市里了。”他笑着坐上陆巡,启动车子。“记得帮我把院门带上。”

  说完,直接一脚油门出发了。

  凌晨的天边出现一抹橘红色,从通江大道的正前缓缓上升,两侧的树林不断倒退着。

  开着越野的人脸上映的微微发红,嘴上叼着香烟,好不惬意。

  把车窗打开一些,风立刻就灌进来了。

  的。

  双倍月票期间求月票

第281章

  现在早上也热的厉害,起码有个三十度往上。

  刚刚开着空调吹了一会儿,可能是因为熬夜的问题,皮肤都开始油腻起来,还是吹着自然风舒服一些。

  打了个哈切,秦大河稍微放慢了些车速揉了揉眼睛,真困啊。

  不过今天卖完鱼能休息一天了,陪陪老婆,不然丫头肯定有意见

  到了冰冻街,疤爷这边刚开始忙。

  大市场这边,早上一般都是网工和养殖户送鱼,等到了晚上就是渔船回港。

  现在的长江渔民日子过的并不算太好,赚钱肯定赚钱,发财难,船太多了,还得给航运让道。

  作为黄金水道,货运比渔船可谓是重要的多,也赚钱的多。

  车子停在店门口,伙计很有眼力劲的过来帮忙卸货,他算是固定卖鱼的渔民之一,只不过捕鱼方式是钓鱼。

  疤爷端着看到也走了过来,还给他派了一根香烟。

  看到抬下来的青鱼,微微点头。

  “皮毛可以,一看就是纯野生的。”

  “呵呵,就是数量少了些。”秦大河派了一根香烟过去,两人一起点上。

  这么点鱼,伙计自己就给过秤了,疤爷在边上看着,拿个计算器开始算账。

  “不是说有五十斤的吗?”疤爷开了个玩笑。

  “嘿嘿,肯定有,不急。”秦大河自信满满的说道。

  单子开好,这就开始数现金。

  秦大河接过复印纸下面的蓝单看了一眼,四千三百多,三天赚这么多可以了。

  二虎他们也能分八百多块,秦大河自己去打电焊都赚不到这么多。

  乡下一天200的焊工费算是很高一档了,他这种大师傅顶多就是这个价格。

  铁蛋和二虎居然还想着不钓鱼去干电焊,确实无法理解。

  不过他这是陷入自己的思维误区,就像二十年后很多人调侃,中个五百万彩票可以让日子舒服点,但并不能让人逆天改命。

  现在的二三十万已经是很多农民一辈子能看到的钱了,年轻人骤富之下飘了才是正常的,他和憨娃儿反而是另类。

  把钱收好,还帮着疤爷干了点活这才告辞。

  随后去吃饭,还是那家牛肉面,味道是真不错。

  大早上的吃完面条身上汗流浃背,过瘾的很。

  他看到大市场里面的渔民经常过来打包个一份回去吃。

  这会儿才六点半呢,也不知道渔具店有没有开门,今天还得谈鲢鳙饵料的事。

  想了想,先去报亭把钓鱼杂志买了,上面果然有他发表的两篇文章,还给了配图。

  一个是老男人笑脸如花捧着青鱼的照片,还有两张他和二虎的照片。

  其中大鱤鱼因为关乎长江生态的问题,《中国钓鱼》居然给了个首版。

  他直接给人清空了库存,留一份当样刊收藏,其他的可以送人。

  让他炫耀自己赚多少钱没兴趣,但是钓鱼这个逼肯定得装圆了才行。

  喜滋滋的收好杂志,他这才到了渔具店。

  “老板,你这边有没有鲢鳙饵料?”进了店,他也不着急谈寄卖的事。

  “有软粉,回去弄点湿面团子沾一些就能钓,好用的很呢。”老板刚开门就遇到客人,自然心情大好。

  立刻拿着一个粉色包装袋出来,秦大河拿到直接拆开。

  “打开了就必须得买啊。”

  “知道,等会付钱,我看看味道。”他点点头,用手拈了一点闻了下。

  蒜臭、谷物味,还可以了,要是不加臭菜水的话,味型比他现在的饵料还好一些呢。

  当然,也只是味型,蛋白成分、雾化程度肯定没法比,甚至都不用实验。

  那种沾在面团上面的饵料,钓鲢鳙来口必须猛,不猛的话,一分钟就得换饵。

  “多少钱?”

  “八块,这里面可是加了不少香精的。”

  策,秦大河听到价格有点蛋疼,这特么150克的粉卖八块,比他还黑啊。

  付了钱,又去看看其他饵料,基本都是湖北、川省那边的老品牌,还是鲫鱼饵料为主。

  鲢鳙饵料就这一款。

  “你这卖的最好的饵料是哪个?”派了一根烟过去,两人一起闲聊。

  渔具店这个点也没什么人,毕竟现在的钓鱼佬大部分都是自己挖蚯蚓的。

  “鲫鱼饵吧,其他的没什么人买。”现在饵料不赚钱,赚钱的就是鱼竿。

  一根鱼竿便宜的赚二三十块,贵一些的大几百,利润很惊人的。

  包括各大渔具公司,主营的基本就是鱼竿,毕竟国内的台钓还没太多人玩。

  台钓兴起才是渔具公司赚大钱的时候,一大堆装备,哪个都不便宜。

  “有没有兴趣卖卖新饵料?”

  “什么饵料?”

  “我这有一款专门钓鲢鳙的饵料,在无为那边好卖的很。”

  他把自己在县里还有金陵、湖北、川省那边的客户订购饵料的事讲了一下。

  最好是能谈下来现金进货,寄卖还是太麻烦了。

  “这么厉害?”老板有点半信半疑,这个年头,做生意的遇到骗子太多,必须得谨慎。

  秦大河拿出《中国钓鱼》,这杂志还真就派上用场了。

  对方看到上面的照片立刻就惊为天人,现在能上报纸可是很牛逼的。

  “就是在漳河那边钓的,长江你总不能认错吧?”

  “这么大鲶鱼啊,策,牛逼。”

  “哈哈,我钓了两条,还有一个照片都没放上去,这个钓青鱼的是我爸,钓鱤鱼的是我兄弟。”装逼总是让人心情大好。

  接下来谈的就顺利多了,人家老板店门都关了,要拉着他去钓鱼试试。

  现在的渔具店老板大部分本身就是钓鱼佬,遇到新饵料想实验很正常。

  秦大河虽然困得要死,还是跟着一起去了,反正渔具店就在弋江边上。

  到了江边,秦大河帮忙开饵,然后疯狂打窝。

  现在可没时间耽误,先把渔诱过来。

  

首节 上一节 356/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华娱及时雨,她们逼我做顶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