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第31节

  这大重量的长漂都是卖十块钱一个的,不过进价绝对不超过4块,得让老板赚一些才行。

  现在他漂盒里面长漂就两个,剩下的都是短漂,根本不够用。

  想钓大物,必须得钓远、钓深,玉溪河还经常走水,轻漂站不住的。

  “200块,这些漂正价卖你,两根竿子作价100,这个价格你出去随便问,哪家比我便宜?”老板信誓旦旦的说道。

  秦大河:“.”

  据他所知,现在鸠兹市区就他一家渔具店,百货大楼那边卖的价格和他一样,但是不给你还价的机会。

  当然,或许哪个角落里还有渔具店,但是他不知道啊。

  “那算了,我去金陵看看吧,反正高淳到金陵也近。”

  从他的口音判断,还真不好猜测是哪里人,毕竟这边讲话都一样,吊字开头,逼字结尾。

  他直接走了,速度很快,仿佛马上就要去金陵一样。

  直到他把三轮车摇响,老板这才追出来。

  “180行了吧,卖的太低了厂家过来查账不好搞,也有保价的。”老板擦了擦额头的汗,在进行最后的挣扎。

  现在渔具行业不好做,还特别压钱,他都后悔干这行了。

  利润大是大,一根碳纤维竿子赚几百都行,但是得看市场啊。

  日子才富裕没多久呢,现在也没几个钓鱼佬,舍得花钱买碳纤维的更是凤毛麟角,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卖出去一根。

  “行,回头还来你这里买渔具啊,上次也在你家买了不少东西呢。”

  他笑呵呵的跟着走下去,车子就没熄火了,不过“车钥匙”却是拿在了手上,威慑力十足。

  

  两根竿子,十根长漂到手,他看了下漂的材质,塑料的。

  扯了扯嘴,也没有多说什么,回头去买点密封胶,有空自己做芦苇漂吧。

  不过自制芦苇漂要买一些玻璃脚或者碳脚,他不知道去哪买,只能等机会了。

  现在的七米二应该是野钓最长的竿子了,在某个邓大师还没走红之前,大家还在老实的拿着四五米的鱼竿钓鱼呢。

  这次买的光威的鱼竿即是支持国产,也是要自己用的。

  虽然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但是不可否认,玻璃竿子比碳纤维更让人放心。

  就是抛投有些麻烦,不把麒麟臂练出来,是别想拿七米二的频繁抛竿,只能甩大鞭。

  农村也有人搞七米的竹竿去钓大鱼的,有些天生神力的就喜欢这么干,听说大湾那边的三十多斤大物就是七米的竹竿钓上来的。

  不过这种三四斤重的竿子,正常老农民甩大鞭都累死人。

  东西放车子上收拾好,先是到了汽车站外面喊了喊。

  “无为方向,差两个发车,走通江大道。”

  “无为方向,差两个发车,走通江大道。”

  他毫不脸红的开始扯谎,其他人也是,旁边好几辆三轮车司机都这么喊。

  上了两个大婶,他就和人家说车上的人上厕所去了,五分钟后发车。

  直到十分钟后,喊了六个人,他和几个客人赔笑了一下,这才启动三轮车了。

  照例是三块钱一个人,其中一个和他同一个镇子的收了五块,送到家的价格肯定不一样嘛。

  这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他肚子饿的和火烧的一样,路过新市口的时候停下来买了两个肉包子啃。

  水也喝完了,这次出门一壶水喝的一滴都不剩,舍不得花五毛钱买矿泉水,他索性花了一块五买了一瓶汽水爽了一把。

  回城又赚了二十块,豪横。

第41章 鲢鳙饵料

  等他到家的时候,果然挨了一顿骂。

  “用这么好的机器做饵料,作孽哦。”老娘锤了他肩膀一下,看着擦完之后,崭新的磨面机,有点舍不得给儿子用了。

  秦父也骂了好几句,这东西拿去利民超市叫卖,七八百块跟玩似得。

  “破壁机也要三四百啊,我买这个才花了三百,省钱了啊。”

  “麻痹的,那你把这个卖了,再去买个二手破壁机不就行了。”

  秦大河:“.”

  鬼市又不是什么都有,得看运气的啊,策那。

  “妈,凭良心讲,我钓鱼是不是挣钱?”他开始讲道理了。

  “滚!你这是糟蹋东西,人家小作坊帮人磨米粉都两块钱一次,这个机子年底起码能挣千把块。”

  “你天天在家守着帮人磨面吗?”秦大河便秘的说道。

  老爹要开三轮车,自己要出去搞鱼摸虾,老娘守家里倒是行,但是哪有空帮人磨面啊,家里这么多事要干呢。

  “那就卖了,你去买个新的破壁机。”

  “就让我用呗,万一我以后钓鱼钓出了名声,卖饵料呢,这玩意不就是加工机器嘛。”他开始搂着老娘撒娇。

  家里平时都是老娘做主,哄好了老娘其他某人好搞定的很。

  秦母闻言一怔,确实,自家儿子搞鱼有一手的,去田里干活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打听他的鱼线鱼竿了。

  “那你就磨米糠之类的,别搞蚯蚓进去磨啊,不然这机子就毁了。”秦母有点不放心的说道。

  铁蛋家晒蚯蚓已经成了村内的谈资,一上午大家都知道了,主要是剁碎了的了蚯蚓晒起来味道太冲。

  不磨蚯蚓的话,机子还能磨磨米磨磨麦子,磨了蚯蚓这味道就散不了了,而且磨吃食心里也膈应。

  “行吧。”秦大河叹了口气,以后想要蚯蚓粉就得自己去臼了。

  那玩意坐地方杵个半天才能搞定,哪有机器来的快。

  随后他就兴冲冲的开始准备磨东西了,从家里拿出老玉米,开始磨玉米面,老夫妻两个也好奇儿子要干嘛,就在旁边呆着。

  他想趁着鲢鳙还能钓,先把鲢鳙饵料搞出来,蚯蚓既然要自己碾,那就等冬天再搞,反正钓大鲫鱼还早。

  米糠也磨了一遍,钓鲢鳙必须得这个才行,里面的胚芽炒熟了喷香。

  比例他不知道,但是这玩意雾化好、味型好就行,其他不讲究。

  今天从镇上回来的时候顺便还买了一些土豆雪花粉,就是大部分饵料里面的雪花粉,自己做也可以,土豆片晒开碾碎就行,但是太麻烦。

  “妈,帮我用小火把玉米粉和麸皮炒炒呗,分开炒,发黄就行。”他看向老娘,这东西他搞不来。

  “真是欠你的。”老娘瞪了他一眼,开始去厨房升火。

  把机器停下,他又去利民超市买了一大袋豆奶粉和一袋子老年燕麦片。

  豆奶粉就是那种冲起来很多面疙瘩泡,吃起来喷香的那种豆奶粉,一袋子十五块,有一斤多。

  燕麦片十二块钱,老年人吃的,味道寡淡又便宜,一袋子两斤多呢。

  “炒面过来,给你一把。”家里的小狗被机器的声音吸引,过来好奇的看着他。

  对于炒面的称呼小黄狗有些懵,不过看到主人递手心里的麦片和奶粉混合的东西,还是上前舔舐。

  手心痒痒的,他趁机摸了摸小狗的脑袋。

  “快快长大,以后跟我出去,天天吃不完的鱼,嘿嘿。”

  “旺旺!”

  “哦,你也想跟我出去啊,不过现在太小了,再等等。”他轻轻抚着狗子。

  这会儿,狗子舔完手心就躺地上,把肚皮露出来让他摸。

  “嘿,耍流氓啊,这么小的丁丁也好意思显摆。”他无语的收回手,小狗子下面还是湿漉漉的,刚刚在外面尿了才进来的,策。

  饵料的味型他选择了咸臭味,邓大师的那种草莓蒜臭的制作成本太高,他直接舍弃了。

  现在草莓粉又贵又不好买,蒜粉制作麻烦,还是咸臭味靠谱一些。

  等老娘那边东西炒好了,已经是下午两点了,不过这时候地里的活不多,两人也没选择去田地,继续看着儿子捣鼓。

  他又开了一包盐,开始正式制作饵料。

  以米糠为主体,调整了一下饵料比例,加水则是通用的1:0.6。

  一次制作出来五份,把比例都记好之后,开始加水搅拌,然后等着吸水。

  

  “现在就加水?你等会出去钓鱼吗?”秦母眼神不善的看着自家儿子,太特么浪费了,豆奶粉和燕麦片可是好东西。

  “不去,要试饵料的雾化程度,搞好了我跟爸去大闸钓大头,一天起码百斤。”他得意的说道。

  这不是吹牛逼,大闸那边的鲢鳙都上岸咬人了,但是搞不上来。

  不让下大网,不让打电,每次下雨后大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鲢鳙在浮头。

  有些人想去偷摸下网都不行,大闸那边有个河道管理站点,人家再瞎也能看到你们在下网啊。

  而钓鲢鳙则是最高效的方式,甚至比拉网还高效。

首节 上一节 3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华娱及时雨,她们逼我做顶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