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第206节

  再用绳子固定一下,摩托三轮码的满满登登的。

  “爸,你和二虎他们先回去,我带憨娃儿去一趟市里。”一个人去肯定不行。

  这次结算货款的话,估计有八九千了。

  “行,你们注意点安全。”

  风吹的有点冷,紧了紧衣服。揣响摩托车,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

  从三岔河这边转弯,很快就到雍南,然后上长江大桥。

  下了桥就是宝文大市场,离市区还有十几里路呢。

  此时才五点,两人又冷又饿,实在受不了就在宝文大市场这边买早餐吃。

  一家面条包子铺正好开门,老板还在揉面呢,两人就进去了。

  “老板,下两碗面条,多来点面,包子出炉了吗?”

  “有,等几分钟就好。”老板点头就去忙活。

  这个点宝文市场已经开始热闹了,批发衣服的那些店家这个时候都在忙活,灯火通明的。

  两碗青椒肉丝面,加上八个包子,吃完身子热乎多了。

  “累了一天一夜,终于舒服了些。”

  “嗯。”娃儿也在揉手腕,他这么能吃苦的人都有点遭不住。

  又去拿了两瓶汽水,一人一瓶“吨吨吨”就下去了。

  “爽。”

  “哥,赚钱了。”

  “嗯,回去就让阿妈给你找对象。”秦大河笑着说道。

  “不够。”娃儿皱着眉头。

  两万块钱,这次还能分一点,加上存款,还差五六千缺口呢。

  “没事,先找着,找到再说。”秦大河摆摆手。

  有他这个大哥在,不够补上就是。

  把钱付了,坐上摩托三轮,再次出发。

  等两人到了冰冻街这里,已经五点半了。

  长江路上各种拖拉机、自行三轮穿行着,忙碌的很,鱼贩子和卖鱼的交织在冰冻街大市场。

  这边大市场就是鸠兹的淡水鱼批发中心,对面的鱼档也开了门。

  疤爷家门口停了几辆面包车,估计是来拉货的。

  秦大河把车子停好,进去就看到疤爷正在给人称鱼呢。

  “纯野生鳜鱼,昨天下午才钓上来的,皮毛完好,自己看看啊。”疤爷笑呵呵的给人介绍。

  “钓上来的?这么多啊?”

  “对啊,我还能为了这点钱唬你。”转头看到秦大河两人进来,立马招了招手:“大河,你们进来。”

  “就是他钓上来的,我昨天加前天收鱼都收了好几万了。”

  客人是个穿着皮夹克的中年男子,手上还拎着个摩托罗拉,一看就是有钱的主。

  “疤爷,给您送鱼来了。”

  “哈哈,你们先等着,或者去边上吃个饭,我忙完了给你们称。”都是熟人就不用客套了。

  

  中年男人来了兴趣,走到外面看了一下,立刻就惊了。

  “这是你们钓的?”

  “嗯,两个小时前才出水,玉溪河钓的。”秦大河淡淡的解释了一句。

  这是疤爷的客人,不是他的客人,做事要有分寸才行。

  “厉害。”男人竖起大拇指。

  都不用看,这么多鱤丝混子,肯定是野生的,现在也没谁闲得蛋疼去养鱤鱼。

  “我直接在你这拿货,钱你找老疤算。”刚出水的野生鱼,比店里的还稀罕呢。

  男人看他态度就知道是个守规矩的,没有说单独交易的屁话。

  “你要是不急,我就先称鱼。”秦大河笑着说道。

  “好。”

  疤爷也无所谓,早一天晚一天出水对他而言没区别,能卖出去就好。

  除了鱤鱼和一些不达标的小鱼,其他都搬进去了。

  “这么多大口鲶啊,哈哈。”

  “嗯,晚上都是这种货色。”秦大河嘿嘿一笑,跟着憨娃儿开始帮忙过鱼。

  都不用店里的伙计动手,他俩直接把鱼倒入框子里,等水沥了一下才上称。

  斤两疤爷这边记一下就行,还有不少大翘嘴,都是分级开始称重,价格也不一样。

  “大河,多搞点这种野生货,需求大的很。”

  “呵呵,肯定会加油的,谁不想挣钱呢。”把最后一筐鱼搬上去,擦了下手,然后接过疤爷递来的老利群。

  点上抽一口,带劲的很,几乎可以和黑色迎客松媲美了。

  两人寒暄了两句,把鱼钱算了下,7500多,很多鱼都没过水,直接卖给那个男人了。

  价格要高一些,秦大河一点都不在乎,点点头就准备去对面大市场,还有鱼要兑呢。

  “阿虎,你带着大河他们去边上把鱼兑了,就说我讲的,给个高价。”

  “好。”边上的伙计闻言就跟着一起出来。

  秦大河自己过去,不是熟人的话肯定要压价,毕竟他剩下的货都不咋地。

  卖完鱼东西放好,又回去和疤爷打了声招呼,两人这才骑上车子去江边,还没看到这个年代的渔船呢。

  清晨的长江路人很多,冰冻街的岔口,清洁工骑着绿皮垃圾车一路清扫路面。

  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和汽油味,隔壁的天主教堂也传来整齐的吟唱,仿佛在诉说着江边发生过的故事。

  重重的打了个哈切,十几个小时没睡觉,两人都困的要死。

  秦大河叼着香烟,就在中江塔边上,看着忙碌的渔船靠岸又出发,渔民靠着长江总是能吃一口饱饭。

  渔船最长的也就二十来米,又不是海边,风浪要小很多,所以大渔船很少。

  大部分还是七八米十来米的木船,这些船就专门下网,或者去弄排钩。

  长江里面的货还是很多的,加上洄游期到了,各种渔汛来临,大家都憋着劲赚大钱。

  不过看到那些绝户网,他叹了口气。

  “哥,好多船,赚钱。”娃儿指着那些渔船。

  “赚啊,怎么不赚了。”深吸一口香烟:“赚不了几年的。”

  “为什么?”

  “产量一年比一年低啊,你没看他们的网眼吗?”

  那种如同绿布一样的细眼网,就是是玉溪河那边都很少用,农村也就搞虾笼会用一下,抓河虾、黄鳝这些东西。

  “嗯,小鱼都抓了。”

  一盒又一盒的鱼获上岸,手指长的都被拉上来卖钱。

  鸠兹市消费力强,而且城市人不挑食,就算杂鱼也会买回去吃。

  农村的杂鱼卖不上价,因为这些杂鱼随处可见,想吃撒两个地笼就行,还不如买两条大鲫鱼吃吃过瘾一些。

  又来一条大船,好像是拖网,船上的人都喜气洋洋的。

  隐约能听到捕捞到刀鱼的信息,船老大喜气洋洋的带着鱼上岸。

  秦大河扫了一眼,四五钱重的刀鱼都被捞上来了,想必拖网的网眼也小的很。

  “走了。”

  踩灭烟头,带着娃儿就回去了,这边好像也没什么看的。

  等他回家的时候,才七点半,摩托三轮比大三轮快多了。

  回到家也不急着分钱,二虎他们都回去睡觉了,他也得睡觉。

  “艳儿,你把钱收好,我先睡觉了。”

  “嗯嗯,阿哥你赶紧睡觉。”

  一整夜没睡,阿哥肯定很辛苦的。

  她把秦大河脱下来的衣服全部拿到外面开始洗,本来秦母还准备帮她洗的,不过她觉得自己在家什么都不干,就顺便洗衣服。

首节 上一节 206/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华娱及时雨,她们逼我做顶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