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第19节

  中午吃完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开始巢网。

  三把梭子上下翻飞,不过秦大河要慢一些,时而还得请教他俩才行。

  “在鲫鱼池里放迷魂阵吗?”

  “嗯,就放这个,抓鱼多,控制密度方便一些。”

  迷魂阵就是一种固定的围网,进口很大,放在喂食点边上,一天抓个上百斤都行。

  不过放这个网要时常查看,闷鱼时间久了会死鱼,不抓的时候还得收起来。

  “兰儿,鱼护做好没有,那几斤鲫瓜子别整死了。”

  “快了,催个屁,别没话找话啊。”秦母瞪了他一眼,继续忙活。

  她要做的是好几个网箱式鱼护,先放置一个在外河存鲫瓜子,等池塘的石灰泡透了就得转移进去。

  以后小塘里面会长期放置几个网箱,父子俩平时出去钓的鱼都存在里面,多了就去镇上卖,着实是方便的很。

第25章 信得过

  第二天一早,秦父以熟悉车子驾驶为由,开着车子去了镇上,还是空车去的。

  大家也没坐他车,起码要等他来回几趟才行。

  秦大河上午和憨娃儿一起开始在鱼塘忙活,水已经从大湖里面放进来了,而且还用细网过了一遍。

  憨娃儿上次回去带了鱼,奶奶就让他没事过来帮帮忙。

  因为口吃的原因,人家扎花厂也不要他扛包,每天除了忙了那两亩地便闲下来了。

  他家承包的地比秦大河家还少,后来地被堂叔分走了一小块,余下的地只能保证饿不死人。

  平时会下点黄鳝笼,不过现在随着入了秋,黄鳝也不好搞了,很多时候只能在家干坐着。

  虾笼不是谁都能下的,他家离玉溪河有一小段距离,就这一小段距离导致他不能下网,下网肯定要被偷。

  很多闲汉没吊事干就拿着棍子沿河搜索,只要有网就起了看看有没有货,能长期下网的没几个人。

  就连秦父都被偷过几次,还打了几次架,这些呆笔才没敢偷他家的网。

  老男人练的虽然是庄家把式,但是下手狠,而且在姓秦的里面辈分高,一次两次别人就不敢搞了。

  憨娃儿没那个能耐,只能在野塘和外河里面搞点黄鳝,夏天还好一些,补充一些地笼总能搞点收入,入了秋就难了,那些小鱼带回去烧还费油。

  很多时候农民想搞鱼都能搞到,关键就是一个时间成本以及售卖问题。

  去镇上来回车费三块钱,你总得搞个几十块的鱼才能去卖吧,少了只能自己吃,买网也要花钱的。

  哪怕是秦父,也不是每次电鱼都能卖钱,很多时候都是花点儿柴油去换些吃食,省一些买肉的钱。

  真想搞钱还得是玉溪河,里面的河虾很值钱的,偶尔还有一些意外之喜。

  秦大河先是把自家的水泥船撑到大湖里面,这边大湖和外河连接的地方有个闸,平时都打开的,闸下面好几道网拦着呢。

  要是下雨涨水,这个闸就要合上了,防止跑鱼。

  把船撑到河埂边上,两人开始下水抬船,把船抬到鲫鱼塘里面。

  这个船以后就专门在鲫鱼塘里面用了,喂食、下网都用得上。

  要不怎么说没人承包这个塘呢,加上水泥船,这个小塘投入绝对不少了。

  抽水加请挖机,还有石灰和给五爷买烟,都花了大几百块了,接下来还得买鱼苗。

  承包的那两百块只是个开头,后续买饲料、投肥,各种钱都得花。

  “真真真好。”憨娃儿羡慕的说道。

  他家门口有个三分野塘,但不是他家的,谁都能去搞两下。

  一般而言,在农村,小野塘默认在谁家门口就是谁的,除非附近没有住宅才能随便搞。

  但是憨娃儿家从小就被亲戚欺负,小塘自然拿不了,变成公共的了。

  “嘿,自然是好,花了好多钱喽。”

  “该该该该.花,以以以.后。”

  秦大河点了点头,知道他想说什么,以后赚钱嘛。

  拉着人坐在船上,把竹篙放在一边,他开始关心起了这个兄弟。

  “憨娃儿,以后跟我在乡下搞鱼,没人敢欺负你。”

  “嗯。”憨娃儿重重的点头。

  “我先养鲫鱼塘,涨点儿经验,再过几年把三爷那个塘承包下来,你来帮我做事。”

  看着憨娃儿疑惑的眼神,他把后世自己知道的事说了出来。

  “成哥在外面也不是个安分的,加上大湖难养,三爷这塘迟早得丢,有机会咱还是得拿下。”成哥就是三爷在外的儿子,从出去开始就一直惹祸。

  “信。”

  “我是准备在农村扎根,不出去了,你要是想出去就要学习认字,不认字出去很难的,寨子口的扫盲班经常开设,多去学点儿。”

  “不不不不”一着急,憨娃儿话都说不出来了,急的满脸通红。

  “慢点儿,以后说话一个字一个字的说,慢一些。”他轻声细语的拍了拍对方的背。

  “不出。”随后憨娃儿再次开口:“学。”

  

  “行,我能信得过你。”大湖别说一个人了,就是两个人也养不好。

  而且上辈子三爷退租之后,塘租都涨到一万,不勤快点根本赚不到钱。

  家里就那么几亩地,秦母一个人都能搞完,根本轮不到他去种,只有偶尔干重活儿的时候去一趟就行。

  种棉花最累的时候就是摘棉花果子以及剥棉花,没日没夜的干。

  白天摘回去晒,晒好了装袋,把这些活干了,其他都是零散了,油菜籽就更方便了。

  他得想办法在农村搞点产业,不会的东西可以学,慢慢来就是,养鱼、下网这些东西都有人教他。

  憨娃儿这个兄弟脑子梗,但是对他一如既往的认可,这辈子说什么也要带着一起混混。

  让对方发财是不可能的,他都不准备去走暴富这条路了,但是让憨娃儿娶老婆生孩子还是有机会的。

  奶奶80多岁了,现在身体开始出毛病,去了医院医生都不敢治,只是让回家多注意调养,但是聪明人都知道怎么回事,时间到了。

  憨娃儿现在有奶奶要照顾,肯定没人愿意进门,但是一个壮劳力只要肯干,品行好,还是能娶到老婆的。

  他现在缺的是一个技能,能生根立命的方法,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去赚散钱。

  接下来养鲫鱼他也准备教憨娃儿,养殖技巧什么的带着憨娃儿一起探索,养大湖也带着,等他成了养殖熟手,再安排就是。

  憨娃儿做事不灵泛,但是能让他放心,绝对不会在钱财上恶心他,这点很重要。

  不去大城市也能活下去,还能活的更好,只要愿意吃苦。

  上辈子的憨娃儿也结婚了,不过是三十五岁的时候结婚的,花了两万块娶了一个二婚头,性格很差,还生不了孩子,真不知道哪个缺良心的介绍的。

  这种女人在农村就是灾难,断人香火比什么都恶毒,奶奶熬了那么多年就是不想家里香火断了,结果还是被人算计了。

  也就所谓的城里人才会拿这样的女人当“小仙女”,甚至还能嫁个霸道总裁,在农村,嫁人就是害人。

第26章 打黑鱼

  中午的时候,他还把憨娃儿留下吃了个饭,老夫妻俩虽然诧异,不过对他还是客气的,特意去买了卤鸭子。

  “妈,下午有没有事?”

  “要去打梅花杆子,你要干啥就去,我和你爸两人干几天就行。”

  今年天气反常,热的厉害,棉花还没到十月份都开的差不多了,所以就提前把杆子打下来当柴火烧。

  “趁着天暖和黑鱼开口,我去打两天啊,绝对不是偷懒。”他讪讪的说道,搞得跟特意请假似得。

  回家这么好几天了,他的兴奋劲还没过,天天都想去搞鱼摸虾,别提多快活了。

  哪怕和小伙伴去钓鲫鱼,都比出去谈订单舒服。

  “我先说好啊,不干农活可以,但是你搞不到黑鱼,种油菜籽就得去了。”秦母眼神不善的说道。

  儿子能搞鱼是好事,但是得有个紧迫感,不然一直当成游山玩水就扯78蛋了。

  “肯定的,我吃完饭就和憨娃儿一起去搞搞。”

  今天铁蛋儿和二虎家里都忙,他们是壮劳力,家里田也多,也不能天天跟着秦大河胡混。

  不过憨娃儿是肯定有空的,那么点地根本不够忙活的。

  两人一起背着不少东西开始沿着外河走着,这路亚竿子打黑鱼还不好搞,不能像雷强那样飞起来,所以要带一把长竿镰刀。

  黑鱼打浮,而且越是复杂的地方越是出货,正常的打黑鱼都是上货直接飞,但是他这个杆子硬度不够,直接拖上来,这就得看运气了。

  一旦挂底,就得拿长柄镰刀割草,再不行还得下水。

  第一竿就是他家门口,外河与玉溪河的老闸口,旁边就是小诊所。这里全是马齿苋和浮萍,憨娃儿拿个长柄镰刀在边上,随时准备割草。

  现在就这两个雷蛙和几个假饵,根本不敢损失。

首节 上一节 19/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华娱及时雨,她们逼我做顶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