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第185节

  东西上了船,想再去把钱要回来就不可能了。

  “爸,歇一会儿,干不动了。”擦了擦汗,刚称完八千多斤,还剩三吨货样子。

  “行,老邓,你也抽。”父子俩烟跟不要钱似得,有机会就撒一根过去。

  就连揣石头的事都没讲什么,现在玉米价格低了不少,能收到这么多货算是意外之喜,哪能翻脸。

  直接坐在玉米袋子上,点上香烟深吸一口,爽。

  “阿爷,你家种了多少玉米?”

  “五六亩亩呢,去年棉花收的早,续了一茬,可惜亩产太低了,加上家里库存也就这么多。”阿爷笑了笑,放石头被发现,说话都低人一头。

  “大家不都是种油菜籽的吗?”

  “这两年的种子产量不高,就换种了,起码玉米能多收一些。”

  “哦,这一次可得大几千块呢。”老男人笑呵呵的指着堆成山的玉米。

  这次收玉米的钱儿子还出了3000,他们老俩口都掏不出来这么多,过年结婚到现在,钱包还没缓过来呢。

  “要是去年卖就好了,去年的价格高啊。”主家叹了口气。

  差价都有几分钱了,一万多斤就是五六百,谁家受得了这个啊。

  但是不卖又不行,马上要种棉花了,家里的小孩儿学费还欠着呢。

  油菜籽单价高,两块多一斤,但是亩产太低了,这边的种子一亩地只能出三百斤不到,除去化肥和种子,挣不了多少钱。

  懒点儿的农家人都是种个二三亩,然后收菜籽的时候直接拉去榨油吃了,毕竟打菜籽的时候是真累。

  歇了好一会儿,父子俩继续干,主家也过来跟着一起记账。

  过完总汇了一下,一万三千七百多斤,真是够多了。

  “阿爷,您看重量对不对?”秦大河递出自家的本子。

  对面阿爷也在算账,还把他们计算器借过去。

  摁了两遍才点头,这么多玉米可得仔细点,少算一袋就是几十块没了。

  “总共6427,算您6430,价格哈照(行不行)?”老男人继续撒烟。

  “照,哈哈。”阿爷看到这个价总价心情也好多了。

  一年的生计有着落,等今年种一茬棉花,明年就能缓过来。

  老男人把钱数了出来,对方又数了一遍,然后还写了个收条。

  “先帮我搬一万斤到船上,剩下的你拉到饲料厂。”父子俩在货边上小声说着。

  “现在时间还早,要不我现在跑一趟,下午再送一次。”

  “可别,现在玉米价格低,这一万斤先别动。”

  “嗯。”

  老男人的意思就是囤一段时间看看,要是涨价还能多赚点。

  父子俩商量完开始搬货,河边还有七十多米距离,又去主家借了个板车来运,五吨货哦。

  把船码了一万斤上去,又把三轮车装满,时间都十一点多了。

  今天早上秦父六点多就来开始收,秦大河八点半过来帮忙,还是搞了三个多小时。

  没办法,要一个一个检查,不然就快的多了。

  这些农户大部分都是老实的,但是偶尔两个不老实的他们就得全部检查一遍。

  “先回去吃饭吧,吃完饭送。”

  “好,我先走了啊。”拿着车钥匙摇车子,随后就出发了。

  大三轮装两吨货还是得小心点,上坡的时候他尽量保持匀速。

  一旦速度快了就会翘头,慢了也不行,万一冲不上去必然溜车,上坡的时候溜车想啥刹停,也是个翘头的结果。

  到了他家边上的县道,车子都没敢下去,人下去吃饭的。

  “阿哥,下午还要跑一趟吗?”

  屋里,艳艳正在吃东西呢。

  她这一胎很容易饿,本来就馋,现在吃的更多了,秦母为了让孕妇不饿着只能让她先吃小灶。

  “嗯,爸等会回来,今天可累死了。”秦大河擦了擦汗。“妈,上次你们收一万多斤麸皮也没见你们那么累啊?”

  “麸皮一毛几一斤,那些人懒得作假,我们也懒得去找。”秦母笑呵呵的说道,随后去厨房端菜了。

  “这样啊。”怪不得收麸皮都快的很呢,过个称把账对上就行了。

  他去后边院子洗了洗手,老男人迟了他十来分钟才到家得,父子俩狼吞虎咽得开始吃饭。

  收货是真累啊,又是过秤又是搬运,全是重体力活儿。

  吃完饭他再次摇动三轮车,突突突一路去了靠近县城的饲料厂。

  “经理,玉米五毛二是吧?”到了厂子,他照例开始派烟。

  “嗯,这次不是你爸来送啊。”经理笑呵呵的接过香烟。

  这家子父子俩他印象比较深刻,开着大三轮送粮食的现在还真没有,一般都是小货车居多。

  “地里也忙哩。”

  脱下外套,他开始搬货了,经理想了想,居然让厂里的工人帮忙一起下货,过秤。

  这就快了,不一会儿就把账算好了。

  3750斤玉米,一斤五毛二分钱,也就是1950块,毛利都干到一百七十多块了。

  现在跑车挣不到钱,一天除去油顶多搞个二十来块,能收货收入多不少哦。

  “秦家小子,过来,抽个烟。”经理笑呵呵的把人拉到边上。

  此时钱已经结过了,这边收货都是当场结钱,秦大河数了两遍。

  “谢谢经理。”

  “哈哈,都是熟人不用客套,叫我阿爷就行。”

  两人聊了两句,都是些家长里短的,秦大河能感觉到经理有事儿,不由得有些好奇,自家就是个送货的啊。

第164章 陈粮

  “听说你刚结婚呐?”

  聊了一会儿,经理突然说道。

  “嗯,过年结的婚。”他笑呵呵的点头,深吸一口吐出烟柱,艳艳?

  “你婆娘还是粮站的正式员工?”

  “五月份转正吧,刚怀孕了在家呢。”他如实说道,不过话语声中还是有些得意的。

  怀孕在家休假都能转正,牛逼的很。

  “哈哈,那不错,明天再送一波货过来,给你涨一分钱算是随个礼。”

  秦大河没有满口答应,试探的问了一句:“阿爷,都是老熟人,有事儿就说,能帮忙的肯定帮忙。”

  言外之意,能不能帮忙取决于什么事。

  “是这样的,每年夏收之前不是有个清除陈粮嘛,你们镇上的储备我也知道,玉米和小麦今年还能出60多吨,价格按照粮站的走,你看?”

  经理小心翼翼的说道,一个小粮站的正式员工就那么两三个人,这小子的婆娘已经是绝对的管理层了。

  “那我可不敢保证,晚上回去问问行吧?”他皱着眉头,这事儿不一定能办。

  人家站长说不定还要过手呢,艳艳刚入职半年多,在家都歇三个月了,哪有什么话语权。

  “没事,买卖不成仁义在,哈哈。”经理豁达的说道。

  主要是今年他们厂子又接了很多个养殖场的订单,粮食供应全用新粮的话,成本太高。

  高到他们开始想办法去搞陈粮了,虽然这边比较麻烦,要拉关系送好处,但是成本是真低啊。

  他们厂子把县里的粮站都摸了一遍,目前就拿下两家,知道秦大河这边的情况自然上心了。

  不过希望不大他们也知道,明天送个一分钱意思一下,能拿到粮食,后面收他家的粮食都给点价格还是可以的。

  “那我先走了啊。”

  “嗯,路上慢点儿。”经理笑呵呵的。

  一路回去,下午的天色居然还变了,开始阴沉沉的,等到了镇上的时候已经开始下雨丝了。

  清明将至,好像每年这个点儿的天气都不咋地。

  等这一波降温过去,就要开始打棉花胚子了。

  打开一些窗户,雨丝和春风吹了进来,凉丝丝还挺舒服。

  到了家里,他先去了老娘房间把钱给他们。

  “这收货的钱还是朝你拿的呢。”老娘抓着钱有点犹豫,今天收货儿子已经出了不少钱了,晚上儿媳妇那边有意见怎么办?

首节 上一节 185/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华娱及时雨,她们逼我做顶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