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779节

  “我们不能看着时间白白流逝,有些时候,就应该做的更加激进一些。”

  “徐校,我想代表银河科技,和唐都交大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协议。”

  “当然了,意思是这么一个意思,名义上可以换个更好听的。”

  “不知道徐校是什么想法?”

  徐松尧在王东来开口的时候,心里就有大概的准备了。

  但是等到王东来说完,还是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王东来的设想,实在是太大胆,太激进了。

  赶超清北,这个想法徐松尧不是没有过。

  在他二三十年前的时候有过,在夜深人静的梦里有过。

  但在实际生活中,徐松尧却很现实,根本就不曾这么想过。

  因为,他知道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起码,在他的有生之年,这是不可能的。

  他也是院士,也是高校的领导,所以就更加了解清北的底蕴。

  不提那些从清北走出来的大人物,就光是清北和那些顶尖研究所的合作,以及进行的顶尖技术研发,就是国内其他高校根本无法比拟的。

  国内每年拨下来的高校经费,清北都是断档的存在。

  更不要说是国内外的富豪还会对清北进行捐款了。

  人才、政策、资金、项目等,清北都是国内当之无愧的顶尖高校。

  虽然有个所谓C9联盟,但如果将清北单独拿出来,置于C9其他高校联盟之上,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反对。

  徐松尧有心想要劝说王东来放弃这个想法。

  但是,话还在嘴里,就被徐松尧咽了下去。

  很简单。

  他不觉得王东来是口出狂言之辈。

  从王东来的崛起过程中来看,他一直都在保持着一种快速进步的状态。

  从发表核心期刊,到证明数学难题,再到陆续搞出国之重器。

  这个时间,只是短短的两三年而已。

  两三年时间,对于科研来说,绝对不能说是一个长时间。

  有时候,一个项目可能会持续十几年,几十年。

  就像是量子计算机,从诞生这个理念开始,再到初版原型机,经历的时间都已经这么漫长了。

  要是没有王东来研发出来的白泽量子计算原型机出现,谁也无法保证,可以初步用于实际应用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而这个记录和猜疑,在白泽量子计算原型机横空出世,消失的无影无踪。

  毫无疑问,王东来创造了一个奇迹。

  不仅仅是一个奇迹!

  脑海里飞快想过王东来创作出来的奇迹,徐松尧脸上浮现出温和笑意,出声说道:“王总,有什么想法只管说便是。”

  “对于王总提出来的设想,从我个人情感角度来说,我是相当支持的。”

  “但是,我觉得这种事情还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毕竟这是大事,所以在无形间,王东来和徐松尧都改变了对彼此的称呼。

  从东来变成了王总,从徐叔变成了徐校。

  证明这是在商议公事,而非私事。

  两人都是聪明人,自然是明白这一点,也没有别的情绪。

  王东来点了点头,认可着说道:“徐校,技术的发展,是可以带来整个社会的发展。”

  “在封建王朝时代,想要改变社会,只能通过权力去做到这一点。”

  “但是,到了现代社会,就多了一种选择。”

  “那就是通过技术发展,来拖拽着社会进步。”

  “假如,明天就有真正的,可以落地,大规模应用,而没有安全隐患的个人飞行器研发成功。”

  “那么,原本还在地面上的四轮汽车,会不会成为一种过去式?”

  “哪怕是飞行器的价格高昂,哪怕是在汽车的存在意义很重要。”

  “只要这个技术被攻克,汽车的寿命就正式地进入了倒计时,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的想法就是如此,通过技术的大跨步发展,来让整个社会进行适应,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就像是白泽量子计算原型机,它的出现,已经帮助国内超过124家研究所攻克了原本困扰他们的难题,所付出的代价,只是他们原本研发经费的百分之几。”

  “这不可谓不是技术的突破,从而带动其他领域的共同发展。”

  “我刚才说的赶超清北,并不是一个最终目的,只是一个阶段目标罢了。”

  “我们完全可以在实现最终目的的时候,顺带着完成这个阶段目标,两者是完全重合的。”

  “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半导体、航天火箭、生物基因、能源材料,当这些领域都被我们完成了重大突破,实现了遥遥领先之后。”

  “我们就是当之无愧的现代科研圣地,学术王国核心。”

  “对于这一点,我想徐校应该是不会怀疑的吧。”

  “那么,现在就只有一个问题。”

  “如何做到这一点,在这么多的领域,完成断层的技术突破。”

  “而这,便就是我前来的目的了。”

  “银河科技到底是一家企业,很多方面还是和高校不同,但是两者完全可以互补。”

  “银河科技提供资金,提供项目,高校提供人才,这是绝佳的合作。”

  说到这里,王东来特意地停了一下。

  “徐校,我知道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出格。”

  “徐校未必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决定,我也没有逼迫,或者是急需马上达成合作的意思。”

  “就以这次银河科技的调研问卷来作为一个开端。”

  “银河科技攻克了近视难题,证明了自己的科研实力之后,再来彻底商谈此事,徐校觉得如何?”

  “毕竟是合作,总是要拿出实力的。”

  王东来的脸上充满了自信,对着徐松尧说道。

  徐松尧认真地看了看王东来,才点头说道:“好,那我们就来个君子协定,我期待你的好消息!”

第578章 治疗近视的两种思路

  银河科技的速度很快。

  在定下了研究课题之后,就立即开始组建起了团队。

  因为选择的是近视,所以参与这个团队的研究成员,主要都是一些眼科的专家。

  银河科技大名在外,加上这一次科研项目的选择更是闹得沸沸扬扬,众所周知。

  所以,邀请起专家加入研发团队,并没有什么难度。

  一个冷门的知识。

  全球共有70位环球眼科科学院院士,而在国内有五位。

  其中两位就在厦大附属的眼科中心,可以说是国内眼科的圣地。

  环球眼科科学院院士限定名额70人,要求眼科医师从事本领域15年以上,发表各类文章或专著不少于100篇,才有资格被提名,只有出现空缺了,通过正式提名和选举才能当选。

  在传出银河科技想要解决近视这一问题的时候,王东来还接到了一个电话。

  打来电话的正是厦大眼科中心的李欣院士。

  李欣院士发表论文315篇,其中SCI论文16篇,致力于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和眼底疾病的研究和医治,获得多项国内外著名荣誉。

  “王院士,我听说贵公司准备研究近视相关的课题?”

  电话一接通,李欣简单地自我介绍了之后,就开门见山地问了起来。

  “李院士,确实是这样!”

  王东来也没有否认,承认了下来。

  “王院士,我想我们在这个领域可能有些共同语言。”

  “目前我们国内的近视率不断地飙升,青少年群体的近视程度已经达到了一种触目惊心的地步。”

  “王院士愿意在这个领域投入资金进行研发,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件好事,都是值得称赞的。”

  “不过呢,作为一个老前辈,我觉得我有这个必要和你说一下。”

首节 上一节 779/9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科普许愿神龙,国家疯狂打榜

下一篇:全民数据化时代:开局百倍增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