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683节
但偏偏就是王东来这幅淡然平静的样子,就更让这些站起来的人感到愤怒。
而王东来讲述的这个故事,也实在是太过浅显易懂了。
就连德利涅等人也能听得懂,一时间,众多嘲笑讥讽的眼神都看向了这几个站起来挑事的人身上。
被这么多的眼神所注视,加上眼神里流露出的那一丝嘲讽讥笑。
几人心里又气又恼。
“王院士,你并没有回答我们的问题。”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转移话题,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们的问题,还是怕回答了被我们看出破绽,害怕暴露出真面目。”
“我想告诫王院士一句话,数学领域,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就算是一时蒙蔽成功,日后也必然会被发现。”
“所以,王院士不妨在大错还没有铸成之前,就及时回头。”
“我相信,如果王院士能够及时回头的话,大家都能原谅你的。”
“但要是一条道走到黑,到时候被揭穿的话,我想王院士可能就要付出巨大代价了。”
听到这里,黄云和徐松尧再也忍不住了。
这已经不是在下王东来的脸面,而是在抨击唐都交大和华国数学学会了。
“这是学术交流大会,不是进行无端抨击,进行人身攻击的地方。”
“几位,你们已经破坏了这里的规定,影响到了大会正常进行,请你们立即离开!”
黄云沉着一张脸,对着几人严厉喝道。
而随着黄云的声音响起,会场里维持安保的人员也都走到了几人身边,请他们出去。
只不过,就在这几人要被请出去的时候。
站在台上的王东来却笑了,出声说道:“我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也知道你们的目的!”
“本来,我是不准备让你们留在这里的。”
“但是我改变主意了,让你们出去,反而如了你们的意。”
“既然你们都表达了对于我的不信任,干脆就把你们留在这里,我希望你们待会儿能够找出我在证明过程中的问题。”
“我在此承诺,如果你们当中任何一人,可以找到一个问题,我个人将会奖励你们一百万。”
“不要让我失望,我等着看你们的表现!”
王东来表现得极为自信,大声地说着自己的决定。
说完之后,就不再理会下面吃惊的众人,就开始讲述了起来。
第517章 听不懂的学术报告
“关于连续性方程的推导,我个人觉得比较自然的推导方式是利用欧拉描述的物质守恒以及随体导数。”
“考虑遇到一个空间中的区域Ω中密度的变化,由于我们选择的区域是不随时间而改变的,即采用欧拉描述,则物理是关于时间的微分并不含随体项,也就是说这些物理量都视为关于空间坐标的函数,而非关于流体质点的函数。”
“于是由于物质守恒,区域中质量的变化等于边界进入的质量与留出的质量之差,从而有……”
王东来一边说着,一边在写字板上写出自己推导出来的公式。
而台下的众人,此刻全都是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眼睛眨也不敢眨,生怕错过了关键时刻。
毕竟,这可是N-S方程啊!
重要性可要比其他的数学难题要重要太多了。
“对等式右端采用Gauss公式,并考虑到积分区域的任意性,将积分形式化为微分形式……”
“这就是连续性方程的文案微分形式,考虑到随体导数和非随体导数的关系,连续性方程还可以化成……,不可压缩流体的定义为……,因此对于不可压缩流体,连续性方程变为……”
“注意!”
王东来轻轻地敲了一下写字板,话筒里传出嗡嗡的声音,吸引着众人的注意。
“这里面的dp/dt都是针对给定流体质点而言,即对于确定的某一质点,其密度不随时间改变,但不代表不同质点的密度都相等,事实上,如果将这个条件也加上的话,则流体密度场在全空间任意时刻均为常数。”
“……”
“考虑到速度场和密度场的拉格朗日描述,此时依然选取一区域Ω,由于采用拉格朗日描述,可以将该区域视为随时间发生改变的流体微团,此时需要考虑物质积分的随体导数。”
“由动量定理,单位时间流体微团的动量变化量应等于流体微团在整个内部受到的体力冲量与边界处的面力冲量之和。”
“……”
“在构建能量方程的时候,依然要采用拉格朗日描述,根据能量守恒,物质微团Ω的总能量变化等于外界做功和传热之和。”
“注意在较一般的情形下,传热率 k是一个二阶张量,只有在各向同性的条件下才可以视为标量……”
在学术界一般都有一个规律。
那就是学术研究能力和身体素质具备一定的关连性。
身体素质好的未必就能拥有极强的学术研究能力,但是想要学术上做出成绩,那么一个强大健壮的身体,却是必需的。
正如此刻。
N-S方程的证明,根本就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或者是王东来直接拿出一个公式来,就说这个是证明。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加上,王东来还需要将证明过程尽量弄得通俗易懂一些,避免在场的学者因为太过复杂而看不懂。
如此一来,证明过程就自然变得无比繁琐起来。
然而,就算是王东来已经尽力地简单了,但还是超出了不少在场学者的接受范围。
连半个小时都没有要,就已经有差不多一百多位的学者掉队,跟不上王东来的思路了。
这个时候,也能很明显地看出差距来。
率先掉队的学者,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国内高校的教授。
人情世故这个东西是避免不了的。
这场学术交流会议既然放到了唐都交大,并且主题还是王东来提出来的。
华国自然是当之无愧的主办方,唐都交大也掌握着参会名额。
这处会场是唐都交大专门进行改造的。
之前在王东来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唐都交大就生出了这个想法。
果不其然,没有两年,就用上了。
可以容纳几千人的超级大会场,已经不能说是一个学术交流大会,简直都能说是数学家大会了。
在其次前来的学者之中,来自海外的学者并不算多,只占到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左右。
剩下的名额,都被唐都交大给了国内的各大高校和研究所。
王东来也明白这件事,并没有拒绝。
把大量名额留给国内的学者和爱好者,其实也是他想做的事情。
华国的数学专业想要发展,单单靠一个人是不行的。
就算是王东来以一己之力,将数学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上面。
但要是没有了后继者,继承这些知识,那就相当是空中楼阁,毫无根基,稍有风波就会垮塌。
王东来自然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更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只不过,他更加明白,数学这个东西真的是看天赋的。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几乎不存在一个没有天赋的学者,经过苦学研究,做出什么重大科研发现。
半个小时过去!
一个小时过去!
王东来已经写了满满三个写字板了,上面密密麻麻着全是各种数学符号。
就像是英文一样。
而能够跟随着王东来的思路,坚持到这个时候的学者,放眼望去,已经没有多少人。
不管能不能跟上王东来思路的学者,此刻动作都是差不多的。
要么是在用笔记录着重要节点,要么就是在草稿纸上验算着。
哪怕是王东来刻意放缓了速度,对于一些环节也进行了详细分解,但N-S方程的难度还是太大了。
所以,就使得很多学者根本跟不上节奏。
只能从自己跟不上节奏的地方,一点点的验算证明,想顺着王东来的思路继续思考下去。
而像是陶哲宣和德利涅以及丘诚桐这样的顶尖数学家,情况就不一样了。
越是听着王东来的讲述,几人的眼睛就越发明亮起来。
几人能够成为全球顶尖数学家,一是天赋,二是勤奋和坚持,最后是对于数学发自内心的喜爱。
上一篇:直播科普许愿神龙,国家疯狂打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