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626节
顿时,就让杨安超陷入了震惊之中。
第479章 拉拢,各方动静
王东来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自己负责技术和战略的事情,其他的则是交给专业人士。
比如说是张字节和黄争,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斗音和内涵以及头条等产品,走的是信息流模式,多多少少也算是一种创新,能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时,也能借助这几款国民软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启发民智的作用。
至于拼一刀,则是另一个方向。
立足性价比,扎根农产品,走出一个新的电商道路。
这既是对狗东和淘天集团的一个弥补,更是现代化农业的一种崭新的尝试。
城市化进程再快,也改变不了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口现状。
低价的产品,虽然有可能质量会差一些,但是却也是那些低收入人群享受科技的途径之一。
再加上银河科技的主导产学研计划,改良农产品,提升农民收入,这些看似是费力不讨好,实际上却是极有意义。
哪怕是银河科技集团在这方面不赚钱,甚至是贴钱进去。
而在高科技领域,王东来就陷入了为难之中。
周睿、陈凌岳虽然也是商业人材,但是在技术领域,还是有些不足。
更不要说是银河科技研究的技术都是真正的高精尖技术,需要都是真正的大佬级别人物。
百里秀、薛涛、徐志斌等人不能说不优秀,可是年龄还是太小了,根本无法承担起重任。
所以,王东来的心里就生出过一个想法。
那就是找一个相关领域的资深大佬,作为参谋或者是副手,去辅佐百里秀等人做事。
王东来的心里也有着一个大概的名单。
比如说是倪光南院士,杨安超院士。
而此时,王东来对杨安超院士提出的建议正是如此。
“杨工,何不加入银河科技,一个新的航天发展路线,这里面有着大量的机会,可以让杨工去尝试,将自己心里的多年所学一施展出来。”
“在这里,我作为银河科技的创始人,我可以向杨工保证,只要杨工愿意加入,我可以给杨工足够高的权限,可以去尝试一些新的理念,至于资金问题,也不是问题。”
“怎么样?杨工觉得如何?”
杨安超确实是没有想到,王东来会提出这样的一个建议。
只是简单地愣了一下,便有些好笑地摇摇头,拒绝说道:“我都一把老骨头了,哪里还有这样的能力。”
“再说了,你既然能够研发出这款发动机,我想火箭研发对于你来说,恐怕也不是什么难题。”
“有我没我,其实都一样,对于你的科研实力,我是完全信任的。”
杨安超看的很明白,虽然不是很想承认,但是他在心里早已清楚一个事情,那就是自己的科研实力远远不如王东来。
哪怕是他已经在这个领域沉浸了这么多年,堪称是经验丰富,王东来才不过学习研究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天才的世界,总是不讲究基本法的。
毫无疑问,王东来就是这样的传奇天才。
对于杨安超的拒绝,王东来并没有失望,而是接着说道:“杨工,我明白你这么多年在航天火箭行业里钻研技术,贡献了自己的大半辈子,有了很深的感情。”
“但是,这和加入银河科技并不冲突,银河科技并不会在海外建设研发基地,也不会外派技术人员,就算是技术有所突破,那也是留在国内,所以杨工完全不用担心。”
“另外,银河科技初次接触航天火箭业务,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都需要一个专业人士来指点,同时这也是一个新的发展路线,有着无限可能,可以申请的科研项目我相信也比留在航天院里多一些。”
“我相信杨工应该多少也听说了银河科技对技术人员开出来的工资待遇福利,想必也能看得出来银河科技对于技术的追求和看重。”
“我一直都有想要挖杨工的想法,只是之前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不好开口,眼下力士发动机正式点火试车成功,我也算是有了一点自信。”
听到王东来这么说,杨安超也不禁有些犹豫了起来。
他能听得出来,王东来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
并且,王东来说的也确实没错。
他都已经担任过嫦娥无人太空实验的总工了,已经算是在航天领域的巅峰了。
接下来的很多航天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再落到他手上了。
毕竟国内航天人才太多了。
既有老一辈的,也有中坚一代,甚至是还要考虑到年轻一辈。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实际的项目来练手。
这么一来,就形成了狼多肉少的局面。
没有项目,就发不了论文,奖金、职称之类的自然也就没有机会。
杨安超固然不在乎这些,因为那是他已经都有了。
可是他带的学生还都没有。
他也需要为自己的学生考虑一下。
如此一来,就让杨安超陷入了思索和犹豫之中了。
不过,只是片刻的功夫,杨安超心里就有了决定,开口说道:“王总,这件事我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我之后再给你答复如何。”
王东来自然是答应下来,就笑着点了点头。
……
另一边,唐都交大。
在成功点火成功的消息传来之后,徐松尧神情都有些恍惚。
他可以说是亲眼见证了王东来的崛起。
从一个普通的刚入学的大学生,一步步成为国际知名数学家,再到国家院士。
如果不是他亲眼见证了王东来每一步,他都无法相信这些是真的。
经历的多了,提高了震撼阈值之后,再看其他的天才,就总觉得差了很多,不算优秀。
然而,此刻在听到王东来研发的火箭发动机成功点火试车,并且推力真的达到了一千吨,还是让徐松尧这位对王东来一直以来都充满信心的校长有些恍惚起来。
在短暂的恍惚之后,徐松尧就反应了过来。
“真的是捡到宝了!”
此时,徐松尧心里就只有这么一个想法。
一千吨推力的火箭发动机代表着什么,哪怕是徐松尧这个非专业的学者,都很清楚。
单单只是这个发动机,都足以将国内的航天火箭事业狠狠地推动到国际一流水平。
更不要说是太空探索和月球登陆研究等计划了。
逐渐从兴奋的情绪之中冷静下来之后,徐松尧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王东来一直坚持的半导体研究。
想到这里,徐松尧的眼睛顿时无比明亮了起来。
既然之前大家都不看好的火箭发动机都能研发出来,那么半导体也未必没有可能。
一想到半导体国产化带来的巨大机会,徐松尧的眼神顿时变得坚定下来。
心里已经决定再次对学校的专业进行修改增删,大幅度添加前沿技术研究,推动专业改革。
……
当天夜里。
总台的新闻里就穿插了一条简讯。
其中夹杂了几个画面一闪而过。
只有国脸略带兴奋地播告道:“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突破千吨火箭发动机难题,并于今日成功点火试车,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我国航天领域的……”
因为没有特写,加上简讯里面也没有详细披露出信息,所以倒也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
直到第二天。
二流报纸上就正式刊登出这个消息,并且给予了头版头条。
详细地将力士发动机成功点火试车的事情报告了出来。
也正是如此,这才让外界知道真正的详情。
银河科技,王东来,力士号火箭发动机,千吨推力……
这些信息结合到一起,顿时就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不仅仅是二流报纸报告了此事,还有着诸多的官方媒体都一同在各个渠道将此事宣传出来。
本来这几日,《药神》的热度还在持续。
眼下,又爆出来银河科技成功地研发出千吨推力的火箭发动机。
上一篇:直播科普许愿神龙,国家疯狂打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