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548节

  这一次,携带着成为院士的声势,建设大型对撞机的正当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声势也更大。

  杨老年龄已高,很少出现在媒体前面。

  这一次的反对,也不是当着媒体的面直接表态,而是通过个人的渠道发出了一篇文章。

  《华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

  在文章里面,杨老列举了好几个正当的理由。

  比如说是吸取白头鹰建造大对撞机的失败经验,耗费资金超乎想象。

  华国目前还只是发展中的国家,人均GDP数据不佳,还有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对撞机项目会挤压其他基础科学的经费。

  在给出了反对理由之后,杨老也在文章里面提到了为什么会有不少高能物理学家会积极赞成建造超大对撞机的原因。

  高能物理学是二战之后的一个新兴领域,在七十年来有了辉煌的成就,只是依然存在问题,所以不少物理学家,认为超对称粒子的存在只是一个猜想,没有任何实验根据,希望用极大对撞机发现此猜想中的粒子。

  其次,便是超大对撞机的建设,如果真的能把高能物理学推进一大步,那么对于全人类生活都会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最后,便是华国物理高能研究所成立了有三十多年,可是三十多年过去,在世界重要高能物理学家之中,华国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二,建设了超大对撞机之后,它的运转和分析,很有可能会由大量的非华国人来主导,到时候出现了成果,获得诺贝尔奖,得主也很大可能不会是华国物理学家,等于是白白为他人做嫁衣。

  杨老说的很直接,并没有遮遮掩掩。

  到了他这个学术地位以及年龄,确实不用考虑太多。

  写出这篇文章,也能看得出来是一片公心。

  文章的最后,杨老更是提出了高能物理研究在不搞大型对撞机之外的另外两个研究方向。

  寻找新的加速器原理和寻找美妙的几何结构,如弦理论所研究的。

  这两个方向的研究都是不怎么费钱的研究,经济节约,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有效地减轻了高能物理研究的资金投入压力。

  说实话,看到杨老这篇文章的时候。

  王东来摇摇头,笑着说道:“杨老还真是厚道人,要是网上的这些人知道当年为了支持京城对撞机的建设而引发的连锁反应,也不知道是什么反应。”

  感慨完之后,王东来就放下了此事。

  大型对撞机的争论,也随着杨老的出声反对,将原本集中在王东来身上的批评,尽数转移到杨老身上。

  有这么一位物理学的大佬出面,也将此事推到了更高层领导的视线里。

  所以,在杨老这篇文章出现后没有多久。

  京城就传来了一个消息。

  有关部门会邀请有关专家十一位,来进行一个会谈,并且进行举手表决,针对建设大型对撞机进行发表意见。

  简而言之,就是领导将会听取专家的建议,但是需要专家做一个举手表决。

  十一位专家,将会决定大型对撞机的建设与否。

  消息传出,当即在学术界就在猜测会有哪些专家入选。

  杨老、王一方院士是必然会入选的。

  其他的九人名单,就很难猜出了。

  只是,任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名单会有王东来。

  京城。

  有关单位的会议室里,与会众人的眼神有意无意地瞥向王东来。

  在座的都知道王一方院士和王东来在座谈会上的争论。

  此时,加上杨老,已经有两位持坚决反对意见的人了。

  同时,王东来被评选为院士,是因为在数学领域的成就,而不是物理方面。

  怎么看,都和这一次座谈会的主题不搭。

  所以,众人也都比较疑惑为什么会选择让王东来参加这一次的座谈,并举手表决。

  只是,这个疑惑并没有人问出口。

  很快,领导到场,座谈会正式开始。

  “今天的事情很简单,在座都是高能物理方面的专家,针对大型对撞机的建设,我代表上面来听听你们的想法和思路,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这只是一个学术讨论座谈会,而不是路线之争,希望大家都能诚实发言,踊跃发言!”

  领导没有废话,当即就开口定下这场座谈会的基调。

  王一方院士也没有客气,第一个出声,说道:“领导,王东来院士并不是搞高能物理研究的,我认为选择此人参加有些不妥!”

  不得不说,王一方院士就是勇。

  一开口,就质疑起王东来的出现。

  领导并没有意外,看了一眼众人,就出声解释道:“王一方院士,王东来院士虽然只是研究数学的,可是数学在很多领域都有极为普遍和重要的应用,我想在大型对撞机上面也是如此,所以王东来院士的意见也是很重要的。”

  “这一次座谈会,领导也想听听王东来院士在数学领域针对大型对撞机建设的意见!”

  听到这里,王一方虽然有些不甘心,但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略过此事,王一方便开始讲述自己的观点。

  “我国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在前沿科技研究方面,也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高能物理的研究对于全人类的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的目标是复兴华国,在科学领域也不能落后国际水平。”

  “眼下,虽然我们没有成为发达国家,科研资金也很短缺,但是这并不是阻碍。”

  “种一棵树的最好时间,就是十年前和现在,现在建设大型对撞机,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将会是往后十年成本最低的一年。”

  “建设成大型对撞机,会立即让我国成为世界级别的科研中心,根据我在欧洲的经验,凭借这一台全球领先的大型对撞机,可以吸引全球几千名物理学家和研究者来这里研究和工作。”

  “顶尖人才的重要性,自是不必多提,这么多年的物理学家来到国内,将会极大地带动国内高能物理学的发展。”

  “以我国的人口基数,加上得天独厚的主场优势,完全能够借此完成高能物理人才梯队建设培养的工作。”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国家的学生在学习期间,不用出国就能接触全球顶尖的物理学家和研究者,并且还有最顶尖的仪器进行实验学习,这将会促进国内物理学的发展,会给国家培养出一批顶尖的物理学人才。”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付出了资金成本,可是收获的却是全球几千名物理学家和研究者到国内搞学术研究,还能借此培养下一代物理学的学生。”

  “人才是无价的,价值也是不能衡量的,一旦我们的研究出现了成果,或者是培养出了一个华国版的爱因斯坦,那么我们将会在接下来的高能物理时代,领先全球。”

  “这所带来的优势,将会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领导,我的话讲完了!”

  说完,王一方就坐了下来。

  很明显,这一次王一方是有备而来,在江湖里回答了一些问题,并且扔出了培养人才的理由。

  不得不说,这一番话确实是很有道理。

  在场的其他专家有几人面露赞同之色,显然是被王一方这番话说动了。

  王一方说完之后,就该杨老发表意见了。

  只不过,杨老却没有说话,而是对着王东来说道:“小王啊,要不你来讲讲!”

  王东来也不拘束,听到杨老这么说,当即就点了点头。

  施施然地站了起来,环视一圈众人,才出声说道:“大型对撞机的反对意见,杨老和我之前都说了很多。”

  “在这里,我不想重复这些反对理由,我想说一说其他的。”

  “高能物理学的研究,对于全人类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我不做评论。”

  “我只想说,当初建设京城对撞机的时候,科研经费紧缺,停下了半导体和国产大飞机的研发。”

  “现在,半导体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未来的时代发展,谁也不知道会朝着哪个方向拐弯。”

  “全球数以万计的实验室和研究所,研究生物,研究人工智能,研究粒子,研究材料,研究资源的利用。”

  “谁也说不清,某一天会在哪一个领域发生了质的突破,从而引发了新时代的序幕。”

  “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市场上有很多的钱,滴滴打车每天可以拿出几千万来抢占市场,还有淘天集团可以拿出几百亿收购一家公司。”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科研经费上面呢,完全可以和企业合作或者拉赞助的方式来获取科研经费。”

  “一句话,国家科研经费负责兜底,主张全面,更为尖端的以及耗资大的项目,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来筹资。”

第427章 未来不会后悔,任务结算

  会议室里,王东来站起身,面对机构领导和诸多学术界的老前辈,没有丝毫的拘束。

  原本这是一场关于大型对撞机建设的讨论,可是随着王东来的讲述,却成了国内尖端科研项目经费的问题。

  其实,王东来所说的这些东西都不是形象东西。

  科研项目本就分为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

  一个是国家财政拨款,一个是企业出资和高校合作。

  这两种模式在国内也已经很多年了,颇为成熟。

  王东来也知道这一点,此刻提出来,自然不会是这么简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一项课题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希望,前景也无法打动资本,那么从某一种角度来说,它就是失败的。”

首节 上一节 548/6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科普许愿神龙,国家疯狂打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