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44节
“345,只能去大专了。”
“你复读一年,有没有把握考上三本?”
“要是有把握的话,就去读个三本,好歹也是本科,工作后提拔也好安排,不然顶着大专的学历提拔难度不小,到时候还得自学个本科出来。”
宋绍军认真地看着宋毅,出声问道。
宋毅也严肃了起来,想了想才说道:“爸,再来复读一年,我也没有什么把握能考上三本。”
对于宋毅的答案,宋绍军也有心理准备,所以并没有失望叹气。
迅速转过话题说道:“你现在快问问王东来的成绩出来了没有,还有和他一起学习的那两个女生,问一下她们的成绩咋样?”
“算了,我先问一下县招生办的人,真要是有成绩特别高的,他们也该知道了。”
说着,宋绍军就从电话簿里找到一个电话拨了出去。
“喂,老齐啊,今年咱们县高考成绩咋样啊?”
宋绍军刚问出口,电话那头就传来了一个兴奋的声音。
“宋镇长,今年咱们县出了一个全国卷文科状元,高考成绩737分,现在都传遍了,我记得好像你家宋毅也是今年的考生,估计认得这个状元。”
呼吸微微一停,宋绍军竟也生出了一丝紧张,问道:“这个状元是不是叫王东来?”
“对,就是叫王东来,现在教育局都在开会,在想该怎么奖励呢。”
寒暄两句之后,挂掉电话,宋绍军立马对宋毅说道:“快,给王东来打电话恭喜他,这两天一定要好好地联系,争取把关系拉近,我给你五千块钱拿去用,不够了再找我。”
宋毅也听到了电话里的消息,此时头脑一阵发蒙。
他没有想到,王东来居然真的考了一个全国文科状元!
这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小说里面都没有这么离奇的故事。
高考前一百天,还是平平无奇的一个普通农村学生,结果一百天后直接逆袭,高考737分,夺得全国文科状元。
想想自己的345分,乘以二都没有王东来的成绩高。
不过很快,宋毅就不再多想,摸出手机准备联系王东来。
第44章 全国卷文科状元的含金量
从安水县城前往寺坪镇王家村的路上,此时正有着一辆车飞速地行驶着。
虽然道路有些颠簸不平,但是开车的人却没有降下多少速度。
车上。
贾传彬看着外面的风景,和沿途所看到的场景,心里对于劝说王东来有了一个大致的腹稿。
揉了揉太阳穴,贾传彬出声问道:“寺坪镇王家村还有多远?”
开车的司机想了想,出声说道:“应该还有半个多小时的路,只是想要找到他家需要耗费点时间。”
“嗯,尽量开快点,咱们就是占了一个先机,恐怕北大的刘元庆也在路上了,就是不知道下没下高速,绝对不能让他们赶上,趁他们赶到之前,就迅速敲定这个文科状元。
“文科状元每年都有,但是737的文科状元以前没有,估计以后也很难再出现了。”
“而且,根据我从安水县教育局提供的信息来看,这个文科状元并不是从高一高二就崭露头角,说明他要么是平时藏着掖着,要么就是一朝开悟,奋起直追,才考出这么高的成绩。”
贾传彬也没有想到,在拿到了王东来的成绩之后,他按照常例看了看其他的一些信息资料。
结果就发现王东来以前的成绩并不算好,甚至于可以称得上是朽木。
然而,在进入高三下半学期之后,从摸底考试开始,王东来的成绩就像是芝麻开花,节节登高。
最后一次商山市的全市模拟考中,王东来更是考出接近七百分的成绩。
也正是这些成绩,才让贾传彬心里生出了必得之心。
因为他的工作,所以他接触了不少学习超好的状元和学霸。
他也明白有些人是真的天生聪明,脑袋灵光,纯纯是天赋点满了,有些人是因为科学的学习方法加上优秀的教育资源,再加上刻苦努力的汗水,与些许天资,才能在高考考出一个好成绩。
前者和后者虽然都是学霸,都是状元,但是在贾传彬看来,前者的可塑性和潜力明显更大。
尤其是小县城出现的学霸和状元,往往都是天赋惊人之辈。
并不优秀的教材,普通的授课老师,一般的教学环境,就是这样的条件,都能诞生出镇压全省的状元,若是将其换到条件更好,师资力量更强大的学校,其成绩恐怕还能再涨。
贾传彬生活在京城,又加上工作需要,他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同是学生,京城和山区小县城的差别。
京城的学生的历史课可以在博物馆上,处在充满历史底蕴庄严肃穆的场景下学习,他们的物理课可以请来中科院的博士教授来详细讲解,深入浅出,埋下一颗物理的种子,他们的体育课可以是获得过奖牌的国家一级运动员,音乐老师可以是创出脍炙人口歌曲的老前辈。
而这些条件,小县城根本不会有,能有双一流学校毕业的学生回去当老师,都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贾传彬无意讨论这些事情,也没有能力改变,但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面对王东来这样的天才学生,他是真的发自内心地希望王东来能够走出这片山区,去见识外面大世界。
至于王东来咋学有所成之后,会不会回到家乡,还是会留在城市,这就不是贾传彬所关心的事情了。
现在,他只想把这个难得一见的天才收入清华。
而在清华的车背后,有一连串挂着唐都车牌的车紧随其后。
“快,追上清华的车,他们绝对是偷跑了,一得到消息就朝着这边赶,难怪我当时怎么打电话都打不通。”
“文科状元,就应该来我们北大,他们清华就应该去找那些理科状元。”
车上,刘元庆一脸的恼怒。
在得到今年文理科状元的消息之后,他没有注意,先是给理科状元打了电话,结果却被清华偷了家。
无奈,只能打给了王延兴,想通过家长的方式曲线达成目的。
谁料也没有达成目的,现在只能跟在清华的车后面,寄希望于面谈。
……
“东来啊,我都接了好几个电话,都是国内的顶尖学校打来的电话,说是想要让你报考他们的学校,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王延兴拿着手机,走到了王东来的跟前,出声问道。
曹淑娴和王晨悦也从最开始的激动之中渐渐冷静下来,此时听到王延兴的话,就看向了王东来。
“爸,妈,哪一家给的条件更好,我就去哪一家,高校需要优质的生源,可对我而言,学校只要差不多就行了,并不需要其他的。”
“而现在,咱们家需要一些钱,而高考状元按照惯例是能得到一些现金奖励的,少的几万,多的十几万或者几十万。”
“这件事情,爸妈你们就交给我处理就行了,我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的。”
“相信我!”
王东来并没有因为王延兴再问一遍这个事情而恼怒。
他能理解王延兴的心情和想法,一个胆怯没有底气的农民,在见到这么大的机会时,是不会想太多的,只会第一时间抓住机会。
甚至于,只要是能进这样的学校读书,什么专业都行。
土木老哥,生化环材等等专业,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的高材生。
没有人给他们指点,没有人告诉他们要是想图稳定,可以去学法学,汉语言文学。要是想赚钱,就去学计算机类专业,专业技术和高校背景完全能够进入大厂。
工科本,法学硕,走知识产权的路子,既轻松又赚钱多。
他们只会被人忽悠,土木工程王牌中的王牌,出来就能进国企央企,工资待遇好。
生化环材,二十一世纪的金手指,未来的阳光大道,只要学进去,毕业后就能开豪车,住豪宅,抱美女,享受美好生活。
王延兴自然不会知道这短短的时间,王东来就想过这么多。
听到王东来再次重申强调自己做主,王延兴点了点头说道:“好,爸也不懂这些,你想去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我也没办法给你铺路什么的,只能靠你自己了。”
“不过,不管你怎么选,我和你妈都支持你。”
“你二姐这次考的成绩也不错,615分,我刚才和你二伯你大伯说了,过段时间把你爷和你奶的坟重新修一下。”
“咱们家出了你大姐,你二姐,还有你三个大学生,你还是全国卷的文科状元,放在古代起码也是个进士。咱们这一支总算是起来了,以后咱们家也有吃皇粮的,总算是熬出来了。”
王延兴的语气充满了欣慰,还有一丝扬眉吐气,整个人也像是变得精神焕发起来。
“爸,这些事情你处理就行,就交给你了,咱们家也该发达起来了。”
“以后你出门了,就给别人说你是2012年全国卷文科状元的爸,你儿子考了737分,国内顶尖大学都打来电话想让你儿子报考他们学校。”
“妈,你也一样,以后你出去了,也这么给别人介绍自己,你生了一个全国卷文科状元的儿子,我保证让你走到哪儿都是焦点,让别人高看一眼。”
有一句话,前世的王东来三十岁才真正理解。
三十年前以父敬子,三十年后以子敬父。
看似简单,可是却充满了人生处事的默契潜规则。
父强做侍郎,母弱出商贾,望族留原乡,家贫走四方。这句话,更是至理名言。
听到王东来的话,曹淑贤和王延兴越发自豪起来,眉飞眼笑,显然是王东来这番话说到了两人心坎里。
子女以父母为荣,父母也会因为子女的成就而自豪。
第45章 各家争夺(大章求数据)
贾传彬从车上下来的时候,还有些吃惊。
上一篇:直播科普许愿神龙,国家疯狂打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