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367节
“当这些产业被我们突破,那么所带来的影响会是何等的巨大。”
“当然了,想要做到这些,必须要得到领导们的支持和认可。”
“关于这一点,我也在文章里提到过。”
王东来侃侃而谈,表现的极为自信,整个人透露出一股意气风发的气势。
沈平径直说道:“你想要由省里出面,建立省级平台公司,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战略性产业投资基金,打造‘股权投资+社会化投资+民间资本投资+天使投资+国家投资基金+生产资料投资’的模式,形成一种独属于秦省的资本投资模式,服务于整个秦省的高新科技产业孵化,这个想法很好。”
“可是,抛出那些专业术语,其实这个主意无非就是想要省府出面牵头背书,投入一部分的资金加上政策倾斜,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再利用这笔资金,吸引高新技术创业公司和高新企业在秦省落地扎根,后续等企业发展起来之后,将省平台公司手里的股份换成资金,放入基金之后,再次对高新技术进行投资,实现以一笔投资带动一项高新技术,并形成产业,最后带动就业,发展经济,实现产业升级。”
“这个模式并不算新奇,但是却从来没有一个省份这么做过,你知道为什么吗?”
沈平看着王东来问道。
“因为事关重大!”王东来平静地回答道。
“对,如果是一县一市之地,这个模式可以大胆地尝试一下,可要是放在一个省份的话,那就不可能了。”
“没有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你不能,我也不能!”
然而,就在沈平这么说的时候,胡俊说话了。
“老沈,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我可就要说一句公道话了。”
“这个模式的好不好,你我都心里有数,这种创新投资金融模式如果稍加变动一下,以土地、贴息退税、人才等条件进行融合的话,所产生的效果是一加一大于二的。”
“南方省份为什么发展的速度那么快,既是因为地理环境因素的原因,也有他们的思想观念开放,敢打敢闯,敢于行动。”
王东来也没有想到胡俊居然会为自己说话,不禁有些奇怪。
但是,就在下一刻,王东来就知道胡俊只是在认真考虑,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这个模式其实也有问题,那就是高新技术领域,谁也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技术领域会完成突破,无异于海底捞针,一旦投资失败的话,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连技术领域都很难做出判断,如果再想对具体的公司进行投资扶持,那就更难了,需要具备很高的技术造诣和超前的眼光。”
“另一方面,如果在企业发展起来之后,因为股权的问题,发生了争执,又该如何处理,如何监督?”
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胡俊都说了出来。
王东来点了点头,附合着说道:“确实是这样!”
虽然胡俊说出了王东来提出的想法里的最大问题,但是王东来并不觉得生气。
因为他知道,胡俊说得对。
有着后世的记忆,王东来知道其实我们国家在很多方面都走过弯路,白花花的银子打了水漂。
但是,这偏偏也是王东来最大的优势。
他很清楚地知道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他拥有着超过这个时代的眼光,他可以确保在自己的指引下,高新技术战略产业基金不会选错行业,选错领域,甚至是选错公司。
在他的设想里面,秦省将会成为西北内陆的经济发动机,带动其他几个省份的发展,推动大规模基础建设,提高民生保障和社会福利,将原本流向南方沿海血汗工厂的农民工留在本地,同时通过土地等生产资料入股的方式,让广大的农民获得发展的红利,从而带动农村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
重生带挂,如果只想着去当一个首富,格局太低了。
将全部的精力奉献在伟大的事业之中,这才最终极的浪漫。
王东来此时也站了起来,面色认真,对着沈平和胡俊说道:“两位领导指出来的问题,我承认存在,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也不会花言巧语的进行欺骗或者将其略过不谈。”
“在这里,我还想说一点心里话。”
此刻,王东来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小时候的记忆,以及前世的经历,两者交错。
贫穷落后的山村,渴望走出大山的几代人。
掏空家财,背上一辈子的负债,才能拥有一个不一定交付的小窝。
苦难和期盼,理想和现实,两者纠缠,冲突。
越是如此,王东来的脑海越是清明。
“从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5年,这么多年里,从大的数据来看,我们取得了令世人震惊夺目的成绩,不需要渲染烘托,只需要将这些成绩念出来,就能让人心潮澎湃。”
“比如说人均年龄的增长,比如肉蛋奶的摄入量,比如人均生产总值的提升。”
“这些都是有数据可查的,也都是人们能够感受的贴近自家生活的东西。”
“可是,在这些巨大的成绩背后,我们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管是阵痛,还是一时的错路,每一次付出巨大代价的,永远都是广大的占据一多半人口的农村底层人民。”
“大明王朝1566里面有一句台词,很是令人不寒而栗,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
“我从不敢忘记自己的出身,我也很清楚我想要做些什么。”
“两位领导能够接见我,给我这个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非常感激,也很荣幸。”
“高新技术转型,这是我一定会去做的事情。”
“锂硫电池只是一个开端,我将会竭尽我的全力,付出我的所有,推动技术的突破。”
“乡村振兴,农业为本,高新技术赋能。”
“我还年轻,今年才二十岁,我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做!”
沈平的眼神忽然变得深邃起来,盯着王东来看。
胡俊的脸上也没有了一直以来的轻松之意,也变得凝重起来。
办公室里再次变得安静下来。
此刻,只有墙上挂着的巨大时钟还在发出滴答滴答的秒针转动声音。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沈平才出声说道:“你的文章我会留下,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想法,也可以写出来交给我。”
“这些东西牵扯太多太大,我不可能凭你一番话就做出决定。”
“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锂硫电池我可以让省府出面投十个亿,接下来的,就看你的了。”
“是纸上谈兵,还是言之有物,行之有效。”
“如何?”
王东来郑重地鞠了一躬,说道:“多谢领导厚爱,必然不让领导失望!”
第304章 后悔而又无比决断的曾群
雷富民这段时间的心情就像是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不定。
本来想着麻省的克里斯托弗的论文能够夺走王东来的首发专利,结果却没有想到只是过了两天,情况就得到了翻天覆地的逆转。
克里斯托弗抄袭!
王东来才是锂硫电池的真正研发者,并且所研发出来的锂硫电池性能极为稳定,成本也并不高。
雷富民作为北大的教授,又是这行业的老前辈,所以消息还是很灵通的。
在第一时间知道这些消息的时候,雷富民的脸色就没有好看过,一直沉着一张脸,整个人散发着令人不适的气压。
然而。
当总台放出了对王东来的专访节目的时候,雷富民的心情变得极为暴躁起来。
“时无英雄,竟使竖子成名!”
看着电视上面的王东来,雷富民恨恨地说了一句,便拿起遥控器换台。
可是,当第二天到了学校。
刚在办公室的坐位上坐下,泡了一杯茶,就准备开始忙碌起今天的工作。
这个时候,田野就拿着一份期刊走了进来。
“老板,这是最新的一期《先进材料》,我就先放到这里了!”
“嗯!”
雷富民点了点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就在田野准备离开的时候,雷富民忽然出声问道:“我之前让你做的事情,你做的怎么样了?”
听到雷富民询问,田野就停下了脚步,语气吞吞吐吐地说道:“老板,我目前还没有什么进展。”
对于这个回答,雷富民并不算意外,所以也没有为难田野。
“行吧,既然没有多大的进展,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到项目准备工作上吧。”
说着,雷富民就拿过《先进材料》准备看。
并且随口问道:“上一期的《先进材料》不是前两天才发布吗,怎么又发了一期?”
田野面色犹豫,听到这个问题,还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雷富民就已经拿到了期刊。
这一看,雷富民的眼睛就微微眯了起来。
只见到这一期的期刊封面,被设置了‘highlights’的部分,有着一行特地标黑加粗的字体。
这一行字体,雷富民很熟悉。
汉字。
这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被设置了‘highlights’的论文标题让他很熟悉。
【息壤一号材料:解决了锂硫电池穿梭效应的神奇材料。】
心里默念了两遍这个论文标题,雷富民的心里浮现出一个并不怎么愿意相信的猜测。
上一篇:直播科普许愿神龙,国家疯狂打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