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326节
有了哥德巴赫猜测证明论文珠玉在前,后面的论文质量自然不可能太低。
然而,整个学术界能够比拟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论文的论文又能有几篇?
这些大佬,也没有那个理由发在刚成立的《数学未来》上面。
用一句话来形容《数学未来》期刊的情况,那就是想登刊的论文质量不够,可以登刊的论文,作者又不会选择《数学未来》期刊。
除此之外,因为王东来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过想要带领《数学未来》成为数学国际顶尖期刊,所以,在无形之中,《数学未来》的发展被无数人关注。
有人在看笑话,有人在暗中冷嘲热讽,也有人满怀期待。
在国际上,《数学年鉴》编辑部的几位审稿编辑更是毫不客气表达了自己对《数学未来》的不看好。
因为,一个学术顶尖期刊的出现,是经过时间的考验,是需要有大量的高质量论文,才能做到的。
而不是靠着某一个天才,一篇高质量论文就能成功的。
这些天来,唐都交大也都想过了各种办法,先是向国内学者约稿。
只是,却没有能够让他们满意的学术论文。
接着也向国际学者发出过邀请,提高稿费标准,但邮箱里收到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几近于无。
所以,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徐松尧就找到了王东来。
对于徐松尧提到期刊的事情,王东来并不惊讶。
因为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在生出创建属于华国的数学领域顶尖期刊的念头后,他就前前后后想过很多。
思虑周全之后,他才做出这个决定。
也就是说,眼下的这个情况,他有所预料,也有所准备。
“徐叔,这个期刊是我提议要成立的,而成为国际顶尖期刊既是学校的选择,也是我的想法,现在遇到问题,我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无非就是接下来的期刊没有足够拿得出手的论文吗,这件事就交给我了。”
王东来并没有多说,只是让徐松尧放心。
而徐松尧听到王东来应下,当即就表现出高度的信任。
“好,交给你我是放心的。”
“要我说的话,你还是担任几个职务比较好,高等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员,再加上《数学未来》的主审编辑或者是副理事都行,一般的小事也不会来打扰你,只有发生一些大事的时候,才会找你。”
“你觉得如何?”
徐松尧还是没有放弃让王东来担任职务的想法,此刻便出声问道。
听到徐松尧的话,王东来顿时露出一丝苦笑,出声说道:“徐叔,我真的是志不在此!”
“不管这么样,我都是唐都交大人,高等数学研究院或者《数学未来》遇到问题,我也不会坐视不理,担任职务就算了吧。”
王东来话语委婉,可是语气却极为坚定。
“唉……”
徐松尧心里低叹一口气,颇有几分失望,但是神情却没有什么变化。
“好吧,你既然不愿意,那我以后就不说了。”
“不过,我还有一个小小的提议,你听听。”
徐松尧并没有摆自己高校校长的架子,哪怕是王东来拒绝了自己的好意,他也没有因此动怒或者是不快。
就连此时有提议,也都是一副商量的语气。
这放在其他高校,估计是决计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君以诚待我,我亦待君以诚。
徐松尧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改变对王东来的态度。
王东来自然也不会改变对徐松尧的态度。
“徐叔,您只管说就是。”
徐松尧点点头,便出声说道:“咱们学校以前的数学专业不算强,可是现在有了你之后,这也算是我们学校的王牌专业了。”
“但是,能不能持续下去,就要看学校接下来的人才梯队培养。”
“高等数学研究院只能承担一部分,另外的就只能从这些刚入学或者是就读的学生里面挑选了。”
“我的想法是,如果你有时间的话,能不能安排一些公共课程,或者是专业课程,带一带下面的学生。”
“当然了,如果你觉得公共课或者专业课耽误时间的话,也可以直接带研究生,我可以做主,给你多分配几个研究生名额。”
“你眼下才二十,还有大把的时间,如果能带出一些学生出来的话,对你以后在学术上的发展还是有很大好处的。”
“我的提议就是这些,你考虑一下,觉得如何?”
徐松尧的话近乎是明说了,王东来自然不会不明白。
如果接下徐松尧的提议,只需要带出一些研究生出来,到时候唐都交大就会出现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学术团体。
时间越往后,他的学术地位越高,这个团体也就越大,能量也就越大。
说实话,徐松尧的这番话可以说是诚意满满,推心置腹的肺腑之言。
如果不是关系密切的话,根本不会这么说。
王东来心里感激,便笑着说道:“多谢徐叔指点了,专业课和研究生就算了吧,我暂时还没有这个想法,不过我可以带一门公共课,到时候我多注意一下争取也为学校培养出几个数学领域的人才。”
“好,那我可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徐松尧一脸欣喜地应了下来,语气兴奋。
其实说实话,他提出这个提议,并没有多大的把握王东来会答应。
只不过是出于一个校长的身份,加上一个长辈的身份,他才会特意说起此事。
而结果也很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唐都交大能在王东来的带领下,再出几位数学领域的人才,那就真的不一样了。
第275章 嫦娥升空
10月24日。
昌西卫星发射中心。
一只冲天利箭傲然矗立。
如果有懂行的人在此的话,就会认出这只利箭的名字。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
今天,正是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升空的时间。
这一次的升空,所代表的意义极为重大。
这一次发射嫦娥五号的试验器,用于验证飞行器能否从月球轨道顺利返回,并降落在预定的位置,是2017年前实现探月无人采样返回的最重要的试验。
任务艰巨且重要,需要将轨道器和返回器的组合体送入月球轨道,再让组合体返回地球。
这个组合体将会在距离地球几千公里的太空中分离,返回器会按照嫦娥五号将要走的路,回到地球,而轨道器也就不要了,变成太空垃圾。
高速返回地球,而且温度很高,这是两个难点,需要相当复杂的控制系统。
本次将要发射的飞行器,是2017年以前探月工程最后的一次太空试验,因为这项试验风险太大,且没有办法在地面进行摹拟,所以也只会发射这一次。
像是其他试验,例如说是在月球表面取样,在地球上起飞,都可以在地面上做模拟试验的方法来验证可靠性,唯独这次的试验项目不行。
所以,这个项目上上下下的无数人,此刻都变得无比紧张起来。
成功了,大家一起庆功,祝贺攻克航天新难题。
失败了,大家一起总结经验,下次避免。
不过没有人会希望失败,不管是在昌西的工作人员,还是在其他地方的相关人员,都在等着火箭升空。
下午七点钟。
随着一道电子倒计时声响。
火箭点火,瞬间起飞,以每秒8千米的速度拔地而起,并且还在持续加速。
航天局里,一片欢声笑语,庆贺第一阶段的成功。
唐都。
王东来也接到了来自杨帅等人的电话。
在电话里面,杨帅等人无不表达出强烈的自豪荣誉感。
作为这个伟大项目之中的一份子,他们现在看到火箭成功飞天,自然是与有荣焉。
哪怕是王东来,也在这一刻不禁生出一丝自豪之情。
“登月,航天,这一天不会太远的!”
挂掉电话之后,王东来抬起头看了一眼天空,嘴里喃喃自语着。
……
北大。
上一篇:直播科普许愿神龙,国家疯狂打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