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239节

  可是刚迈出一步,就反应了过来。

  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他决定再听听。

  不理会众人的反应,王东来握着话筒,自顾自地讲了起来。

  “读书是穷人家的孩子最有力也是实用的敲门砖,拓展人脉的最大利器。宋濂在文章的第一句,就说了出来‘余幼时即嗜学’,从古至今,只要你想学习,整个社会都会为你大开方便之门,不过是一定要注意‘嗜学’两个字,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算是走好了第一步。”

  “接着,文章说道‘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这里很多人看了,觉得不会有什么,可是我们需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书籍贵重,穷人家根本不可能有书,就算是有,也只是一般的书籍,想学到高深的知识,就只能去大户家里,藏书之家。”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借东西的经历,小东西,不值钱的东西可能会借给你,但是非常贵重的东西,可能连看都不会让你看,更不会借给你。”

  “那么,宋濂是如何借到书呢?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这是关键,讲信用,不会弄坏别人家的书,懂事。”

  “说到这里,大家想到了什么?”

  王东来特意停了一下,让众人消化思索。

  “宋濂通过借书,通过打造‘嗜学’的形象,给那些高门大户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把自己的名头打了出去,让那些有权势的人知道有宋濂这么一号人,记住了他。”

  “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大家觉得什么样的家庭会有书,会有很多书,有很多珍贵的书?”

  “在这些人面前留下自己的名字,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所付出的只是‘嗜学’而已。”

  “紧接着,文章说道‘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更是体现了宋濂的学习态度认真,坚持学习,毫不松懈,重点是,他依旧守约,还让其他人知道这一点。”

  “大家应该经常会听到自家父母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学,怎么认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多好多好的,那么在古代,宋濂表现出来的形象,也会成为这些权贵士绅去教育自家孩子的榜样。”

  “一来二去的,谁还会不知道宋濂的名声呢?”

  “下一句,就立马体现出来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形象立起来之后,宋濂就得到了好处,更多的人都愿意把自己的书借给他,他也看到了很多的书。”

  在王东来说到这里的时候,操场下面的众多学生都是一脸的恍然大悟,这篇文章他们都学过,可是从来没有这样的理解过。

  经过王东来这样一句一句的讲解,他们就像是跨越了几百年的时间,看到了宋濂的成长。

  在潜移默化之中,他们的心里就像是有一扇门被打开了一个缝隙一样。

  王东来也注意到不少学生流露出思索之色,便接着说道:“到了这里,还远远没有结束。”

  “穷人家的孩子,受困于家庭情况,没有人脉,没有厉害亲戚,更不会遇到贵人,但是却又想改变自己的阶级,想要看到更好的风景,去更高的平台,应该怎么做?”

  “几百年前,宋濂就做到了,还写出来了给大家看。”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这句话大家应该都能明白了,想学更多的知识,想去更高的平台,应该怎么办,就和宋濂说的一样,自己去争取机会,不要怕苦,不要怕累,上门求教,不丢脸。”

  “名师贵人,自家村里没有,那就扩大范围,去县里,去市里,去省里,这下总该有了吧!作为晚辈,不要担心丢脸,把心态放好,自己是去求学,是为了知识,这不丢人,那些名师贵人知道了,也不会把你拒之门外,古代的宋濂如此,现在也会是这样。”

  “假如说,咱们学校的学弟学妹,有一天到了唐都交大,说自己想要考唐都交大,但是不太懂得这些,我肯定不会坐视不管,我会带你好好在学校转一转,了解你的成绩,了解你的想法,给你一个最为合适的建议。”

  “如果你确实有数学天赋,想和我一样学习数学,我也会很乐意地指点你,传授你一些知识。我不会觉得你冒失,只会觉得你很棒,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

  “古代更是如此,见到有出息的老乡,都会心生亲切之感,这篇文章是宋濂已经功成名就了,送给一个叫做马生的人。为什么送,就是因为马生是他的老乡,他也看到了马生求学的认真态度,所以才会写这篇文章激励。”

  “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应该怎么为人处事呢?”

  “大家应该也都知道,在我考上大学之前,我家其实很贫困的,一座土房,一层楼房,家里连个摩托车都没有,只有一个我爷爷留下来的老式二八大杠自行车。”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懂事早,我们只是很早的明白了家里的贫困,能够体谅父母帮忙做农活,知道有些东西我们就是喜欢,父母也不会给我们买,也没有钱给我们买而已。”

  “我们这些穷人家的孩子看似成熟,看似懂事,可是对于人情世故真的了解吗?父母被生活压弯了腰,给不了我们需要的精神思想上的教育,我们做不到自信、勇敢,在内心深处总是会藏着一丝贫穷带来的自卑感。”

  “情商、口才、心理素质、勇气,我们很多地方都不如那些家庭情况比较好的孩子。”

  “很多人觉得不服气,那么你回想一下自我介绍,当着很多人讲话的时候,你自己的表现是什么样的?那些家庭情况比较好的孩子又是什么样的?”

  “这个世界赤裸裸,扯下外衣一看,满是现实。”

  “回到文章,我们继续说宋濂是如何做的。”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这句话,大家可能觉得宋濂有些受委屈了,自己不愿意这么做,但是我要告诉你们,实际并不是这样。”

  “你们现在高中,马上就要上大学,等到了大学之后,你就会发现和你一个学校的人,实际上学习成绩和你都差不多,水平相差无几,这个时候你主动找到老师请教,那么自然就能得到老师的提携帮助,提升你自己。但你要是应付了事,不愿意的话,老师自然也不会上赶着来教你,指导你。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

  “我也从这个年纪过来,很明白大家脸皮薄,不喜欢被人训斥,觉得丢了面子。可是社会不是围绕着我们而转,我们也不是世界的主角,不会所有人都爱你,都会对你有耐心,所以长大了,就收起自己的玻璃心,薄脸皮,求学,不丢人。”

  “《西游记》里面,孙悟空被菩提老祖打了三下后脑勺,要是它也是个脸皮薄的,直接下山去了,那不就学不到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了。有时候,老师训斥你,何尝又不是为你好。”

  当听到这里的时候,操场上的学生都沉浸了进去。

  一旁的老师,有的面露思索之色,有的则是连连点头,也有老师恍然大悟。

  “教书了这么多年,我居然第一次这么头脑清晰,这篇《东阳马生序》从来也没想过里面会有这么多的深意,难怪王东来能考全国卷状元,取得这么大的成绩。”

  “是啊,他的思想深度可要比我们这些老师深的太多了!”

  “要是其他的学生,也能领悟到一点,不用多,哪怕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我觉得都够他们用了。”

  “他要是当老师,哪怕是给学习最差的学生,估计都能把成绩带起来!”

  几位语文老师受到的冲击最大,一时间感慨了起来。

  原本,他们还担心王东来的演讲内容会有些不合适。

  可是,听到这里的时候,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天才的思维角度。

  凭什么王东来能够一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数学难题他们不懂,可是这一番演讲,也让他们管中窥豹,看到了一点。

  演讲并没有结束,王东来这一次是放开了。

  安水县是贫困县,家境好的孩子并不多,真正好的都送去了唐都或者市里上学,高考考试了才会回来。

  留下的,其实都是农村的,以及少部分县城的孩子。

  这些话,他前世没有人讲给他听,现在,他想讲给他们听。

  淋过雨的人,会为别人撑伞!

  这个时候,王东来接着说道:“接下来,面对世界的不公平,穷人家的孩子,应该如何自处?”

  “自卑又敏感,脆弱又倔强,大家是不是有一种照镜子的感觉?”

  “我以前也是这样,初中的时候,不敢抬头,生怕被老师,被同学嘲笑自己身上的衣服脏了,大了,小了,不合身。也害怕被人孤立,没有人和自己玩。”

  “如果你们有认识我同届同学的话,就能知道,我说的这些并不是假话,新闻记者不会说这些,他们只会说我好学,说我认真,说我勤奋,说我努力。”

  “在这里,我和大家说实话,说真话,说真心话!”

  “读书,真的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承受的最简单的苦,上学读书确实苦,我很清楚,但是它是我们超越别人,跨越阶层,走向人生大舞台的台阶。”

  “我国有丰富的人口资源红利,大家在写这个答案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个人口资源红利是谁呢?是我们的父母,被称之为农民工,也是以后不好好读书的你们,风里来雨里去,只为了糊口。”

  “所以,大家还是要珍惜读书机会的,有些机会错过就没有了,不要在失去了之后才会后悔。”

  以往,听到这样苦口婆心的劝学的话,总会有学生不屑一顾,要么是为了博人眼球,要么就是真的不理解。

  现在,操场上鸦雀无声,众人安静沉默不语,似是有所触动。

第217章 教育的滞后性

  安水中学的学生怎么都没有想到,会听到这样的一场演讲。

  王东来还在继续。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这句话,你们应该都能理解意思,我就不具体翻译了。”

  “咱们县是什么水平,大家都知道,各自出身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大家也知道。有人生下来,就能吃香的喝辣的,大城市的孩子,小时候吃的零食,估计很多人到现在都没有吃过,寒暑假坐飞机去旅行,见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的寒暑假,在家干农活,上山下河。”

  “我们出生的条件,就意味着我们想要过上好的生活,高质量的生活,就需要有人去受苦,不是我们的父母,就是我们自己,受一些罪,这样才能过上那样的生活。”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这都代表着宋濂通过之前的一系列行为,成功地过上了比较不错的生活。”

  “同舍生皆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温袍蔽衣处其间,略无幕艳意。”

  “说到这里,我想问一下大家,我们国家的校服是不是不好看,又大又难看?”

  听到王东来这么直白地问出来,下面的学生都是轰笑起来。

  “太难看了!”

  “非常难看!”

  有胆子大的男生,在人群里高声回答道。

  “很好,大家有没有想过校服为什么会难看,这会不会是故意的?”

  “有人家庭条件好,可以一天一换,两天一换,都是好看的衣服,赞新的衣服。有人条件不好,衣服穿了好几年,不合身,有缝补痕迹。大家觉得这样的两个同学会成为好朋友吗?”

  “一样的校服,就会避免这样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在学校里面维持一种大家都是一样的感觉。”

  说到这里,王东来看了一眼众人,便不再继续这一点说下去。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到了这里,宋濂已经把自己的经历都说了一遍,我也把我的见解讲了出来,希望大家也都能有所收获。”

  “文章到此并没有结束,作为大明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又在最后亲自现身说法,为这篇文章再添几分真实性。”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仔细读一读这句话,马生的行为和宋濂之前的行为是不是一样?以同乡之子的身份去拜见宋濂。”

首节 上一节 239/6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科普许愿神龙,国家疯狂打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