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导演1992 第35节
更可气的是,《卓别林》与《活埋》同期上映。
在上映之初,《卓别林》对比《活埋》,小罗伯特唐尼对比林克,像是白马王子对比乞丐、流浪汉。
谁好看一目了然。
可谁也没想到,两部电影的命运开始改变。
《活埋》在扩大上映规模之后,票房数据一路逆袭,从周票房倒数第一,冲到第八,接着脚踩《卓别林》登上第五、第四,最高冲到第二。
如果不是在这个淡季遇到经典色情电影《本能》,周票房排行榜冠军的位置也可一坐。
《活埋》的逆袭之路完全是踩着《卓别林》实现的。
媒体在报道时,也总会把两部同期上映的电影放在一起做比较。
《卓别林》制片成本1500万美元,宣传资金高达200多万。
导演是奥斯卡级别大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
主演是好莱坞当红影星小罗伯特·唐尼。
配角阵容更是豪华,奥斯卡影帝安东尼·霍普金斯,一线女星黛安·莲恩,演技派女演员莫伊拉·凯利,好莱坞花瓶女演员米拉·乔沃维奇。
在上映时,数十明星推荐,上百家媒体争相报道。
而《活埋》呢?
2万美金制片成本,宣传资金据说是林克卖剧本凑来的5万美元。
导演是籍籍无名的小导演林克。
主演是群演出身的林克。
配角:无。
上映时铺不起红毯,像是乞丐一样蹭《卓别林》的红毯。
可这样一部电影在上映后总票房竟然比《卓别林》高出五六倍。
这样对比话题性太高了。
那些无良媒体趁机大肆调侃小罗伯特唐尼,调侃《卓别林》。
《活埋》越成功,《卓别林》显得越失败。
《活埋》票房收益比载入史册,《卓别林》也会被当成垫脚石载入史册。
小罗伯特·唐尼这个本该随着《卓别林》青云直上,甚至有机会触摸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的好莱坞优等生,不料却被林克这个从贫民窟走出的新人,一个华裔,狠狠踩在脚下。
当白马王子被乞丐踩在脚下,这是一个比《哈姆雷特》更可悲的悲剧。
遇到这种超级操蛋的事,小罗伯特只是砸个酒瓶,脾气已经很好很克制了。
“罗伯特,你不用生气,好莱坞一百多年,涌现过大量号称‘天才’的导演,一出道就登上职业巅峰,名利双收,非常耀眼。
可这类人在好莱坞最高光的时刻也是他们出道的时候,从那以后,他们会慢慢走下坡路,不到两三年,变得与普通人差不多,林克就是这类人。
而你不同,你演艺世家出身,从5岁开始拍戏,过去二十多年,拍过二十多部戏,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走得都很稳很扎实。
你不属于那种天生的天才,而是通过后天努力一点点变成天才。
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会越来越强,天才的光环越来越亮,而林克不可能复制《活埋》的成功,他会越来越弱,越来越平凡,从比弗利重新滚回平民窟。
对于林克这种人,你完全没有必要生气,气坏身体不划算。”
经纪人吉米·瑞奇说道。
小罗伯特·唐尼坐在沙发上,闭着双眼数秒,缓缓睁开,“吉米,你说的对,林克走狗屎运,只能成功一次,而我是成长型天才,可以成功无数次,这种人不配让我生气。”
“哈哈,罗伯特,你能这样想太好了,你的心态比任何人都好,也比任何人坚强,所以你也会比那些人走的更远。”
吉米·瑞奇拍了拍手掌,像是哄小孩一样。
第36章 林克的魅力
在《活埋》海外地区周票房数据出炉后,美国许多媒体热情地报道了这个新闻。
《洛杉矶时报》报道称《活埋》的含金量在持续增长,‘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媒体上出现许多不利于《活埋》的新闻。
包括林克蹭红毯,林克没文化,《活埋》靠炒作大卖,票房可能存在造假等负面报道。
在影评界,针对‘活埋是好电影还是烂电影’,也出现一些争论。
有的评论是好电影,因为题材新颖大胆,立意深刻等。
更多的影评人认为《活埋》是烂电影,粗制滥造,剧情设计存在缺陷,剧情单一,林克的表演比较勉强等。
《活埋》上映规模越大,票房成绩越高,负面评论在相关评论里渐渐占据优势地位。
可随着《活埋》海外票房成绩出炉,媒体上关于《活埋》的许多负面评论不攻自破。
譬如说《活埋》是烂片,如果是烂片,在海外为什么会大卖?海外观众也与北美观众一样没水平?
如果一部烂片被全世界影迷接受,它还是烂片吗?
这点值得商榷。
譬如有新闻说《活埋》靠炒作大卖。
在《活埋》上映期间,众多媒体不断用人气很高的《卓别林》对比《活埋》,给《活埋》带来大量关注度。
《活埋》低成本高票房,超高收益比,也是媒体经常拿来炒作的话题。
《活埋》在上映期间确实有炒作的嫌疑。
但一部电影靠炒作就能大卖吗?
答案是否定的。
《活埋》在海外上映时,发行方只是正常宣传,没有炒作什么话题。
在这种情况下,《活埋》依然能大卖,这足以说明《活埋》这部电影确实不错,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而认为这部电影不好看的影评人,或许是不能欣赏这种很新潮的电影,他们对《活埋》提出的批评可以保留。’
以上是《洛杉矶时报》的评论。
除了《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国论坛报》《今日美国》等大型媒体都对《活埋》的上映情况以及票房数据进行报道,也从各自角度对《活埋》以及导演兼主演作出评价。
尽管有媒体仍然认为《活埋》存在某种缺陷,但看在数千万美元票房上,也不得不承认《活埋》得到了观众和市场的认可,是一部值得观看的新式电影。
除了媒体,好莱坞影星布鲁斯·威利斯、金·凯瑞、詹妮弗·康纳利等人公开表示喜欢这部电影。
受到媒体和众影星宣传的影响,原本迟疑要不要看《活埋》的观众,纷纷走进影院观看。
也导致《活埋》北美票房在本周出现跌逆这种稀有的情况。
仅周二、周三、周四三天票房已超过100万美元,媒体预测《活埋》第六周票房有可能重新回到300万美元大关。
如果这个数据被实现,《活埋》北美票房将会达到2000万美元,《活埋》北美票房收益比将高达1000倍,是史无前例的1000倍。
“这也太夸张了吧!本,《活埋》北美票房收益比高达1000倍,全球票房收益比三四千倍,按照这种情况,你有信心在三五年内能赶超林克?”
泳池边,马特·达蒙指了指报纸上的数据,脸上有惊叹,有敬佩,也有浓浓的羡慕。
“什么三四千倍?别把《活埋》想的那么厉害,《活埋》成本对外宣传说只有2万,但你觉得这可能吗?林克这个导演兼主演,配音演员,以及剧组职员的片酬也算上,成本绝对超过2万。
另外这部电影在上映后,发行方投资数百万美元做宣传,这也是成本,所以《活埋》票房收益比只有几十倍,几十倍没什么,只要我想追赶,一定能追赶上。”
本·阿弗莱克站在泳池边的跳板上,做了几个扩胸运动,双手合十,扑通一声跳进水里,溅起的水花比母牛还大。
马特达蒙摇摇头,继续看报纸上关于《活埋》的新闻。
在回到洛杉矶后,他本想找到林克聊聊电影,只是汉堡店里的人说,林克发达了,搬到比弗利山庄住,现在很难再见到他。
马特达蒙也很遗憾,林克没发达时,在路上随便见到,不想跟他聊天,林克会主动挑起话题。
而现在想见林克一面也难。
“本,我准备去演员工会看看,如果运气好,也许能碰到一两个合适的角色,你要去吗?”
“马特,你认真的?今天周末,一周才有一次的周末,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在家里好好享受美好的周末时光吗?”
“听汉堡店的伙计说,林克为了拍电影,在过去半年里,每天不停打工赚钱,去剧组跑龙套,不分白天黑夜,更别说是周末。
林克那么厉害还那么勤奋,如果我们不勤奋一点,再过两年,别说追上他,连他的后脑勺也看不到。”
“该死!这话听起来真的很刺耳。”
本·阿弗莱克气恼地用手臂击打水面,看到马特·达蒙穿衣服,他也骂骂咧咧地往岸上走。
——
媒体在报道《活埋》最新票房数据时,也顺便报道了林克与联合院线以及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的票房分成条款。
按照当前的数据,《活埋》海外票房成绩达到4000万,林克将有机会再入账400多万美元分成。
而《活埋》北美票房成绩超过2000万,林克拿到的票房分成将高达六七百万美元。
也就是说,林克投资2万美元拍电影,将会获得一千多万美元的纯收入,一举成为千万富翁,年仅20岁的千万富翁。
《好莱坞报道者》称林克虽然不是第一个凭电影票房收入成为千万富翁的底层演员,却是距离大家最近的一个,一个鲜活的成功的案例,值得所有还奋斗在好莱坞底层的电影人学习。
“偶像吗?”
公寓里,莫妮卡·贝鲁奇注视着杂志上林克的照片,长长的睫毛眨了眨。
上一篇:盗墓:从瓶山开始的御兽师
下一篇:宝箱商人,从奖励万倍暴击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