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导演1992 第120节
林克笑道。
“是的,你的《活埋》也很不错,不过相对来说,我更喜欢你的小说,这本书我前后看过三遍,有很多经典对白能背下来。”
苏菲玛索笑道。
“谢谢你喜欢我的书,这是我的荣幸。”
由于后面有很多人在排队,林克也没时间聊天,快速给苏菲玛索签名之后,继续给下一位书迷签名。
在过去几个月里,他连续参加上百多场签售会,给将近10万人签名,其中不乏世界名人、国际明星,苏菲玛索不算最有名的,甚至不算最美的。
在丹麦哥本哈根参加签售会时,他遇到一个精灵般的美女,金发碧眼,肌肤雪白,只是等他反应过来时,女孩已拿着他签过的书消失在人群里。
送走苏菲玛索之后,林克本以为下次遇到她,大概会在几年后在某个颁奖典礼上,或者某个派对上。
只是签售会结束后,他再次在图书馆的走廊上遇到苏菲·玛索。
苏菲玛索好像在等他,见他出来后,迎上来邀请他喝咖啡。
林克没有拒绝,跟着苏菲玛索来到塞纳河畔的咖啡馆,聊电影聊《星际穿越》。
苏菲玛索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热爱文学,在聊文学时她会变得兴致勃勃,蓝色眼眸泛着点点星光,有时会撑着脸颊,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让他难以招架。
他也只能调动肚子里的存货,与他聊世界各国著名作家和作品,聊美国的海明威、爱伦坡,法国莫泊桑、罗曼罗兰,俄国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聊鲁迅先生、泰戈尔等等。
林克没有通读所有大作家的书,也不能背诵全文,但也知道他们的代表作品,作品特点,以及精选章节。
有了这些积累,与没读过多少书的苏菲玛索聊起来,难度不大。
两人从下午聊到塞纳河畔明月升起,河风吹来阵阵寒意。
在林克要告别时,苏菲·玛索邀请他去公寓休息,她家离这里很近。
林克却之不恭。
参加完巴黎的签售会后,林克在欧洲的行程已经结束,带着宣发团队返回美国。
这趟来欧洲,他和宣传团队的行程遍及23个国家和地区,54座城市,举办了73场签售会,在欧洲地区前后卖出218万册《星际穿越》。
也让《星际穿越》全球销量达到643万册,预计年内销量能突破10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科幻小说。
回到美国后,林克暂时放下新书宣传工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电影上。
2月26日,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女巫布莱尔》在北美1728家影院上映。
首映三天在北美拿到3503万美元票房。
强势镇压同期上映的《疯狗和格洛丽》《城市英雄》《巧克力情人》等电影,成为周票房冠军。
在《女巫布莱尔》上映时,好莱坞电影公司和媒体们密切关注这部电影的票房数据。
虽然很多人提前通过各个影院的上座率以及当前的热度能判断出《女巫布莱尔》的票房成绩不错,但是当首映票房成绩出炉后,大家依然为这个数据感到震惊。
这部电影没有大牌演员,没有大牌导演,没有华丽的服装和道具设计,也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音乐和混响,更没有什么艺术性和深刻内涵。
除了有一点恐怖,其他的什么也没有,怎么会有这么高的票房,难道又是一部《鬼影实录》?
有人计算过,完成这样一部电影,全部花费不超过6万美元,熟练一点的导演,两三万美元可以拍出来,与《鬼影》差不多。
但就是这样一部成本低廉的电影,首映三天拿到3503万美元票房,近一千倍的收益比。
比《鬼影实录》首映成绩更好。
有媒体惊呼《女巫布莱尔》是下一个《鬼影实录》,全球票房成绩也许不比《鬼影实录》差。
有媒体开始调查这部电影的导演艾德·麦里克,发现他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导演,从前只在别的剧组当过两次导演助理和制片助理,而《女巫布莱尔》是他的处女作。
这样一个导演也能拍出大卖电影?
难道艾德·麦里克会是下一个林克?
媒体看到《女巫布莱尔》借鉴《鬼影实录》宣发模式,拿到极高的票房,纷纷发文称电影市场变了,观众的口味也变了。
从前的好莱坞注重电影质量,用大牌导演和大牌演员来吸引观众。
而现在的电影更注重炒作,不管电影质量多差,只要宣传做的到位,让观众知道这部电影,对电影产生好奇心,就能拿到好的票房成绩。
没人知道这种变化是进步还是在开倒车。
第129章 票房
相比以上较为客观的评论,其他90%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都是负面的,非常负面。
《纽约时报》在评论里直截了当地说这是一部故弄玄虚,毫无观赏价值的电影,完全不值得花费八九美元和八十多分钟时间在影院里观看。
《芝加哥论坛报》评论称这部电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电影发行公司通过炒作‘女巫布莱尔’话题,来引起民众的好奇心,好奇心驱使观众进入影院观看,看一部非常无趣的电影,然后《女巫布莱尔》大卖。
《芝加哥论坛报》特约评论员佩恩·布克用激烈的语气向观众喊话,要观众别去电影院看《女巫布莱尔》,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会变成傻瓜。
著名影评人贾斯汀·张在《洛杉矶时报》发文称,这部电影刷新他对电影行业的认知,也刷新电影史上最差电影获得最高票房记录。
贾斯汀·张称当初看《鬼影实录》时,感觉《鬼影实录》很差,不应该拿到那么多票房。
在《女巫布莱尔》上映之后,这个认知被刷新了。
虽然《鬼影实录》有很多问题,但这部电影足够吓人,剧情方面也比较完整,算是一部有趣的新式电影。
而《女巫布莱尔》完全是跟风之作,不止在拍摄手法上毫无新意,在电影宣传上完全抄袭了《鬼影实录》的模式。
这部电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贾斯汀·张的评论得到很多影迷的认可。
从前看《鬼影实录》时,大家觉得这部电影很一般,除了吓人,没多少优点。
在看过《女巫布莱尔》之后,大家忽然觉得《鬼影实录》好像也不那么烂。
至少《鬼影实录》很吓人,还能把人吓死。
而《女巫布莱尔》就是个骗局。
除了以上几家报纸,还有很多媒体发文痛批《女巫布莱尔》是烂片。
《综艺》杂志在文中用戏谑的口吻说,从前美国媒体遇到社会热点新闻,喜欢吵吵闹闹,意见很难统一,而在批评《女巫布莱尔》这件事上,所有媒体达成高度一致,这很难得。
《女巫布莱尔》上映后遭到很多媒体的抨击,但票房成绩依然很坚挺,首周票房4528万美元,预计北美票房在一亿美元以上。
看到这个数据,媒体都非常无奈,之前他们不断宣传《女巫布莱尔》是烂片,是发行公司的骗局,让大家别去影院里观看,但还是有很多人忍不住好奇去看。
媒体不能批评观众,只好把矛头对准电影发行公司三角娱乐和电影导演艾德·麦里克,指责他们用这种手段骗取票房,是在破坏电影行业规则。
有媒体劝解三角娱乐总裁乔·费勒梅,要他好自为之,不要太过分,用这种方式赚钱,会败坏三角娱乐公司的口碑,以后三角娱乐上映的电影不会再有人支持。
“哈哈,他们一定是在嫉妒我们,如果这部电影他们公司的作品,他们比我更贪婪。”
乔·费勒梅看着报纸笑道。
林克笑了笑,在《女巫布莱尔》上映后,确实有很多媒体批评这部电影,将六七分水平的电影,贬低成零分作品。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部电影质量确实不高,而票房成绩高得吓人,这也导致很多同行不平衡,另一方面《女巫布莱尔》大卖,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电影公司的电影票房。
这些电影有几部来自七大影业,譬如《城市英雄》发行公司华纳兄弟影业,《疯狗和格洛丽》发行公司环球影业,《外星追缉令》发行公司派拉蒙影业,《巧克力情人》发行公司米拉麦克斯影业等等。
他们那看到同期上映的《女巫布莱尔》大卖,很难不产生嫉妒心理,也很难不利用公司旗下媒体或其他媒体来攻击这部电影,不停向《女巫布莱尔》身上泼脏水,希望用这种手段来降低《女巫布莱尔》的热度,让观众去看他们的电影。
“老板,你太厉害了,不论拍电影,还是宣传电影,都非常厉害,以后去了猜猜看影业,请老板多多指教。”
乔·费勒梅满眼敬佩地说。
“没问题。以后我们一起努力,拍出更多大卖电影,争取让公司成长到七大影业的高度。”
“哈哈,老板,这话要是别人说我会怀疑,但是说这种话的人是你,我毫不怀疑,因为我相信你能做到。”
乔费勒梅笑道。
《女巫布莱尔》继续上映,三角娱乐和猜猜看影业继续发力做宣传,不停炒作‘女巫布莱尔’,炒作失踪人员,炒作电影导演,甚至炒作林克。
炒作林克的方法很简单,有媒体发新闻质疑林克是《女巫布莱尔》的导演。
原因是《鬼影实录》和《女巫布莱尔》太像了,不论是拍摄手法、镜头设计,还是宣传炒作策略,两部电影完全是一个模式。
此外,‘女巫布莱尔事件’最早爆出来的时间是去年六七月份,在《鬼影实录》上映前。
人人都知道在《鬼影实录》上映前,林克和猜猜看影业通过媒体散布大量灵异事件,女巫布莱尔事件是那段时间出现的较热门的灵异事件之一。
从这点来看,他们在那个时候宣传女巫布莱尔,有极大可能是在给第三部电影做铺垫。
林克也有极大可能是女巫布莱尔的导演。
也有媒体反驳这种说法,声称林克从去年底开始举办签售会。
从美国到加拿大,从北美到欧洲、亚洲、澳洲,行程几百万公里,中间除了圣诞节,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不可能是他拍的电影。
媒体认为这种说法产生的原因是《女巫布莱尔》发行方三角娱乐在借林克的名气炒作,吸引林克的影迷进入电影院观看,这种做法非常不道德。
也有媒体用这件事采访林克和猜猜看影业,林克和公司方面目前都没对此作出回应。
电影上映第二周,在北美2312家影院拿到3767万美元票房,电影累计票房成绩达到8295万美元票房,也成为今年第一部北美票房超过八千万美元的电影。
同样也蝉联周票房冠军。
排在第二的电影是理查·基尔和朱迪·福斯特领衔主演的《恰似故人来》,周票房810.4万美元,比预计的要低一些。
排在第三的迈克尔·道格拉斯之主演的《城市英雄》,本周票房762万美元。
上一篇:盗墓:从瓶山开始的御兽师
下一篇:宝箱商人,从奖励万倍暴击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