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第67节

  可能在这一瞬间,将齐曦体内对娱乐圈的那份向往给彻底激发出来。

  《象王行》的曲子还在继续。

  大鼓加入进来后,号角缓缓退去,这是一段20多秒的大鼓独角戏,节奏被缓缓加快,所有人内心中的期待感都被吊了起来。

  一股隐藏在大鼓中特有的浩瀚磅礴、气象万千气势被不断推高。

  第28秒时,琵琶加入。

  古代战场特有的铿锵声在琵琶的演绎下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气氛继续向着萧瑟、肃穆方向推进。

  老钱此刻容光焕发,手中琵琶噌噌作响,已然达到了心神合一的地步。

  然后是竹笛……笛子的飘逸和空灵,似流水,似剑鸣,穿林拂叶,给曲子增添了一丝‘侠义’。

  再然后是二胡……悠扬的音色,好似尝遍了这人间百味,又好像五千年的历史卷宗,诉说着炎黄以来的悲欢聚散。

  最后是古筝……静谧高远,如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沉默却又浑厚。

  曲子进展到80秒,号角、大鼓、琵琶、竹笛、二胡和古筝,悉数登场。

  每一种民族乐器都是主角,但是合在一起就给人一种气吞山河、万邦来贺的历史厚重感。

  仿佛一张写满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画卷,在眼前被人徐徐打开。

  这尼玛才是民乐未来的进化方向啊。

  现场四五十名听众心中思绪纷纷,或激动或雀跃,甚至有几分崇拜,唯有红姐安然不动,因为周孝愚之前和她沟通时提过一个词。

  那就是国风。

  如果说《霍元甲》的曲子牛的地方在中西合璧。

  这首《象王行》牛的地方则在于融汇古今。

  这是两种不同的方向,都可以让沉浸已久的民乐焕发出新的生命。

  这就是未来民乐发展的两个方向。

  红姐目光一动不动的落在周孝愚身上,心中也跟着升起了一股波澜壮阔的未来画卷。

  这张画卷属于未来,由她和周孝愚一起来谱写,不仅可以在国内的娱乐圈占据最耀眼的一席之地,甚至未来还可以被写进华娱历史教科书内。

  一时间,红姐只觉得自己的内心既得到了震撼,又得到了升华。

  似乎,一条全新的发展方向被她找到了。

  等所有乐器都登场后,曲子的旋律跟着突变,节奏更快了,依然是各民乐的独奏,大鼓声始终未停歇,转而退到了伴奏的位置上。

  此刻的主角已然变成了竹笛、琵琶、二胡和古筝的四人组。

  连续两段结束后,号角声再次响起,大鼓声又一次变得雄壮威严,曲子的节奏气势陡然升高。

  最后是一段大高潮的合奏。

  2分48秒,曲终。

  现场响起了连绵不绝的热烈掌声。

  身边的所有人似乎都疯了,一时间忘乎所以,都变成了这首曲子的粉丝。

  陈鸿将手机收下来。

  悄悄推了旁边的助理一下,“我出去一会,你继续留在这里拍摄,多拍几个版本。”

  没有人注意到陈鸿的离开。

  她来到礼堂外,独自坐进轿车内,然后将刚才录制的视频再一次点开。

  这次听的更为仔细。

  鼓声的雄壮,号角的苍凉,古筝的静谧和点缀,竹笛如剑,二胡中的悲欢聚散,琵琶中的肃杀。

  诸多民乐合在一起,竟然给人一种回到了古代战场和朝代更替的波澜壮阔史诗之中。

  就好像,眼前的一切从千年壁画中走了出来,带着厚重的岁月气息,带你穿越时空,回首一瞥那千年前的景象。

  太神奇了。

  这首曲子竟然是这个18岁的年轻人作出来的?

  陈鸿一时间感觉到不可思议。

  她脑海中虽然没有蹦出‘国风’两个字,但是却明白,这首曲子完全可以登上春晚,甚至登场更重要的场合,譬如奥运会开场仪式等等重要场合。

  在她眼中,民乐还从未有过如此高的逼格。

  陈鸿按耐不住内心中的激动,将刚才录制的视频从微信上发给凯子哥。

  然后按下一段语音,“你赶紧看一下这段视频,然后给我回一个电话过来。”

  几分钟后,凯子哥的电话来了。

  “看完了,这曲子很不错,这是前海市音乐学院的排练现场吗?哪位大师作出来的曲子?肯定不是无名之辈。”

  陈鸿劈头盖脸的说道:“这就是我本次过来打算找他购买歌曲版权的那个18岁少年作出来的曲子。”

  凯子哥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难以置信,“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第86章 老娘要挖人

  凯子哥又补充了一句,“这首曲子叫《象王行》对吧?曲子中满满的历史厚重感,历史文化的韵味都从里面溢了出来,能作出这种曲子的人至少也是一个对历史和民乐有相当研究,且年龄在30岁以上的专业人士。”

  “没这个岁数,压根就没这个阅历,拿什么作?”

  “我的判断不会错。”

  陈鸿道:“就是周孝愚这个18岁的孩子作的曲子。”

  “不可能,要么是……其他人作的曲子,然后将曲子的版权让给了他。”

  凯子哥突然鬼使神差的说出一句话。

  陈鸿继续道:“我打听过周孝愚的家世,他老家在周庄,家里就一个爷爷在,摆地摊的,妥妥的中下层家境,穷苦人家出生的孩子,他自己也只读了一个高中。”

  “全家的家谱,往上数三代恐怕都没有一个上过大学的人。”

  “这样的人,谁会给他作曲?”

  凯子哥一脸笃定道:“红红,我的眼光不会骗人,你千万别被人骗了。”

  陈鸿心中不由得噗嗤的笑出声。

  她会被骗?

  凯子哥的生活环境,从小就是在那种艺术氛围中长大的,当然,电影也算是一种艺术。

  你和他谈起艺术来,他头头是道。

  能给你从五千年历史扯到现在,三天三夜都扯不完。

  用通俗的一句话说,男人聚在一起,喝了一点酒后都喜欢吹牛逼,凯子哥的牛逼吹的格外的雅致,和另一位帝都导演冯裤子是两个极端。

  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

  但是,像凯子哥这样的人有一个最大的短板或者缺陷,那就是生活中其实更多的像个白痴,情商不太高,平时的吃穿用度,笼络人心,商业谈判,剧组后勤管理啥的基本上都是陈鸿在一把手操持。

  要不是陈鸿,这些年凯子哥不知道要被人坑多少次。

  现在,凯子哥居然担心她被人骗?

  这就有些滑稽了。

  陈鸿道:“你给我闭嘴吧,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是不是又喝了酒?曲子是不是周孝愚作的,我明天去一下版权局找人查一下不就知道了。”

  “我和你说的是另一件事,这周孝愚之前在节目组展现出来的几首原创曲子我也让你听了,假设这些曲子都是他作的,你觉得他的商业价值有多大?”

  凯子哥砸吧了一下嘴道:“音乐圈的事情我其实不太懂,不过,套用影视圈的行情来类比,一个灵感不断拥有才情的音乐创作人,只要能源源不断的创作出一流曲子来,他的地位和影视圈的导演差不多。”

  “当然,现在音乐圈的盈利能力肯定是不如影视圈的。”

  “至于他的商业价值,要看他背后的经纪公司如何开发,如果开发的不好,那就大打折扣了。”

  陈鸿不耐烦道:“你就给大概估个价,反正我就是参考一下。”

  凯子哥道:“他在阳光传媒吧,他们公司好像有个小鲜肉爱豆,叫什么申哥来着,好像是现在的顶流,假设这个周孝愚一直红不了,单纯以一个优秀的创作人估价,至少也是申哥身价的几倍。”

  爱豆和顶流在内地有一个默认定律,那就是红不过三年。

  但优秀的创作人不同,可以一直干到50岁甚至60岁,参考一下港岛的黄霑、胡伟立、顾嘉辉和黄家驹。

  如果说以上四人的名气还有人不认可,毕竟音乐人大多位于幕后,光环全部让给了台前的歌手。

  那么再提一个人,那就是小日子的中岛美雪。

  华语乐坛有这么一句话流传了30多年——一个中岛美雪和一个玉置浩二养活了大半个华语乐坛。

  很多华语流行金曲都是从海外买的版权,然后回来重新填词,诸如《千千阙歌》、《李香兰》、《红日》、《月半小夜曲》、《容易受伤的女人》等等。

  弯弯那边也有类似的牛逼作曲人,如伍佰、周天王、李宗盛、罗大佑,还有张宇的媳妇萧十一郎(萧慧文)等。

  创作人才是音乐圈的核心,地位比影视圈的导演还要重要。

  作曲+作词+编曲=导演+制作人+投资人。

首节 上一节 67/4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馋哭天仙妈,我在娱乐圈集邮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