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第310节

  质量大概位于C和D档之间。

  这样的曲子,若是卖的话也能卖出去,估计只能卖个几万块钱,这还是以他如今的名义多了一层BUFF加成才有人要。

  周孝愚摇了摇头,还是决定将这首曲子的前奏部分补上,让它成为一首完整,但不是那么完美的歌曲。

  有始有终。

  卖肯定是不可能卖,对于他而言也算是有一些特殊意义,毕竟是他人生中原创的第一首曲子。

  就在他琢磨手中的这首原创歌曲时,附近的一处空地上却传来一阵念白和锣鼓声。

  隐约间还有谈话声传来。

  周孝愚按耐不住好奇心,收起笔记本,拐了一个弯,发现这边的一处开阔空地上竟然聚集着五六名附近的年轻人,看模样像大学生。

  看他们正在进行的动作,更像是戏剧学院的大学生。

  “这是在进行戏曲表演?”

  周孝愚扫了一眼,马上明白过来。

  现场除了这些在空地上练习的大学生外,周围还有几名白发苍苍的观众,应该是这附近小区的居民。

  这些老观众正饶有兴趣的观看学生们的表演,时不时还隔空指点一下。

  周孝愚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这里距离戏剧学院近,小区大多老旧,很多小区本身就是由戏剧学院的教职工宿舍改变而来的,在几十年前,做大学老师可是享受分配房子福利的。

  也或许是因为这边的特殊氛围,也或许是因为老旧小区房租便宜,加上这里住了不少戏剧学院的退休教师,既能给他们当观众,还能时不时的指点一下。

  这下,演员,观众,表演场地都有了。

  就缺配乐和道具了。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简易的舞台。

  周孝愚原本被人打扰了清净,还有些不爽,这会却直接找了处空地坐了下来,既然要学习戏腔唱法,为什么不对戏曲多一些了解呢?

  其实戏剧学院除了教戏曲外,还有表演、动作(打)、台词、化妆、剧本、配乐等等专业。

  毕竟戏剧的分类,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等。

  而华夏的戏剧文化,单说戏剧中的戏曲吧,也算是百花齐放,源远流长。

  几乎每个省份都有属于自己的戏曲门派和特长。

  如:川省的川剧、浙省的越剧、粤省的粤剧、豫省的豫剧、西北的秦腔、鲁省的吕剧、闽省的闽剧、鄂省的汉剧、冀省的评剧、苏省的昆剧等。

  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地方划分,如果往下数一数,其实每个省份还能继续分出几个派别来。

  毕竟同一个县城内都有好几种方言和地方习俗。

  最终,华夏的戏曲形成了五大类别,分别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就和各省的菜系一样,明面上只有八大菜系,实际上88大都不止。

  而各省的戏曲区别,最显著、最独特的就是‘曲’。

  ‘曲’主要由音乐和唱腔两部分构成,辨别一个地方戏剧种主要依靠声腔、音乐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语言。

  这个唱和念就和方言息息相关了。

  这就好比粤省人说普通话,他一张嘴,你就知道他来自哪里。

  周孝愚在旁边欣赏了一会,发现这些学生的唱腔和韵白尽管有些稚嫩,但无一例外,所有的字和词他都听得懂。

  这让他不仅收起了之前的小嘘心态,至少这些学生在台词方面是明显吊打他的。

  而这些学生此时表演的戏曲片段,竟然也是越剧中的《西厢记》。

  这就巧了。

  刚才张向阳老师在房间中也给他来了这么一段。

  “好好好,今天的表演有进步。”

  一段表演结束,周围的几名老观众鼓励性的鼓掌,周孝愚也跟着鼓掌,几名学生连忙感激的朝着寥寥无几的几名现场观众鞠躬道谢。

  然后收拾了一下现场的家伙,准备走人。

  周孝愚估计他们也是要去附近的食堂吃午饭了。

  等这些人离开后,地上遗留下几张白色的A4纸张。

  他好奇的走过去捡起一张,发现上面是一段越剧《西厢记》的台词剧本。

  ……

  普救禅寺,佛乐齐鸣,唱经声中,众僧执幡,敲钟击馨,过场。

  后随(后面候场的其他演员角色)崔夫人,红娘,莺莺。

  法聪(寺庙和尚)领张洪游览上,琴童后随。

  张洪:(唱)游学中原,脚跟无线,雪窗萤案二十年(迎着窗外的雪花,点着如萤火虫一般的油灯苦读了20年的书)

  才高难投俗人机,时乖不遂男儿愿。

  张君瑞(张洪的字)赴试长安暂流连,盘桓名刹普救院。

  宝塔佛堂瞻仰遍(抬头远望),却为何幡影飘飘钟鼓喧?

  小师傅,那方幡影飘飘却为何来?

  法聪:哦,只因前朝相国薨逝,崔夫人与莺莺小姐扶灵柩回博陵安葬,路上不靖,暂居寺中,三天道场,今日是最后一天。

  琴童:公子,该回去温书了。

  张洪:书?(掷过手中书卷)你先回去吧!

  琴童:(接书)你还要赶考呢!

  张洪:(不耐烦)唉,相公我游兴未尽呢!

  琴童悻悻然退下。

  法聪:张先生,崔家女眷来了,暂且回避!

  法聪拉了张生,躲入假山后。

  ……

  周孝愚看了一会,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聊斋电视剧片段,发现竟然和这样的故事开篇极其的契合和相似。

  也不知道是谁‘借鉴’了谁。

  可惜的是,手上只有这么一张纸,后面的故事戛然而止,没了。

  这却难不倒他。

  周孝愚掏出手机,输入《西厢记》搜索,很快,西厢记的故事概要出来了。

  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便对她一见倾心,但却无法接近。

  此时恰有孙飞虎听闻莺莺美貌,欲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意愿,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与此人。

  解围后崔老夫人却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

  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扶莺莺月夜烧香,听到张生弹琴诉衷肠。莺莺听说张生病倒,差遣红娘去书房探望。

  张生央求红娘替他传达相思之意。

  莺莺怜惜张生,写诗回赠。在红娘帮助下,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便催张生进京应考。

  张生与莺莺依依而别……

  只是一段简介,并不全,周孝愚根据自己对剧本的了解,很快脑补完接下来的剧情。

  后续必然是张生科举高中,返回博陵寻到崔莺莺,因为有了功名在身,崔夫人就不方便阻止了,有情人终成眷属。

  而他手中拿到的这段台词,则是张生与崔莺莺的初识片段。

  至于之前张向阳老师在房间中唱的那一段,想必是崔夫人阻止二人在一起,棒打鸳鸯即将分离时的剧情。

  如果要给这后半段的剧情加一点挫折,还可以这么写……张生高中后,被另外一户高官看中,强迫他和自己女儿成亲,如果不从,就剥夺他的功名或者用其他手段打压他。

  张生无奈妥协。

  但心中却未放弃对崔莺莺的承诺,知道对方还在博陵等他。

  张生无奈之下对新婚的高官之女交代自己有婚约的实情,希望得到对方的理解,放他离开,没想到这位高官之女妒意大涨,见新婚的丈夫变心,一时间由妒忌生恨,一碗毒酒害死了张生。

  张生的灵魂如愿的抵达博陵,见到了崔莺莺。

  两人一时间抱头痛哭,最后崔莺莺也自尽了,随着张生而去,两人成了一对亡命鸳鸯。

  完。

  “这尼玛不就成聊斋了吗?”

  周孝愚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一时间竟将自己都给逗笑了。

  他合上笔记本,脑海中的灵感和剧情如海水一般翻涌起来。

  随后,他在笔记本上重新写上两个字——西厢。

  没错,他作曲的灵感又来了。

首节 上一节 310/4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馋哭天仙妈,我在娱乐圈集邮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