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第143节

  “我在周庄长大,小时候虽然外出不多,但是河边洗澡,抓鱼,菜田偷黄瓜和西红柿,树上掏鸟窝,河沟里面钓龙虾,田埂间放野火的事可没少干。”

  这么一说,曾不易更羡慕了。

  “我小时候要么窝在家里看动画片,要么偷偷去网吧打游戏,然后偶尔去一下电影院,剩下的好像就没了,这就是我的童年。”

  周孝愚更加得意道:“稻田里面抓蚱蜢,掏蛇窝,抓青蛙,你估计更没有见过吧?”

  曾不易被吓了一跳,“你还敢掏蛇窝?”

  周孝愚道:“我也是看其他小伙伴干,我自己在旁边看着也不敢。”

  其实他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窝在家里睡觉,进系统空间学习民乐,但是同龄人嘛,吹一下牛逼很正常。

  “哈哈哈……”

  两人对视一眼,不由得哈哈一笑,空气中充满了对童年生活的缅怀。

  就在两人即将抵达蘑菇屋门口时,台阶上已经多了两个望眼欲穿的同龄人。

  正是00后演技一姐张子风和90后逗比彭彭。

  “两位帅哥才子,赶紧上来啊,我帮你们拿行李。”

  两人十分热情的从台阶上冲下来,一人抢了一个,争相帮两人提拉杆箱。

  张子风抢先一步,冲到周孝愚面前。

  她腰一弯,手掌和周孝愚的手背碰了一下,很快缩了回去。

  看年龄,周孝愚18岁满五六个月,而张子风则是18岁差五六个月,正好隔了十来个月,也算是同龄人。

  而彭彭和曾不易差不多一般大,两人都是94年的。

  周孝愚的拉杆箱接近20来斤重,面前就是上去的楼梯,自然不好意思让张子风帮忙提,可能人家更多的只是做出一个姿态。

  他伸手一栏,“妹子,箱子有点重,还是我来吧,别太客气。”

  另一边,彭彭已经提着曾不易的拉杆箱冲上了台阶。

  何老师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周孝愚和曾不易吧?真年轻啊,你们这两人应该算是才子组合,快进来吧。”

  “何老师,徐老师,王老师,黄老师,你们好,我是周孝愚(曾不易)。”

  几人进了大门,院子中站着三位四旬左右的中年壮汉,正煞有兴趣的盯着他们。

  除了何老师外,其他三人基本上都发福了,挺着一个大肚子,看体重就没有一个低于140斤的。

  关键这三人也没有一个身高超过1米75的。

  何老师在旁边打趣道:“你们叫的不对,应该是徐导演和黄大厨。”

  “哈哈哈……”

  三位四旬壮汉摸了摸肚皮,回到院墙边的凉棚下。

  黄小厨看着几人提着拉杆箱进屋的身影,由衷的感叹道:“年轻真好,每次看到他们这些年轻艺人,就觉得我们老了。”

  徐光头怼道:“这句话我就不认同了,明明是你老了,可不许把我也算进来,每次看到他们,我就觉得自己又年轻了几岁。”

  “不是说今天有两个年轻妹子要来吗?你看我和老王一直等到现在,怎么来了两个小伙子?”

  黄小厨心虚的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摄像头,小声埋怨道:“你看你这人,当了导演就是不一样,完全放飞自我,不要个人形象了?”

  徐光头双手环胸,翘着腿道:“实话实说也有错?我不信老王和我一样今天特意留到现在不是为了看妹子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旁边的老王连忙撇清关系,“说你就说你,别扯我,我都一大把年纪了,我女儿都快结婚了,别给我扯这个。”

第135章 展示一波才艺

  老王继续道:“我之所以留在这里不是为了陪你吗?你是老板,我一个人走算什么事?”

  “再说了,跑宣传跑了一个多月,累得够呛,来这里就当休息了。”

  黄小厨笑了笑,没吱声。

  只是对着旁边的摄像组做了个奥特曼将双手交叉架在胸前的手势,言外之意就是这段到时候剪辑掉。

  徐光头彻底放飞自我,可以不在乎形象。

  他还要脸呢。

  圈子里的人现在谁不知道,徐光头和小龙女是‘开放式婚姻’。

  总结一句话就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但是不离婚,互不干涉。

  小龙女为什么不离婚呢?

  面对徐光头的放飞自我,一而再再而三的选择视而不见,是因为胸怀伟大?

  还是委曲求全?

  当然都不是。

  是因为利益。

  夫妻之间,本就是利益一致的共同体,除了爱情和亲情外还有利益。

  徐光头和小龙女之前合作开了不少公司,作为夫妻一方,小龙女在里面是有股份和分红的。

  当然,两人之间还有一个女儿,这可能也是不离婚的原因之一。

  最后一点就是,小龙女想的通透,也可能是因为彻底不爱了,如果没有了爱情,完全可以把徐光头看做一个熟悉的‘合作伙伴’。

  这位合作伙伴可以不断帮她赚钱,来维持她优越的物质生活。

  曾经小龙女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而坦然的说过,“我跟他就是开放式婚姻,忠诚不是婚姻关系中的必要选项。”

  “肉体上的事,那都不叫事。”

  “我的幸福成功都是自己给的。”

  最后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目前拥有的优越物质生活都是因为自己看透了,受了委屈后的回报。

  在委屈和生活之间,在爱情和现实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仅此而已。

  黄小厨就不一样了,她的老婆是当年在北影的学生,是他主动追求的,是他喜欢的人,等对方一毕业两人就火速领证,婚后儿女双全,幸福美满。

  家庭的羁绊,感情或者亲情的牵挂,让黄小厨没办法学徐光头一样放飞自我。

  毕竟,每个人的道德门槛是不一样的。

  还有另一件事可以看出徐光头的人品。

  当年他和王宝器合作的《人在囧途》大火,徐光头很鸡贼,私人花钱将改编权买下来,准备自己当导演捣鼓一部续集,也就是《泰囧》。

  做演员和做导演是不一样的,首先要面对的困难就是巨额的投资资金和投资风险。

  徐光头利用自己做演员时的人脉,将王宝器和黄博邀请过来帮忙。

  为了拍好这部戏,徐光头几乎是砸锅卖铁,凑了3000万启动资金,然后分别给王宝器和黄博开了2-300万的片酬。

  在当时以两人的咖位这算是友情价,有帮忙的性质在里面。

  电影拍到一半,钱不够了,然后黄博主动提议,他将片酬还给徐光头,兑换成电影的投资,如果电影最后赚钱了再给他分红,赔钱了就算了,就当纯帮忙。

  徐光头同意了。

  事后《泰囧》大获成功,国内票房累计达到12.7亿人民币,成为华夏国内首部票房破10亿的华语片。

  一般来说,投资人可以分到总票房的三分之一,徐光头靠这部电影大概赚了4-5个亿。

  黄博的200-300万片酬入股最后变成了5000万分红。

  主角之一的王宝器最后到手的还是200万片酬,一毛钱红包都没有,作为电影的三位主角之一,这就有些过分了。

  法律或者合同上,徐光头和王宝器之间钱货两清,谁也不欠谁的,但是在道德上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一般电影大爆后,作为投资人或者出品人,最后都会额外给几个主演发一点红包,少的几十万,多的几百万,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样的话以后在圈子内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

  这就‘会做人’。

  何况有了黄博5000万分红的对比,王宝器手上的200万片酬就显得过于刺眼了。

  一时间,圈内传言王宝器没眼光,黄博可以将片酬兑换成投资,他为什么没这么做?不正是代表他眼光不行吗?

  事实上这件事也有内情,据说当时剧组资金不够时,王宝器也主动提议将自己的片酬换成投资,和徐光头共同承担风险。

  被徐光头拒绝了。

  他之所以没有拒绝黄博,而拒绝王宝器,无非就是个人更看好黄博今后在影视圈的发展,愿意给对方多分钱。

  说到底就四个字‘捧高踩低’‘提前投资’。

  后来《港囧》拍摄筹备期间,王宝器再次提议不要片酬要分红,被徐光头果断拒绝,这才有了将临时换将,主角换成包贝尔的事。

  之后,两人算是彻底闹翻。

  《港囧》上映后票房六七亿,投资成本不到一个亿,按说肯定也赚钱了,但是口碑已经崩了,继续拍摄续集肯定要亏钱,徐光头很有预见性的选择收手。

  这个大IP基本上也被毁了。

  以上两件事可以看出徐光头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首节 上一节 143/4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馋哭天仙妈,我在娱乐圈集邮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