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说好破产工厂,咋成了科技帝国?

说好破产工厂,咋成了科技帝国? 第630节

  现在金手指越来越稀少的危险,争取来的时间,高怀钧牺牲一些股权上的利益,他觉得怎么算都是值得的。

  而且现在高瓴芯片厂在逐渐的放量,虽然生产的大部分是一些低端的芯片,供应高瓴nova和高瓴荣耀系列等产品,以及高瓴衍生品使用,但是这些产品依然是无法覆盖一个芯片厂配置所带来的高昂成本!

  特么现在一年下来,扎扎实实要亏掉大几个亿的资金!

  高怀钧看了都是觉得瞠目结舌。

  这玩意儿他知道很耗钱,但是没想到这么耗钱,比起拿着纸钱在那里用打火机烧的速度还要快!

  不过想想也是正常的。

  他只有一个芯片厂,很多成本都无法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平摊,导致了自己生产芯片看起来非常不划算。

  他现在是知道了为什么大部分的厂商,都不愿意自己生产芯片了!

  成熟芯片价格贼低,而且非常稳定。

  你生产的芯片单片价格贼高,性能不仅不稳定,还需要缓慢进行迭代。

  除了高怀钧这个经历了后世的头铁娃,害怕像三桑这样的企业断供,其他人怎么可能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到华而不实的芯片制造和研发之中?

  正因为高瓴芯片厂长期入不敷出的高消耗,以及高瓴车辆陆陆续续铺开的研发摊子,所以高怀钧就动了高瓴车辆股票上市的念头!

  而更为关键的是。

  现在是新能源时代爆发增长的时期,高瓴车辆还在国内市场疯狂拼杀,产品还在高速迭代,高瓴自己需要尝试提高自己成熟度的同时引导甚至塑造市场。

  这种战略布局,自然要找自己熟悉而且生长潜力巨大的地方,那还能有哪个市场能满足这个需求?

  海外布局的国产车企业不是没有,除了拿便宜低端款式去亚非拉下沉市场打拼的启瑞等二线品牌之外,还有尝试拿新能源布局成熟大市场的国内品牌。

  比如,高瓴车辆!

  高瓴车辆一直在花大力气布局欧洲市场而对于北美市场一直处于半放弃状态,也就是只是一小部分的平行出口,出口到枫叶国或者是墨哥,然后再由这两个国家辗转来到美丽国。

  不过搞得那么复杂,这个量就很少了。

  目前高瓴在布鲁塞尔已经设置了点位,有市场部门落地试水,但从产品设计、品牌形象来看,高瓴目前还完全没有真正把这当回事,还处在调研和吸收反馈的阶段。

  从老外车评大V的反馈来看,车子做工性能超过欧洲人对华国车的预期,甚至超过不少,但各种功能设计完全不考虑欧洲用户的细节化需求,本地化完全没做,UI翻译也是非常仓促。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目前欧洲市场的销售量有个两万台不到的水平,已经是非常牛逼了!

  两万台看起来不多,但是欧洲车价高,也有50来个亿的水平。

  这可完全是增量,不涉及平摊研发费用的钱钱!

  所以在已经在欧洲打开局面的前提下,下一步如果要全面铺开,自然需要更多的资金的支撑。

  这个资金的数量,是以百亿为单位的!

  更关键的是,高怀钧已经预感到了,几年以后的大变局,可不是所谓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他看来,这个变局的深刻程度完全不止于五百年,而是一千年的历史维度。

  如果在一千年以后回过头看东大和西大的全方面对抗,这是足以在历史书之中,单开一个单元详细讲诉的重量级存在!

  他现在,就深入地介入到历史的惊涛骇浪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讲,旧冷(河蟹)战并未结束,后世不知道还会不会发生的俄吴战争依然是旧冷(河蟹)战体系的延续。

  如今是新旧冷(河蟹)战的犬牙交错,新冷(河蟹)战形态伴随着“多极化”,AUKUS扩容、全球化脱钩断链、区域性组织崛起等多种表现,外在是东大和西大两极博弈,内在是全球极力摆脱极少数利益集团(深层国家体系)控制的过程。

  如果这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什么东西没变,高怀钧认为这应该是人性!

  自2008年以来,股市和金融业的收益几乎全部流向了最富有的少数人,而90%的人口实际上经历了经济的持续萎缩。

  美丽国所谓的GDP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金融收益,包括利息支出、罚款费用和房价上涨等,这些都计入了GDP。

  但这并没有转化为实体经济的生产和消费能力,反而加剧了普通人的负担。

  所以,这种繁荣越深刻,反弹起来的能量就越大。

  这种能量,甚至可以是核弹级别的!

  历史节点在关键时刻的加速,尤其是现在高怀钧强势介入这个时代所导致的往往意味着“荷花效应”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更关键的是。

  全球经济底层逻辑已经在发生变化!

  高怀钧对于这个时代的强势介入,并没有完全让这个时代偏离原来的轨迹,反而让人工智能这个双刃剑,让只有东大和西大两家进行最后的大决战,没有第三个对手,其他人只能成为餐桌上的食物!

  在这里头,如果高瓴车辆不上市,或者上市时间再延缓几年,高怀钧不知道在这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高瓴能走多远!

  在两个庞然大物面前,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脆弱得就如同一只小蚂蚁一般!

  “我们需要100亿、200亿、500亿甚至1000亿美丽元的资金。人工智能团队曾说无人驾驶大项目和大模型项目加起来,需要将近1000亿美丽元的资金,这原本就很困难了。”高怀钧叹了一口气说道。

  在一旁的唐莹不由得一脸惊悚地看到高怀钧,想不到高怀钧刚才愣了半天,突然嘴里说出这样一个数字出来。

  1000亿美丽元,这是啥概念?

  锡城2016年财政收入在900个亿不到的水平。

  也就差不多130个亿美丽元。

  1000个亿美丽元,将要烧掉七个锡城整年度的财政收入!

  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要知道,锡城可不是普通的地级市,是一个拥有诸多重型企业的二线城市,同时也是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之一。

  高怀钧这张口就是1000个亿美丽元,这个数字,就算是摩根斯坦利总部听到了,那都是要直接被吓一大跳。

  “高瓴人工智能真的需要那么多钱吗?”唐莹忍不住反问道。

  说完她就有点后悔了。

  高瓴人工智能需要多少钱,她自己心里头也是有底的。

  这个部门,现在单单博士,就超过了2000人!

  这些可不是那些水博,而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科研能力极强的大博士。

  一个人单单工资,就需要给到最起码30-100万之间的水平,2000来号人加起来,那轻轻松松就得一年上百个亿!

  这还只是一年的工资支出呢。

  连续个五年,可不是要五百个亿都打不住吗?

  其他的员工也是需要给钱的!

  设备呢?

  算力呢?

  这些都是要钱的,而且都不是一笔小钱。

  这玩意儿,不是大公司,真养不起。

  高瓴车辆也是一个花钱大户。

  以前车企研发都是以三年为单位进行产品规划的。

  白车身零件,改个大点模具都需要3个月时间,还不算验证测试周期和商务流程,技术方案确认时间。

  一个新车型开发周期一年多,那真是一次成功不需要任何改进的神仙造车法了。

  为压缩新产品开发时间,高瓴汽车选择引入仿真测试以及提前引入供应商等方式,让设计、测试等环节可以同时进行,这也让很多跨国车企和大部分的本土车企将提升车型开发效率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完整的汽车设计开发流程包括战略规划、概念设计、工程设计、试制试验与认证、生产准备、量试与投产等等环节。

  而高瓴现在往往通过缩短设计和测试阶段的开发周期来实现提速。

  这种在生产周期上的“卷”也把压力给到了员工,高强度加班以及汇报负担、严苛的绩效考核制度似乎已经变得司空见惯。

  但是要把自己的员工逼到这一步,那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大家来你的公司,是为了赚钱的。

  如果没有钱,如此高强度的加班,根本就没有人能够坚持得下来!

  

  但是。。。

  高怀钧是恰恰非常舍得出钱的。

  这也让高瓴的车辆研发周期压缩再压缩。

  没有高怀钧参与的车辆小迭代乃至是普通的大迭代,一年之内像手机那样出来,那真的是轻轻松松的!

  这零零散散加起来,若是有个五年规划,十年规划,夸张一点的1000个亿美丽元的资金投入,那真的是听起来夸张,但实际算起来并不夸张。

  “现在的大模型研发,约莫需要建立1000亿到3000亿美丽元的数据中心,到时候电力就会成为超级稀缺的资源。”高怀钧微微一笑,并没有正面回答唐莹的问题,继续说道。

  “数据中心?现在太湖底下,我们和锡城市联合打造的太湖之光超级数据中心,都不够用吗?”唐莹第二次震惊地看着高怀钧。

  高怀钧大致说了一下情况。

  高瓴和锡城市一起,在马山镇搞了个项目总投资约102亿元,占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超12万平方米,可提供机架约1.3万个,承载服务器超30万台,提供算力1500PFlops的超级数据中心。

  这个超级数据中心,刚刚启动,现在单单高瓴一家,就吃掉了一半的算力。

  陆陆续续再加上其他公司吃下的量,就已经基本上把这个超级数据中心给干饱和了!

首节 上一节 630/8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国后,女总裁竟给我生了个女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