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电台情歌到天王巨星 第226节
今天下午,刘师师没课,她从学校跑回家了,怀著满心的期待,她早早就打开电脑,坐在屏幕前,一边在QQ好友群里聊著,一边等待著专访的开始。
【密友群:
徐薇薇:羡慕你啊师师,可以看现场直播。
贺梦璇:唉,什么时候手机才能像个小电脑一样用啊,现在聊个QQ都费劲。
丁盈:嘿嘿,我家楼下正好有家网吧,我现在正在开机子。
刘师师:没事,我发消息跟你们看浪哥说了些什么。
徐薇薇:()-——
贺梦璇:ヾ(≧O≦)〃】
很快,专访正式开始。
聊天室的标题也从欢迎沈浪改为了——【这是一次事先没有任何主题设置的采访,随意的聊天,让你们感受一个真实的沈浪。】
刘师师把这个发到群里,大家更加期待了,她亦是一样,目光都聚焦在屏幕上。
【主持人:在报导你的亚洲巡演时,我跟您做过一个电话采访,当时你说有机会要把演唱会开到祖国的每个角落,一年过去了,你把世界巡演的一站定到我们最北端的省会城市“冰城”,这样的场面,在冰城可谓罕见,一个几乎从未在冰城做过任何唱片宣传的歌手,一个仅仅是通过新浪网发布消息的演唱会,竟然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场面,用我同事的话说“全冰城的小资都行动起来了”。
沈浪:因为我的心中始终怀揣著一个信念,那就是把好的音乐带给每一个人,我希望大家在我的音乐中能够找到慰藉,收获开心,享受娱乐,其实,在规划世界巡演的时候,我原本打算将其中一站定在漠河,只因为偶然间听闻了那里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于是我创作了一首歌,但令人遗憾的是,漠河目前没有合适的场馆来举办演出,无奈之下只能另选其他地方,不过,我坚信,在未来,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将音乐带到漠河。
……】
虽然没有主题,但是有聊的方向,首先就说到了沈浪即将到来的世界巡演。
【密友群:
徐薇薇:哇,浪哥也太浪漫了。
贺梦璇:这才是“歌手”!
丁盈:好像听到了不得了的信息,浪哥的新歌跟“漠河”有关。
刘师师:看来是要在演唱会上首唱新歌了,等燕京站的门票开售,得提早去排队买了。】
说到沈浪的世界巡演,半年前消息一经传出,便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人们热烈地讨论著这场音乐盛宴。
现在,沈浪亲自聊起这件事,大家的热情再被调了起来,纷纷计划著如何抢到演唱会的门票,有的人早早地在日历上圈了一个大红圈,准备在门票开售的当天展开一场激烈的“抢票大战”;有的人则四处打听购票的渠道,希望能找到一条捷径,快人一步买到门票;也有的人跟刘师师一样,带伞带著帐篷去售票处排队了。
对于许多人来说,沈浪的演唱会不仅仅是一场音乐演出,在那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舞台上,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是音乐爱好者,还是普通大众,都渴望著能在沈浪的演唱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和快乐。
【主持人:华夏传媒大学被誉为“华夏传媒人才的摇篮”,考中传对于很多学子来说,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实现的,而你却是被保送进去,并读了当时最热门的播音,听说你当年只朗诵一首《沁园春·雪》,就被保送,是真的吗?
沈浪:确实朗诵了这首诗,但实际上,当时我高中的成绩一直保持在蓉城市前三十,而中传并非只招收艺考生,每年也会通过高考招收一部分学生,如果不保送,我自己也能考进去。
主持人:既然喜欢音乐,为什么不去音乐学院呢?
沈浪:主要在我看来,音乐就是一种纯粹的享受和热爱,它更像是一种娱乐和放松的方式,而读书还是应该去读个正经的大学,学一门专业知识,这样才能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选择读华夏传媒。
……】
接著,又聊到了人生。
【密友群:
丁盈:哇,没想到浪哥还是个学霸!
徐薇薇:这成绩可比我好多了。
贺梦璇:不愧是我偶像!
刘师师:也太牛了,全面发展的天才!】
这一世的沈浪,成绩确实比他上一世要好得多。
上一世的他也就能混个年级前十,最后去了蜀川音乐学院,而这一世,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被保送至华夏传媒大学,打开了不一样的人生篇章。
只可惜,命运的轨迹总是充满了未知。
因为一次特殊的意外,他接手了现在这具身体,最终没有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踏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在娱乐圈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主持人:现在这个问题来自于我们新浪网的网友,他说“我知道你现在很忙,活动也比较多,会不会很累,没时间创作了?对于一个喜欢你的音乐很多年的人来说,其实很害怕这种‘火’让你的创作停滞不前。
沈浪:非常感谢这位网友的关心,确实,现在我的活动比较多,有时候会感到疲惫,但这并不会影响我的创作,因为对我而言,创作并非是一种刻意为之的行为,而是灵光一现的美好,在四处奔走的过程中,能听到大家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像是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创作灵感的宝库。
……】
最后,聊得比较多的是音乐。
有句话说:成熟的人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卑贱地活著。
当然,沈浪的生活已经摆脱了卑微,但也难免会因为一些应酬而浪费时间。
不管你红不红,其实每天就24小时,做别的事的时间多了,做音乐就少了。
但是他在努力坚持,坚持阅读,坚持学习,坚持自己创作,也尽量让自己的心更平静一些。
整个专访做下来,大家的的确确看到了比荧幕上和舞台上更加真实的沈浪。
他的言语中散发著正能量,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著周围的一切。
他的洒脱,是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不被琐事所束缚,自由地追逐著自己的梦想。
他的努力,是源自于内心深处对自己所喜欢之事的那份坚定执著与热爱。
而沈浪给刘师师最深的印象是他的善良和聪明。
在这些聊天中,他现在的状态、歌曲的创作、理想的坚持等等这些东西,只是为歌迷粉丝解答了很多疑惑,对吃瓜网友、对普通大众而言,也许是无关紧要的。
但刘师师却因今天的访谈,对沈浪的喜爱更进了一层。
她也要像偶像一样,对艺术敬畏和对生活热爱,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这,才是“偶像”的正确打开方式。
沈浪并非刻意去引导他人,他只是在做自己,用自己的行动和态度影响著身边的人。
当然了,在“感情”这件事上,他做了个反面例子,只希望最后别“死”太惨。
接下来的一天,沈浪又去了央视大楼。
《艺术人生》是在2000年底推出的一档谈话类节目,该节目的宗旨是: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
主持人是朱军,每期节目全长50分钟。
作为一档谈话节目,《艺术人生》不仅拥有优秀主持人和嘉宾的感人故事,还有善于调动其它艺术的手段,如运用戏剧元素———分幕、布局、道具等,深入挖掘艺术家身上的闪光点和矛盾冲突,使整个节目层次分明,高潮迭起。
用冯巩话说,就是“套近乎、忆童年,拿照片,把琴弹”,只要钢琴一响,就让你哭得没个完。
然而心经百炼的沈浪,不会那么容易哭了,他也不会接煽情催泪的剧本。
所以,在这次的节目录制中,他没有被朱军聊哭,反而是朱军被他给聊哭了。
这期挺精彩的,会在春节前播。
——————
——————
时间在忙碌中来到了1月11号,沈浪和高园园去了香江,参加了梅艳方的葬礼。
治丧委员会以《别矣,香江的女儿!》为题向世界发布讣闻,众多同行参加了追思会。
葬礼当天,张帼荣、沈浪、刘得华、刘培基、连延辉、苏孝良、张敏仪、杨子琼8人为她扶灵,谢亭锋与她的外甥为她抬遗像。
殡仪馆外放满了明星送来的花篮,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赵汶卓送的花篮,上面写著“此生至爱,一路好走”八个大字,另外一个昔日恋人近藤真彦,也前来送行。
现场,上万市民自发送这位传奇女星最后一程。
第196章 ,真实
回到别墅,沈浪将12座崭新的奖杯放到了小仓库。
这个小仓库里,几个展示架上面摆满了一排排来自国内国外、各种各样的奖杯。
那些奖杯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著璀璨的光芒,仿佛在诉说著一个个荣耀的故事。
高园园嘴角上扬,那抹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明艳动人,而她的眼中满是崇拜和钦佩的爱意,目光温柔地落在沈浪身上,轻声道:“我看呐,你得要换个大点的房间了,这里要不了多久就会全部摆满。”
沈浪淡淡一笑,道:“早著呢,架子的空位还不少,而且,明后年我不打算领国内的音乐奖项了。”
他心中有著清晰的规划,等到这个仓库摆满了奖杯,那时便可以宣布不参加国内音乐奖项的评选了。
高园园“啊”的一声,满脸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呀?”
哪会有人嫌奖多的呢?
在她看来,奖项肯定是越多越好,毕竟那代表著荣誉和成就。
沈浪微微一笑,伸手温柔地搂住她的腰,缓缓解释道:“不管是哪个行业,一人独大都不是好事,在音乐领域也是如此,而且,有的奖拿过一次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再重复去拿,1个奖和100个奖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高园园微微颔首,说道:“我明白了,你是想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后来者,让他们有机会去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样也能推动国内歌坛更加蓬勃地发展。”
不过,对于国外的奖项,沈浪却觉得可以继续再拿拿,因为,他要给国外的音乐界创造一些难以超越的记录,在国际舞台上书写属于华夏歌手的辉煌篇章。
看了下时间,已是正午,两人便走出小仓库,一同来到厨房共同制作午饭。
不一会儿,厨房里热闹了起来,一个人熟练地洗菜切菜,另一个人则自信地掌勺烹饪。
整个厨房都弥漫着温馨的气息,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放慢了脚步。
上一篇:一元当一万用,给女神花钱就返现
下一篇:创业系神豪:我要供养百万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