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电台情歌到天王巨星 第195节
——————
随著非典的退去,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如果你真的需要什么理由,一万个都不够,早知道你把这份感情看得太重,当初说什么也不让你走……”
“喂,老王啊,你用的什么彩铃啊?听著挺带劲。”
“黄博的《一万个理由》,沈浪创作的一首歌。”
“是吗,那我待会去下一首。”
……
“玥玥,你用歌曲彩铃了吗?”
“用了,1号那天就下载了好几首。”
“什么样的,我打你手机听下,你别接啊。”
“你打呗,波斯猫眯著他的双眼,波斯猫踮著他的脚尖,波斯猫守著他的爱恋,一转眼却又看不见……”
……
“金海,你咋还用‘爷爷,您孙子给您打电话了’这个老土的彩铃啊,快换个曲彩铃。”
“那天我去网吧看了下,歌曲太多了,不知道选什么。”
“王力红的《唯一》,非常好听。”
“行,晚上下班了我去网吧下载。”
……
彩铃这玩意,就是一个对手机没有任何影响的东西。
刚出现的时候,还以为新鲜一阵就会过气,可没想到会生出这么大一个市场。
上线才半个月,就已经出现下载量50万的歌曲了,正是黄博的《一万个理由》。
沈浪这个新一代天王,近百首被奉为经典的歌曲,在彩铃上略显颓势。
他连刘忆菲、舒唱都比不过,下载量最高的歌曲是《童话》,为21万。
不过,他的总体下载量是最多的,毕竟歌曲数量和粉丝基础摆在那。
而在传统唱片的销售上,沈浪是遥遥领先,无一人能敌。
新专辑《爱情转移》两个多月卖出210万张,这还是在有非典的情况下。
现在非典结束,今年还剩下一半时间,卖个400万张不成问题。
刘忆菲、舒唱的EP《波斯猫》和黄博的单曲碟《一万个理由》,半个月分别卖了13万张、7万张,相比之下,在在线更热。
也正常,唱片行业半死不活了,除头部几个歌手外,基本都卖不动了。
像是吴骑隆出的EP专辑《吴骑隆2003国语影音全记录》,收录了近年来由他自己主演的电视剧《萧十一郎》、《冒险王》、《追梦》的主题曲或插曲,共计5首,除此之外,还特别附送了《萧十一郎》的主题曲《转弯》和插曲《隐痛》的音乐录像带,结果就卖了不到5万张,这就是正版唱片的销量,快成笑话了。
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兴起,确实给传统唱片带来了巨大冲击,传统唱片的制作、发行成本高,销售渠道相对单一,而网络音乐平台的出现,改变了音乐的传播和消费方式,对歌手而言,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是一件好事。
首先,网络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歌手可以通过各种音乐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迅速将自己的作品传播到世界各地,不再受传统唱片发行地域的限制,大大增加了曝光度和被发现的机会。
其次,网络降低了音乐制作和发行的门槛,歌手能够借助各种数码音乐制作软件,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制作出高质量的音乐作品,并直接上载到网络平台,无需经过传统唱片公司复杂的制作和发行流程。
但是这里面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音乐作品容易被盗版下载和传播,影响歌手的版权收益,而且网络上音乐作品数量庞大,竞争更加激烈,要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沈浪对惊涛未来10年的规划,仍是传统唱片、数码音乐两手抓。
从三个方面著手。
传统唱片业务方面:1,精品唱片制作,继续投入资源制作高品质的传统唱片,发行限量版的黑胶唱片、高品质CD等,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2,与线下音乐商店、唱片店等渠道保持紧密合作,举办唱片签售会、粉丝见面会等活动,增加唱片的曝光度和销售量。
数码音乐业务方面:1,积极拓展数码音乐版权资源,与国内外优秀音乐人、音乐厂牌创建长期合作,获取更多优质音乐的版权;2,不断优化千千静听的技术架构,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流畅性,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数码音乐需求;3,在数码音乐领域加大对新人音乐人的扶持力度,提供创作资金、录音制作、宣传推广等支持。
融合发展方面:1,将传统唱片与数码音乐相结合,推出在线线下联动的活动;2,与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其他媒体行业开展合作,将音乐作品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
陈要川在看了沈浪这份规划书后,忍不住道:“一点没有吹捧的意思,你对于音乐行业的市场眼光和战略眼光,至少领先同行10年!”
沈浪淡淡一笑,道:“说少了,起码20年。”
那可不,他是从2024年穿越来的,距离现在21年。
在看待很多事情上,不是理念超前,是亲眼见证。
不过他也就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具体如何去实施,还得专业的人来。
陈要川就是这个人,已经干劲汹涌,欲欲跃试了,道:“明天我就叫他们开会,一定把你的规划书研究透了。”
沈浪相信他的能力,微笑著道:“你办事,我放心。”
陈要川又道:“张韶函的出道专辑签售会,你要去吗?”
沈浪问道:“25号是吧?”
陈要川点头。
沈浪想了想,道:“去吧,也没什么事,弄完了直接抬北飞纽约。”
7月1号,他的首张英文专辑《沈浪·Towering waves》全球发行,当天会在纽约联合广场的新世界音乐音像店举办签售会。
这张专辑光是宣传费用就用了3000万RMB,覆盖45个国家。
全球销量是奔著1000万张去的,如果卖不到,那就是血亏。
达到这个销量很难,但不是不可能。
当然了,沈浪非常有信心。
那10首歌不仅仅是拿奖的歌曲,也是畅销的歌曲,再配上他特色的嗓音和不俗的唱功,足够吸引海外听众了。
——————
——————
6月20号,巨浪影视大楼。
今天,《仙剑奇侠传》、《宝莲灯》两部剧的试镜会同时打开。
主要是选《仙剑奇侠传》中林月如、唐钰、阿奴三个角色的演员,原版是安以轩、彭于宴和刘品颜,因为拍摄时间提前,撞档期了。
《宝莲灯》那边也是三个角色,三圣母的扮演者朴诗妍跟她韩国经纪公司没谈拢,王母娘娘的扮演者刘小庆因偷税还在踩缝纫机,敖春的扮演者刘宇乔已经接了电视剧《情断上海滩》。
其他主要角色全部是按照原时空那版来的,刘忆菲的赵灵儿、胡滒的李逍遥、谢珺豪的酒剑仙……舒唱的小玉、曹俊的沉香、焦蒽俊的二郎神……
沈浪作为监制,又是总投资人,肯定是要过他的眼,然后拍板。
“下一个!”
推朋友的一本书,诸天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第177章 ,需要人陪【万字求订阅】
“导演好,我叫江一雁,是北电表演系大二学生,今年20岁,试镜的角色是林月如……”
“各位老师好,我是袁宏,就读于上戏表演系,试镜的角色是唐钰……”
“浪哥好,我叫张龄芯,试镜的角色是阿奴……”
3000万的大投资,巨浪影视制作,盛华影视、燕京电视台、滇南广播电视台、燕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这种剧肯定是抢著来的。
因为三个角色的设定都比较年轻,在演员招募时就设了年龄限制,所以来的大都是影视院校在校学生或者是毕业没多久的演艺圈新人。
沈浪也没什么滤镜,纯看与角色契合与否。
最后,与导演李国立商量,选择了唐鄢演林月如、严艺宽演唐钰、杨蜜演阿奴。
对于《仙剑奇侠传》换角,沈浪认为影响不大。
在原时空,胡滒本来试镜的角色,并不是李逍遥。
当时他还在上戏读大学,去试镜的是姜姓孤儿,也有定妆照,不过当仙剑之父姚壮宪看到了,觉得胡歌就是他理想中的李逍遥,立刻让他换上了李逍遥的衣服,新人胡歌也一跃成为了男主角。
而原本初定的演员是当时很火的两位偶像组合成员,分别是F4的周俞民和5566的孙协智,不过因为档期片酬等原因,最终都没有谈成合作。
而且而且饰演阿奴的刘品言,和饰演林月如的安以轩,在刚刚开拍的时候,她们演的其实是对方的角色,安以轩演古灵精怪的阿奴,刘品言演娇蛮可爱的林月如。
拍了几天,剧组的人发现,两人的定位似乎错了,后来制片人蔡艺侬决定,让她们的角色互换。
当时内地很少有游戏改编的电视剧,在定妆照发布后,遭到过很多游戏粉的反对,认为所有演员的形象,和游戏角色相差太远,但剧组扛住了压力没有换人。
沈浪认为,《仙剑奇侠传》这部剧只要核心的刘忆菲、胡滒不换,问题就不大。
“唉,我还想著你能演李逍遥呢。”方婉华眼里,沈浪是这类角色的最佳人选,没有之一。
“都在骂我演戏演太多了,都快忘了自己是个歌手了,暂时就先不演电视剧了,我先出几张专辑,开几场演唱会,解解歌迷的馋。”沈浪无奈的摊摊手,演戏只是他的一个兴趣,最喜欢的还是唱歌。
“他们就是闲的,你演戏又不是没有发新歌。”方婉华吐槽道。
“胡滒也很适合这个角色,嫂子放心,不会有问题的。”沈浪信誓旦旦道。
“我肯定是相信你的眼光的,只是感叹一下。”方婉华微笑著道。
吃了午饭,下午进行的是《宝莲灯》的选角。
也比较的顺利,毕竟来到试镜环节的演员都是经过了一轮筛选了。
上一篇:一元当一万用,给女神花钱就返现
下一篇:创业系神豪:我要供养百万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