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电台情歌到天王巨星 第19节
有好,有坏。
反正热度是拉满了。
比较巧的是,各大榜单的前十,现在就两个是来自内地的歌手。
一个沈浪,一个那瑛。
这下直接成为了对比的对象。
业内看好那瑛的实力。
“什么档次,这就跟天后比了?”
“支持那瑛,内地唯一能在金曲奖上乱杀的!”
“内地第一天后的含金量多高不用我讲了吧,一张专辑就想来挑战?”
……
外界看好沈浪的冲劲。
“年轻人就要气盛,不然怎么叫年轻人!”
“大众听的是歌,不是听论资排辈的,歌曲下见真章!”
“俗话讲,乱拳打死老师傅,莫欺少年穷!”
……
总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了。
此时,燕京,三里屯。
那幸上了街边的一辆奔驰。
那瑛见姐姐两手空空,便开口问道:“也没有?”
那幸摇摇头,道:“没有,说是最快补货也要到明天去。”
黄伟青猛抽一口烟,慢慢吐出烟雾,道:“我打电话找人问了一下,他铺货比较少,第一批是5万张,但三天卖完,已经比不少一线歌手强了,如果是唱片公司发行,可能现在卖出的10万张了。”
那瑛不再像之前那般淡定,问道:“我的专辑的销量目前是多少?”
黄伟青眉头紧锁,道:“国内39万,全亚洲总计51万。”
看著是非常牛逼的数据。
可跟《征服》的247万张和《干脆》的188万张比,差太远了。
当下的走势,怕是连一半都卖不到。
主要原因有二。
一,进入千禧年后唱片市场大幅萎缩。
二,遭受同行的冲击。
而这个同行,就是沈浪。
他们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沈浪·电台情歌》这张专辑很强。
里面的每一首歌曲单拿出来,都是别人专辑主打歌的水准。
更别说《十年》、《江南》、《三国恋》这三首能拿奖的精品中的精品了。
他们想不通,一个22岁,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创作能力竟如此之厉害。
“这些媒体,真是看戏的不嫌事大,新人再厉害,能和瑛子相提并论?”那幸狠狠的把报纸揉成团扔出了车窗外。
“写了什么?”那瑛问。
“不就是拿沈浪和你作对比,说什么沈浪对你从榜单、销量、口碑上全面碾压。”那幸咬牙切齿的说。
“现在别理会媒体带的节奏了,先想想怎么提高专辑销量,这样,我给公司打个电话,给你安排几场签售会,拉拉人气。”黄伟青关心的都更实际的问题。
那瑛沉默不语了。
原本她这张专辑百代定的是4月发行。
可是求好心切的她,不顾公司的发片计划,把时间延后到了如今的9月才正式发行。
枪口是她自己撞上去的。
现在似乎也只有照黄伟青说的做,希望签售会能够拉动销量。
所谓“签售会”,就是邀请目标顾客群体前来参与,与粉丝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给予签名、合影等活动,增加目标顾客群体的粘性和忠诚度。
而沈浪这会正在开著。
第17章 ,再来一次又怎样
沈浪没有关注那些与那瑛作比较的新闻。
一心扑在自己专辑的销售上。
这对他非常重要。
而沈浪开签售会,目的也是为了拉动专辑销量。
因为第二批货达到了15万张。
卖不掉可就惨了。
这场签售会是在燕京当地开的,地点是燕京广播大楼一楼接待大厅。
沈浪又去找主任杨林忽悠了一下。
他的这张专辑,不单拉高了《零点乐话》的收听率,还带动了其它节目收听率的提升,加上本就是合作出的专辑,台里肯定是希望卖的越多越好,于是就批了。
就这样,他成为了第一个在电台开签售会的歌手。
消息是由电台节目公布出去的。
今天一早,外面就大排长龙。
为了不影响台里正常上班,签售会用的是从侧门进接待大厅的通道。
“我去,你也来排?”
“啊,你不上班?”
“今天我调休。”
“哈哈,我也是。”
“本以为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直接去找沈浪签名,可我们主任发话了,不准这么做,既然签售会在这开,自然不能错过。”
“哎呀,一样一样的,咱们也算是沈浪的首批歌迷了。”
……
排在前面的,不少是台里的员工。
那10首歌曲的覆盖面太广了,总会被其中一首所感动。
台里九成的年轻员工都喜欢上了沈浪。
“静一静,静一静,大家听我说!”
就在这时,一个响亮的声音从广播中传了出来。
“是沈浪!”
有人听出了是谁在说话。
一时间,接待大厅里里外外闹哄哄的。
等现场的声音降下去了,沈浪这才继续说道:“首先在这里感谢大家的喜欢,也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能够抽空来这里支持我的专辑。”
“就是喜欢你,就是支持你!”
“哇,真人比海报上的帅多了。”
“沈浪我爱你!”
今天来的人当中,大部分是歌迷。
但也有一部分是带著凑热闹的心态来的。
目的不是别的,就为看看这个被各大媒体吹嘘的“音乐天才”到底是不是那么牛。
眼见为实,外形条件的确好,又高又帅。
沈浪接著道:“大家放心,今天准备了充足的专辑,我也会签到晚上七点,保证你们每个人都能够拿到签名专辑,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好好排队等待,不然签售会都无法开始了。”
说完,喧哗声小了,排队也有序了。
9点整,签售准时开始。
有的是自己带专辑来的。
没有的可以在现场购买。
送的话,目前是送不了的,经济实力不允许。
上一篇:一元当一万用,给女神花钱就返现
下一篇:创业系神豪:我要供养百万员工!